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一次进口替代时期,台湾经济已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提出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经济发展方针。为了适应经济复苏对人力的需求,制定了“农职为主,工职为辅”的应对政策,出台了建立工、农职教师资培养基地,开展建教合作,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等一系列职教改革举措,服务经济发展需要,为后期经济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第一次进口替代 台湾 经济复苏 职教改革
[作者简介]曾繁相(1962- ),男,福建尤溪人,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校长、党委书记,高级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 福州 3503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62-03
1953~1960年被称为台湾战后经济发展的第一次进口替代时期。所谓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关税保护等措施,严格限制产品的进口,如肥料、玻璃、家电、药品、自行车等,鼓励岛内企业自行生产,发展台湾本土的产业。这样既可节约外汇,又可扩大生产,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一举多得。在这期间,制定并推行了两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以“民生主义”为原则的口号下,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农工生产急需的人力资源为目标,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发展基础。
一、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改革措施
经过光复后近7年时间的恢复和重建,到1952年底台湾经济的各项指标大多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特别是美援的恢复,为台湾经济重建提供了大量物质资料,使台湾经济摆脱了困境,进入了稳定的复苏时期。由于物价逐渐平稳,工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社会也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1.经济状况:从缓慢恢复走向稳定发展。1952年是台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物价得到控制。物价是关乎民生的首要指数,是社会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晴雨表。1949年国民党退台时台湾的物价上涨率达到1,189%,到1952年底涨幅降到了25%,物价上涨迅猛的势头得到有效扼制,转入了相对稳定阶段。其次,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农业是台湾的支柱产业,是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耕地面积,改进生产技术等多种措施,使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得到提高,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得到提高。到1952年底,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9%,达12,20百万元新台币,农业就业人数为164.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56.1%。在工业生产的恢复过程中,电力、肥料、纺织三个部门恢复较快。1952年发电装机容量达33.15万千瓦,超过了战前的最高水平。化肥产量达28,131公吨,纺织业拥有棉纺纱锭14.3万锭。民营企业得到空前发展,民营制造业生产指数比1946年增加了4倍,就业人数增加了50.5%,达到13.26万人,产值比重占43.3%。最后,对外贸易得到较快恢复。51年的殖民地经济,日本成了台湾唯一的岛外市场。光复后,由于经济结构单一,又失去了日本市场,使台湾的外贸趋于停滞状态。1950年美援恢复,以及1952年对日贸易通道的重新开启,是台湾外贸步入正常发展的重要推力,美日两国成了台湾外贸的主要对象。到1952年底,台湾外贸总额已恢复到326.5百万美元①,其中从美日两国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66.92%,出口美日总额占出口总额的56.06%。
“总之,至1952年底,台湾经济已基本摆脱困难与混乱局面。随着美援物质的大量到来,金融形势走向稳定,物质供应趋于缓和,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为5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初步发展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②
2.发展措施:农工经济并举,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尽管到1952年底台湾各项经济指标已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但岛内资源缺乏,经济结构单一,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整体经济水平还十分落后,失业率高达10%。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就需根据新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由于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只有优先发展农业,解决人口最基本的需求,才能稳定社会,推动工业生产。加之以米糖经济为主,其他资源奇缺,出口米糖所创外汇与进口其他必需品所需外汇逆差太大,因而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实行土地改革,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经济发展的总方针,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制定并实行了两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首先,继续进行土地改革。50年代实行的土地改革由三个步骤组成,其中三七五减租和耕地放领已于1952年完成。这两项改革使农民受益增加,负担减轻,使农业增长率首次超过了二战以来的人口增长率。1953年起开始进行耕者有其田的改革,把四大主要公营企业的股票卖给地主交换土地,然后再把公地低价出售给农民,使农民有自己的土地,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制定并实行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计划的初衷是通过四年努力,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所以第一期经建计划原名定为《台湾经济四年自给自足方案》,主要包括农业和工业两项内容,以期在美援的帮助下,通过计划的实施,达到以最快的速度、最优方式,增加农工生产,减少进口,稳定社会。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率。在工业方面,把电力、肥料、纺织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四年计划结束后,农业年均增长率达6.20%,比原计划超出了1.4个百分点,实际平均生产指数达到原定目标的98%;工业增长率达11.7%,超过原计划的0.6个百分点,生产指数超过5.9个百分点。最后,制定并实行第二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第一期经建计划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在制定第二期经建计划时,不再只局限在争取自给自足、国际收支平衡等狭窄的视野范围内。除农工生产外,计划还包含国防工业、技术改进、民众收入、就业等内容。总目标定为“继续开发能源,增加农业生产,加速发展工矿事业,扩大出口贸易,以提高国民所得,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③四年后,农业生产超额完成计划的1.3个百分点,工业完成97.2%,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此外,还出台了《改进外汇贸易方案》《对外贸易管理办法》《奖励投资条例》和《十九点财经计划》等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经过八年的努力,到1960年底,台湾基本完成进口替代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从1953~1960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7.3%,人均GNP年增长率达3.7%,度过了经济发展的艰难阶段,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发展时期。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改革措施
进口替代时期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方针,优先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工业企业,生产生活必需品,以满足岛内民众的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替代进口。同时鼓励农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出口创汇,换取岛内生产所需要的紧缺原材料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品。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岛内腾出了市场空间,拉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就业的需求。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此时既遇到发展的大好时机,也面临着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严峻挑战。
1.职教形势:规模有所扩大,质量有待提高。从1953年开始,台湾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进口替代时期。农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农产品的加工与出口仍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但在关税保护和资本设备及原材料进口优先的政策下,严格限制生活消费品的进口,给岛内消费市场留下了空间,并带动本土企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通过这一发展模式,促进了台湾本土替代工业的发展,逐步改变了台湾单一的米糖经济结构和日用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台湾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扭转了就业困难的社会形势,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美援的帮助下,在光复初期社会重建的基础上,经过国民党退台后的四年整治,到1952年底台湾社会开始步入正常的发展之路。职业教育的规模有所扩大,在校生由1949年的33,155人增加到1952年的40,092人,提高了17.3个百分点,农类专业的就读人数约占1/3。由于美援的大量投入以及当局对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学校的设施有所改进,殖民地教育政策遗留的不利发展因素得到进一步消除。经过修订,高、初级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各类课程的安排更趋合理,师资队伍建设被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由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改革初级职业学校的发展引起了教育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职业教育开始缓慢地迈向充满机会与挑战的另一个时期。
2.改革措施:农职为主,工职为辅。为了配合“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经济发展政策,职业教育在农职方面,增加经费投入,扩大实验场地,改进农机教学设备,试办农业综合课程,培养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所需要的技术和半技术劳动力;在工职方面,添置教学设备,实施单位行业训练课程教学,培养工业生产需要的中初级技术人员。职业教育通过大力推广建教合作,设立实用技艺训练中心,普遍加强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办学方针方面,提出以“农职为主,工职为辅,兼顾其他类科”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尽管经过七年重建,经济发展已趋稳定,但农业种养植和农产品加工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1953年农业从业人口达164.7万人,占总就业人口55.6%,农业产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34.6%,职业学校在校生农业类人数占38.56%。第一期和第二经济建设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但农业经济发展仍居重要地位。因而,农业职业教育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发展对象,除综合农业课程试验外,提出了农职教育以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及有关的农村技术人才为主”④的教育目标,并使“农校成为当地农村社会的建教中心”⑤。1954年5月将省立嘉义高农、省立桃园农校、云林县立西臻实验初农、台中县立大甲初农设为示范农校。1953年2月,为了配合“四年经建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举行了有四十多位专家参加的“中美工业职业教育座谈会”,决定成立“工业教育视察团”,就八个方面问题进行调研,以改革工职教育教学。
在办学层次方面,缩小初职与中职的比例,初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发展进入稳定阶段后,在人力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素质需求上逐步提高,初职发展减缓,中职规模扩大,1953~1960年,中职在校生从15,814人增加到44,617人,增加64.6%;初职从29,787人增加到39,720人,只提高25%。中初职合设的学校数从35所发展到80所,提高56.3%;独立设置的中职校从6所增加到22所,提高72.7%;独立设置的初职校从40所减少到7所,降低571%。高等职业教育开始缓慢发展,1953年在校生数为4,240人,占职教在校生的8.5%,学校数5所;1960年增加到7,888人,提高46.2%,但与职教学生总数的比例只提高0.2个百分点,学校数增加到12所,提高1倍多。
在课程及教学改革方面,侧重技能提高。光复之初台湾职校的课程大多由各校参照欧美及日本体例设置,后虽有变动但总体框架改变不大。1955年当局接受美国专家建议,在农职校中推行“综合农业课程”改革,规定学生要在自家的农地上进行作业。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从“整地、播种、施肥、除草、而致收获,再进而参加运销、结账、以至盈亏分析,从头到尾亲身去体验”。⑥家庭没有农地的学生要到学校农场进行作业。在工职教育改革方面,试行美国“单位行业训练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精学一种技能,毕业就能上岗。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提高工场实习比重每周15个小时,约占全部课程的40%,相关理论科目每周9小时,约占25%。”⑦1957年,试办“实用技艺中心”,1960年正式在全台推广。实训中心实行弹性学制,不设入学门槛,招收失学、失业青年及需要学习技能的成年人,有技术特长者即可任教师,没有太多的要求。在教学上侧重技能学习,普通课程仅占10%,技术及实习课程占90%。这种教学模式是台湾职业教育的一大突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经济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师资培养方面,建设职教师资基地。为培养职教师资,1952年采纳美国教育专家的建议,在省立师范学院设立了工业教育学系。为适应单位行业训练课程的教学需要,1954年3月将师资培训分为工职教育甲、乙和工艺教育三大类。甲类主要培养理论学科师资,工艺类主要培养初高中工艺科师资。工职乙类主要培训工场实践师资,但因报考该专业的学生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当年没有开班。后改为招收高中毕业具有6年以上或高工毕业具有4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员,学习一年后即到各工场任实习指导教师,1959年开始招生。1955年在省立农学院设立了农业教育学系,培养农职教育的师资,1957年筹备开设农具工场师资班。
在办学模式改革方面,逐步推广建教合作。建教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调动学校、企业合作办学积极性,共同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措施。1954年台湾当局颁发了《建教合作方案》,要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及生产机构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和实践机会;动员符合职校学习条件的员工参加入学考试;设立建教合作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员。次年教育当局筹划实施《文武教育技术合作》,讨论和制定教材、师资、课程及实习的配合与协调办法,以期使生产劳动与学校学习更紧密结合。
这一时期是台湾经济逐渐复苏的稳定发展阶段,通过以“农业培养工业,工业发展农业”的措施,在美援的大力扶持下,经济开始稳步健康发展。通过鼓励农业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出口,发展本地企业,拓展了岛内消费市场,改善了就业环境。同时通过初级农工产品的出口创汇,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原材料,保证了经济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经过八年时间的发展,台湾单一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制造业比重逐步上升,农、林、牧、渔的比重不断下降,为台湾迈向工业化道路打下了基础。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加速了工业的发展速度。工业生产的扩大,拓展了岛内消费市场,吸收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到工业部门,使经济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并服务经济发展需求才有发展后劲和潜力,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了重要突破。“农职为主,工职为辅”的职教策略较好地对应了以“农业培养工业,工业发展农业”的经济发展策略。办学层次、类科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随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进行改革和调整,有效保障了人力市场的需求,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也为日后台湾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配合和促进打下了基础。
[注释]
①③李宏硕.台湾经济四十年[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47,68.
②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54.
④⑤汪知亭.台湾教育史料新编[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301,301.
⑥⑦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5:338,337.
[关键词]第一次进口替代 台湾 经济复苏 职教改革
[作者简介]曾繁相(1962- ),男,福建尤溪人,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校长、党委书记,高级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 福州 3503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62-03
1953~1960年被称为台湾战后经济发展的第一次进口替代时期。所谓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关税保护等措施,严格限制产品的进口,如肥料、玻璃、家电、药品、自行车等,鼓励岛内企业自行生产,发展台湾本土的产业。这样既可节约外汇,又可扩大生产,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一举多得。在这期间,制定并推行了两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以“民生主义”为原则的口号下,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农工生产急需的人力资源为目标,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发展基础。
一、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改革措施
经过光复后近7年时间的恢复和重建,到1952年底台湾经济的各项指标大多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特别是美援的恢复,为台湾经济重建提供了大量物质资料,使台湾经济摆脱了困境,进入了稳定的复苏时期。由于物价逐渐平稳,工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社会也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1.经济状况:从缓慢恢复走向稳定发展。1952年是台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物价得到控制。物价是关乎民生的首要指数,是社会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晴雨表。1949年国民党退台时台湾的物价上涨率达到1,189%,到1952年底涨幅降到了25%,物价上涨迅猛的势头得到有效扼制,转入了相对稳定阶段。其次,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农业是台湾的支柱产业,是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耕地面积,改进生产技术等多种措施,使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得到提高,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得到提高。到1952年底,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9%,达12,20百万元新台币,农业就业人数为164.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56.1%。在工业生产的恢复过程中,电力、肥料、纺织三个部门恢复较快。1952年发电装机容量达33.15万千瓦,超过了战前的最高水平。化肥产量达28,131公吨,纺织业拥有棉纺纱锭14.3万锭。民营企业得到空前发展,民营制造业生产指数比1946年增加了4倍,就业人数增加了50.5%,达到13.26万人,产值比重占43.3%。最后,对外贸易得到较快恢复。51年的殖民地经济,日本成了台湾唯一的岛外市场。光复后,由于经济结构单一,又失去了日本市场,使台湾的外贸趋于停滞状态。1950年美援恢复,以及1952年对日贸易通道的重新开启,是台湾外贸步入正常发展的重要推力,美日两国成了台湾外贸的主要对象。到1952年底,台湾外贸总额已恢复到326.5百万美元①,其中从美日两国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66.92%,出口美日总额占出口总额的56.06%。
“总之,至1952年底,台湾经济已基本摆脱困难与混乱局面。随着美援物质的大量到来,金融形势走向稳定,物质供应趋于缓和,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为5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初步发展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②
2.发展措施:农工经济并举,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尽管到1952年底台湾各项经济指标已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但岛内资源缺乏,经济结构单一,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整体经济水平还十分落后,失业率高达10%。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就需根据新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由于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只有优先发展农业,解决人口最基本的需求,才能稳定社会,推动工业生产。加之以米糖经济为主,其他资源奇缺,出口米糖所创外汇与进口其他必需品所需外汇逆差太大,因而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实行土地改革,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经济发展的总方针,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制定并实行了两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首先,继续进行土地改革。50年代实行的土地改革由三个步骤组成,其中三七五减租和耕地放领已于1952年完成。这两项改革使农民受益增加,负担减轻,使农业增长率首次超过了二战以来的人口增长率。1953年起开始进行耕者有其田的改革,把四大主要公营企业的股票卖给地主交换土地,然后再把公地低价出售给农民,使农民有自己的土地,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制定并实行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计划的初衷是通过四年努力,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所以第一期经建计划原名定为《台湾经济四年自给自足方案》,主要包括农业和工业两项内容,以期在美援的帮助下,通过计划的实施,达到以最快的速度、最优方式,增加农工生产,减少进口,稳定社会。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率。在工业方面,把电力、肥料、纺织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四年计划结束后,农业年均增长率达6.20%,比原计划超出了1.4个百分点,实际平均生产指数达到原定目标的98%;工业增长率达11.7%,超过原计划的0.6个百分点,生产指数超过5.9个百分点。最后,制定并实行第二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第一期经建计划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在制定第二期经建计划时,不再只局限在争取自给自足、国际收支平衡等狭窄的视野范围内。除农工生产外,计划还包含国防工业、技术改进、民众收入、就业等内容。总目标定为“继续开发能源,增加农业生产,加速发展工矿事业,扩大出口贸易,以提高国民所得,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③四年后,农业生产超额完成计划的1.3个百分点,工业完成97.2%,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此外,还出台了《改进外汇贸易方案》《对外贸易管理办法》《奖励投资条例》和《十九点财经计划》等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经过八年的努力,到1960年底,台湾基本完成进口替代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从1953~1960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7.3%,人均GNP年增长率达3.7%,度过了经济发展的艰难阶段,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发展时期。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改革措施
进口替代时期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方针,优先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工业企业,生产生活必需品,以满足岛内民众的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替代进口。同时鼓励农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出口创汇,换取岛内生产所需要的紧缺原材料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品。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岛内腾出了市场空间,拉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就业的需求。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此时既遇到发展的大好时机,也面临着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严峻挑战。
1.职教形势:规模有所扩大,质量有待提高。从1953年开始,台湾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进口替代时期。农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农产品的加工与出口仍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但在关税保护和资本设备及原材料进口优先的政策下,严格限制生活消费品的进口,给岛内消费市场留下了空间,并带动本土企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通过这一发展模式,促进了台湾本土替代工业的发展,逐步改变了台湾单一的米糖经济结构和日用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台湾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扭转了就业困难的社会形势,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美援的帮助下,在光复初期社会重建的基础上,经过国民党退台后的四年整治,到1952年底台湾社会开始步入正常的发展之路。职业教育的规模有所扩大,在校生由1949年的33,155人增加到1952年的40,092人,提高了17.3个百分点,农类专业的就读人数约占1/3。由于美援的大量投入以及当局对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学校的设施有所改进,殖民地教育政策遗留的不利发展因素得到进一步消除。经过修订,高、初级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各类课程的安排更趋合理,师资队伍建设被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由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改革初级职业学校的发展引起了教育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职业教育开始缓慢地迈向充满机会与挑战的另一个时期。
2.改革措施:农职为主,工职为辅。为了配合“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经济发展政策,职业教育在农职方面,增加经费投入,扩大实验场地,改进农机教学设备,试办农业综合课程,培养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所需要的技术和半技术劳动力;在工职方面,添置教学设备,实施单位行业训练课程教学,培养工业生产需要的中初级技术人员。职业教育通过大力推广建教合作,设立实用技艺训练中心,普遍加强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办学方针方面,提出以“农职为主,工职为辅,兼顾其他类科”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尽管经过七年重建,经济发展已趋稳定,但农业种养植和农产品加工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1953年农业从业人口达164.7万人,占总就业人口55.6%,农业产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34.6%,职业学校在校生农业类人数占38.56%。第一期和第二经济建设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但农业经济发展仍居重要地位。因而,农业职业教育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发展对象,除综合农业课程试验外,提出了农职教育以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及有关的农村技术人才为主”④的教育目标,并使“农校成为当地农村社会的建教中心”⑤。1954年5月将省立嘉义高农、省立桃园农校、云林县立西臻实验初农、台中县立大甲初农设为示范农校。1953年2月,为了配合“四年经建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举行了有四十多位专家参加的“中美工业职业教育座谈会”,决定成立“工业教育视察团”,就八个方面问题进行调研,以改革工职教育教学。
在办学层次方面,缩小初职与中职的比例,初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发展进入稳定阶段后,在人力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素质需求上逐步提高,初职发展减缓,中职规模扩大,1953~1960年,中职在校生从15,814人增加到44,617人,增加64.6%;初职从29,787人增加到39,720人,只提高25%。中初职合设的学校数从35所发展到80所,提高56.3%;独立设置的中职校从6所增加到22所,提高72.7%;独立设置的初职校从40所减少到7所,降低571%。高等职业教育开始缓慢发展,1953年在校生数为4,240人,占职教在校生的8.5%,学校数5所;1960年增加到7,888人,提高46.2%,但与职教学生总数的比例只提高0.2个百分点,学校数增加到12所,提高1倍多。
在课程及教学改革方面,侧重技能提高。光复之初台湾职校的课程大多由各校参照欧美及日本体例设置,后虽有变动但总体框架改变不大。1955年当局接受美国专家建议,在农职校中推行“综合农业课程”改革,规定学生要在自家的农地上进行作业。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从“整地、播种、施肥、除草、而致收获,再进而参加运销、结账、以至盈亏分析,从头到尾亲身去体验”。⑥家庭没有农地的学生要到学校农场进行作业。在工职教育改革方面,试行美国“单位行业训练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精学一种技能,毕业就能上岗。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提高工场实习比重每周15个小时,约占全部课程的40%,相关理论科目每周9小时,约占25%。”⑦1957年,试办“实用技艺中心”,1960年正式在全台推广。实训中心实行弹性学制,不设入学门槛,招收失学、失业青年及需要学习技能的成年人,有技术特长者即可任教师,没有太多的要求。在教学上侧重技能学习,普通课程仅占10%,技术及实习课程占90%。这种教学模式是台湾职业教育的一大突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经济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师资培养方面,建设职教师资基地。为培养职教师资,1952年采纳美国教育专家的建议,在省立师范学院设立了工业教育学系。为适应单位行业训练课程的教学需要,1954年3月将师资培训分为工职教育甲、乙和工艺教育三大类。甲类主要培养理论学科师资,工艺类主要培养初高中工艺科师资。工职乙类主要培训工场实践师资,但因报考该专业的学生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当年没有开班。后改为招收高中毕业具有6年以上或高工毕业具有4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员,学习一年后即到各工场任实习指导教师,1959年开始招生。1955年在省立农学院设立了农业教育学系,培养农职教育的师资,1957年筹备开设农具工场师资班。
在办学模式改革方面,逐步推广建教合作。建教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调动学校、企业合作办学积极性,共同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措施。1954年台湾当局颁发了《建教合作方案》,要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及生产机构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和实践机会;动员符合职校学习条件的员工参加入学考试;设立建教合作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员。次年教育当局筹划实施《文武教育技术合作》,讨论和制定教材、师资、课程及实习的配合与协调办法,以期使生产劳动与学校学习更紧密结合。
这一时期是台湾经济逐渐复苏的稳定发展阶段,通过以“农业培养工业,工业发展农业”的措施,在美援的大力扶持下,经济开始稳步健康发展。通过鼓励农业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出口,发展本地企业,拓展了岛内消费市场,改善了就业环境。同时通过初级农工产品的出口创汇,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原材料,保证了经济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经过八年时间的发展,台湾单一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制造业比重逐步上升,农、林、牧、渔的比重不断下降,为台湾迈向工业化道路打下了基础。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加速了工业的发展速度。工业生产的扩大,拓展了岛内消费市场,吸收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到工业部门,使经济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并服务经济发展需求才有发展后劲和潜力,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了重要突破。“农职为主,工职为辅”的职教策略较好地对应了以“农业培养工业,工业发展农业”的经济发展策略。办学层次、类科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随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进行改革和调整,有效保障了人力市场的需求,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也为日后台湾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配合和促进打下了基础。
[注释]
①③李宏硕.台湾经济四十年[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47,68.
②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54.
④⑤汪知亭.台湾教育史料新编[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301,301.
⑥⑦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5:33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