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纸书市场的发展进入了“最后一公里”,汉王书城准备以全产业链合作的方式,让内容生产者获得“尊严和价值”。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话题。但卓越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虽然在国外大红大紫,却迟迟不能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国版权市场的混乱状态是长期阻碍KindleX华的重要原因。
于是,这为汉王留下了一个全球难得的市场机会,但也成为汉王的一块心病。不改变这一点,汉王也走不出这条“死亡之谷”。虽然汉王电纸书已经和Kindle,索尼的Reader步入三足鼎立的时代,三者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90%以上。
这种局面似乎把汉王逼上了另外一个行业的领袖之路,必须在混战中重建数字出版商业秩序。如果不能重建尊重创造力的数字出版秩序,汉王就不能伴随着行业的成长而获得市场。
令人欣慰的是,5月10日,汉王在“书·报·刊数字化发展模式高峰论坛”上宣布,其打通产业链打造数字出版新模式的努力已经成功在望。
为给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资源,汉王重金打造了网络平台——汉王书城。到2010年底,汉王书城要实现下载图书10万册。而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对汉王书城的部署,远不止此。据悉,目前汉王正在牵头建立一个针对出版社和媒体的“MALL”即电子书报平台,将产业链整合到一起。
同时,汉王科技还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举行了版权项目签约仪式,文著协将向汉王电纸书内容提供合法有效的版权服务,为汉王电纸书的发展保驾护航。
戒备之心
对于在阅读内容的创造方面比较擅长的出版社和作家而言,这显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以把费力不讨好的渠道工作甩出去,而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内容创造。
但是,现实似乎并不是这样。尽管有美好的合作愿望,但技术服务商与传统出版商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鸿沟,在技术提供商深度参与内容资源建设的同时,很容易导致与出版机构的对立。
这种对立主要源自于在以往的合作模式中,出版社在其中被边缘化。中国移动的阅读平台只给内容提供商40%的收益分成,再加上对于数字版权盗版复制的极度方便,以及下载次数难以进行公平统计,出版社在这种合作中被沦落成一种任人驱使的“奶牛”,并被渠道商所控制。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报道,一位同方正合作的出版社人士透露,“方正同传统的出版社合作,一般是40%的利润分成给传统出版社,但实际上分到出版社的钱却很少,一家出版社一年下来也就只有几万块钱。”
出于这种被边缘化的自然恐惧,传统出版社纷纷准备依托自己的内容优势,割据一方。
这其中最大的动作当然属于中国出版界的航空母舰——中国出版集团,其下属有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一、二级出版社26家。目前,中国出版集团正憋足了劲准备搭建国家级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中国数字出版网。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勇介绍,中国数字出版网受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指导,并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立项,总投资2.69亿元,第一期投入为2000万元。
此外,作为中国出版集团的竞争对手,其他出版社或出版传媒集团显然更不愿意在中国出版集团的舞台上跳舞。于是,各个出版传媒集团纷纷开始打造自己的数字出版中心。不久前,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等众多出版社纷纷宣布建立自己的数字出版中心。
其实,早在2008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就与方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共同规划基于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但双方在签订战略协议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汉王显然并不是想扎个口袋让传统出版社往里钻。与中国移动等公司的平台不同的是,汉王书城模式体现了对知识产权充分的尊重。汉王科技坚持“免费数字化”、“版权方定价”、“二八分成”、“一书一密”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吸引版权提供方加入。
“现在网上书城已经开始执行了”,刘迎建介绍说,我们给版权提供者一个账号,他可以登陆上去看每天卖了多少本书,还会提供公正的监控。
这使得著名作家毕淑敏比较欣慰,她刚刚为盗版问题打了一场官司。“如果一项科技以对勤劳的内容生产者的剥削作为盈利的基础,那就是科技带来的悲哀和倒退。”
毕淑敏表示,什么是好的阅读器呢?它除了给阅读者以海量的信息和阅读的方便以外,也应该关心内容的生产者,要让内容的生产者受到更完善的保护,更能享受到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
最后一公里
传统出版商进入电子书市场,一般是通过OEM,售卖装载自己独家内容的阅读器。这种割据的市场显然是在开读者的玩笑,读者不可能为了阅读若干出版社的书籍而买无数阅读器,这样不过是把书架上几十块钱的书变成一堆数千元的各出版社阅读器。
《数字出版在线》发起人屈辰晨表示,如果传统出版商冲动地都去找贴牌,我持谨慎态度。电子书终端是一个既有内容产业链也融合了硬件生态链的十字交叉环境,接下来的一两年一定是零售渠道争夺、营销博弈阶段,传统出版商不具优势。
日前,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Ⅸ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化阅读率持续增长,纸质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大幅度下降。2009年,我国18~70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比例达24.6%。
显然,这场阅读史上的新革命已经进入到关键赛程,各就各位是赛事更加精彩的条件。“电子(纸)书的‘最后一公里’更应该是接力赛跑,紧密合作才有希望,而不是百米竞赛,在赛场上错位竞争。”屈辰晨说。
在刘迎建眼中,汉王模式传统出版市场的各个链条似乎没有竞争者,只有合作者。比如,书店可以卖终端,出版社以自己的版权获得大部分的利益等等。甚至对于中国移动的平台,刘迎建也认为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刘迎建表示,
“汉王为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我们画了条线,什么东西做,什么东西不做。”
刘迎建介绍说,
“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有5个重要环节,分别是内容资源、数字化加工、网络平台和运营商、硬件终端,这几个环节打通了,才可以延伸电纸书的发展空间,刺激整个产业链向前健康发展。”
为不断充实内容资源,汉王科技与国内数百家出版商和资源商展开了全面台作,广泛吸纳各领域优秀图书资源。一些畅销图书的纸书甚至在汉王电纸书平台上同步首发,今年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的畅销图书《孔子》、《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等,都实现了纸书和电纸书的同步首发。
内容资源是电纸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到2010年底,汉王书城要实现下载图书10万册。“今年年底争取量更大,目标是20万册”,刘迎建表示,这将接近亚马逊现在有27万本书的水平。此外,“看新书、读新报”成为2010年汉王对电纸书内容资源的重要部署。汉王推出的wifi电纸书N618更是支持上百家报纸及杂志的下载阅读。
在几年前,你或许还无法想象,一个重量不过一两百克的电子阅读器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必备的阅读媒介,我们不再需要书本,不需要庞大图书馆甚至书房……而这种生活方式,目前已经渐行渐近。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话题。但卓越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虽然在国外大红大紫,却迟迟不能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国版权市场的混乱状态是长期阻碍KindleX华的重要原因。
于是,这为汉王留下了一个全球难得的市场机会,但也成为汉王的一块心病。不改变这一点,汉王也走不出这条“死亡之谷”。虽然汉王电纸书已经和Kindle,索尼的Reader步入三足鼎立的时代,三者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90%以上。
这种局面似乎把汉王逼上了另外一个行业的领袖之路,必须在混战中重建数字出版商业秩序。如果不能重建尊重创造力的数字出版秩序,汉王就不能伴随着行业的成长而获得市场。
令人欣慰的是,5月10日,汉王在“书·报·刊数字化发展模式高峰论坛”上宣布,其打通产业链打造数字出版新模式的努力已经成功在望。
为给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资源,汉王重金打造了网络平台——汉王书城。到2010年底,汉王书城要实现下载图书10万册。而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对汉王书城的部署,远不止此。据悉,目前汉王正在牵头建立一个针对出版社和媒体的“MALL”即电子书报平台,将产业链整合到一起。
同时,汉王科技还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举行了版权项目签约仪式,文著协将向汉王电纸书内容提供合法有效的版权服务,为汉王电纸书的发展保驾护航。
戒备之心
对于在阅读内容的创造方面比较擅长的出版社和作家而言,这显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以把费力不讨好的渠道工作甩出去,而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内容创造。
但是,现实似乎并不是这样。尽管有美好的合作愿望,但技术服务商与传统出版商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鸿沟,在技术提供商深度参与内容资源建设的同时,很容易导致与出版机构的对立。
这种对立主要源自于在以往的合作模式中,出版社在其中被边缘化。中国移动的阅读平台只给内容提供商40%的收益分成,再加上对于数字版权盗版复制的极度方便,以及下载次数难以进行公平统计,出版社在这种合作中被沦落成一种任人驱使的“奶牛”,并被渠道商所控制。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报道,一位同方正合作的出版社人士透露,“方正同传统的出版社合作,一般是40%的利润分成给传统出版社,但实际上分到出版社的钱却很少,一家出版社一年下来也就只有几万块钱。”
出于这种被边缘化的自然恐惧,传统出版社纷纷准备依托自己的内容优势,割据一方。
这其中最大的动作当然属于中国出版界的航空母舰——中国出版集团,其下属有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一、二级出版社26家。目前,中国出版集团正憋足了劲准备搭建国家级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中国数字出版网。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勇介绍,中国数字出版网受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指导,并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立项,总投资2.69亿元,第一期投入为2000万元。
此外,作为中国出版集团的竞争对手,其他出版社或出版传媒集团显然更不愿意在中国出版集团的舞台上跳舞。于是,各个出版传媒集团纷纷开始打造自己的数字出版中心。不久前,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等众多出版社纷纷宣布建立自己的数字出版中心。
其实,早在2008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就与方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共同规划基于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但双方在签订战略协议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汉王显然并不是想扎个口袋让传统出版社往里钻。与中国移动等公司的平台不同的是,汉王书城模式体现了对知识产权充分的尊重。汉王科技坚持“免费数字化”、“版权方定价”、“二八分成”、“一书一密”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吸引版权提供方加入。
“现在网上书城已经开始执行了”,刘迎建介绍说,我们给版权提供者一个账号,他可以登陆上去看每天卖了多少本书,还会提供公正的监控。
这使得著名作家毕淑敏比较欣慰,她刚刚为盗版问题打了一场官司。“如果一项科技以对勤劳的内容生产者的剥削作为盈利的基础,那就是科技带来的悲哀和倒退。”
毕淑敏表示,什么是好的阅读器呢?它除了给阅读者以海量的信息和阅读的方便以外,也应该关心内容的生产者,要让内容的生产者受到更完善的保护,更能享受到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
最后一公里
传统出版商进入电子书市场,一般是通过OEM,售卖装载自己独家内容的阅读器。这种割据的市场显然是在开读者的玩笑,读者不可能为了阅读若干出版社的书籍而买无数阅读器,这样不过是把书架上几十块钱的书变成一堆数千元的各出版社阅读器。
《数字出版在线》发起人屈辰晨表示,如果传统出版商冲动地都去找贴牌,我持谨慎态度。电子书终端是一个既有内容产业链也融合了硬件生态链的十字交叉环境,接下来的一两年一定是零售渠道争夺、营销博弈阶段,传统出版商不具优势。
日前,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Ⅸ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化阅读率持续增长,纸质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大幅度下降。2009年,我国18~70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比例达24.6%。
显然,这场阅读史上的新革命已经进入到关键赛程,各就各位是赛事更加精彩的条件。“电子(纸)书的‘最后一公里’更应该是接力赛跑,紧密合作才有希望,而不是百米竞赛,在赛场上错位竞争。”屈辰晨说。
在刘迎建眼中,汉王模式传统出版市场的各个链条似乎没有竞争者,只有合作者。比如,书店可以卖终端,出版社以自己的版权获得大部分的利益等等。甚至对于中国移动的平台,刘迎建也认为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刘迎建表示,
“汉王为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我们画了条线,什么东西做,什么东西不做。”
刘迎建介绍说,
“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有5个重要环节,分别是内容资源、数字化加工、网络平台和运营商、硬件终端,这几个环节打通了,才可以延伸电纸书的发展空间,刺激整个产业链向前健康发展。”
为不断充实内容资源,汉王科技与国内数百家出版商和资源商展开了全面台作,广泛吸纳各领域优秀图书资源。一些畅销图书的纸书甚至在汉王电纸书平台上同步首发,今年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的畅销图书《孔子》、《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等,都实现了纸书和电纸书的同步首发。
内容资源是电纸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到2010年底,汉王书城要实现下载图书10万册。“今年年底争取量更大,目标是20万册”,刘迎建表示,这将接近亚马逊现在有27万本书的水平。此外,“看新书、读新报”成为2010年汉王对电纸书内容资源的重要部署。汉王推出的wifi电纸书N618更是支持上百家报纸及杂志的下载阅读。
在几年前,你或许还无法想象,一个重量不过一两百克的电子阅读器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必备的阅读媒介,我们不再需要书本,不需要庞大图书馆甚至书房……而这种生活方式,目前已经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