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吸取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教训,探讨了阅读教学中“起、承、转、合”的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起”,就是进入新课。让学生自主找出课文中的新词汇、新句子、新语法、重难点。“承”,就是阅读分析理解课文。“转”,即由此及彼,学以致用。“合”,巩固当堂知识。这一连串的教学过程,完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文;课堂教学;过程;起承转合
1起
“起”,就是进入新课。在阅读新课开始时,就让学生调用已学知识各自放声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在自读中用铅笔画出“拦路虎”——新词汇、不明的句子结构、不明的语法、文章中的重难点;并准备在阅读后,各自口述课文内容。自读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读后学生发言,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认为的新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黑板上哪些知识点是学过的,并说出依据。学习过的,擦去,留下新的。教师对新知识点讲解到位后,再让学生各自说出课文的内容,教师板书,同时引导学生发言不重復。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看板书,看哪里不衔接,缺内容,还是缺关联词,这样能够使课文内容迅速补充完善,也使学生逐渐弄明白课文中的人和事,以及阐明的知识或人生道理。
这种不是教师和盘托出知识点,而是学生自主找出知识点的做法,二者区别何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身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这是其一。其二是能把全班学生带人教学目的轨道而积极思维,这是理想的课堂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顺势表扬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把握,特别表扬最后对课文内容作出补充的学生,因为最后从课文中找出补充内容的学生读得最细,对课文内容把握最全面。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播放两遍,第一遍连续播放;第二遍边播放边暂停说知识点,并让学生说出各知识点是哪个学生找出的,加深对知识点的确认、记忆,也起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踊跃发言的作用,让学生也收获成功发言的喜悦。
沿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正常思维逻辑,教师问学生:课文中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由此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把学生一起带入深深的思考。学生再读课文,读后发言:本文说的是什么大道理?从课文中学生可以学到什么?课文是通过哪些分道理或情节来说明一个大道理的?带着这些问题,教学进入下一过程。
2承
“承”,就是分析理解课文。学生反复思考后发言。各个学生说的都是散布在课文中的一个个分道理和情节,把这些道理、情节相加,或者串联成红线,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大道理,就是主题。这一般在课文的内容之外,可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主题明确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头看隐在课文后的大道理,看作者是如何把人、事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主题的,这就是语境。教师接下去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和小道理或细节的关系,这些细节能不能颠倒?通过学生的发言、老师的指点,使学生明确课文段落、主题、语境的特殊性和专一性,逐渐了解英美人的生活思维习惯、英语与母语的迥异。
接下来,让学生记忆背诵课文。这是学生第一次通篇背诵课文。课文是要背熟的,这是学习英语的“苦”,但是背熟以后就会体会到乐趣,变课文中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财富,背诵才使“起”“承”的过程变得有意义而又鲜活,更为重要的是只有熟记课文,才能“转”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形成图式并自然做到知识迁移。
3转
“转”,就是由学转入用。通过对课文的初步背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进一步借图式形象记忆课文,欣赏课文作者为表达中心思想所创造的语境。
正在学生进入课文作者所塑造的意境中,体味文章可感插图的诱惑时,教师引导学生再画一幅轮廓图式,这幅图是另一种构思,它类似于课文图的主题和结构,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句型都可以借用或变化着使用,但人物、事件、语境都变了。新图和课文的区别是,新图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相对于课文,更加有感而发。在老师引导下,对照新图,学生写出新文章。学生按照平常的学习小组:前后桌合并,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各自的图画和文章,看谁课文内容图式、形象迁移更具发散性思维。各小组推荐一人在全班交流。交流后,让学生评出仿文写得最好的某一小组代表,教师给予肯定、指导。
本过程旨在学以致用,必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当学生吸收和积累了阅读课文的大量信息,学生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流畅的人际交流。”这也是英语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新文章和课文一样,是用课文中的知识点和语言结构写人记事的,学生要联想英美外国人的形象和有别于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以至文明举止。
4合
“合”,就是强调文章的知识点,鼓励在实践中运用。教师引导全班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教材编者是把现成文章拿过来就安排做单元阅读课文的,还是为了单元阅读课的教学目的而特意编写的?这又属于一个发散性思维的题目,没有唯一答案。通过学生辩论,认为“特意编写”的占多数。学生琢磨:教材作者选定主题思想,构思成图式、语境,在这篇短文里要复习已学词汇,增加少量新词汇,要把词汇嵌在句子中,并运用已学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已学的、分散的知识点在特定的语境中鲜活地动起来;课文还涵盖本单元的重难点,同时考虑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真是用心良苦。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进入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思考,脑海里出现英美人的天地、语言和生活环境,这就是用地道英语思维,而不是中式英语。
知识来不得含糊,懂得的东西不等于记住,记住才是真正懂得,才能灵活运用。专家研究,词的复现率要达12~100次才能被记住,因此建议学生将经典句段背诵下来,学习致用。
中学英语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课改要在教育规律内,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更充分满足。”笔者探讨了阅读教学中“起、承、转、合”过程的运用,结果发现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英语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师按教学规律、心理认知规律组织学习过程,给学生感觉是“路转溪头忽见”;教师让每个学生充分思维,而师生又共同受到教学规律的约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答案应是多元的,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文;课堂教学;过程;起承转合
1起
“起”,就是进入新课。在阅读新课开始时,就让学生调用已学知识各自放声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在自读中用铅笔画出“拦路虎”——新词汇、不明的句子结构、不明的语法、文章中的重难点;并准备在阅读后,各自口述课文内容。自读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读后学生发言,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认为的新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黑板上哪些知识点是学过的,并说出依据。学习过的,擦去,留下新的。教师对新知识点讲解到位后,再让学生各自说出课文的内容,教师板书,同时引导学生发言不重復。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看板书,看哪里不衔接,缺内容,还是缺关联词,这样能够使课文内容迅速补充完善,也使学生逐渐弄明白课文中的人和事,以及阐明的知识或人生道理。
这种不是教师和盘托出知识点,而是学生自主找出知识点的做法,二者区别何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身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这是其一。其二是能把全班学生带人教学目的轨道而积极思维,这是理想的课堂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顺势表扬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把握,特别表扬最后对课文内容作出补充的学生,因为最后从课文中找出补充内容的学生读得最细,对课文内容把握最全面。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播放两遍,第一遍连续播放;第二遍边播放边暂停说知识点,并让学生说出各知识点是哪个学生找出的,加深对知识点的确认、记忆,也起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踊跃发言的作用,让学生也收获成功发言的喜悦。
沿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正常思维逻辑,教师问学生:课文中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由此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把学生一起带入深深的思考。学生再读课文,读后发言:本文说的是什么大道理?从课文中学生可以学到什么?课文是通过哪些分道理或情节来说明一个大道理的?带着这些问题,教学进入下一过程。
2承
“承”,就是分析理解课文。学生反复思考后发言。各个学生说的都是散布在课文中的一个个分道理和情节,把这些道理、情节相加,或者串联成红线,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大道理,就是主题。这一般在课文的内容之外,可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主题明确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头看隐在课文后的大道理,看作者是如何把人、事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主题的,这就是语境。教师接下去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和小道理或细节的关系,这些细节能不能颠倒?通过学生的发言、老师的指点,使学生明确课文段落、主题、语境的特殊性和专一性,逐渐了解英美人的生活思维习惯、英语与母语的迥异。
接下来,让学生记忆背诵课文。这是学生第一次通篇背诵课文。课文是要背熟的,这是学习英语的“苦”,但是背熟以后就会体会到乐趣,变课文中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财富,背诵才使“起”“承”的过程变得有意义而又鲜活,更为重要的是只有熟记课文,才能“转”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形成图式并自然做到知识迁移。
3转
“转”,就是由学转入用。通过对课文的初步背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进一步借图式形象记忆课文,欣赏课文作者为表达中心思想所创造的语境。
正在学生进入课文作者所塑造的意境中,体味文章可感插图的诱惑时,教师引导学生再画一幅轮廓图式,这幅图是另一种构思,它类似于课文图的主题和结构,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句型都可以借用或变化着使用,但人物、事件、语境都变了。新图和课文的区别是,新图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相对于课文,更加有感而发。在老师引导下,对照新图,学生写出新文章。学生按照平常的学习小组:前后桌合并,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各自的图画和文章,看谁课文内容图式、形象迁移更具发散性思维。各小组推荐一人在全班交流。交流后,让学生评出仿文写得最好的某一小组代表,教师给予肯定、指导。
本过程旨在学以致用,必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当学生吸收和积累了阅读课文的大量信息,学生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流畅的人际交流。”这也是英语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新文章和课文一样,是用课文中的知识点和语言结构写人记事的,学生要联想英美外国人的形象和有别于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以至文明举止。
4合
“合”,就是强调文章的知识点,鼓励在实践中运用。教师引导全班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教材编者是把现成文章拿过来就安排做单元阅读课文的,还是为了单元阅读课的教学目的而特意编写的?这又属于一个发散性思维的题目,没有唯一答案。通过学生辩论,认为“特意编写”的占多数。学生琢磨:教材作者选定主题思想,构思成图式、语境,在这篇短文里要复习已学词汇,增加少量新词汇,要把词汇嵌在句子中,并运用已学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已学的、分散的知识点在特定的语境中鲜活地动起来;课文还涵盖本单元的重难点,同时考虑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真是用心良苦。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进入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思考,脑海里出现英美人的天地、语言和生活环境,这就是用地道英语思维,而不是中式英语。
知识来不得含糊,懂得的东西不等于记住,记住才是真正懂得,才能灵活运用。专家研究,词的复现率要达12~100次才能被记住,因此建议学生将经典句段背诵下来,学习致用。
中学英语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课改要在教育规律内,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更充分满足。”笔者探讨了阅读教学中“起、承、转、合”过程的运用,结果发现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英语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师按教学规律、心理认知规律组织学习过程,给学生感觉是“路转溪头忽见”;教师让每个学生充分思维,而师生又共同受到教学规律的约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应是开放性的,答案应是多元的,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