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余华创作的《第七天》又重新回到了死亡的主题上,此部小说是以“寻找”为叙事主体,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主人翁杨飞的亡灵在阴阳界穿梭的故事,作者通过死亡来反映社会现实中的各种混乱伦理秩序,揭示出被诡异逻辑掩盖的荒诞生存,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带来各种隐含的精神疾病,更是用来传达作者对于诗性正义吁求和召唤的一种手段,并通过亡灵在阴阳间的游荡,从精神层面展开了从现实到诗意的递进式描写以及作者创作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第七天》 生死 寻找 诗性正义
余华的《第七天》是继《兄弟》后沉默了七年之后的一部新作,它是一部从实出发、以虚为主的作品,此部作品的写作支撑是余华与现实生活秩序的不可调和的情绪,着力渲染余华对生活秩序的虚构与向往。此外,余华的《第七天》与《活着》相比,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讲述主动寻找的文章。《活着》中的富贵虽然被迫承受着一个个接踵而来的人生劫难,但是在他的信念中依然认为人活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主人翁杨飞却只能通过自己的灵魂到阳世来寻找那份关爱和尊严。例如,《第七天》中提到的主人翁在生死边境上游荡,看到的雪是明亮的,而语速则是暗淡的,主人翁所处的这种生死边界线犹如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通过这样的引导叙述,使读者跟随主人公的步伐穿梭于生死之间,穿过现在与过去的屏障,对死亡进行审视,从中感悟生的伤痛。
在《第七天》中一直演绎着生者和死者之间的互相寻找,现实寻找回忆、事实寻找真相等场景。“寻找”使各个故事之间联系到一起,同时它还是小说叙事时使用的一种内驱动力。通过“寻找”来挖掘作者文章中要表达的内涵和深意。
一 《第七天》的问世
《第七天》的作者余华,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其著作贴近生活,在他的眼中总是流露出无奈和苦难的情感,在开始写作时他就对这个荒诞的世界充满抗拒,由此他采用暴力和血腥的方式来回报这个破败的现实社会。在余华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就以这种方式将实惠的欺骗和暴力行为以第一人称“我”的感受进行叙述,还有他的《河边的错误》《死亡叙述》中等都讲述了现实社会中的暴力和死亡,并从中表现出对于现实中人们生存和其命运的思考、怀疑与困惑。由于余华的作品中多是残酷和荒诞的形式,因此他被称为当时先锋小说家的代表。之后《活着》的问世,余华作品中的那种荒诞有所减退,但是依然存在暴力和死亡的场面,但是内容已经从虚幻的世界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但是对于现实社会的质疑和抗拒仍然存在,再结合他冷漠的叙述,凸显出灰色人生的真实苦难。之后余华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更为激进,由此创作出《兄弟》,主要描述的是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出社会的现实情况。在时隔七载后,余华再次从社会的基层来关注现在的社会现实情况,由此发布了这部引起巨大轰动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通过一个现实与虚妄生活相互交融的世界来展现基层社会那种鲜明的等级形式,和在基层社会中体现出来的温馨爱情、亲情。通过这种生死之间互相游荡的魔幻空间来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思索和批判。
二 叙事的主线和纽带“寻找”
文中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从“寻找”开始的。此篇文章中叙说的主人翁杨飞在死后的第一天由于没有墓地使他面临无法办理火葬的境况,由此他的灵魂踏上了茫然的游荡旅途。由于这种角色的转变,所以需要进行“自我确认”,由此在第一天主要述说的是杨飞在人世间最后的生活轨迹,以寻找出他发生角色转换的缘由,于是杨飞开始向记忆寻找,他从政府广场中进行抗议的强行拆迁的人群开始,到郑小敏在废墟上无助地坐等父母的到来,再到饭店中看到有关李青自杀的报告,最后到饭店突然爆炸,从这个回忆的过程中他艰难地回想自己从生到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又燃起了寻找失踪养父的想法,由此阴阳界之间的自由往返心灵通道便由此打开。通过这种阴阳界之间游荡通道的打开,使杨飞确认了自己游魂的躯体和穿梭于阴阳界的可能性,这样的方式使读者的现实障碍得到了解决,并让读者明确本文的叙事方式是以一个游魂来展开叙述的。
正是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当读者读到文中的“我继续游荡在早晨和晚上之间。没有骨灰盒,没有墓地,无法前往安息之地。没有雪花,没有雨水,只看见流动的空气像风那样离去又回来。”这种具有时空张力和诗意的句段,是杨飞每天必须进行的活动,由于他是一个游魂,他只有“行走”这唯一的行动方式。他通过这种行动方式来寻找在阳间的记忆和养父,在行走的过程中他遇到过很多与他类似的游魂,还发现了很多阳间重大事件的真相。
在这种阴阳界之间的游行中,杨飞也踏上了慢慢寻找的旅途,从文章的表层意义来看他是在寻找自己失踪的养父,而实质上,寻找养父只是整篇文章的一条引线,在这条引线下主要来述说三个故事:一是讲述杨飞个人的生长历程以及其和家人的关系等;二是他现在所生存的阴间世界充满了善良、和谐、自由、简单的完美人性思想,这恰恰与诡异的阳间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三是杨飞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同他类似的游魂,并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生前的故事,这样叙述的目的主要是对于死亡真相的还原。
在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叙事中,在记忆的寻找中基本还原了自己在阳间的成长史和家庭史,由此杨飞的记忆也全部打开。在接下来的第四天,小说叙事的重点转向第二个层面,各亡灵之间友善的交谈和调侃并对后来的亡灵提供一些帮助,使杨飞寻找养父的愿望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又将读者带到了第三个层面的叙事情节中。在这一层面通过各亡灵之间的死亡真相呈现出一种荒诞的戏谑,此时的叙事主体转向了广场的看客。在这个层面中刘梅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男友,最后却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世间的冷漠,并最终成为阴间的一名亡灵。
寻找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但是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呈现出大量亡灵生前的故事真相,在第五天和第六天的时候,处在寻找中的杨飞更多地成为了倾听者和许多事情真相的记录者。在此过程中杨飞知道了商场亡灵没有坟墓的真相,是由于他们的家人被封口费封锁了事情的真相,还了解到了馆员偷梁换柱的经过,以及他的养父死亡和其亡灵的去向。这些事件在阳间都是重大的社会新闻,但却是一些被扭曲和修饰过的新闻,通过亡灵们的自述,将阳间的事件真相得以还原,由此现象展示出这些真相的荒诞不经。在第七天,杨飞在殡仪馆找到了自己的养父,两人开始了生命的另一种轮回。在第七天,这种被阳间现实设备埋葬的真相在阴间得以还原,由此体现出《第七天》别具一格的审美意图。 三 《第七天》中发出对诗性正义的呼吁
在《第七天》中,亡灵通过对记忆的寻找和行走,最终在第七天的时候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很多真相被还原,由此逐渐形成了与现实成对照的诗意与理想的世界。杨飞的亡灵叙述是在一个冰冷的环境中,充满迷茫的思绪中开始的。在这七天中,作者还对杨飞行走中的环境以及其对环境的感觉和变化作出了描述,例如,在第一天的时候有讲到他行走的环境有很大的浓雾;第二天写雨的坠落很静,如死一般寂静;第四天他发现了一个由流水、树木、青草和一些拥有肉体或仅剩骨骼的人在这个世界中来回走动。
从这些外界的环境变化以及对于以往记忆的追寻中这些对于环境描述实质是将自然诗意描述穿插于故事之中,这样便构成了主旋律(寻找记忆)之外的变奏(诗性),这种诗性贯穿整篇文章,到文章的最后这种诗性由变奏转向主旋律。换句话说就是此文对于诗性世界描绘别具匠心,它成为了小说的形式,通话还蕴含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像这样带有象征意义的诗性词句还有很多,例如:“树枝上结满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雨雪还在纷纷扬扬,它们仍然没有掉落到我身上,只是包围了我,我走去时雨雪正在分开,回头时雨雪正在合拢”等。就是在这样一个虚构的世界中,作者将其诗性得以最大限度的表现。
在余华写这部作品时,他认为文中的人物与其中描述的环境建筑一样都只是作品的道具,从文中我们看到在亡灵的世界中,天、地、人之间没有任何冲突、苦难的纠缠,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祥和的景象,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世俗的等级秩序,没有怨恨,对于生前的怨恨也都抛去,各亡灵之间和谐的相处,由此显露出一个理想的世界,同时也展示出作者对现实社会无力的表现。在文中势态发展的描述中作者大多是以世俗的生活模式来描绘亡灵的世界,其中有一段是描述各亡灵围坐在草地上,他们的姿态各式各样,他们一起聊天、吃喝,从中表现出一种世俗世界的快乐。
最后在为亡灵寻找归宿的时候,又从现实人生转向诗性的审美世界,审美对于现实汇总的人生也能起到一定的抚慰作用,而在余华的小说中重点是人在虚构的世界中,在小说中死亡既是解脱,也代表了新生,这样的描述又体现出一种宗教的关怀。
四 结语
诗性争议的呼吁都是建立在抚平现实社会中的伤痛,这是作者对于苦难现实人生给予的一种解救之道,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死亡的世界。但是,能够肯定的是,作者描述中的苦难是普遍性的,并且是无法逾越的,人类的世界又是残酷和荒诞的,作者在文章的描述中将这种荒诞不断地呈现给大家,从某一层面上来说就是将现实中“不可通约的一百年”推向了极致,从中体现出创作者对现存时代的思考和焦虑,以及对以“诗性正义”的召唤。
参考文献:
[1] 李蓉:《〈第七天〉:死亡的“诗意”》,《小说评论》,2013年第6期。
[2] 彭莹:《荒诞中的现实——论余华的〈兄弟〉及其创作价值》,《语文学刊》,2010年第19期。
[3] 洪治纲:《寻找,是为了见证——论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1期。
[4] 王鹏程:《魔幻的鬼影和现实的掠影——评余华的〈第七天〉》,《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9期。
[5] 常立:《论余华〈第七天〉中的虚构与现实》,《小说评论》,2013年第5期。
[6] 孟觉之:《艺术的窄门与“虚伪”的安魂曲——细读余华〈第七天〉》,《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第4期。
[7] 郭瑛:《余华小说〈第七天〉语言新特色——小说语言的“新闻化”》,《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8] 王岩:《“伪经验”时代的“经验”危机与“现实”困境——以余华新作〈第七天〉为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 邬婷婷:《沉重苦难下的文学——余华〈第七天〉解读》,《名作欣赏》,2014年第6期。
[10] 李仲凡、孙小娟:《从余华〈第七天〉看小说对社会新闻的借用》,《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1] 林栋:《觉察“无睹”的“熟视”——论余华〈第七天〉》,《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2] 相琳:《知识分子视野下的现实书写——读余华的〈第七天〉》,《名作欣赏》,2014年第17期。
(贾庆成,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第七天》 生死 寻找 诗性正义
余华的《第七天》是继《兄弟》后沉默了七年之后的一部新作,它是一部从实出发、以虚为主的作品,此部作品的写作支撑是余华与现实生活秩序的不可调和的情绪,着力渲染余华对生活秩序的虚构与向往。此外,余华的《第七天》与《活着》相比,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讲述主动寻找的文章。《活着》中的富贵虽然被迫承受着一个个接踵而来的人生劫难,但是在他的信念中依然认为人活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主人翁杨飞却只能通过自己的灵魂到阳世来寻找那份关爱和尊严。例如,《第七天》中提到的主人翁在生死边境上游荡,看到的雪是明亮的,而语速则是暗淡的,主人翁所处的这种生死边界线犹如同时行走在早晨和晚上。通过这样的引导叙述,使读者跟随主人公的步伐穿梭于生死之间,穿过现在与过去的屏障,对死亡进行审视,从中感悟生的伤痛。
在《第七天》中一直演绎着生者和死者之间的互相寻找,现实寻找回忆、事实寻找真相等场景。“寻找”使各个故事之间联系到一起,同时它还是小说叙事时使用的一种内驱动力。通过“寻找”来挖掘作者文章中要表达的内涵和深意。
一 《第七天》的问世
《第七天》的作者余华,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其著作贴近生活,在他的眼中总是流露出无奈和苦难的情感,在开始写作时他就对这个荒诞的世界充满抗拒,由此他采用暴力和血腥的方式来回报这个破败的现实社会。在余华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就以这种方式将实惠的欺骗和暴力行为以第一人称“我”的感受进行叙述,还有他的《河边的错误》《死亡叙述》中等都讲述了现实社会中的暴力和死亡,并从中表现出对于现实中人们生存和其命运的思考、怀疑与困惑。由于余华的作品中多是残酷和荒诞的形式,因此他被称为当时先锋小说家的代表。之后《活着》的问世,余华作品中的那种荒诞有所减退,但是依然存在暴力和死亡的场面,但是内容已经从虚幻的世界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但是对于现实社会的质疑和抗拒仍然存在,再结合他冷漠的叙述,凸显出灰色人生的真实苦难。之后余华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更为激进,由此创作出《兄弟》,主要描述的是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出社会的现实情况。在时隔七载后,余华再次从社会的基层来关注现在的社会现实情况,由此发布了这部引起巨大轰动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通过一个现实与虚妄生活相互交融的世界来展现基层社会那种鲜明的等级形式,和在基层社会中体现出来的温馨爱情、亲情。通过这种生死之间互相游荡的魔幻空间来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思索和批判。
二 叙事的主线和纽带“寻找”
文中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从“寻找”开始的。此篇文章中叙说的主人翁杨飞在死后的第一天由于没有墓地使他面临无法办理火葬的境况,由此他的灵魂踏上了茫然的游荡旅途。由于这种角色的转变,所以需要进行“自我确认”,由此在第一天主要述说的是杨飞在人世间最后的生活轨迹,以寻找出他发生角色转换的缘由,于是杨飞开始向记忆寻找,他从政府广场中进行抗议的强行拆迁的人群开始,到郑小敏在废墟上无助地坐等父母的到来,再到饭店中看到有关李青自杀的报告,最后到饭店突然爆炸,从这个回忆的过程中他艰难地回想自己从生到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又燃起了寻找失踪养父的想法,由此阴阳界之间的自由往返心灵通道便由此打开。通过这种阴阳界之间游荡通道的打开,使杨飞确认了自己游魂的躯体和穿梭于阴阳界的可能性,这样的方式使读者的现实障碍得到了解决,并让读者明确本文的叙事方式是以一个游魂来展开叙述的。
正是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当读者读到文中的“我继续游荡在早晨和晚上之间。没有骨灰盒,没有墓地,无法前往安息之地。没有雪花,没有雨水,只看见流动的空气像风那样离去又回来。”这种具有时空张力和诗意的句段,是杨飞每天必须进行的活动,由于他是一个游魂,他只有“行走”这唯一的行动方式。他通过这种行动方式来寻找在阳间的记忆和养父,在行走的过程中他遇到过很多与他类似的游魂,还发现了很多阳间重大事件的真相。
在这种阴阳界之间的游行中,杨飞也踏上了慢慢寻找的旅途,从文章的表层意义来看他是在寻找自己失踪的养父,而实质上,寻找养父只是整篇文章的一条引线,在这条引线下主要来述说三个故事:一是讲述杨飞个人的生长历程以及其和家人的关系等;二是他现在所生存的阴间世界充满了善良、和谐、自由、简单的完美人性思想,这恰恰与诡异的阳间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三是杨飞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同他类似的游魂,并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生前的故事,这样叙述的目的主要是对于死亡真相的还原。
在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叙事中,在记忆的寻找中基本还原了自己在阳间的成长史和家庭史,由此杨飞的记忆也全部打开。在接下来的第四天,小说叙事的重点转向第二个层面,各亡灵之间友善的交谈和调侃并对后来的亡灵提供一些帮助,使杨飞寻找养父的愿望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又将读者带到了第三个层面的叙事情节中。在这一层面通过各亡灵之间的死亡真相呈现出一种荒诞的戏谑,此时的叙事主体转向了广场的看客。在这个层面中刘梅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男友,最后却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世间的冷漠,并最终成为阴间的一名亡灵。
寻找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但是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呈现出大量亡灵生前的故事真相,在第五天和第六天的时候,处在寻找中的杨飞更多地成为了倾听者和许多事情真相的记录者。在此过程中杨飞知道了商场亡灵没有坟墓的真相,是由于他们的家人被封口费封锁了事情的真相,还了解到了馆员偷梁换柱的经过,以及他的养父死亡和其亡灵的去向。这些事件在阳间都是重大的社会新闻,但却是一些被扭曲和修饰过的新闻,通过亡灵们的自述,将阳间的事件真相得以还原,由此现象展示出这些真相的荒诞不经。在第七天,杨飞在殡仪馆找到了自己的养父,两人开始了生命的另一种轮回。在第七天,这种被阳间现实设备埋葬的真相在阴间得以还原,由此体现出《第七天》别具一格的审美意图。 三 《第七天》中发出对诗性正义的呼吁
在《第七天》中,亡灵通过对记忆的寻找和行走,最终在第七天的时候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很多真相被还原,由此逐渐形成了与现实成对照的诗意与理想的世界。杨飞的亡灵叙述是在一个冰冷的环境中,充满迷茫的思绪中开始的。在这七天中,作者还对杨飞行走中的环境以及其对环境的感觉和变化作出了描述,例如,在第一天的时候有讲到他行走的环境有很大的浓雾;第二天写雨的坠落很静,如死一般寂静;第四天他发现了一个由流水、树木、青草和一些拥有肉体或仅剩骨骼的人在这个世界中来回走动。
从这些外界的环境变化以及对于以往记忆的追寻中这些对于环境描述实质是将自然诗意描述穿插于故事之中,这样便构成了主旋律(寻找记忆)之外的变奏(诗性),这种诗性贯穿整篇文章,到文章的最后这种诗性由变奏转向主旋律。换句话说就是此文对于诗性世界描绘别具匠心,它成为了小说的形式,通话还蕴含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像这样带有象征意义的诗性词句还有很多,例如:“树枝上结满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雨雪还在纷纷扬扬,它们仍然没有掉落到我身上,只是包围了我,我走去时雨雪正在分开,回头时雨雪正在合拢”等。就是在这样一个虚构的世界中,作者将其诗性得以最大限度的表现。
在余华写这部作品时,他认为文中的人物与其中描述的环境建筑一样都只是作品的道具,从文中我们看到在亡灵的世界中,天、地、人之间没有任何冲突、苦难的纠缠,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祥和的景象,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世俗的等级秩序,没有怨恨,对于生前的怨恨也都抛去,各亡灵之间和谐的相处,由此显露出一个理想的世界,同时也展示出作者对现实社会无力的表现。在文中势态发展的描述中作者大多是以世俗的生活模式来描绘亡灵的世界,其中有一段是描述各亡灵围坐在草地上,他们的姿态各式各样,他们一起聊天、吃喝,从中表现出一种世俗世界的快乐。
最后在为亡灵寻找归宿的时候,又从现实人生转向诗性的审美世界,审美对于现实汇总的人生也能起到一定的抚慰作用,而在余华的小说中重点是人在虚构的世界中,在小说中死亡既是解脱,也代表了新生,这样的描述又体现出一种宗教的关怀。
四 结语
诗性争议的呼吁都是建立在抚平现实社会中的伤痛,这是作者对于苦难现实人生给予的一种解救之道,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死亡的世界。但是,能够肯定的是,作者描述中的苦难是普遍性的,并且是无法逾越的,人类的世界又是残酷和荒诞的,作者在文章的描述中将这种荒诞不断地呈现给大家,从某一层面上来说就是将现实中“不可通约的一百年”推向了极致,从中体现出创作者对现存时代的思考和焦虑,以及对以“诗性正义”的召唤。
参考文献:
[1] 李蓉:《〈第七天〉:死亡的“诗意”》,《小说评论》,2013年第6期。
[2] 彭莹:《荒诞中的现实——论余华的〈兄弟〉及其创作价值》,《语文学刊》,2010年第19期。
[3] 洪治纲:《寻找,是为了见证——论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1期。
[4] 王鹏程:《魔幻的鬼影和现实的掠影——评余华的〈第七天〉》,《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9期。
[5] 常立:《论余华〈第七天〉中的虚构与现实》,《小说评论》,2013年第5期。
[6] 孟觉之:《艺术的窄门与“虚伪”的安魂曲——细读余华〈第七天〉》,《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第4期。
[7] 郭瑛:《余华小说〈第七天〉语言新特色——小说语言的“新闻化”》,《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8] 王岩:《“伪经验”时代的“经验”危机与“现实”困境——以余华新作〈第七天〉为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 邬婷婷:《沉重苦难下的文学——余华〈第七天〉解读》,《名作欣赏》,2014年第6期。
[10] 李仲凡、孙小娟:《从余华〈第七天〉看小说对社会新闻的借用》,《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1] 林栋:《觉察“无睹”的“熟视”——论余华〈第七天〉》,《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2] 相琳:《知识分子视野下的现实书写——读余华的〈第七天〉》,《名作欣赏》,2014年第17期。
(贾庆成,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