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合肥市儿童肥胖与孕妇体重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6月间于我院产检并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孕妇758例进行调查。由专人询问孕妇孕前身高、体重,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分娩前一周内测量体重,计算整个孕期体重增长,按照孕前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共四组,分析各组儿童肥胖与母亲孕期体重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孕前超重组及肥胖组的儿童肥胖发生率高于孕前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而且随着孕期体重增长的升高,四组的儿童肥胖发生率均呈升高趋势。结论随着孕期体重增长的升高,儿童肥胖发生率呈升高趋势。
【关键词】儿童肥胖;孕婦体重;孕前体重指数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2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21-01
为了解合肥市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与孕妇孕期体重增长的关系,我们调查2009年3月——2010年6月间于我院妇产科产检并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孕妇的整个围产期资料,分析不同孕前体重指数的孕妇组,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与孕期体重增长之间的关系。孕期的体重是否合理、科学,对下一代的健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孕妇的体重调查,了解目前我市孕妇体重和肥胖儿童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孕妇健康与儿童体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3月——2010年6月间于我院产检并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孕妇758例,平均年龄(27.0±5.27)岁,平均孕周(39.8±0.46)周。注:儿童肥胖标准:1-6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7-12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1岁以上:标准体重(kg)=8+年龄×2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10%,视为超重,超过20%,则属于肥胖。所选758例儿童至调查时均1岁以上。
1.2方法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中国成年人身体指数标准:体重过低:BMI<19.8正常体重:19.8≤BMI<26.0,超重:26.0≤BMI<29.0,肥胖BMI≥29.0。
1.3统计学方法调查资料的录入用Epidate3.0软件,资料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χ2)检验,发生率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前BMI分组及儿童肥胖发生情况四组儿童肥胖发生率比较的卡方为0.05,2=16.40,P<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四组孕前BMI对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影响存在,见表1。
3讨论
母亲孕期体重增长主要来自子宫和其内容物(羊水、胎儿、胎盘)、乳房、血容量、细胞内外水分的增长,另外还有一部分为母体孕期贮备,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主要原因是摄食量过多,尤其是热能摄入量过多。母亲怀孕期间饮食不健康,容易造成孩子出生后过度肥胖、胆固醇和血糖含量偏高,从而长期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与孕期体重增长的关系十分密切且男女比例基本一致。整个孕期平均体重增长为12.5kg(11.5-16kg),低体重者增加应稍多,而对于肥胖者应限制体重增加在7kg-11.5kg间。为预防儿童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因此,应加强对孕妇及其家人的营养认识和教育,改善饮食结构,鼓励饮食多样化,提高孕妇饮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从而保证孕期科学、合理的营养,以利于子代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洪芹,吕耀凤,蔺香云,崔景晶.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关系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2):117-118.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7-811.
[3]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57.
[4]沈艳辉,李竹,季成叶,等.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0,3(2):77.
[5]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498-513.
【关键词】儿童肥胖;孕婦体重;孕前体重指数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2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21-01
为了解合肥市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与孕妇孕期体重增长的关系,我们调查2009年3月——2010年6月间于我院妇产科产检并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孕妇的整个围产期资料,分析不同孕前体重指数的孕妇组,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与孕期体重增长之间的关系。孕期的体重是否合理、科学,对下一代的健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孕妇的体重调查,了解目前我市孕妇体重和肥胖儿童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孕妇健康与儿童体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3月——2010年6月间于我院产检并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孕妇758例,平均年龄(27.0±5.27)岁,平均孕周(39.8±0.46)周。注:儿童肥胖标准:1-6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7-12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1岁以上:标准体重(kg)=8+年龄×2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10%,视为超重,超过20%,则属于肥胖。所选758例儿童至调查时均1岁以上。
1.2方法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中国成年人身体指数标准:体重过低:BMI<19.8正常体重:19.8≤BMI<26.0,超重:26.0≤BMI<29.0,肥胖BMI≥29.0。
1.3统计学方法调查资料的录入用Epidate3.0软件,资料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χ2)检验,发生率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前BMI分组及儿童肥胖发生情况四组儿童肥胖发生率比较的卡方为0.05,2=16.40,P<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四组孕前BMI对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影响存在,见表1。
3讨论
母亲孕期体重增长主要来自子宫和其内容物(羊水、胎儿、胎盘)、乳房、血容量、细胞内外水分的增长,另外还有一部分为母体孕期贮备,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的积累。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主要原因是摄食量过多,尤其是热能摄入量过多。母亲怀孕期间饮食不健康,容易造成孩子出生后过度肥胖、胆固醇和血糖含量偏高,从而长期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与孕期体重增长的关系十分密切且男女比例基本一致。整个孕期平均体重增长为12.5kg(11.5-16kg),低体重者增加应稍多,而对于肥胖者应限制体重增加在7kg-11.5kg间。为预防儿童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因此,应加强对孕妇及其家人的营养认识和教育,改善饮食结构,鼓励饮食多样化,提高孕妇饮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从而保证孕期科学、合理的营养,以利于子代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洪芹,吕耀凤,蔺香云,崔景晶.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关系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2):117-118.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7-811.
[3]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57.
[4]沈艳辉,李竹,季成叶,等.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0,3(2):77.
[5]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49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