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运动和力专题复习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2016·连云港)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思路分析:比较汽车运动的快慢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是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读图可知,ab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最大;cd段与de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路程较短。所以速度较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选A。
  第2节
  力
  重点考点
  有关考题往往要求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认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时须明确以下几点: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单独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有些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接触。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物理学中用力的示意图来形象描述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的作图要领是:(1)在受力物体上确定力的作用点。一般都画在重心上。(2)明确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在箭头旁边用字母(常用字母为F,重力用G,摩擦阻力用f表示力,并标明力的大小和单位。(4)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就说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必受到了力的作用。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运动方向时刻在改变),因此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受到力的作用(该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中物理表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于相互作用力的理解应注意:(1)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2)物体问这两个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它们的作用效果不同,不能抵消。(3)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同时发生、同时消失。
  中考常见题型
  例2 (2016·成都)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思路分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选D。
  第3节
  牛顿第一定律
  重点考点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在伽利略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验,并运用推理法,概括总结出了一条重要规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定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是理想状况,而我们周围所有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只有在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定律中的“或”是指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者必居其一。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但它是正确的,它初步明确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即:(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考查本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
  2.惯性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一个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質叫作惯性。惯性和惯性现象是难点,又是中考的常考点。对惯性的理解要明确以下几点: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即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等没有关系。
  (3)惯性不是力,它是每个物体都有的一种性质。在描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也不能拿惯性与力比较大小。
  第4节
  二力平衡
  重点考点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我们把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实际问题中,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反过来,由物体的受力情况也可以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的判断是中考的热点,也是易错点。中考大多要求同学们从生活实例中判断哪些是平衡力,或考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最易混淆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虽然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这是区分两者的关键。
  中考常见题型
  例3 (2016·长春)如图2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思路分析: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棋子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但大小不相等,不是相互作用的力,故D错误,选A。
  责任编辑/蔡华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制度,呼吁人们重视环境保护,但污染型邻避冲突事件频频发生,污染型邻避冲突是邻避问题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全国各地此类冲突时有发生,本文
电力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效益的竞争,而最大化效益的实施以高效的财务管理为基础.本文简要阐述了ERP系统及其核心财务管理模块,进而介绍ERP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应用.
期刊
“以人为本”设计原则从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两个方面得到了全新的阐释.绿色设计又从绿色设计方法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电力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如今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电力企业必须时俱进地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期刊
除了搭建多元化的市场渠道和构建适合市场的产品线以外,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应是纺织服装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的必经之路 In addition to buildin
据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统计,2008-2014年,公司连续七年进入世界轮胎行业前20强。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601966.SH)是国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轮胎专业生产企业之一,生产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及特种轮胎等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轮胎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  依托技术研发、质量管理、销售体系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公司向中国一汽、中国重汽
国有企业无论是在规模效益还是社会责任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国企的改革目前也是我国市场上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多年发展和补充之
我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插队时做过大队团支书,上大学做过学生干部,到了工作岗位,做过专职团委书记,从事过党委、工会、人事等部门工作.几十年的群众工作经历,有成功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