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存在不少令语文教师头痛而又无奈的问题,学生阅读量稀少,知识面狭窄,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等等。因而,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明白,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也不是靠某一个教师个人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集体的力量和智慧,需要发挥教研组的整体功用。在教研组内要给每一位教师以压力和动力,促使教师选择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通过培训和阅读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在心灵上接近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用丰富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研究并传授学科和知识点的特征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制订详尽而有效的教学计划在不同的年级段实施不同的而又连贯的教学目标等,只有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来让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从而达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较好发展的目标。
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有较大较好发展,措施和途径是很多的,为叙述所需,本文选择高三年级段知识点的复习这个切入点预于分析叙述以与同行探讨。高三的语文复习知识点较为常见的有字音、字形、标点、词语、病句、语句扩展、句式、修辞、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含说明文阅读)、古诗欣赏、文言文阅读、写作等,这些知识点既独立又相互连贯,从考试难度来看是逐渐加深的,而复习这些知识点确实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因此,把乏味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鲜活有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之内化为他们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对于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措施是根据复习资料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去做题,然后根据参考答案进行讲解,如果备课不充分,不巧碰到了有错误的参考答案,那么有些老师就强解答案,弄得程度较好的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有些教师在讲完了一个知识点后,利用早自修或者自修课时间,让学生像小学生识字一样朗读甚至背诵知识点后面的一些“附录”以达到记牢知识的目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一看到语文就觉得面目可憎,把语文课当作了休息课,反正数理化英语已经做得很累了,趁语文课这个大好机遇抓紧轻松一下,是他们的首选,这真的是语文的悲哀。
高三复习,做题目是必须的,按部就班地讲解答案也是十分必要的,熟记“附录”上列举的知识也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教师更要做的是研究每个知识点的特征,掌握它们的规律,探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传授给学生,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他们举一反三地理解知识点,扎扎实实地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实现较大较好的发展。我们以字音为例,一般而言,字音的复习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为主,但是由于我们吴方言的特点是翘舌音和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是很难区别的,所以在这点上无疑成为我们的学生的难点,那么如何来破解这个难点呢?那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古汉语知识了。清朝钱大昕在他的《十驾斋养心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文章中就有论述,他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说文》‘冲’读若‘动’。《书》:‘惟予冲人。’《释文》:‘直忠切。’古读‘直’如‘特’,‘沖子’犹童子也”。钱大昕在本文中还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今天所读的翘舌音“zh、ch、sh”在古代应该读作“d、t”,根据钱大昕的研究成果,我们就可以解决翘舌音和平舌音的读音困境了。喘、遄、輲、篅、歂、惴、颛、諯、耑等必定是读翘舌音,因为这些汉字的声旁是“耑”,而以这个“耑”做声旁的汉字还有端、偳、湍等;真、镇、缜、稹、嫃、慎、嗔、瞋等汉字必定读翘舌音,因为以“真”作声旁的汉字还有颠、滇、巅、癫、填、阗等;站、沾、怗、詀、粘、毡、觇、苫、炶、痁、笘等也是翘舌音(“钻”例外,它是“鑚”的简化字),因为以“占”作声旁的汉字还有点、店、掂、坫、玷、阽,贴、帖、萜等;所以,根据这个语言现象,如果无法判断该汉字是否翘舌音,只要用这个字的声旁与声母d、t对应一下就能基本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字的声旁如果与其他的形旁组词,而组成的这个词可以读作声母“d”“t”的,那么一般而言,这个词就是翘舌音。汉字的读音是有规律的,在汉字当中,形声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根据“六书”造字用字规律,大家都知道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尽管古今语音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它大概的读音是没有很大的出入的。根据形声字的读音规律我们也可以解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困境,比如静、精、睛、靖、婧、腈、靓、请、清、情、晴、蜻、箐、鲭、氰、圊、掅、埥等等必定是后鼻音(“倩”在古代也可读作后鼻音“qìng”的,意思①是女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意思②是请别人代自己做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然而现代汉语读作前鼻音qiàn),因为“青”是声旁,它是后鼻音;再如跟、根、茛、哏、痕、很、狠、恨、拫、恳、裉、垠、墾、泿、银、龈等肯定是前鼻音,因为“艮”是前鼻音。由于古今汉语读音的变化,也有一些特例,如“劲”由于词性的不同就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两种读法;又如“寺”是平声,但是以“寺”作声旁的基本是翘舌音或者是声母“d”“t”的读音。有的也是因为方言的不同,语音也有一些变化,如“亲”,可以读作“qìng”,也可以读作“qīn”,“亲(qìng)家”这个词的读音,作为后鼻音是以“亲”作声旁的词族的特例。再有的由于没有规律的简化,为我们寻找读音规律人为地增加了麻烦,例如上面列举的“钻”字,又如“时”(繁体为“時”),“宾客”的“宾”(繁体字为“賓”)等等。这在复习时我们只要把一些常见的多音字告诉学生,他们也会很快掌握的。并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强烈的探究字音规律的热情。
在古诗词鉴赏这个领域里,我们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大的。他们有一个误区,认为古代汉语有相当的难度,文言文深奥难懂,古代的诗词同样难于索解其真实的意义。从他们答题的过程和结果看,也确实难尽如人意,做出来的答案要么与参考答案相距甚远,要么似是而非,要么遗漏要点难窥全豹。古诗词浩如烟海令人生畏,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差异,有相当的东西与今天相距遥远,理解起来颇费周折。其实,同现代诗歌相比较,古诗词应该是比较好懂的。现代诗歌有所谓的象征主义、荒诞派、意识流、后现代主义、朦胧诗等创作手法,而我们的古诗词无论是直面现实关注国计民生的现实主义诗歌,还是瑰丽夸张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诗歌,其创作手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现实主义的。通过教材上对古典诗词的诵读、分析、理解、鉴赏的积累,进入高三的复习,教师只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就行。梳理的依据是《考试说明》,归纳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梳理的工作由于有复习资料的指导,大家都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如诗歌的“形象”,主要是指作品所描绘的人、景、物及其特征和意义;富有意蕴的意象是指作者情感体验的“媒介”和“寄托物”,包括两类,一是诗境之中的作者或他人,二是包含诗情的自然图景。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指凝练、含蓄、敦厚、形象、生动、传神、精练、隽永等语言特征,还有豪放、婉约、清丽等语言风格,以及诗歌语言的炼字、组句的效果等。所谓的“表达技巧”,是指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在指导学生解题时只要注意三个层面就行,一是判断与确认,二是分析与表达,三是分析技法运用效果。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味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辨明诗歌运用的具体手法、技巧以及运用这些技法的目的和效果等,换言之,就是解决“用什么”,“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当然,诗歌鉴赏做到这一步应该是很不错了,但它还只是达到了“梳理”的层次,如果用“深入浅出”来形容,只是达到了“深入”的环节。对于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鉴赏诗歌的能力要有进一步的提高,达到“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还是需要教师再花些工夫,进行归纳,实现“浅出”的。那么,如何归纳,实现浅出呢?针对古代诗歌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两组填空题来表述:
(一)作者通过对_______(景物和人事)的描述,用_______语言和_________的表达技巧,表达了________的内容。
(二)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景物_________,技法________,内容__________。
针对某首具体的诗歌,如果学生能够做出这两个填空题,那么,也就基本掌握了这首诗歌的全部信息了。例如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
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
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
正抱疏桐叶半黄。
这首诗歌是2007年四川省的高考题目。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根据上述的填空题的形式来解读,也许相对会显得容易一点。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地点是葛溪驿站,人物是作者王安石自己,事件是作者失眠看景,景物有缺月、滴漏、昏灯、风露、鸣蝉、梧桐等,技法是渲染烘托、融情于景,语言是沉郁、讲究炼字(诗眼是“更乱”),基调伤感悲凉,内容是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国家社稷之思。
再看2009年浙江省的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
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对梅花和雪花的吟唱,以朴实浅显的语言,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从“两种风流”“雪花全似梅花萼”等语句看,全词表达了对雪花和梅花的赞美之情;如果仔细分析比较,通过对“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雪花随意”等语句来分析,再联系词的题目《雪中看梅花》,不难发现,作者对梅花更加喜爱和赞赏一些。全词的核心词语是“风流”,梅花和雪花这两种景物的风流特性是“一家制作”而成的,这里的“一家”应该指的是自然界或者是凛冽的寒冬。
很明显,用这种填空题目的形式,要求学生填出空项,就不会产生面对诗歌显得茫然无绪不知从何下手的困惑,相反,会感觉到具体形象,做题目有所依傍,能深入到诗歌境界之中去,这样,学生无疑会喜欢诗歌,爱做诗歌鉴赏题目。也许有人要说,诗歌鉴赏采用这种填空题的形式显得机械呆滞,破坏诗歌的美感,产生不了审美的愉悦,但是,我们试想,如果看到诗歌鉴赏的题目似懂非懂,难知所云,对基本的要素毫无所知,又如何能产生美感呢?当然,在鉴赏诗歌时采用如上方法是否机械呆滞,关键还在教师是否能灵活运用,其实,在鉴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诗歌题材(如写景诗、咏物诗、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诗、游仙诗、咏史诗等)的差异有所侧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如2010年浙江省的高考诗歌鉴赏题: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这首诗是诗人王安石在游览定林寺时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运用了几个典故,理解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诗人到底要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很难把握。解读这首诗,知人论世很重要。注解中“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可见王安石游定林是在罢官后,其心境就可见一二了。读诗歌本身会发现这首诗偏重于叙事,应理清游定林寺做了哪些事: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病齿生凉,坐在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被褥躺在岩石之上。欲留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本诗的主旨就不难看出了。加上最后两句直抒襟怀,真乐是无所不寄的,所在皆有的,连悲鸣的虫声也感到非常悦耳动听的。可见诗人内心怡然自得,荣辱皆忘,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秀美的定林山色中。本诗如能侧重于时间地点人物,特别是事件的分析,就能较容易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了。这对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归纳、浅出的好方法。
对知识点特征以及内在关联的把握,每一位教师是不尽相同的,由于受知识结构和自身修养的制约,理解和把握的程度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正常的,也符合学科的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至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也是受制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的。在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虽然相对较低,但这不是我们不深入研究的理由,相反,它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以便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掌握知识点的规律和特征,需要教师自身加强学习,拥有不懈探究的精神,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持之以恒学习的习惯,多积累,勤思考。举一反三,传道解惑释疑,要广泛涉猎音韵学、文字学、语法、文学、文章学、写作等语文领域。只吃老本,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会误人子弟,最终的结果是落伍于潮流,直至被淘汰出局。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瓶窑中学)
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有较大较好发展,措施和途径是很多的,为叙述所需,本文选择高三年级段知识点的复习这个切入点预于分析叙述以与同行探讨。高三的语文复习知识点较为常见的有字音、字形、标点、词语、病句、语句扩展、句式、修辞、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含说明文阅读)、古诗欣赏、文言文阅读、写作等,这些知识点既独立又相互连贯,从考试难度来看是逐渐加深的,而复习这些知识点确实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因此,把乏味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鲜活有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之内化为他们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对于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措施是根据复习资料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去做题,然后根据参考答案进行讲解,如果备课不充分,不巧碰到了有错误的参考答案,那么有些老师就强解答案,弄得程度较好的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有些教师在讲完了一个知识点后,利用早自修或者自修课时间,让学生像小学生识字一样朗读甚至背诵知识点后面的一些“附录”以达到记牢知识的目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一看到语文就觉得面目可憎,把语文课当作了休息课,反正数理化英语已经做得很累了,趁语文课这个大好机遇抓紧轻松一下,是他们的首选,这真的是语文的悲哀。
高三复习,做题目是必须的,按部就班地讲解答案也是十分必要的,熟记“附录”上列举的知识也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教师更要做的是研究每个知识点的特征,掌握它们的规律,探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传授给学生,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他们举一反三地理解知识点,扎扎实实地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实现较大较好的发展。我们以字音为例,一般而言,字音的复习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为主,但是由于我们吴方言的特点是翘舌音和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是很难区别的,所以在这点上无疑成为我们的学生的难点,那么如何来破解这个难点呢?那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古汉语知识了。清朝钱大昕在他的《十驾斋养心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文章中就有论述,他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说文》‘冲’读若‘动’。《书》:‘惟予冲人。’《释文》:‘直忠切。’古读‘直’如‘特’,‘沖子’犹童子也”。钱大昕在本文中还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今天所读的翘舌音“zh、ch、sh”在古代应该读作“d、t”,根据钱大昕的研究成果,我们就可以解决翘舌音和平舌音的读音困境了。喘、遄、輲、篅、歂、惴、颛、諯、耑等必定是读翘舌音,因为这些汉字的声旁是“耑”,而以这个“耑”做声旁的汉字还有端、偳、湍等;真、镇、缜、稹、嫃、慎、嗔、瞋等汉字必定读翘舌音,因为以“真”作声旁的汉字还有颠、滇、巅、癫、填、阗等;站、沾、怗、詀、粘、毡、觇、苫、炶、痁、笘等也是翘舌音(“钻”例外,它是“鑚”的简化字),因为以“占”作声旁的汉字还有点、店、掂、坫、玷、阽,贴、帖、萜等;所以,根据这个语言现象,如果无法判断该汉字是否翘舌音,只要用这个字的声旁与声母d、t对应一下就能基本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字的声旁如果与其他的形旁组词,而组成的这个词可以读作声母“d”“t”的,那么一般而言,这个词就是翘舌音。汉字的读音是有规律的,在汉字当中,形声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根据“六书”造字用字规律,大家都知道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尽管古今语音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它大概的读音是没有很大的出入的。根据形声字的读音规律我们也可以解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困境,比如静、精、睛、靖、婧、腈、靓、请、清、情、晴、蜻、箐、鲭、氰、圊、掅、埥等等必定是后鼻音(“倩”在古代也可读作后鼻音“qìng”的,意思①是女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意思②是请别人代自己做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然而现代汉语读作前鼻音qiàn),因为“青”是声旁,它是后鼻音;再如跟、根、茛、哏、痕、很、狠、恨、拫、恳、裉、垠、墾、泿、银、龈等肯定是前鼻音,因为“艮”是前鼻音。由于古今汉语读音的变化,也有一些特例,如“劲”由于词性的不同就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两种读法;又如“寺”是平声,但是以“寺”作声旁的基本是翘舌音或者是声母“d”“t”的读音。有的也是因为方言的不同,语音也有一些变化,如“亲”,可以读作“qìng”,也可以读作“qīn”,“亲(qìng)家”这个词的读音,作为后鼻音是以“亲”作声旁的词族的特例。再有的由于没有规律的简化,为我们寻找读音规律人为地增加了麻烦,例如上面列举的“钻”字,又如“时”(繁体为“時”),“宾客”的“宾”(繁体字为“賓”)等等。这在复习时我们只要把一些常见的多音字告诉学生,他们也会很快掌握的。并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强烈的探究字音规律的热情。
在古诗词鉴赏这个领域里,我们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大的。他们有一个误区,认为古代汉语有相当的难度,文言文深奥难懂,古代的诗词同样难于索解其真实的意义。从他们答题的过程和结果看,也确实难尽如人意,做出来的答案要么与参考答案相距甚远,要么似是而非,要么遗漏要点难窥全豹。古诗词浩如烟海令人生畏,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差异,有相当的东西与今天相距遥远,理解起来颇费周折。其实,同现代诗歌相比较,古诗词应该是比较好懂的。现代诗歌有所谓的象征主义、荒诞派、意识流、后现代主义、朦胧诗等创作手法,而我们的古诗词无论是直面现实关注国计民生的现实主义诗歌,还是瑰丽夸张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诗歌,其创作手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现实主义的。通过教材上对古典诗词的诵读、分析、理解、鉴赏的积累,进入高三的复习,教师只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就行。梳理的依据是《考试说明》,归纳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梳理的工作由于有复习资料的指导,大家都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如诗歌的“形象”,主要是指作品所描绘的人、景、物及其特征和意义;富有意蕴的意象是指作者情感体验的“媒介”和“寄托物”,包括两类,一是诗境之中的作者或他人,二是包含诗情的自然图景。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指凝练、含蓄、敦厚、形象、生动、传神、精练、隽永等语言特征,还有豪放、婉约、清丽等语言风格,以及诗歌语言的炼字、组句的效果等。所谓的“表达技巧”,是指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在指导学生解题时只要注意三个层面就行,一是判断与确认,二是分析与表达,三是分析技法运用效果。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味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辨明诗歌运用的具体手法、技巧以及运用这些技法的目的和效果等,换言之,就是解决“用什么”,“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当然,诗歌鉴赏做到这一步应该是很不错了,但它还只是达到了“梳理”的层次,如果用“深入浅出”来形容,只是达到了“深入”的环节。对于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鉴赏诗歌的能力要有进一步的提高,达到“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还是需要教师再花些工夫,进行归纳,实现“浅出”的。那么,如何归纳,实现浅出呢?针对古代诗歌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两组填空题来表述:
(一)作者通过对_______(景物和人事)的描述,用_______语言和_________的表达技巧,表达了________的内容。
(二)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景物_________,技法________,内容__________。
针对某首具体的诗歌,如果学生能够做出这两个填空题,那么,也就基本掌握了这首诗歌的全部信息了。例如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
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
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
正抱疏桐叶半黄。
这首诗歌是2007年四川省的高考题目。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根据上述的填空题的形式来解读,也许相对会显得容易一点。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地点是葛溪驿站,人物是作者王安石自己,事件是作者失眠看景,景物有缺月、滴漏、昏灯、风露、鸣蝉、梧桐等,技法是渲染烘托、融情于景,语言是沉郁、讲究炼字(诗眼是“更乱”),基调伤感悲凉,内容是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国家社稷之思。
再看2009年浙江省的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
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对梅花和雪花的吟唱,以朴实浅显的语言,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从“两种风流”“雪花全似梅花萼”等语句看,全词表达了对雪花和梅花的赞美之情;如果仔细分析比较,通过对“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雪花随意”等语句来分析,再联系词的题目《雪中看梅花》,不难发现,作者对梅花更加喜爱和赞赏一些。全词的核心词语是“风流”,梅花和雪花这两种景物的风流特性是“一家制作”而成的,这里的“一家”应该指的是自然界或者是凛冽的寒冬。
很明显,用这种填空题目的形式,要求学生填出空项,就不会产生面对诗歌显得茫然无绪不知从何下手的困惑,相反,会感觉到具体形象,做题目有所依傍,能深入到诗歌境界之中去,这样,学生无疑会喜欢诗歌,爱做诗歌鉴赏题目。也许有人要说,诗歌鉴赏采用这种填空题的形式显得机械呆滞,破坏诗歌的美感,产生不了审美的愉悦,但是,我们试想,如果看到诗歌鉴赏的题目似懂非懂,难知所云,对基本的要素毫无所知,又如何能产生美感呢?当然,在鉴赏诗歌时采用如上方法是否机械呆滞,关键还在教师是否能灵活运用,其实,在鉴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诗歌题材(如写景诗、咏物诗、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诗、游仙诗、咏史诗等)的差异有所侧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如2010年浙江省的高考诗歌鉴赏题: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这首诗是诗人王安石在游览定林寺时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运用了几个典故,理解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诗人到底要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很难把握。解读这首诗,知人论世很重要。注解中“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可见王安石游定林是在罢官后,其心境就可见一二了。读诗歌本身会发现这首诗偏重于叙事,应理清游定林寺做了哪些事: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病齿生凉,坐在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被褥躺在岩石之上。欲留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本诗的主旨就不难看出了。加上最后两句直抒襟怀,真乐是无所不寄的,所在皆有的,连悲鸣的虫声也感到非常悦耳动听的。可见诗人内心怡然自得,荣辱皆忘,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秀美的定林山色中。本诗如能侧重于时间地点人物,特别是事件的分析,就能较容易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了。这对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归纳、浅出的好方法。
对知识点特征以及内在关联的把握,每一位教师是不尽相同的,由于受知识结构和自身修养的制约,理解和把握的程度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正常的,也符合学科的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至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也是受制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的。在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虽然相对较低,但这不是我们不深入研究的理由,相反,它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以便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掌握知识点的规律和特征,需要教师自身加强学习,拥有不懈探究的精神,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持之以恒学习的习惯,多积累,勤思考。举一反三,传道解惑释疑,要广泛涉猎音韵学、文字学、语法、文学、文章学、写作等语文领域。只吃老本,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会误人子弟,最终的结果是落伍于潮流,直至被淘汰出局。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瓶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