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又爱又恨的冰淇淋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吃一个冰淇凌,会让你精神一振吧!一大口下去,咦?怎么头突然疼起来了?原来这叫冰淇淋头疼!最新研究还说,大量吃冰淇淋,它可能会像毒品一样缠住你不放。另外,冰淇淋高糖高脂,也不适宜多吃。
  冰淇淋是舶来食品,英文是icecream,译成中文是“冰奶油”,但习惯译作“冰淇淋”,这名称很妙,既有音译近似,又属形义优雅适当,故而至今沿用不衰。
  早在古罗马帝国时代,一位皇帝因盛暑难熬,命仆人四处寻觅冰雪解暑。一个聪明的厨师从高山上取回未化的冰雪,用蜂蜜和水果搅拌起来,给皇帝驱热解渴。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了。
  科技一路发展,冰淇淋也一路“进化”得美味无比。天气炎热的时候,冰淇淋和雪糕魅力无穷。这些滋味柔美、口感滑腻的冷饮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冰淇淋上瘾、冰淇淋头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解开冰淇淋的外衣
  其实,冰淇淋是一种冷冻饮品:它的主要原料是水、乳、蛋、甜味料、油脂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包括稳定剂、乳化剂、着色剂以及各种口味来源的香料等)。其中的“乳”可以是鲜奶、奶粉、炼乳、稀奶油和乳清粉等;“蛋”可以是鲜蛋、冰蛋黄、蛋黄粉和全蛋粉。
  冰淇淋的原料里最重要的是奶油,美国对于冰淇淋的规定是至少含有10%以上的奶油脂肪,好的冰淇淋可能更高,它们最后会成为冰淇淋中的半固体介质,产生细腻的质感。通常还会有少量的乳化剂来改善脂肪颗粒以及最后的质感。总的来说,奶油含量越多,冰淇淋就越高档、越美味。
  高糖高脂肪,美味却不宜多吃
  冰淇淋的含糖量其实不低,一罐雪碧或者可乐的含糖量约为12%,冰淇淋通常为12%~18%,也就是说,它的含糖量可能比甜饮料还要高。
  哦,不能忘了冰淇淋8%~16%的脂肪含量。通常冰淇淋的乳脂肪含量为12%~16%,高品质的冰淇淋脂肪含量会更高,譬如哈根达斯(Haagen-Dazs)冰淇淋总油脂的质量分数一般在17%左右,最高可达21.7%。而冰淇淋所含脂肪主要来自于奶油和鸡蛋,这些蛋黄脂肪和乳脂肪可能会带来部分胆固醇和部分饱和脂肪。
  这些成分,意味着冰淇淋虽冰,但热量很高,若长期大量吃冰淇淋,那你的减肥大计可能就进行得不那么顺利了。另外,随着植物氢化油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冰淇淋也可能成为反式脂肪的来源。为了让冰淇淋可口的同时能降低成本,目前有些产品会用“人造奶油”或“部分氢化植物油”来替代真的奶油。这就将“反式脂肪”引入冰淇淋。反式脂肪对心脏健康不利,且近年来发现它促进肥胖的效果也很强呢。
  冰淇淋VS毒品?
  美味的冰淇淋总是让你欲罢不能,吃完还想吃?最新研究发现,你也许正经历一种类似毒品依赖的感觉。
  美国俄勒冈研究所研究人员凯尔伯格博士等人将研究兴趣定格在了冰淇淋对人的影响上。他们向151名14~16岁的青少年提供哈根达斯巧克力奶昔冰淇淋,并用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这些青少年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当人们频繁进食冰淇淋后,其脑部纹状体等与奖赏有关部位的反应性有降低的趋势,这与长期吸毒的症状类似。冰淇淋难道是毒品?
  凯尔伯格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进食大量的冰淇淋,会降低大脑奖励区域的反应性,增高你“感觉吃够了”的阈值,这可能是因为大脑多巴胺受体减少,从而让他们需要吃更多的冰淇淋才能达到相同的满足感。
  这项研究或许在告诉我们,高脂和高糖等食物在提供高能量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大脑奖励区域对高能量食物的反应降低,使人们要吃更多的高能量食物才能享受到同样的快感,这样也会使人们体重增加。这种频繁下调模式与那些长期吸毒的人类似,当一个人吸毒越频繁,他就需要更多的毒品来达到同样的快感。
  暴食冰淇淋可致头疼
  只有大口吃冰淇淋才够爽!可是,一大口下去,突然感到头开始痛了起来。难道是你张嘴的方式不对?其实,不只是冰淇淋,吃其他寒冷食物也一样。这是极度寒冷的食物或饮料接触舌根后发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症状,医学家称作“冰淇淋疼痛”(ice cream headache)。
  这种头疼通常位于额中部,一般是快速吃下冷饮几秒后出现,30~60秒时疼痛达到顶峰,也有少数持续时间较长的病例;偶见食冷饮诱发癫痫的病例报道。
  相比冬天,冰淇淋头疼更容易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夏天。有些理论认为是大量寒冷食物致鼻窦毛细血管的快速收缩与舒张,刺激了疼痛感受器,从而引发三叉神经痛。也有理论指出是低温食物致上颌部血管收缩,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将这种变化告知大脑,人体为了保证大脑血供反射性增加大脑前动脉入脑血量而发生疼痛。
  不管头痛的原理是什么,就算为了解暑,吃冰淇淋时也要尽量放慢速度,当心暴食冰淇淋可能引发头疼。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大量吃冷饮也会增加胃的刺激。
  编辑/丁俊玲
其他文献
街道及马路是连结两地的通道、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切割城市的标尺,也可以是用来创造许多奇怪纪录的兵器,以下6条散布于全球各地的街道与马路,或许不是最好走、最平坦、最畅通无阻的,却绝对是最独特、最有个性的。  最弯曲的街道  美国的朗伯德街:位于美国旧金山市区的朗伯德街是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大概只有这里才能真正考验到你过S弯道的驾驶技术,在短短1英里的街上就有8个急转弯,而且还是在27度的陡坡上。街道
期刊
早起最好先空腹喝杯水,这个小常识尽人皆知,皆因明星们都是这么说的,比如舒淇早上喝矿泉水,张曼玉喝淡盐水……不过喝这杯水到底干嘛用的?有人觉得是为减肥,有人觉得是为保留口腔里的益生菌,但其实,最主要的是为了促进代谢。  有人说早上起床先喝水,是因为经过一夜“酝酿”,口腔里会形成非常优质的益生菌,一杯温水冲服下去,可以有效清理肠道、帮助减肥,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这说法感觉有点儿恶心,不过关键的是它靠
期刊
鲁迅的“急才”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来了。有一次,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鲁迅被老师出的题目难住了。老师出了3个字的上联“独角兽”,学生们思索了一会儿,便有两三个信口应对了,老师摇摇头,不满意。接着,有个学生答“两头蛇”,老师说:“勉强合格。”鲁迅在座位上仔细地想,当他的目光与老师期待的目光相遇时,他心里一下子就急了,恨不得立刻找到一个好答案,可就是想不出来。老师扫视了一下学生们,似乎有点失望了,正欲转身
期刊
在人类生活进程中,洪涝灾害向来就是人类最常面临的自然灾害。那么,我国古代是如何防治洪水的呢?  在宋代,吴江(今江苏省苏州)上立有两座水则碑,建于1120年。水则碑分为“左水则碑”和“右水则碑”,左水则碑记录历年最高水位,右水则碑则记录一年中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当时规定,水位相当于一划,无论高田低田都不会受灾;超过两划,极低田地受灾;超过三划,低田受灾……超过七划,极高的田地也会受灾。从水则碑我
期刊
先秦时的一项全民健身项目  古代中国人管足球运动叫“蹴鞠”,也称为“蹋鞠”。“蹴”“蹋”都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则是内有填充物的皮球——蹴鞠自然就是踢球的意思。  古代中国人怎么想起了这项运动?有人说足球起源于提高士兵体能的训练手段,其实不然,应该是先有蹴鞠,然后才被军队借用。  早在战国时期,足球已经是中国民间一项热门运动,在城市里尤其受欢迎,这倒与今天的情况一样。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当时
期刊
古人洗澡,称“浴”。汉代已有“沐浴假”,隔5日放假一天,让住宿在朝中和衙署的官吏回家洗头洗澡。此日难得,司马迁大约深有感触,在《史记》中多处提及这一天。如《万石君传》记万石君的长子建,官为郎中令,管理宫廷门户,“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日者列传》记,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有一次,“同日俱出沐浴”,即放沐浴假这天,约好一起到长安市上去占候卜筮。中大夫和博士也都是朝官,进入官府照样要等到沐浴假才能外
期刊
老师在台上自说自话,下面同学昏昏欲睡。一个哈欠打破了群体的静默,此起彼伏地在教室里“击鼓传花”,轮到你了—— 6秒钟,局部肌肉充分伸展,更多的氧气涌入肺叶,渗入血管,导入大脑,伴随着流泪、揉眼、遮嘴……“小爽”过后,窃笑着看同桌,猛然看到一张正在打哈欠的大嘴巴!  这种“哈欠传染”的场景,估计很多同学都有切身体验吧。  至于哈欠为什么会“传染”,一种理论认为,打哈欠是大脑意识到须要补充氧气的一种反
期刊
还愣着干什么,难道不知道战争已经开始了吗?就在你,我,还有大家的体内!一支由一大群数不清、看不见、稀奇古怪的坏家伙组成的“特攻队”,它们中有的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的身体,准备发动新一轮的大进攻;有的已经开战了!而我们的身体也不甘示弱,免疫系统正在见招拆招,进行“绝地大反击”呢!  认识这些坏家伙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我们迎战之际,有必要来认识一下这群坏家伙。它们的总数到底有多少,
期刊
你知道吗?植物也跟动物一样,无时不在为生存而斗争。它们有的搞“空袭”,有的发动“地雷战”,有的组建“海军舰队”,真是“海陆空”无所不用其极。  借风使力搞“空袭”  来到野外,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洋槐树下总是光秃秃的,几乎寸草不生。洋槐树高高在上,独霸一方,微风一过,沙沙作响,好像是胜利者在嘲笑对手的不堪一击一样。  为什么生命力顽强的杂草会在洋槐树面前甘拜下风呢?原来,是独占心强的洋槐为了占
期刊
你有过一大早被爸妈喊起来背书、记单词的经历吗?爸妈是否会告诉你“早晨人的记性最好了”,要抓紧时间?你有没有怀疑过,其实你一天中记忆最好的时候,不一定是早晨呢?  一天之内人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是何时?无论是自愿还是被父母叫起,学生早起背单词背公式总是很常见,因为他们相信人在清晨时的记忆力最好,学习效率最高。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时间与记忆力  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记忆力差别,属于学习方式研究的一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