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串平常的数字,这个时间长河里微小的一瞬,因为一场灾难,成了我们必须永远记住的时刻。这一刻将成为一组特殊的数字,铭刻在我们的生命年轮上,载入我们的史册里,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大震、大悲、大爱,废墟上下,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如此感动,它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
那一刻。以人为本如此诠释
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令人撕肝裂肺的时刻,山崩地裂,地动山摇,房倒屋塌,家破人亡……一场较之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震级更高、烈度更大、破坏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广的灾难,突然降临了。在这场惨绝人寰的自然灾害面前,山体崩裂了,江河堵塞了,房屋倒塌了,亲人遇难了,灾害改变了地貌,改变了山川,改变了环境,但改变不了生命的至尊与美好。
人,是世界最可宝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宗旨。下午三点,结束了在河南对粮库的视察刚刚回到北京办公室不到半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便通知他的警卫员“去汶川”,并在飞机上发表动员讲话。此刻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特大震情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此后40分钟,温家宝前往汶川的消息。在中央部委主要负责人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显然,这一次情况不比以往,熟知政治规则的官员们意识到,这并非是一则简单的领导人行程通报,而是一纸动员令。
时间就是生命。震后不到10分钟,新华社就向外发布汶川大地震的消息。15:00中国地震局派出第一批由33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与183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奔赴灾区。16:00,中国气象局启动了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命令。18:25,民政部已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灾区。20:25,公安部全警动员,支援灾区。20:31,卫生部派出的10余支卫生应急队伍起程赴汶川开展救援工作。成都军区6000名先头部队官兵,在震后1小时内陆续到位;1万名武警、消防、公安、民兵预备役急集后当晚赶赴重灾区救援,三天内增援部队达到10多万人。
救人,救灾。中央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胡锦涛在京调兵遣将,支援抗震,温家宝深入灾区察看灾情,指挥救灾。灾民缺少帐篷和过渡房,胡锦涛飞赴浙江、河北考察救灾帐篷和过渡房生产情况,温家宝重返四川灾区,坐镇指挥灾民安置工作。胡锦涛、温家宝亲赴震区一线指挥,冒着余震的威胁。冒着绵绵的雨水,不惧山体滑坡。不惧危房坍塌,踩着瓦砾,踩着泥泞,或果决,或忧虑,或震怒,或悲伤,这一切的一切,饱含着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深情和关爱。他们面对失去亲人的灾民,他们面对失去生命的逝者。他们面对承受着巨大压力、已经作出重大努力的救援人员。反复下达的命令就是“首先救人”、“救人第一”。反复强调的主题就是“救人是重中之重”,“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只要有人在,工厂可以重盖,家园可以重建。”铮铮誓言一再昭示一个伟大真理,无论存在什么差异、什么区别、什么不同,只有生命至高而美好。胡主席和温总理的言行,之所以感动世人,感动世界,正是因为他们身体力行,全面而深刻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已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高度共识。
那一刻,生命光华如此灿烂
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刻骨铭心的时刻,大地颤抖,天昏地暗,无数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然而,在这一刻,无数生命创造了奇迹,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光华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绽放在废墟之上,让人动容。
一分一秒,扣人心扉。72小时被称为救人“黄金时间”,无数生命被救起,有了生的希望。瓦砾下还有多少生命,你在哪里?100小时、110小时、124小时、148小时、150小时、160小时、179小时、196小时、216小时……一女子被埋120多小时从未想过会死,为了充饥,啃光了自己的指甲;一对夫妻被埋,5片豆腐干吃了3天;男子靠吃纸喝尿液维持生命最终获救;12岁女孩为了活下去,断腿自救;矿工一百多小时避飞石、过雪山、挖野菜、游悬湖、钻隧道。走完最艰难的长征;一位104岁老人在废墟中从没放弃过对生的渴望,4天后他被成功救出;一只苹果救了一条命……在自然面前,在时间面前,人是渺小的,人生是短暂的,不过。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刻迸发出惊人的力量,生命无价,生命永恒!
生命是美丽的。一个女孩被困废墟,面对媒体镜头,她叮嘱记者:“把我拍得美丽一些!”一个3岁男童被救出来,在担架上忍着伤痛,向救援人员敬礼;一个女孩在被救起的那一刻,用清晰昂扬的声音说:“我很高兴我还活着,谢谢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7龄童被埋,昏迷24小时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书包在哪里;一个初中女孩被救出之前,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一个刚刚被救出来的5个月大的女婴,妈妈遇难了,她依偎在一个士兵怀里,眼神里有惊奇,还有渴望;几个小女孩在一片废墟前面,看着路上的汽车,一起微笑着扬起欢迎的手臂:北川一中高一年级学生被埋在废墟里,活着的人都开始唱歌,最后一句是《童话》中的“幸福和快乐是结局”;腿和手指都严重受伤的罗瑶对抱着她的武警战士说:“叔叔,我想弹钢琴、跳芭蕾舞”;16岁女孩对看望她的温总理写下了“我要读书”,……生命,如此美好,如此神奇,无论是阳光还是阴霾,永远挥之不去的是憧憬和渴望。这一刻。生命的光华才如此灿烂,这一刻,生命让人如此感动。
生命是至上的。温总理主动给担架上的小女孩让路;解放军某部官兵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急行军21个小时赶到汶川县城,向中央报告震中受灾情况:4500名空降兵出发前全部写下“遗书”,空降兵某部15位官兵在5000米高空中,纵身_跳,改写高空“三无”情况下高原的跳伞纪录;为救一位幸存者,战士们苦战近4个昼夜,机械无法作业,他们就用双手扒刨挽救生命,抬着担架,生死接力,5公里山路,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他们用生命去挽救生命,用生命给予生命的尊重。
那一刻,人性力量如此伟大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时间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上,地震的记忆或许会是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但灾难的现场却成为凝聚人心、提升精神境界的强大磁场,这里有眼泪,更有温暖。“我们都是汶川人!”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城乡地头,这句话成为质朴激昂的共同心声。在无数人的哀痛与悲悯中,人性在升华:同是一家人,我们在一起。心手相连,永不分离,决不言弃!
只要有爱。一个小伙子连续两天两夜守候在被埋女友的废墟前,和被困女友讨论着婚礼。讨论着柴米油盐,讨论着苦辣酸甜,女友最终获救;一位男子听到四川发生地震后,急忙从北京赶赴灾区和已离婚的妻 子团聚并复婚:一打工仔震后开摩托车行驶1500公里去看望未婚妻;一妻子在废墟外唱歌给被困丈夫听。歌声给了他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在无情的废墟面前。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
只要有爱。一对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为3岁女儿搭起生命围墙;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有了呼吸,而怀里的女婴含着母亲的乳头,艰难地吮吸着;同样是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护卫着襁褓中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短信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北川高一(1)班姜栋怀在废墟下用细木棍给父母留下“绝笔”:爸爸妈妈对不起,愿你们一定走好。……
只要有爱。中学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像天使一般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学生得救了,他却献出了51岁的生命;21岁女教师向倩的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张开的双臂下,仍紧紧地搂着3个也已死去的学生;地震发生时。映秀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却被掩埋在废墟之中……在无情的废墟面前,多少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灿烂的光华。
只要有爱。女警察用坚守抗灾一线的行动祭奠10位遇难家人;民警蒋小娟把6个月大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却为9名急需哺乳的孤儿喂奶;花甲老人报名赴灾区做卫生防疫志愿者:救援部队连续战斗14小时只吃过一碗稀饭:武警父子兵在亲人震亡后9昼夜救援群众:9位家人遇难男子忍痛投入救援;公安局副局长纵身推开女记者后遇难:男生被救后冒险返回废墟救起女生:一位身患绝症的研究生遗言要求将所剩治病款捐给灾区;18岁少年冲进幼儿园救出3个孩子;95岁老人为灾区捐出10万元养老钱;92岁的老红军当年曾三走汶川。他如今又捐出1万元抚恤金;南京街头一位乞讨人员分两次捐出105元;盐城74岁农民卢秀英捐出自己的积蓄一万元:一个受灾较轻的村全体村民拒领政府2900元救灾款,并主动捐出3700多元……
只要有爱。全球华人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和政府对于救灾的热情和对于中国的支持,显示了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生命所具有的普世意义在这里超越了一切限制和鸿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人性力量。
爱情、亲情、友情、乡情,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师生情、战友情、同学情、兄弟情、姐妹情、同胞情……这些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在地震中碰撞。在灾区人民顽强的抗争里,在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里出现。在全国人民滂沱的泪雨里。我们看到的是无私、真诚、善良、同情、宽容、悲悯,重读了人类最初始的血脉相连。关爱每个生命应从每个细节开始,尤其需要从心灵关爱做起。人性力量如此伟大,也如此神奇。
那一刻,一种精神如此升华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时刻,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七天后的19日14时28分,国旗半垂,汽笛长鸣,举国同悲。数万同胞转瞬离去,13亿人莫不悲戚,全国哀悼,顺应民意,反映民心,悼念死者,激励生者。而由生命意义、人性光辉升华的精神力量,更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这种动力将激励着我们昂首走向未来。
地震,在另一个层面上,就这样给我们提供了一场心灵洗礼,让我们在平常的庸碌或者荒芜中,重新注入了一种久违了的力量,重建精神家园。从此,我们更加切身体会到,人无论在世界上漂泊多久,总有一种力量在关怀着自己、温暖着自己,同时,我们也在关怀着别人、温暖着别人,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更加懂得了关爱、感恩、关怀、敬畏的含义。“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海外媒体如是说。“80后”“90后”们,以自己在震灾中的表现,赢得了赞叹。尽管还有不少需要校正的地方。但在这次震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勇于承担的一代,是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一代,有能力担当起中国的未来。
地震发生以来,大家在慰问灾区人民、尽全力支援灾区人民的同时,也在关怀身边的人,不少恋人拉近了关系,不少亲人增添了亲情,不少朋友增强了友谊,一条条温馨的短信、一个个问候的电话。一封封慰藉的函件、一声声温软的话语,朋友之间的相聚、亲人之间的交往,这些都在无形中增添了许多许多人间真情和至爱。
通过这一次地震,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人活着的意义,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同时,我们要学会敬畏和感恩。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呵护在温暖着我们,少些抱怨和患得患失,多些感恩和豁达,少些隔膜和猜忌,多些真诚和善良。这样,我们的人生将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人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但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束最耀眼的光亮。对一个国家来说,多难兴邦,而对一个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灾难面前,我们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责编 金锋
那一刻。以人为本如此诠释
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令人撕肝裂肺的时刻,山崩地裂,地动山摇,房倒屋塌,家破人亡……一场较之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震级更高、烈度更大、破坏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广的灾难,突然降临了。在这场惨绝人寰的自然灾害面前,山体崩裂了,江河堵塞了,房屋倒塌了,亲人遇难了,灾害改变了地貌,改变了山川,改变了环境,但改变不了生命的至尊与美好。
人,是世界最可宝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宗旨。下午三点,结束了在河南对粮库的视察刚刚回到北京办公室不到半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便通知他的警卫员“去汶川”,并在飞机上发表动员讲话。此刻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特大震情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此后40分钟,温家宝前往汶川的消息。在中央部委主要负责人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显然,这一次情况不比以往,熟知政治规则的官员们意识到,这并非是一则简单的领导人行程通报,而是一纸动员令。
时间就是生命。震后不到10分钟,新华社就向外发布汶川大地震的消息。15:00中国地震局派出第一批由33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与183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奔赴灾区。16:00,中国气象局启动了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命令。18:25,民政部已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灾区。20:25,公安部全警动员,支援灾区。20:31,卫生部派出的10余支卫生应急队伍起程赴汶川开展救援工作。成都军区6000名先头部队官兵,在震后1小时内陆续到位;1万名武警、消防、公安、民兵预备役急集后当晚赶赴重灾区救援,三天内增援部队达到10多万人。
救人,救灾。中央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胡锦涛在京调兵遣将,支援抗震,温家宝深入灾区察看灾情,指挥救灾。灾民缺少帐篷和过渡房,胡锦涛飞赴浙江、河北考察救灾帐篷和过渡房生产情况,温家宝重返四川灾区,坐镇指挥灾民安置工作。胡锦涛、温家宝亲赴震区一线指挥,冒着余震的威胁。冒着绵绵的雨水,不惧山体滑坡。不惧危房坍塌,踩着瓦砾,踩着泥泞,或果决,或忧虑,或震怒,或悲伤,这一切的一切,饱含着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深情和关爱。他们面对失去亲人的灾民,他们面对失去生命的逝者。他们面对承受着巨大压力、已经作出重大努力的救援人员。反复下达的命令就是“首先救人”、“救人第一”。反复强调的主题就是“救人是重中之重”,“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只要有人在,工厂可以重盖,家园可以重建。”铮铮誓言一再昭示一个伟大真理,无论存在什么差异、什么区别、什么不同,只有生命至高而美好。胡主席和温总理的言行,之所以感动世人,感动世界,正是因为他们身体力行,全面而深刻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已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高度共识。
那一刻,生命光华如此灿烂
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刻骨铭心的时刻,大地颤抖,天昏地暗,无数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然而,在这一刻,无数生命创造了奇迹,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光华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绽放在废墟之上,让人动容。
一分一秒,扣人心扉。72小时被称为救人“黄金时间”,无数生命被救起,有了生的希望。瓦砾下还有多少生命,你在哪里?100小时、110小时、124小时、148小时、150小时、160小时、179小时、196小时、216小时……一女子被埋120多小时从未想过会死,为了充饥,啃光了自己的指甲;一对夫妻被埋,5片豆腐干吃了3天;男子靠吃纸喝尿液维持生命最终获救;12岁女孩为了活下去,断腿自救;矿工一百多小时避飞石、过雪山、挖野菜、游悬湖、钻隧道。走完最艰难的长征;一位104岁老人在废墟中从没放弃过对生的渴望,4天后他被成功救出;一只苹果救了一条命……在自然面前,在时间面前,人是渺小的,人生是短暂的,不过。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刻迸发出惊人的力量,生命无价,生命永恒!
生命是美丽的。一个女孩被困废墟,面对媒体镜头,她叮嘱记者:“把我拍得美丽一些!”一个3岁男童被救出来,在担架上忍着伤痛,向救援人员敬礼;一个女孩在被救起的那一刻,用清晰昂扬的声音说:“我很高兴我还活着,谢谢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7龄童被埋,昏迷24小时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书包在哪里;一个初中女孩被救出之前,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一个刚刚被救出来的5个月大的女婴,妈妈遇难了,她依偎在一个士兵怀里,眼神里有惊奇,还有渴望;几个小女孩在一片废墟前面,看着路上的汽车,一起微笑着扬起欢迎的手臂:北川一中高一年级学生被埋在废墟里,活着的人都开始唱歌,最后一句是《童话》中的“幸福和快乐是结局”;腿和手指都严重受伤的罗瑶对抱着她的武警战士说:“叔叔,我想弹钢琴、跳芭蕾舞”;16岁女孩对看望她的温总理写下了“我要读书”,……生命,如此美好,如此神奇,无论是阳光还是阴霾,永远挥之不去的是憧憬和渴望。这一刻。生命的光华才如此灿烂,这一刻,生命让人如此感动。
生命是至上的。温总理主动给担架上的小女孩让路;解放军某部官兵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急行军21个小时赶到汶川县城,向中央报告震中受灾情况:4500名空降兵出发前全部写下“遗书”,空降兵某部15位官兵在5000米高空中,纵身_跳,改写高空“三无”情况下高原的跳伞纪录;为救一位幸存者,战士们苦战近4个昼夜,机械无法作业,他们就用双手扒刨挽救生命,抬着担架,生死接力,5公里山路,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他们用生命去挽救生命,用生命给予生命的尊重。
那一刻,人性力量如此伟大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时间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上,地震的记忆或许会是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但灾难的现场却成为凝聚人心、提升精神境界的强大磁场,这里有眼泪,更有温暖。“我们都是汶川人!”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城乡地头,这句话成为质朴激昂的共同心声。在无数人的哀痛与悲悯中,人性在升华:同是一家人,我们在一起。心手相连,永不分离,决不言弃!
只要有爱。一个小伙子连续两天两夜守候在被埋女友的废墟前,和被困女友讨论着婚礼。讨论着柴米油盐,讨论着苦辣酸甜,女友最终获救;一位男子听到四川发生地震后,急忙从北京赶赴灾区和已离婚的妻 子团聚并复婚:一打工仔震后开摩托车行驶1500公里去看望未婚妻;一妻子在废墟外唱歌给被困丈夫听。歌声给了他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在无情的废墟面前。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
只要有爱。一对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为3岁女儿搭起生命围墙;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有了呼吸,而怀里的女婴含着母亲的乳头,艰难地吮吸着;同样是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护卫着襁褓中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短信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北川高一(1)班姜栋怀在废墟下用细木棍给父母留下“绝笔”:爸爸妈妈对不起,愿你们一定走好。……
只要有爱。中学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像天使一般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学生得救了,他却献出了51岁的生命;21岁女教师向倩的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张开的双臂下,仍紧紧地搂着3个也已死去的学生;地震发生时。映秀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却被掩埋在废墟之中……在无情的废墟面前,多少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灿烂的光华。
只要有爱。女警察用坚守抗灾一线的行动祭奠10位遇难家人;民警蒋小娟把6个月大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却为9名急需哺乳的孤儿喂奶;花甲老人报名赴灾区做卫生防疫志愿者:救援部队连续战斗14小时只吃过一碗稀饭:武警父子兵在亲人震亡后9昼夜救援群众:9位家人遇难男子忍痛投入救援;公安局副局长纵身推开女记者后遇难:男生被救后冒险返回废墟救起女生:一位身患绝症的研究生遗言要求将所剩治病款捐给灾区;18岁少年冲进幼儿园救出3个孩子;95岁老人为灾区捐出10万元养老钱;92岁的老红军当年曾三走汶川。他如今又捐出1万元抚恤金;南京街头一位乞讨人员分两次捐出105元;盐城74岁农民卢秀英捐出自己的积蓄一万元:一个受灾较轻的村全体村民拒领政府2900元救灾款,并主动捐出3700多元……
只要有爱。全球华人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和政府对于救灾的热情和对于中国的支持,显示了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生命所具有的普世意义在这里超越了一切限制和鸿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人性力量。
爱情、亲情、友情、乡情,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师生情、战友情、同学情、兄弟情、姐妹情、同胞情……这些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在地震中碰撞。在灾区人民顽强的抗争里,在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里出现。在全国人民滂沱的泪雨里。我们看到的是无私、真诚、善良、同情、宽容、悲悯,重读了人类最初始的血脉相连。关爱每个生命应从每个细节开始,尤其需要从心灵关爱做起。人性力量如此伟大,也如此神奇。
那一刻,一种精神如此升华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时刻,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七天后的19日14时28分,国旗半垂,汽笛长鸣,举国同悲。数万同胞转瞬离去,13亿人莫不悲戚,全国哀悼,顺应民意,反映民心,悼念死者,激励生者。而由生命意义、人性光辉升华的精神力量,更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这种动力将激励着我们昂首走向未来。
地震,在另一个层面上,就这样给我们提供了一场心灵洗礼,让我们在平常的庸碌或者荒芜中,重新注入了一种久违了的力量,重建精神家园。从此,我们更加切身体会到,人无论在世界上漂泊多久,总有一种力量在关怀着自己、温暖着自己,同时,我们也在关怀着别人、温暖着别人,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更加懂得了关爱、感恩、关怀、敬畏的含义。“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海外媒体如是说。“80后”“90后”们,以自己在震灾中的表现,赢得了赞叹。尽管还有不少需要校正的地方。但在这次震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勇于承担的一代,是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一代,有能力担当起中国的未来。
地震发生以来,大家在慰问灾区人民、尽全力支援灾区人民的同时,也在关怀身边的人,不少恋人拉近了关系,不少亲人增添了亲情,不少朋友增强了友谊,一条条温馨的短信、一个个问候的电话。一封封慰藉的函件、一声声温软的话语,朋友之间的相聚、亲人之间的交往,这些都在无形中增添了许多许多人间真情和至爱。
通过这一次地震,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人活着的意义,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同时,我们要学会敬畏和感恩。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呵护在温暖着我们,少些抱怨和患得患失,多些感恩和豁达,少些隔膜和猜忌,多些真诚和善良。这样,我们的人生将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人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但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束最耀眼的光亮。对一个国家来说,多难兴邦,而对一个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灾难面前,我们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责编 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