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不再互相问好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段时间我在伦敦住,大不列颠给我的印象除了完善的交通和遍地的风衣之外,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了。我还记得住进宿舍的当晚,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外面下着伦敦常见的绵绵细雨,内心愁苦万分。这时听到有人敲门,然后几个白人很热情地冲进来,兴高采烈地说有个party,邀请我去参加。尽管这在一个中国人看来非常突兀,但我还是跟着去了,并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愉快的夜晚。
  我有时候在路边抽烟,会有伦敦青皮跑过来借火。对方点着之后,不会匆匆而去,而是热情地攀谈起来:“我听说你们那个国家……”或者“我们那个女王就别提啦……”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甚至有一次我在海德公园的椅子上吃盒饭,一个遛弯的英国老头居然停下来跟我套近乎,提醒我风大,小心吃坏肚子。说完,他就像邓布利多一样跑着消失了。
  后来我回到熟悉的祖国,这种事情就没有再发生过。在机场借完火的中年人面带忧虑,紧皱着眉头快步离去;蹲在路边吃盒饭会被当作民工而遭受歧视,还会招来几只轻佻的野狗;搬到新的小区永远不会听到有入敲门,除非来的是做人口登记的警察。
  跟我的同胞比起来,我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就像越狱的犯人又回到熟悉的牢房。我见到乞丐仿佛一阵风掠过,面对陌生人的搭讪就像处女一样警惕。曾经有一次,一个路边迷路的小学生向我借一块钱坐公交回家,我仔细盘查了她的学生证后才给了她。等她道谢走了之后,我才怔怔地回过神来,头一次为自己感到羞耻。
  这一切的发生既平常却又让人感到怪异,因为以前并不是这个样子。在我小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那么多隔阂,在乡间,夜不闭户是常有的事情。基于社区邻里关系而建立的基层组织构成了中国社会最稳定的基石,而随着90年代以后城市化大规模展开,消费主义席卷一切,这些传统的东西都在逐渐被抛弃,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信任,都变得越来越淡,我们都成了这个国家的陌生人。
  罗伯特·帕特南写过一本叫“独自打保龄球”的书,描绘了美国社群生活是如何走向衰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正如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民热衷于各种有组织的生活,闲暇时间在和邻居喝茶聊天中度过,喜欢建立各种俱乐部。卡波特的小说《冷血》对此有过很细致的描述,这种公民参与和互助的热情成为美国爱国主义的根本,于是,“一代人在那里互相问好”。
  然而,后来这些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制度不同,但中国和美国的某些轨迹是相同的。美国人从俱乐部里的热闹繁荣演变成了独自打保龄球的一群人,中国人从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脱离出来,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宅男宅女。当普遍的冷漠被推向极致的时候,18个路人对躺在递上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或者摔倒在地的老人被众人围观,就不再是一件多么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而是一个必然结果。
  我们一边匆忙赶路,一边抱怨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却从未想过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的传统秩序已在悄然远去,但新的秩序却没有因此而扬帆起航。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人与人之间冷漠以对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反思一下,我们能否以自己的切身行动来为这个不够友好的世界增加几分暖人的温情呢?
  (摘自《读者》)
其他文献
我家门前有个白马湖。我长大后才发觉,各地有不少叫白马湖的地方,但我家边上这个大概算是最有名头的。上世纪20年代,乡绅陈春澜捐资在湖边设了一座私立中学,名为春晖,一批现在想来令人艳羡的名士曾在此执教或讲学过,蔡元培、叶圣陶、陈望道、刘大白、俞平伯、夏丐尊、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朱光潜……寄届期间,许多人的笔墨中又留下了对白马湖的纪念。最知名的大概是朱自清、夏丐尊的散文和丰子恺的漫画。拿今天的话来说
期刊
三月。画舫。一条名叫修水的河。  我,先是行走在三月的风里,行走在修水的岸边。我同河流只隔了一道浅浅的堤岸。软软的风,暖暖的阳光,很快就簇拥在指尖上。我的手伸出去,它就横亘在河流之上;但我很少这样做,我怕它一不留神会伤着河流的眼睛。  是的,河流是有眼睛的,它的眼睛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看不到丝毫的阴霾。它的眼中有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飞鸟的掠影,静静的舟楫。一个站在堤岸上的人。不过是它睫毛上一
期刊
女孩和男孩恋爱了。  说起来很简单。有一次,女孩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男学生们用自行车驮着女生们在公路上飞驰。她坐在那个男孩的自行车后架上,看见男孩的头发迎风扬起来的样子很是潇洒,于是就喜欢上了这个男孩。  那时,她并不懂得爱情是怎么一回事。在男孩送给她一个玩偶之后,她就像电视里的那些青年男女一样,不再叫男孩的名字了,直接叫他“老公”。然后,她把他送的玩偶叫成了他的名字。她觉得这样很幸福,很好玩。每
期刊
我是留级专家  我3岁开始读一年级,太小了一点,升不了级,就留级。6岁逃难到大陆,在一个地方念小四,跟着跳上初一,又跌落到小三。后来到了佛山华英中学,老师问我最高读几年级,我说初一,就考初一,不及格,就读小六。读了一年毕不了业,那就试试初一吧。读了一年,又升不了学,看来读初一不行,学校又叫我读小六。  1g48年回香港,我爸爸收到华英中学校长的信,说你儿子没什么希望了,不要令我们难做,别回来了。我
期刊
1982年,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无拘无束的性格。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  上小学时,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从那日寸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只是父母不允,常常在我看得紧张之时杀过来
期刊
前些天的一个晚上,我在街边跑完步以后,沿着洒有淡黄色灯光的林阴道随意地走着;忽然,我听到幽蓝而高的夜空中传来几声久违了的布谷鸟的鸣声,我的心府豁然洞开,一下子仿佛置身故乡的田野。我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叫了几声,也算是对飞过城市上空的布谷鸟的回应。  后来又有多次在这城市里听到布谷的叫声,奇怪的是都在夜间。也许白天市声太嘈杂,根本听不见;也许布谷鸟也喜欢在夜间出来——夜里安静也显得空旷多了,空气不消说也
期刊
在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桥,成都人称它为二号桥。我每晚+点从桥上经过都会看到三个年轻小贩在路灯下玩扑克。他们的身后放着三辆自行车,车上的家什表明他们的身份,一个是卖爆米花的,一个是卖甘蔗的,一个是卖花的。他们这种小摊贩是城管重点打击的对象,他们的谋生也就显得格外的不易。白天他们和城管打游击,东奔西跑游窜于城市越来越少的空白管理地带,把车上的货物换成为数并不太多的钱。每晚九点左右,他们就像归巢性
期刊
在17岁那年,我读过一句格言,大概内容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这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句话从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愿意做我今天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是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刻到了。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早晨7:30我做了一个检查
期刊
①吃完团年饭,刚生燃火盆,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  ②我猫在火盆前烤火,双手夸张地在火苗上抓来抓去。新婚才三个月的妻偎在我身旁,把手笼在袖子里。妻是城里人,正月初五要上班,妻不想让同事闻见她手上烤过火的柴火味儿。  ③爹烤了会火,又咳嗽了一通,开始脱我给他买的大头靴,换上一双大胶鞋。我问爹,下这大的雪,换鞋干啥去?  ④爹没言语,娘插了句,能干啥,挖南瓜窝子呗!我想起来了,老辈人传下的规矩,三十吃
期刊
我小的时候,生产大队还没有解散,我们是第二生产队。白天,大人在田里劳作,我们在地头跑和玩,满头大汗。  不远处是队里的瓜地,我们更喜欢去那里,看新芽一天天长大,秧子伸长,开花,结果。那时候,每家都有自留地,队上种小麦、玉米,自留地也会种,唯有瓜,很少有人种,粮食都不够吃,种瓜,从来没有想过。  种瓜是一门手艺活。队上特意聘请了一个外地人侍弄那片瓜地。从播下种子到瓜熟,都由他负责。  地里种的大多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