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顺屯堡村寨,地戏是最流行的,屯堡人自己把它叫做“跳神”。源远流长,历时六百年的安顺地戏,近年来引起了中外各界人士的注目。
如果我们对贵州地戏的祭祀、面具、民俗,以及它的剧目和历史进行综合考察,就可以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一,地戏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扫牧场”四个部分组成,除“跳神”是正戏演出外,其他三个部分都是带有性质傩仪性质的祭祀活动,主要是迎神、纳吉、逐除,以求村寨安宁,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第二,地戏演出演员必戴面具,而且每台戏必须有一堂脸子(面具),多的一百多面,少的至少有四、五十面。面具制成经过“开光”的宗教意识后即升华为“神”。现在贵州地戏面具有上万面,不仅是中国面具文化之最,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地戏的称谓,始见于道光七年,但地戏的传承却远远不止于此。安顺地戏是从军傩进化而来,只是军傩中十二神的面具已被《三国》、《说唐》人物所替代,驱鬼逐疫的简单的欢唱鼓噪被有严格情节、有编定台词唱腔和场次的戏剧表演所代替。其面具所表现的狰狞美除代表特定的人物并标志出其个性而外,还由于移情作用而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同观众做交流。面具的狰狞成为一种表现凶猛刚强,狠悍骠勇的美的艺术形式,成为歌颂大将的忠诚、正直、勇武的手段。
在安顺,许多地戏面具还保留有十二神的鼓眼、獠牙、青面等狰狞形态,面上的人眼珠,夸张至常人的二三倍,如蟹眼并列突出,凶光毕露,杀气腾腾,给人以所向无敌的力量感。在线条的运用上,地戏面具也是极力夸张突出狰狞美,凡大将眉毛,必直插发际,且状如锋刃犀利的兵器。根据不同的角色而有所变化,大将的额头,嘴两侧,眼角均有纵线。这些线条或直或弧,用以突出大将的不同性格。嘴的夸张最突出,有血盆大口,有裂开露出獠牙,或下唇包住上唇,让人一看就觉得凶恶。这同传统的我国雕塑金刚力士,鬼母罗刹的手法是相同的,加上胡须的衬托,一张张面具都“活”起来了。
雕刻家们在突出面具狰狞的同时,用头盔的变化、缀饰图案的象征意义来达到悦目的美感作用,那龙的弯曲盘旋,凤的展翅昂首耳翅的金属质感,往往令观众感到一种勇武、高贵和强力。
屯堡古镇蔡官屯是地戏脸谱制作的专业村之一,这里很多家庭都以制作地戏面具为生,有的作为地戏班子演出之用,但更多的是摆在村口供游人选购。目前蔡官屯的地戏面具制作已传了许多代,现在最出名是杨正坤,他自称是祖传第六代面具艺人,夫妻二人共同经营面具店。杨正坤制作的面具曾远赴法国、台湾等地展出,并取得了轰动。杨正坤房间挂着一个曾经周游过世界的面具。面具木本色,涂有清漆,大约两尺来长,用整段原木制作而成。它夸张的眼珠突起在怒瞠的眼眶中,面目狰狞。杨正坤说,这类面具的功能,原本是用以驱邪的。能够把恶鬼吓跑,当然是面目越狰狞越好。
面具是地戏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不少老艺人都说,“地戏玩的就是脸子(面具)”。杨正坤介绍说,地戏面具一般用木质细腻的白杨、白果、丁香、楸木等木料制作,工序如下:先把买来的木料放在阴凉通风处晾8至10天,锯成一尺二寸左右的圆木;剥去树皮再阴三至五天,然后将圆木剖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成为两个面具的毛坯。然后量好头盔和面部的比例以及五官的位置,雕刻出大小的轮廓,称为粗坯。晾三至五天,再刻二坯,二坯要求将头盔和耳翅的纹饰交待清楚,并塑造出不同角色的表情和神态。少数精工的面具,还需再刻一次,称为三坯。最后用砂纸将面具打磨光洁,根据角色性格和民间传说对面具着色上彩,最后用光油上光。
面具的着色,可分为油质和胶质二种,油质着色是用各种粉质颜料(如石青、石绿、土黄等)加入清漆调配,然后上彩。采用这种方法色彩鲜亮,效果好,不怕雨水,十年之内不褪色,缺点是成本高,因此艺人们很少使用。胶质着色是用各种广告画颜料或粉质颜料加入牛皮胶调配,然后上彩。使用这种方法,色彩不鲜亮,有点发乌,怕雨水,不耐久,色彩只能保持五年走,但是成本低,一般艺人多采用此法。
安顺地戏曲目很多,《封神》、《大破铁阳》、《楚汉相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五虎平西》、《精忠传》、《薛丁山征西》等等,这也就决定了地戏面具脸谱的多样性。据了解,现在一般的地戏团要保存一百多个面具脸谱,较小的地戏团也有五六十个以上。这些脸谱在安顺的大小村寨为百姓和游客带来了快乐。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命本真的情感宣泄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安顺地戏无疑具备了释放生命本真的特点和条件,而多彩的地戏面具脸谱更从神明的高度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有关忠义的传说。如果把安顺地戏称作戏剧活化石,戏剧博物馆的话,那地戏面具脸谱就无可争议地成为化石的灵魂,博物馆的瑰宝了。
(责编:李 珂)
如果我们对贵州地戏的祭祀、面具、民俗,以及它的剧目和历史进行综合考察,就可以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一,地戏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扫牧场”四个部分组成,除“跳神”是正戏演出外,其他三个部分都是带有性质傩仪性质的祭祀活动,主要是迎神、纳吉、逐除,以求村寨安宁,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第二,地戏演出演员必戴面具,而且每台戏必须有一堂脸子(面具),多的一百多面,少的至少有四、五十面。面具制成经过“开光”的宗教意识后即升华为“神”。现在贵州地戏面具有上万面,不仅是中国面具文化之最,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地戏的称谓,始见于道光七年,但地戏的传承却远远不止于此。安顺地戏是从军傩进化而来,只是军傩中十二神的面具已被《三国》、《说唐》人物所替代,驱鬼逐疫的简单的欢唱鼓噪被有严格情节、有编定台词唱腔和场次的戏剧表演所代替。其面具所表现的狰狞美除代表特定的人物并标志出其个性而外,还由于移情作用而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同观众做交流。面具的狰狞成为一种表现凶猛刚强,狠悍骠勇的美的艺术形式,成为歌颂大将的忠诚、正直、勇武的手段。
在安顺,许多地戏面具还保留有十二神的鼓眼、獠牙、青面等狰狞形态,面上的人眼珠,夸张至常人的二三倍,如蟹眼并列突出,凶光毕露,杀气腾腾,给人以所向无敌的力量感。在线条的运用上,地戏面具也是极力夸张突出狰狞美,凡大将眉毛,必直插发际,且状如锋刃犀利的兵器。根据不同的角色而有所变化,大将的额头,嘴两侧,眼角均有纵线。这些线条或直或弧,用以突出大将的不同性格。嘴的夸张最突出,有血盆大口,有裂开露出獠牙,或下唇包住上唇,让人一看就觉得凶恶。这同传统的我国雕塑金刚力士,鬼母罗刹的手法是相同的,加上胡须的衬托,一张张面具都“活”起来了。
雕刻家们在突出面具狰狞的同时,用头盔的变化、缀饰图案的象征意义来达到悦目的美感作用,那龙的弯曲盘旋,凤的展翅昂首耳翅的金属质感,往往令观众感到一种勇武、高贵和强力。
屯堡古镇蔡官屯是地戏脸谱制作的专业村之一,这里很多家庭都以制作地戏面具为生,有的作为地戏班子演出之用,但更多的是摆在村口供游人选购。目前蔡官屯的地戏面具制作已传了许多代,现在最出名是杨正坤,他自称是祖传第六代面具艺人,夫妻二人共同经营面具店。杨正坤制作的面具曾远赴法国、台湾等地展出,并取得了轰动。杨正坤房间挂着一个曾经周游过世界的面具。面具木本色,涂有清漆,大约两尺来长,用整段原木制作而成。它夸张的眼珠突起在怒瞠的眼眶中,面目狰狞。杨正坤说,这类面具的功能,原本是用以驱邪的。能够把恶鬼吓跑,当然是面目越狰狞越好。
面具是地戏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不少老艺人都说,“地戏玩的就是脸子(面具)”。杨正坤介绍说,地戏面具一般用木质细腻的白杨、白果、丁香、楸木等木料制作,工序如下:先把买来的木料放在阴凉通风处晾8至10天,锯成一尺二寸左右的圆木;剥去树皮再阴三至五天,然后将圆木剖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成为两个面具的毛坯。然后量好头盔和面部的比例以及五官的位置,雕刻出大小的轮廓,称为粗坯。晾三至五天,再刻二坯,二坯要求将头盔和耳翅的纹饰交待清楚,并塑造出不同角色的表情和神态。少数精工的面具,还需再刻一次,称为三坯。最后用砂纸将面具打磨光洁,根据角色性格和民间传说对面具着色上彩,最后用光油上光。
面具的着色,可分为油质和胶质二种,油质着色是用各种粉质颜料(如石青、石绿、土黄等)加入清漆调配,然后上彩。采用这种方法色彩鲜亮,效果好,不怕雨水,十年之内不褪色,缺点是成本高,因此艺人们很少使用。胶质着色是用各种广告画颜料或粉质颜料加入牛皮胶调配,然后上彩。使用这种方法,色彩不鲜亮,有点发乌,怕雨水,不耐久,色彩只能保持五年走,但是成本低,一般艺人多采用此法。
安顺地戏曲目很多,《封神》、《大破铁阳》、《楚汉相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五虎平西》、《精忠传》、《薛丁山征西》等等,这也就决定了地戏面具脸谱的多样性。据了解,现在一般的地戏团要保存一百多个面具脸谱,较小的地戏团也有五六十个以上。这些脸谱在安顺的大小村寨为百姓和游客带来了快乐。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命本真的情感宣泄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安顺地戏无疑具备了释放生命本真的特点和条件,而多彩的地戏面具脸谱更从神明的高度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有关忠义的传说。如果把安顺地戏称作戏剧活化石,戏剧博物馆的话,那地戏面具脸谱就无可争议地成为化石的灵魂,博物馆的瑰宝了。
(责编:李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