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藩镇幕府文武幕僚关系论析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前期"文武并重"风尚在开元、天宝前后逐步改变,重文之风渐兴.伴随藩镇体制的确立,幕府内也同步走向"文武分途".在藩镇林立的特殊政治格局下,文、武幕僚均有各自的升迁渠道.在"顺地"藩镇,文职幕僚的前景相对更好;在河朔这类半独立藩镇,文、武幕僚前景大致均势.此时幕府内较常见的文武冲突反映了双方对资源的竞争.农民起义后,武人地位急剧上升,并染指地方行政,文士地位下降不可避免.然藩镇幕府离不开文职幕僚的辅佐,文士重"实干"、去"浮华",提高自身行政素养以契合时代需求.历经大混战后,五代强藩幕府文、武幕僚地位大致均势,化镇为国的五代诸朝均致力于维护文武平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五代初年已着力削弱武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其他文献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城市现代他的重要议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发展,会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阻滞作用.而要解决此问题,必须使社会工作介入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来,通过强化社会治理理念和社会工作理念、培育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整合社会工作方法、链接社区内外资源和创建社区宜居环境等方式,全方位推进养老服务事业.
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系统中,劳动具有基础性价值和意义.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是随着其理论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成熟起来的.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内涵,崇尚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将马克思的劳动思想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劳育人、以勤修身,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劳动者整体劳动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原有基于粮食产量和粮农个体的"外生性"补偿为主的政策下,出现了粮食丰产但农民增收慢及农民种粮意愿降低、粮食主产区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局面,这表明该政策的作用日渐弱化,且与新时期要求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不相适应,急需优化与完善.文章提出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粮食大安全观,完善中央政府和粮食主销区多层利益补偿主体,明确粮农和粮食主产区为多维利益补偿对象,且突出区域性整体补偿,此外,还要在粮食主产区布局与现代农业密切相关的产业,构建行政、经济、市场相互协调、相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