细胞因子在移植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断中的作用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ngmmsn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外周血细胞因子(CK)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方法 21例行allo-HSCT的血液病和实体瘤患者,根据预处理方案分为非清髓性(A组)和清髓性allo-HSCT组(B组);根据发生GVHD情况分为1组(A组发生aGVHD).2组(A组发生cGVHD),3组(B组发生aGVHD),4组(B组未发生GVHD),5组(A组未发生GVHD).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1例allo-HSCT患者动态监测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A、B两组发生GVHD情况无差别(X2=3.711,P=0.144);RT-PCR方法及ELISA法检测CK,术后患者IL-2R、IFN-γ的表达均逐渐增高,IL-2R在+7天时已明显高于术前(P<0.05),发生GVHD时达高峰,TGF-β1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发生GVHD时最低;经治疗后,各指标逐渐接近术前水平;三指标在A组和B组表达不同(P<0.01);发生GVHD组与无GV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IL-2R、IFN-γ、TGF-β1可以作为allo-HSCT后预测aGVHD早期发生的指标;sIL-2R、TGF-β1独立于其他参数,更能影响GVHD发生;RT-PCR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CK的敏感性无差别。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阿糖胞苷(Ara-C)及地塞米松(DXM)对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L-OHP 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Ara-C 2000 mg/m2,静脉滴注,1次/12h,第2天;DXM 40 mg/d,静脉推注,第1天至第4天.每3~4周为1个化疗周期,治疗22例难治性或复发性NHL患者,每例患者治疗≥3个周期评价
目的 观察双周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例DLBCL患者,采用双周CHOP方案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并与采用标准的3周CHOP治疗的患者作比较,观察骨髓受抑、感染、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双周CHOP组与3周CHOP组缓解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缓解时间提前,毒副作用无增加.结论对年龄<70岁,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无损害,且病情进展的DLBCL
目的 分析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淋巴瘤研究室确诊的56例S-ALCL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和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56例S-ALCL患者中,中位年龄17岁,男女比例为1.67:1.预后分析可追访病例49例,死亡16例(32.65%),均在2年内死亡,3年和5年生存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硼替佐米1.3mg/m^2静脉注射第1、4、8、11天,地塞米松20mg/d,第1天至第4天,第8天至第11天,第17天至第20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双周期时,地塞米松20mg/d,第1天至第4天。结果经4~6个周期治疗,3例完全缓解,4例接近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难治
期刊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或两者交替、单用ATRA、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3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ATRA+As2O3或者两者交替组获得CR中位时间分别为34 d、35.5 d,单用ATRA获得CR中位时间为6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RA+As2
目的 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中的表达,探讨cyclin D1在CML中有无异常表达及其表达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8例CML和16例良性血液病为对照组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CML患者cychn D1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加速期/急变期cyclin D1的表达水平
随着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问世及临床应用,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目前的临床研究证实了rhEPO作为输血的替代疗法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人们却很少注意到rhEPO是否对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一定影响,这直接关系到其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价值,因此,rhEPO对肿瘤细胞有无增生作用目前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目的 分析复发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复发及难治的NK/T细胞淋巴瘤24例,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截至末次随访时间2007年6月,中位随访期7(1.5~38)个月,共生存5例,复发后中位生存期(MST)7(1.5~38)个月,预计1、2、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33.3%、4.2%、4
目的 研究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重排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发生率、产生融合基因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多重巢式RT-PCR法对109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MLL基因重排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09例AL中7例发生MLL基因重排,发生率为6.4%,其中AML4例(1例为M2,1例为M4,2例为M5),ALL3例,均为B-ALL.多重巢式RT-PCR检测到的融合类型为M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1998年7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为76.19%(16/21),确诊病例为71.43%(5/7),临床诊断病例为90.91%(10/11),拟诊病例66.66%(2/3).结论 氟康唑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疗效确切,价格较低,可作为一线治疗推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