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民办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目前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呼吁教学过程的结构性改革。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本土原创的新型教学模式满足了思政课教学的需求。
【关键词】对分课堂 思政课 民办高校
【基金项目】广西外国语学院2019年校级课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JG19。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082-02
一、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陈宝生部长对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现状的概括:“高校的思政课出现抬头率不高,人到心不到,原因是内容不适应需要,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1]。
1.学校的角度
虽然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出现。根据调查了解发现,思政课在教学规模上仍是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且所使用的设备较陈旧,教室以普通多媒体教室居多,有少数有条件的学校能用智慧教室进行教学。
2.教师的角度
民办本科院校要培养的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的现状是思政课教师多是思政专业毕业,理论知识丰富,但是教学的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甚至有的老教师常常是经验之谈,以“我讲你听”的单一知识灌输和传授为主,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
3.学生角度
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更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而思政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较少,被学生视为“无用”的课程。在学生看来,思政课是最不受欢迎和最没用的课程。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二)新时代的要求,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課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操作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上海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本土化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三个过程,即讲授环节(Presentation)、内化吸收环节(Assimi?鄄lation)和讨论环节(Discussion),也简称“PAD课堂”。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1.讲授(Presentation)
“对分课堂”模式下的教师讲授与传统课堂教授方式不一样,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讲授追求:全面、生动、详细、深刻,而“对分课堂”模式下的课堂讲授不需要教师讲得太全面,太系统、太深刻,而做到“精讲留白”即讲授框架、重难点,指出价值、意义、方法,留出想象和探索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和学习能力。
2.内化吸收(Assimilation)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化吸收过程主要有两个环节: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独立思考是学生基于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思考,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的可行性分析
(一)民办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对分课堂”P环节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与其他公立非应用性本科院校不同,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的培养是目标是:思想素质高,理论知识丰富和实操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民办本科院校多为应用型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对分课堂”AD环节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本科思政课堂中实践,教师以作业或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A环节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独立思考,作好学习记录,进行内化吸收,实际上拓展了第二课堂,延伸了学习时间。
四、结语
总之,“对分课堂”教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满足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宝生.高校思政课抬头率不高人到心不到[N].人民日报,2017.03.12
作者简介:
张万秋(1981-),仫佬族,广西罗城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关键词】对分课堂 思政课 民办高校
【基金项目】广西外国语学院2019年校级课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JG19。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082-02
一、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陈宝生部长对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现状的概括:“高校的思政课出现抬头率不高,人到心不到,原因是内容不适应需要,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1]。
1.学校的角度
虽然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出现。根据调查了解发现,思政课在教学规模上仍是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且所使用的设备较陈旧,教室以普通多媒体教室居多,有少数有条件的学校能用智慧教室进行教学。
2.教师的角度
民办本科院校要培养的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的现状是思政课教师多是思政专业毕业,理论知识丰富,但是教学的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甚至有的老教师常常是经验之谈,以“我讲你听”的单一知识灌输和传授为主,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
3.学生角度
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更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而思政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较少,被学生视为“无用”的课程。在学生看来,思政课是最不受欢迎和最没用的课程。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二)新时代的要求,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課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操作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上海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本土化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三个过程,即讲授环节(Presentation)、内化吸收环节(Assimi?鄄lation)和讨论环节(Discussion),也简称“PAD课堂”。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1.讲授(Presentation)
“对分课堂”模式下的教师讲授与传统课堂教授方式不一样,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讲授追求:全面、生动、详细、深刻,而“对分课堂”模式下的课堂讲授不需要教师讲得太全面,太系统、太深刻,而做到“精讲留白”即讲授框架、重难点,指出价值、意义、方法,留出想象和探索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和学习能力。
2.内化吸收(Assimilation)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化吸收过程主要有两个环节: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独立思考是学生基于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思考,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的可行性分析
(一)民办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对分课堂”P环节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与其他公立非应用性本科院校不同,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的培养是目标是:思想素质高,理论知识丰富和实操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民办本科院校多为应用型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对分课堂”AD环节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本科思政课堂中实践,教师以作业或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A环节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独立思考,作好学习记录,进行内化吸收,实际上拓展了第二课堂,延伸了学习时间。
四、结语
总之,“对分课堂”教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满足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宝生.高校思政课抬头率不高人到心不到[N].人民日报,2017.03.12
作者简介:
张万秋(1981-),仫佬族,广西罗城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