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当下人们所热衷的不仅仅是生活质量,还有饮食健康。因此才推动保健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各类益生菌的使用和研究也在不断突破和拓展,这必将成为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健康饮食;必然趋势;重要保证;现实意义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能互利共生的有益微生物,存在于宿主体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宿主的健康。因此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功效与作用。当前益生菌的运用活跃在许多产业上,而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这主要得益于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从对益生菌的一系列详细介绍入手,阐明现阶段保健食品中益生菌的检验方法和研究进度。
一、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
益生菌对于人体的作用主要有着保护肝脏、抵抗疲劳、对抗辐射、润肠通便、生物拮抗、增强免疫等保健作用。另外,益生菌还能为婴幼儿的身体提供丰富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2]。
二、对于保健品中的益生菌株的选择标准
作为益生菌的菌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能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②具有无毒性并且无对人体的致病作用;③能在人体内的消化道中存活下去;④能适应宿主分泌的胃酸和胆盐;⑤能在人体消化道表面定植并生存下去;⑥能产生对人体有用的酶类和代谢物等;⑦在对保健品加工和贮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身的活性;⑧自身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⑨来源于于人类体内,即存在宿主源性。因此,选择保健品中的益生菌株时要充分考虑菌株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
三、使用益生菌前必备的研究数据
目前,在使用益生菌并应用于保健品中之前,有一些必须完成的研究数据:①益生菌对人体内的酸和胆汁的抵抗能力;②益生菌对人体内肠道细胞的黏附力大小;③人体消化摄入该益生菌的安全性;;④此益生菌对于人体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⑤益生菌在人体结肠表皮的短暂的定植时长;⑥能证实该益生菌使用的健康效果的临床研究数据;⑦当前对益生菌进行检验的技术条件。因此,选择理想的益生菌株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在进行人体体外的实验时无法很好地预测该菌株在人体体内所能发挥的性能,但我们通过下文中所阐述的一些方法能部分反映菌株在人体体内的性能状况,因而这些检验方法能在实际研究中得以应用[3]。
四、当前能对益生菌检验的实验方法
(一)研究益生菌株在体外黏附的实验方法
对人体肠黏膜的黏附作用是选择合适的益生菌株的一个关键的评判标准,也被认为是菌株在体内能否持续存活的重要因素。黏附作用被认为是免疫调节的重要因素,益生菌只有黏附细菌才可能与人体免疫细胞有更多的接触,从而实现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然而,直接研究菌株在人体内的黏附不太现实,因此我们研究了了许多体外模型来检测益生菌菌株的黏附能力。目前在体外检测的益生菌黏附模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被切除的人体肠组织中的、从人类粪便中分离的以及回肠分泌流出物来源的肠黏液,或组织培养用细胞。本文中所说的组织用培养细胞主要指例如让HT-29、Caco-2作为肠细胞的模型,这样做的缺点是覆盖在肠膜上的黏膜层首先能跟摄入细菌进行接触,而我们进行监测所使用细胞模型无黏膜层。因此在模型中应用分泌黏液的HT-29-MTX细胞,能在某些程度上克服黏膜层首先接触摄入细菌的缺点。但是,这种方法中所使用的HT-29MTX细胞能产生的黏蛋白与肠黏膜来源的黏蛋白的组成不同。前者主要分泌能产生胃酸免疫活性的黏蛋白(MUC3和MUC5)。而当我们在模型中应用分泌黏液的HT-29-MTX细胞的话,就会只产生少量的具有结肠免疫活性的黏蛋白(MUC2和MUC4)。这种黏膜上细菌黏附点的数量和类型也和前者存在一些不同。
(二)检测益生菌黏附的普遍方法
检测益生菌黏附的最普遍方法就是革兰染色法、放射性标记法以及平板计数法,但这些检测方法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革兰染色法对于区分同样着色的益生菌菌株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明确区分同样着色的菌株。而放射性标记分析虽然相对来说更加的准确并且操作简单,但是其CPM比率不够稳定,并且需要特殊的实验条件才能有效地减少放射性存在的潜在危害。
(三)摄入益生菌株在体内存活的检测方法
对于摄入益生菌株在体内存活的方法,检测生存在宿主胃肠道益生菌的传统方法有菌落形态学鉴定、从粪便中分离培养摄入菌、根据发酵模式鉴定、根据血清型鉴定或者几种方法联合应用。对于以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孢子作为摄入益生菌运输的标记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其不能在人体内生长,在胃肠道也不受破坏,且益生菌容易能在琼摄氏度的琼脂平板上进一步繁衍生长,而在此条件下肠道细菌却不能生长。因此在当前对益生菌的检验研究中,传统的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在检测中被广泛的使用。
(四)重量之差的检验方法
对于重量之差检验方法,是说要根据实验中两次的重量差值,来进一步检测出其中含有益生菌的质量和浓度。具体的方法:先将要进行检验保健食品进行烘干冷却称量其第一次的重量。做出相关的实验记录之后,再将其放于离心器皿内进行离心试验。完成后倒出上层液体,然后将剩余的下层液体进行烘干并将烘干后的物质冷却,进行第二次的称重并记录数据,最后将两次称重的结果进行作差比较就能够得到一个重量之差,从而计算出保健食品中所含益生菌的浓度和数量。这个方法是体外研究检测的方法之中比较容易直接的检验方法,而且检测准确性也较高。该方法作为传统经典的检验方法之一,其缺点是其操作过程复杂且步骤繁琐,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数据不准确并且会大量的耗费时间和精力,而实验者产生疲惫就会更加容易出现失误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五、现阶段益生菌检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关于益生菌的监测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也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当前对保健品中益生菌的监测研究仍然不够成熟,主要表现为:
1、对益生菌在人体中的作用机理未完全研究明确;
2、对一些研究所得的结论还不够不明确,并且缺乏有针对性的人群跟踪观察;
3、由于监测研究的结论来自于不同人群、菌株及剂量,难免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
(二)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相关检测部门对益生菌功效、作用和重要性都有了更多的认识。今天,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项保健食品之中。但我国目前保健品行业中对益生菌的检测方法和手段都还不够成熟完善,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保健食品需求加大,人们对于益生菌类食品保健功效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深入研究益生菌检测方法已成为必然。
结语:
综上所述,眼下我国对保健品中益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益生菌在保健食品行业中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推动,作为保健食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其在人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著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随着社会对保健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府面临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监管安全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这些都会推动对于保健品中益生菌检验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志钢,刘彬,于春媛,周立新.益生菌的保健功能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18,20(01):80-85.
[2]花榜清,张锋华,苏永红.益生菌健康宣称的调研分析[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8,41(01):5-9.
[3]郭洁茹.保健食品中益生菌的检验方法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131.
关键词:健康饮食;必然趋势;重要保证;现实意义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能互利共生的有益微生物,存在于宿主体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宿主的健康。因此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功效与作用。当前益生菌的运用活跃在许多产业上,而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这主要得益于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从对益生菌的一系列详细介绍入手,阐明现阶段保健食品中益生菌的检验方法和研究进度。
一、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
益生菌对于人体的作用主要有着保护肝脏、抵抗疲劳、对抗辐射、润肠通便、生物拮抗、增强免疫等保健作用。另外,益生菌还能为婴幼儿的身体提供丰富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2]。
二、对于保健品中的益生菌株的选择标准
作为益生菌的菌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能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②具有无毒性并且无对人体的致病作用;③能在人体内的消化道中存活下去;④能适应宿主分泌的胃酸和胆盐;⑤能在人体消化道表面定植并生存下去;⑥能产生对人体有用的酶类和代谢物等;⑦在对保健品加工和贮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身的活性;⑧自身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⑨来源于于人类体内,即存在宿主源性。因此,选择保健品中的益生菌株时要充分考虑菌株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
三、使用益生菌前必备的研究数据
目前,在使用益生菌并应用于保健品中之前,有一些必须完成的研究数据:①益生菌对人体内的酸和胆汁的抵抗能力;②益生菌对人体内肠道细胞的黏附力大小;③人体消化摄入该益生菌的安全性;;④此益生菌对于人体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⑤益生菌在人体结肠表皮的短暂的定植时长;⑥能证实该益生菌使用的健康效果的临床研究数据;⑦当前对益生菌进行检验的技术条件。因此,选择理想的益生菌株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在进行人体体外的实验时无法很好地预测该菌株在人体体内所能发挥的性能,但我们通过下文中所阐述的一些方法能部分反映菌株在人体体内的性能状况,因而这些检验方法能在实际研究中得以应用[3]。
四、当前能对益生菌检验的实验方法
(一)研究益生菌株在体外黏附的实验方法
对人体肠黏膜的黏附作用是选择合适的益生菌株的一个关键的评判标准,也被认为是菌株在体内能否持续存活的重要因素。黏附作用被认为是免疫调节的重要因素,益生菌只有黏附细菌才可能与人体免疫细胞有更多的接触,从而实现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然而,直接研究菌株在人体内的黏附不太现实,因此我们研究了了许多体外模型来检测益生菌菌株的黏附能力。目前在体外检测的益生菌黏附模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被切除的人体肠组织中的、从人类粪便中分离的以及回肠分泌流出物来源的肠黏液,或组织培养用细胞。本文中所说的组织用培养细胞主要指例如让HT-29、Caco-2作为肠细胞的模型,这样做的缺点是覆盖在肠膜上的黏膜层首先能跟摄入细菌进行接触,而我们进行监测所使用细胞模型无黏膜层。因此在模型中应用分泌黏液的HT-29-MTX细胞,能在某些程度上克服黏膜层首先接触摄入细菌的缺点。但是,这种方法中所使用的HT-29MTX细胞能产生的黏蛋白与肠黏膜来源的黏蛋白的组成不同。前者主要分泌能产生胃酸免疫活性的黏蛋白(MUC3和MUC5)。而当我们在模型中应用分泌黏液的HT-29-MTX细胞的话,就会只产生少量的具有结肠免疫活性的黏蛋白(MUC2和MUC4)。这种黏膜上细菌黏附点的数量和类型也和前者存在一些不同。
(二)检测益生菌黏附的普遍方法
检测益生菌黏附的最普遍方法就是革兰染色法、放射性标记法以及平板计数法,但这些检测方法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革兰染色法对于区分同样着色的益生菌菌株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明确区分同样着色的菌株。而放射性标记分析虽然相对来说更加的准确并且操作简单,但是其CPM比率不够稳定,并且需要特殊的实验条件才能有效地减少放射性存在的潜在危害。
(三)摄入益生菌株在体内存活的检测方法
对于摄入益生菌株在体内存活的方法,检测生存在宿主胃肠道益生菌的传统方法有菌落形态学鉴定、从粪便中分离培养摄入菌、根据发酵模式鉴定、根据血清型鉴定或者几种方法联合应用。对于以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孢子作为摄入益生菌运输的标记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其不能在人体内生长,在胃肠道也不受破坏,且益生菌容易能在琼摄氏度的琼脂平板上进一步繁衍生长,而在此条件下肠道细菌却不能生长。因此在当前对益生菌的检验研究中,传统的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在检测中被广泛的使用。
(四)重量之差的检验方法
对于重量之差检验方法,是说要根据实验中两次的重量差值,来进一步检测出其中含有益生菌的质量和浓度。具体的方法:先将要进行检验保健食品进行烘干冷却称量其第一次的重量。做出相关的实验记录之后,再将其放于离心器皿内进行离心试验。完成后倒出上层液体,然后将剩余的下层液体进行烘干并将烘干后的物质冷却,进行第二次的称重并记录数据,最后将两次称重的结果进行作差比较就能够得到一个重量之差,从而计算出保健食品中所含益生菌的浓度和数量。这个方法是体外研究检测的方法之中比较容易直接的检验方法,而且检测准确性也较高。该方法作为传统经典的检验方法之一,其缺点是其操作过程复杂且步骤繁琐,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数据不准确并且会大量的耗费时间和精力,而实验者产生疲惫就会更加容易出现失误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五、现阶段益生菌检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关于益生菌的监测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也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当前对保健品中益生菌的监测研究仍然不够成熟,主要表现为:
1、对益生菌在人体中的作用机理未完全研究明确;
2、对一些研究所得的结论还不够不明确,并且缺乏有针对性的人群跟踪观察;
3、由于监测研究的结论来自于不同人群、菌株及剂量,难免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
(二)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相关检测部门对益生菌功效、作用和重要性都有了更多的认识。今天,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项保健食品之中。但我国目前保健品行业中对益生菌的检测方法和手段都还不够成熟完善,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保健食品需求加大,人们对于益生菌类食品保健功效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深入研究益生菌检测方法已成为必然。
结语:
综上所述,眼下我国对保健品中益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益生菌在保健食品行业中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推动,作为保健食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其在人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著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随着社会对保健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府面临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监管安全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这些都会推动对于保健品中益生菌检验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志钢,刘彬,于春媛,周立新.益生菌的保健功能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18,20(01):80-85.
[2]花榜清,张锋华,苏永红.益生菌健康宣称的调研分析[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8,41(01):5-9.
[3]郭洁茹.保健食品中益生菌的检验方法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