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民族书写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ianjusd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西泽仁是藏族当代小说创作的佼佼者,他在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形成了有别于其成人文学的创作特点,也达成了后者所未达成的成就——实际上,意西泽仁于“空间转变”中建构的藏族儿童文学世界完整地记录了甘孜藏族人民心灵变化的历史轨迹,充分反映了他与时俱进的民族书写特质。此外,在兼顾儿童化与成人化、发挥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传播正确的民族观念方面,意西泽仁的系列作品创作对于当下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颇具有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康巴作家群 意西泽仁 儿童文学 民族书写
  意西泽仁,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他曾先后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奖。其作品共计被60余部文学选集收录,创作的《大雁落脚的地方》(198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藏族作家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纵观意西泽仁的儿童文学作品,其第一篇儿童文学短篇小说《依姆琼琼》获1985年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短篇小说奖,并被翻译成日、英等文字,这使其儿童小说创作获得了较高的文学起点。后其影视剧作《康定童话》获得了1993年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少儿短篇电视剧)二等奖和全国电影艺术“骏马奖”二等奖,以此改编而成的长篇小说《珠玛》获2001年全国第五届优秀少儿图书奖……可以说,儿童文学亦是意西泽仁文学版图中的重要一极。本文试立足于意西泽仁一以贯之的民族性创作特质,联系康定的地域风情与四川藏族文化,横向审视其儿童文学的创作特点,再纵向分析其儿童文学的创作嬗变及其背后的时代缘由;并在此基础上,审思意西泽仁的民族书写特质,探讨其儿童文学作品之于当下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民族性与儿童性:植根于甘孜藏族文化的儿童小说
  “意西泽仁的小说是藏族人民心灵的窗口”,这一点也同样贯彻于意西泽仁的儿童文学创作,该文本类别以及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作者在书写时必然会进行有别于成人文学作品的艺术处理,我将其主要概述为以下两点。
  (一)立足现实主义题材,展现少数民族儿童的生活日常
  长期立足于基层的意西泽仁偏爱具有民族特质的普通人物,他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也是如此。例如作品《依琼姆姆》,其主人公的原型来自作者遇见的牧区女孩,她将一颗水果糖视若珍宝的模样使作者深受触动。类似的形象还存在于《瞧!那还有两朵花》(德茜)、《没有色彩的线条》(红衣小姑娘)等作品中。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耳熟能详的都是一些男孩角色,经典的女孩角色偏少,但意西泽仁对于藏族女孩的关注与塑造更多,依琼姆姆更成为最早介绍到日本的中国少数民族儿童形象之一。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意西泽仁同样侧重于揭示藏族人民生活的艰难与苦难,但立足于儿童文学的儿童性,意西泽仁采取的是一种间接而感性的艺术表达。例如其作品《珠玛》,作者揭露了一代人跌宕起伏的命运以及对于下一代的影响,但文本主要着眼于藏族女孩珠玛和其堂姐白云的童年日常。这使文本迁就了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又寄予了深层的历史反思,避免了儿童文学易出现的表层化叙事问题。
  (二)立足于儿童视角,实现对民族地域文化的童真关照
  关于民族地域文化,意西泽仁主要借孩童们天真的思索、交流来加以呈现。例如在《白云行动》中,小孩们童趣地讨论了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从老人们那里聆听着高原五神女的故事、拈香会的民族习俗……这其中展现了孩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民间传说故事在代际口耳相传的图景,让儿童读者能身临其境。意西泽仁倾向于在方言、诗歌、习俗的呈现中突出儿童性元素或做儿童性的处理。例如,在《珠玛》中,意西泽仁引用了女儿意娜童年创作的少数民族诗歌。同时,谈及《康定情歌》中带有“溜溜”衬词的民间特色时,意西泽仁借鉴了民间说法,把它称为“溜溜调”,这种形象的表达更符合孩童的具象思维方式,实现了对于民族地域文化的童真关照。总而言之,意西泽仁的儿童文学创作较好地处理了民族性与儿童性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儿童文学同成人文学一样蕴藉了意西泽仁对于甘孜藏族人民族群体验、心理变迁的刻画与呈现,其还在无意间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二、民族性与时代性:与时代同步的民族书写
  《依琼姆姆》《没有色彩的线条》《瞧!那还有两朵花》主要是意西泽仁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儿童文学剧本《康定童话》以及据其改编的《珠玛》,是其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小说作品,《白云行动》则是2000年后的创作。这一系列作品成为探寻甘孜藏族社会变迁的一扇窗。
  (一)创作嬗变
  其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主角形象的变化与叙事场景的转换两方面。
  1.藏族儿童形象的变化:德茜与洛尔布
  在第一阶段创作中,意西泽仁重点塑造的是草原牧民儿童形象。《瞧!那还有两朵花》中,作者将这些牧童形容成桑塔草原中被人遗忘的金色小花——色青梅朵,他们小小年纪为家庭生计奔忙,但因为贫穷、意识落后而没有学习机会。对于城镇、校园,他们恐惧、向往又好奇。正如文中妹妹央茜十分好奇县城同学们携带的物品,想同他们玩耍;而曾偷跑入学校却被羞辱的姐姐德茜则与县城孩子们保持距离,但她内心却渴望这份尊重与友谊。20世纪90年代后,主人公变成了城镇的孩子,例如《珠玛》的主角有作者“女儿意娜的影子”,她的生活重心是学习与玩耍,拥有着幸福的小康家庭。在2000年后的《白云行动》中,主角是一个名叫洛尔布的康定城男孩。他和朋友娜措、刘强三人更褪去了“小大人”的痕迹,三人主动去探寻民族的传统习俗与地域文化,为此不惜私自出远门探险。
  2.叙事场景与空间意象的变化:草原与城镇
  不仅是儿童形象,意西泽仁笔下的叙事场景也在牧场(乡村)、城市间流转。前期作品的主要叙事场景是乡村牧区,城镇更多是主人公们幻想与讨论的对象,而在其20世紀90年代的作品《珠玛》中,故事地点转向了康定城,草原牧区则主要存在于书本世界里;在21世纪的《白云行动》中,随着三个小孩的足迹变化,叙事场景又形成了由城镇到草原的回归。   综上所述,草原与城镇互为他者的并置同样是贯穿于意西泽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突出现象。同时,这两个空间意象也实现了转变:在前期作品中,“草原”是与城市、现代化相对应的场景,包含着一种落后、贫困的寓意。借牧民儿童的无忌言语与切身际遇,作者重点揭示了时代苦难给民族带来的伤痛,也毫不留情地呈现了民族劣根性,更给人以冲击与心灵震荡。然而到了后期作品《白云行动》中,它们携带上了原始、纯净的意味,转变为民族“童年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族群呼唤与民族性认同。相反,“城镇”从虚幻变得具象,成为与内陆地区相区别又保持联系的聚集地。
  (二)族群体验的时代性书写
  可以说,意西泽仁于“空间转变”中建构的藏族儿童文学世界也完整记录了甘孜藏族人民心灵变化的历史轨迹。在其早期儿童文学作品中,孩子们对于城镇的关注与猜想象征着新时期甘孜藏族人民对于国家随时代发展而来的新生活的本能好奇,但大多游牧的甘孜藏族人民对这样的生活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本能地有恐懼等情绪,所以《瞧!那还有两朵花》中德茜、央茜与县城孩子间隔着一条河流。但正如结尾两岸的孩子会合并结下友谊,其文本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对于紧跟主流步伐、融入时代发展的渴望,是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体认同。其既是意西泽仁因袭“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偏向的表现,也是族群文化心理在当代历史境遇中的新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族意识”历经历史沉淀,逐步成为少数民族的“新型集体认同”。
  改革开放后,作为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逐步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在第二阶段的作品中,意西泽仁关注重点转向了康定城与甘孜藏族人民的新生活。在这里,小孩成了未被世俗侵染,保留有民族质朴、善良本性的藏族人民代表。他们的际遇实际影射了物欲过重的商业文明对藏族原始文化心理的冲击。同时,孩子们对草原的回望甚至回归,也表达了族群对于地域文化、民族身份的重新探寻、思索。1984年,甘孜州文化局以及甘孜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双双成立,州文联抓办的文学刊物《贡嘎山》已拥有各组作者近400人,部分获得省级文学奖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康定作家为主体的康巴藏族文学进入发展期,许多作家活跃于主流文坛,致力于“重构民族历史的抱负”。大量以“康巴”“康定”命名的文学作品,乃至艺术作品也相继出现,例如《白云行动》中提及的《康定情歌》,其同名电视剧《康定情歌》更在中央一套播出……这些都促使了甘孜藏族人民重新建构地域心理认同与身份认定:在《白云行动》中,藏族人民有关《康定情歌》词曲作者的讨论并非虚构,而是确有其事。在本篇小说中,意西泽仁还迎合当时儿童文学创作的最新潮流,加入探险元素。在稍显乌托邦与理想主义色彩的书写中,意西泽仁形象地展现了“回头看”的族群体验,而这种族群心理也是他自己的创作理念转变的原因——意西泽仁从建构“国族认同”为主变为偏重于展现民族特色,强调民族认同。
  意西泽仁的创作嬗变与甘孜藏族人民族群体验的转变密切相关,故而,在某种程度上,其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又兼有承载甘孜藏族历史变迁信息的意义。这种含义的负载显然不是意西泽仁的有意为之,但其又客观地验证了意西泽仁与时俱进的民族书写特质,这也是其儿童文学的又一重价值。
  三、意西泽仁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的启示
  将意西泽仁的系列儿童文学作品置于新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观照,我们可以对其创作特质与影响有进一步的理解,并能总结相关启示。
  (一)尊重儿童的阅读能力,兼顾双重读者的期待视野
  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要满足儿童的需要,更需要蕴含某种超越性的精神内核,打动成人。“我不喜欢那种成人化的儿童小说,也不喜欢那种说教式的儿童小说,更不喜欢那种成人学小孩嗲里嗲气说话的儿童小说。”成人与儿童平等交流是意西泽仁的追求。出于对儿童审美、阅读能力的尊重,他的系列作品并没有忌讳深刻的主题,却也不追求童话般的圆满,反而以略带伤感的结局引导儿童读者思索。此外,他认为“好的儿童小说不仅能打动孩子,也应该能感动大人,这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意西泽仁简洁明了的故事结构,对民族图景、民族心理的完整展现同样让成人读者也能从中产生共鸣与收获。“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受时代风潮的影响,在发展早期就存在过度‘成人化’的问题。”并且,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以及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在性爱、政治斗争等主题方面的试探,这样的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同样的,一味迎合儿童的趣味,制造低级的、缺乏深度的文学作品,同样无法满足儿童的心智发展与精神引导。故而,处理成人化与儿童化的平衡是一个重要命题。意西泽仁给出了他的答卷,这启发了后来者的探索。
  (二)发挥美育作用,树立理想的少数民族“新一代”
  相较于前期的依琼姆姆,其笔下的洛尔布等则从某种被动的成人化身份中解放。带有理想色彩的儿童形象附着了意西泽仁对于理想少数民族“新一代”的期许:例如珠玛,她不爱看香港电视剧,而愿意写藏族诗歌,疑惑于大人的两面派;在《白云行动》中,洛尔布好问又勇敢,想要了解、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此外,意西泽仁对民族生活状态、地域自然特征的侧重描写,也是为了加深藏族儿童读者对族群的了解与认同。在当前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创作、消遣创作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了解民族历史与现实状况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品更要把弘扬文化自信、传递民族精神视作应有之义。这也是回顾意西泽仁的儿童小说创作的价值之一。
  (三)坚持民族政策,于宏阔视野中展现民族形象
  儿童化与成人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的强调,都是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要求,但就少数民族儿童文学而言,凸显民族特色、展现正确的民族主义观念是对其的进一步要求。央茜、德茜与李平,洛尔布、娜措与刘强……意西泽仁的儿童小说作品多着重建构藏、汉两族孩童交流、相处的人物关系,反映着现实生活中汉藏杂居的现实,也呼应了我国民族团结的政策背景。此外,意西泽仁注重联系国家、国际视野来观照民族生活。“自我形象也是在与他者对照的情况下产生的。”其早期作品始终与主流社会的时代转变保持呼应关系,在对比中审视本民族的发展现状。后期,意西泽仁笔下出现了藏族儿童参与国际比赛,对于内地风景、生活的讨论,以及外国人唱藏族歌曲、来高原旅游等情景,此时,自我对他者不再是仰视,而是处于平等的共存地位。在这之中,意西泽仁更加鲜活立体地展现了藏族人民的自我形象。
其他文献
摘 要:恩古齐·瓦·提安哥是当今文坛影响最大的非洲作家之一,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一粒麦种》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中的身份理论为基础,论述英国白人文化与非洲黑人文化发生冲突和碰撞时,主要人物卡冉加和汤普森的身份认同问题,揭示在文化冲突的影响下,受殖者与殖民者在殖民地产生的心理异化。  关键词:《一粒麦种》 后殖民 心理异化  
期刊
摘 要:由现实主义题材小说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都挺好》遵循了“忠于原著”的改编原则,但其结局的改编失败显现出剧作本身与观众期待之间的间离。面对这一难题,可以从传播内容的选择、传播者的价值判断、媒介的赋权与收权以及受众的反馈这几方面获得启示,找寻影视改编时代现实主义题材剧作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影视改编 现实主义 《都挺好》  2015年,由“Fresh果果”的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花千骨》收视率
期刊
摘 要:亚历山大·小仲马的《茶花女》和王安忆的《长恨歌》分别创作于不同国家的不同年代,但其中都透过一个风尘女子,即玛格丽特和王琦瑶的爱恨情仇反映出各自时代、国家的现实状态,也批判了社会的精神虚无和道德腐败对于女性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迫。本文从风尘女子这一边缘女性身份困境的根源、消解和再度迷失,来揭示旧式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对边缘女性的迫害与毁灭。  关键词:《茶花女》 《长恨歌》 风尘女子 身份困境
期刊
摘 要:在面向初中学生进行经典文本的解读时,必须有一个重要的落脚点,那就是必须让学生领略到经典文本的现实意义。追求文本的现实意义,实际上就是从现实视角去重新解读经典文本——当然这里所说的重新解读也不意味着对传统的背弃,相反更应当强调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去赋予学生能够获得生长的新意义。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之下,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并面向现实去解读《藤野先生》。强调文本解读或者教材解析,必须关注其现实意义
期刊
摘 要:《巴别塔之犬》讲述了语言学家保罗的妻子有一天从苹果树上坠落身亡,而这起事件的唯一目击者是他们所养的一条脊背犬罗丽。为了调查出妻子死亡的真相,保罗开始训练罗丽说话……作品有两条故事线:一条是保罗的回忆,另一条是他努力教罗丽说话的历程。两条故事线在保罗调查出妻子死亡的真相时汇聚,通过夫妻生活中问题和矛盾的揭示,显示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沟通困境。  關键词:《巴别塔之犬》 追寻 放弃 沟通 困境 
期刊
摘 要:在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扶贫题材影视作品大放异彩。电视剧《花繁叶茂》采用独特的影像话语,讲述新时代的脱贫故事,受到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本文拟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乡村转型的影像书写、将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代审美有机融合的叙事话语三个视角,剖析《花繁叶茂》一剧的创作特色,以探其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原因,以及当下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创新之道。  关键词:扶贫题材 电视剧 《花繁叶茂
期刊
摘 要:早期的口语诗歌体在经历过五四运动之后逐渐被其他流派的诗歌体取代,现代诗歌在手法上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偏向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诗意,使得诗歌的诗意表达过度依赖修辞,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口语诗歌写作再次兴起,关于诗歌创作形式的讨论成为热点。本文以张执浩的诗歌为例,来阐明诗歌口语化与修辞空心化的关联性发展,以及探讨口语式诗歌应如何更好地放下“修辞”这个抓手。回归语言本质、融入本土语言的文化底
期刊
摘 要:《吉尔伽美什》《伊利亚特》两部史诗作品孕育出吉尔伽美什与阿喀琉斯两个同具卓越性而均对死亡做出探寻的角色,“卓越者与死亡”这一主题形成并非受到两部作品所处环境的文化影响,而是“人对永恒真理探寻”这一哲学观的具象证明。  关键词:吉尔伽美什 阿喀琉斯 死亡 史诗 命运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叙事史诗与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吉尔伽美什》史诗尽管由于保存于泥板至今已经残缺不整,却仍呈现出足够的
期刊
摘 要: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独特的气氛美学再现“爵士乐时代”,见证了美国梦的破碎。作者通过巧妙运用音乐、色彩和光线三大元素,营造了小说空洞华丽、迷幻朦胧的整体气氛。一方面,作者充分借助萨克斯、铜管等爵士乐因素描写特定的心情和气氛,营造独特的阅读体验的同时揭示“破碎的美国梦”主题;另一方面,作者大量运用具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如绿、金和银等,渲染神秘迷幻的氛围,并以此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此外,作者还
期刊
摘 要:《长生殿》的创作受遗民心态的影响,在描写李杨爱情故事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清代著名戏曲之一,其思想深度和内容形式都具有诸多创新之处。本文试从作者的遗民情结入手,分析移民心态对贵妃之欲、贵妃之死、贵妃之情以及月宫团圆四个维度的影响,深入剖析清初移民心态表征下的女性人物——杨贵妃。  关键词:遗民心态 女性人物 至情 伤感  “遗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坎坷身世注定其笔下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