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开发设计与运用日趋成熟,目前国内外多有研究,教务管理处已于科学化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阶段。如何实现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与管理,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节约成本与人力,促进教务管理的和谐,是我们高校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量;计算管理;系统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壮大,教师引进的不断扩充,教务管理的内涵应不断延伸,教师工作量这一特定领域的信息化计算与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各校的相关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不同,涉及的部门计算参数较多,而未能统一开发适应于各校教师工作量计算与管理的系统平台。
一、综合分析
目前,信息化管理是各高校的管理趋势,其应用也是多方面的。我院教务管理系统应用比较成熟,较高效率并准确地完成了全校十几个系教学计划及排课和学生成绩管理等工作。教学的主要工作承担者教师,其工作也在每一学期末进行核算以学院发放酬金。但对于相应的教师工作量计算管理则仍没有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对于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情况相对模糊。
一般来讲,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管理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教师教学工作量反映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情况,其量的统计分析为学校管理决策人员的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提供依据;二是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与教师校内酬金挂钩,教师本人很想了解教学工作量与酬金的关系。这就要求工作量计算的准确无误,各系标准统一,数据可保存,可统计分析。传统的工作量计算方式,用简单的EXCEL表格计算或根据文件公式演算,然后纸质保存于教师、系部、院校管理部门(教务处),都难以实现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往往停留在最后的一张汇总表上数字的显示,而系统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强大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实现这一要求。
教师工作量的计算统计管理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系部、院校三个角色对工作量的了解把握,统计分析的过程,是三级化用户管理模式。系统计算教师工作量根据设定的参数统一计算,具有一定准确性,时效性,简化了教师填写—系部核算—院校教务处等部门复核再回馈予教师的单线工作流程。
二、系统的设计
1.角色分类
根据分析,主要应用于教师工作量计算管理工作,使用系统的用户角色可以有这样的分类:
①是工作量完成主体:教师,是系统使用人群最广泛的用户,并且存在对工作量计算方法不熟悉,了解不全面的现状。②是工作量计算主体:系部管理人员,这包括系部教学管理决策人员,需要准确计算工作量之外,对本系教师的工作量统计分析得出结果。③是工作量管理主体:院系管理人员,包括教务处、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对教师工作量各项信息的确认和计算方法的调整实施,其权限包含了系部管理人员的部分。
因此,②与③属于计算管理主体,属于计算管理系统中的部门管理角色,区别于教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是同时满足教师与管理的需要,并体现为系统的主要功能。
2.功能分类
系统面向教师时,教师能够通过系统界面填写个人相关工作量,除了一般普通的教学工作量,还有辅助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其他特殊的工作量补贴,此外教师能够通过系统平台查询打印本人不同时期的总工作量,各项工作量等。系统通过填写界面呈现完整的工作量填写内容,教师可以下拉菜单方式选择相应的工作量进行填写输入,更明确了各工作量项目,便于查漏补缺。
系统面向计算管理主体时,管理人员根据所属不同的部门职责,以部门为用户名登录管理界面,在相应的使用系统权限中完成对一定范围的教师工作量计算管理,如系部管理人员按各系部直接管理本系的教师工作量信息,院系管理人员,主要是教务处管理人员,则可管理全校各系部教师工作量信息。权限设置可由院校管理人员设置。
3.模块分类
①用户信息模块:指的是用户密码修改,用户切换,用户注销等,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②教师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添加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修改教师信息等,完成包括教师所属单位、职称、所授课程、历年工作量等,具有导出报表功能。 ③课程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添加课程信息,删除课程信息,导入课程信息。每一学期所开课程不同,达到每选中一学期,自然显示该学期所开课程。 ④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设置系统参数,对工作量计算公式的进行动态设置,由于系统参数经常可能变化,计算公式参数可以在数据表里进行选择设置。 ⑤查询打印统计模块:主要是查询教师教学工作量,查询教师用户登录情况等以及打印各相关统计出具,可导出统计表。⑥工作量审核模块:主要是针对教师填写的教学工作量进行核实,并根据总工作量情况添加奖励工作量或删除不恰当的工作量。
在本系统中,数据库建设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数据库信息,利用教务管理系统里关于班级人数、课程表、教师系部教师名单等信息,通过系统的直接导出最大程度地减少录入具体数据和统计计算,减少人工操作的失误,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与计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晓红,闻观.准确界定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
[2]张中学.浅谈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定原则及其局限性[J].中国轻工教育,2007(3).
【关键词】工作量;计算管理;系统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壮大,教师引进的不断扩充,教务管理的内涵应不断延伸,教师工作量这一特定领域的信息化计算与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各校的相关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不同,涉及的部门计算参数较多,而未能统一开发适应于各校教师工作量计算与管理的系统平台。
一、综合分析
目前,信息化管理是各高校的管理趋势,其应用也是多方面的。我院教务管理系统应用比较成熟,较高效率并准确地完成了全校十几个系教学计划及排课和学生成绩管理等工作。教学的主要工作承担者教师,其工作也在每一学期末进行核算以学院发放酬金。但对于相应的教师工作量计算管理则仍没有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对于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情况相对模糊。
一般来讲,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管理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教师教学工作量反映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情况,其量的统计分析为学校管理决策人员的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提供依据;二是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与教师校内酬金挂钩,教师本人很想了解教学工作量与酬金的关系。这就要求工作量计算的准确无误,各系标准统一,数据可保存,可统计分析。传统的工作量计算方式,用简单的EXCEL表格计算或根据文件公式演算,然后纸质保存于教师、系部、院校管理部门(教务处),都难以实现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往往停留在最后的一张汇总表上数字的显示,而系统的自动化计算功能、强大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实现这一要求。
教师工作量的计算统计管理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系部、院校三个角色对工作量的了解把握,统计分析的过程,是三级化用户管理模式。系统计算教师工作量根据设定的参数统一计算,具有一定准确性,时效性,简化了教师填写—系部核算—院校教务处等部门复核再回馈予教师的单线工作流程。
二、系统的设计
1.角色分类
根据分析,主要应用于教师工作量计算管理工作,使用系统的用户角色可以有这样的分类:
①是工作量完成主体:教师,是系统使用人群最广泛的用户,并且存在对工作量计算方法不熟悉,了解不全面的现状。②是工作量计算主体:系部管理人员,这包括系部教学管理决策人员,需要准确计算工作量之外,对本系教师的工作量统计分析得出结果。③是工作量管理主体:院系管理人员,包括教务处、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对教师工作量各项信息的确认和计算方法的调整实施,其权限包含了系部管理人员的部分。
因此,②与③属于计算管理主体,属于计算管理系统中的部门管理角色,区别于教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是同时满足教师与管理的需要,并体现为系统的主要功能。
2.功能分类
系统面向教师时,教师能够通过系统界面填写个人相关工作量,除了一般普通的教学工作量,还有辅助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其他特殊的工作量补贴,此外教师能够通过系统平台查询打印本人不同时期的总工作量,各项工作量等。系统通过填写界面呈现完整的工作量填写内容,教师可以下拉菜单方式选择相应的工作量进行填写输入,更明确了各工作量项目,便于查漏补缺。
系统面向计算管理主体时,管理人员根据所属不同的部门职责,以部门为用户名登录管理界面,在相应的使用系统权限中完成对一定范围的教师工作量计算管理,如系部管理人员按各系部直接管理本系的教师工作量信息,院系管理人员,主要是教务处管理人员,则可管理全校各系部教师工作量信息。权限设置可由院校管理人员设置。
3.模块分类
①用户信息模块:指的是用户密码修改,用户切换,用户注销等,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②教师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添加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修改教师信息等,完成包括教师所属单位、职称、所授课程、历年工作量等,具有导出报表功能。 ③课程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添加课程信息,删除课程信息,导入课程信息。每一学期所开课程不同,达到每选中一学期,自然显示该学期所开课程。 ④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设置系统参数,对工作量计算公式的进行动态设置,由于系统参数经常可能变化,计算公式参数可以在数据表里进行选择设置。 ⑤查询打印统计模块:主要是查询教师教学工作量,查询教师用户登录情况等以及打印各相关统计出具,可导出统计表。⑥工作量审核模块:主要是针对教师填写的教学工作量进行核实,并根据总工作量情况添加奖励工作量或删除不恰当的工作量。
在本系统中,数据库建设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数据库信息,利用教务管理系统里关于班级人数、课程表、教师系部教师名单等信息,通过系统的直接导出最大程度地减少录入具体数据和统计计算,减少人工操作的失误,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与计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晓红,闻观.准确界定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
[2]张中学.浅谈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定原则及其局限性[J].中国轻工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