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的情感外交与历史功绩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在位时期对英国历史的作用以及她一生的情感生活一直都是众多学者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其在位期间的历史背景、情感生活及其历史功绩进行论述进而从多方面总结出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的执政风格。对回顾这位伟大女性的执政技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情感外交;历史功绩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著名的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也是英国的第二位女王(珍·格雷除外)。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很多学者对伊丽莎白一世赞誉有加。1558年11月17日,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一世终于登上了英国王位,开始了她对英国长达45年的统治。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伊丽莎白一世的简单探讨,深入了解伊丽莎白一世的情感外交手段与其在位时期的其它事件。在讲述伊丽莎白女王的伟大功绩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她的童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
  伊丽莎白一世是亨利八世与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又继承了父亲傲慢的王者气质。在小时候,这种品质性情还难以为其他人所注意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伊丽莎白的成熟,她的性格越來越被人们所了解,有人渐渐认识到伊丽莎白一世是“隐藏在美貌下的一只可怕的狮子”。
  1553年,玛丽一世继位,这一年,伊丽莎白二十岁。1558年,玛丽一世在遗憾中离开人世,伊丽莎白的苦日子也终于到头了。在举国欢呼中,伊丽莎白一世终于登上了王位。
  伊丽莎白一世的青少年时代是非常困苦的,充满曲折,但是伊丽莎白本身的冷静与理智使她可以在危险来临时周旋开来,这也是她后来妥善处理宗教矛盾的过人之处。
  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之后,她终身不嫁,有着“童贞女王”的称号。伊丽莎白为何这样做,又为何与许多外交使者或者公爵保持暧昧关系,这其中的原因也一直是许多学者讨论的热点。
  由于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都没有子嗣,所以这位新女王的情感和婚姻问题就成为大臣们关注的重点。这位女王,始终秉持现实主义的原则,理智与冷静的做事态度,从自己国家最大化利益出发,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每一次婚姻外交,为自己深爱的国家争取更多有力的支持与利益。女王的婚姻外交,对英国的政治,国家前途都产生了许多重大的影响。单从影响来看,还是有很大意义的。“纵观女王当政时期的外交政策,其特点是能够顺应时事变化,在错综复杂的外交政策中寻找到英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伊丽莎白继位之后,国内天主教与新教徒之间水火不容,矛盾很深,以前女王为靠山的天主教分子时刻挑战着这位年轻的女王,而且以激进著称的清教徒也不甘示弱,时刻要求改革宗教政策。在这些压力之下,她决心一继位就针对宗教政策进行一些改革。她并没有采取血腥的手段,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折中、适当的政策和路线,尽量满足各个宗教派别的倾向。她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采取最温和的宗教手段手段保持国家稳定。这种折中温和的手段就是加强英国国教一安立甘教。
  伊丽莎白的宗教政策还是很温和的,但是又饱含力度。在她继位之初,国内的宗教矛盾是很复杂的,要想解决这一大问题就必须考虑全面,毕竟天主教势力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农民以及下层人士中,他们虽然不敢反抗王室,但是他们联合的力量确是可怕的。因此,伊丽莎白必须实行周全之策。总结来说,伊丽莎白的宗教手段成功的原因还是可以探究出来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伊丽莎白本身的智慧与理性,还有她遇事善变、灵活的性格;另一方面是从民众心理来说。英国民众经历了亨利八世的温和的宗教改革,又见证了玛丽一世的血腥屠杀,对于伊丽莎白的这种折中调和的宗教改革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愿意接受的。所以,女王的宗教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迎合了民众需求,也保证了社会稳定与促进了经济发展。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还做了一件对英国历史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就是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此时的英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财政不足是最大的一个障碍。玛丽一世在位时期撇下的财政拮据、英国当时生产率的下降等这些问题困扰着这位女王。但是,女王总能想出办法。她积极调整军事政策,加强海军建设,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女王又任命哈金斯掌管海军。哈金斯也不辜负女王的期望,充分依靠自己丰富的海上经验与博远的见识,根据英国周边海峡的实际情况,对英国的船舰进行了调整并在船舰上配置了武器。女王在国家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拨款进行海军建设。
  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一个不一般的优势,就是英国海盗。女王在当时,并不排斥海盗,相反利用他们强大的海上作战能力,拉拢支持他们与西班牙进行作战。当时著名的海盗得雷克就被女王选中并委以重任,率领他的海盗式舰队出发,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俘获西班牙许多舰队,西班牙损失惨重。伊丽莎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这在英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喜事。成功的原因也可从两方面探究。一方面当然是伊丽莎白能够知人善用,能够充分利用各界力量,比如不排斥海盗,还予重用,任命其领导最后的决战,“之后还先后将他们选人议会中来”。其次也是西班牙方面大意和策略失当。
  综上所述,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英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好的发展趋势,与她继位之初的社会面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上,我们主要讲了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的婚姻外交与主要的功绩,当然,在这一时期,在社会文化和物质生活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取得许多进步。比如,诗歌和文学蓬勃发展,文艺复兴更是被伊丽莎白推向高潮。形成了都铎王朝这一时期比较繁荣的时代。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色彩是短视频视觉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内容创业和社交平台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在短视频作品中除了对平面的基础展现外,色彩的运用才是短视频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创新合理使用,会让短视频作品增添内涵和魅力。  关键词:色彩;短视频制作;色彩选择;情感表达  引言  随着娱乐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视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愿意欣赏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色彩在视
期刊
摘要:周敦颐的文学著作中,包含着他的世界观。从他的作品探究其深邃的贯通“三教”思想,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他的特色一融儒入释,凿空无痕,道儒相生,“三教”贯通。  关键词:儒;释;道;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  一、人物简略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悖实,因避英宗讳,改名周敦颐,湖南道州营道人。父亲周辅成,进士出身,官至贺州桂岭县令。周敦颐15岁时父亡,其母携他投奔舅,舅舅乃龙图
期刊
摘要: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水是全园的纽带和灵魂。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
期刊
摘要:“六权治本”是在山西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上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六个方面,山西省在突出治标的同时,更加在治本上下功夫,将全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带动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都能转变作风,达到一个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为了将“六权治本”有效的
期刊
摘要:中文和日语都使用汉字,且其中二字汉字占有较大比例。本文结合中日学者研究,从构词法角度比较中日二字汉字词的异同。对比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中日词汇的构词规律,希望为中日语言习得、翻译及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构词法;二字汉字词;中日比较  一汉字词的界说  中国周围的一些国家和民族,曾经对汉字作过借用或改造,但现代语言中已大多消亡。而现代日语中汉字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本文讨论现代汉语
期刊
摘要:译者作为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不仅要如实地传达出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能使读者能清楚明白地读懂其含义。所以译者在翻译时的选词格外重要,能表达同一种含义的词语有很多,但是要选出能够精确的表述原文含义的词却不简单。因此我从从英汉翻译选词的角度,根据《傲慢与偏见》孙致礼先生与李继宏的两种中译本,通过不同时代的翻译风格和原文内容的传达来比较其选词的变化。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翻译;选词
期刊
摘要:竹笛曲《秦川抒懷》是1980年,马迪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创作的一首竹笛独奏曲。该曲以秦腔,陕北民歌以及碗碗腔为素材,并把模仿板胡的压揉音技巧引入本曲,不仅体现了陕西剧种音乐的多样性,压揉音的技巧更是把碗碗腔曲风演绎得更加细腻。乐曲引用素材虽同为陕西戏曲,但不同戏曲剧种的运用,所表达情感却不相同,技巧是为乐曲情感服务,不同的情感表现,运用技巧和气息也会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访问作曲者对乐曲情感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是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画、中国书法以及篆刻艺术更是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在飞速发展的当代,如何将这些宝贵的中国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当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本文将从传统绘画中的笔墨、构图、立意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这些元素是如何被现代平面设计者们运用的。  关键词:平面设计;中国传统绘画;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中国文学也有了与时俱进的内容。中国现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其中,语言的变革尤为明显,本文就主要论述了现代文学中语言变革的作用与地位,并以此去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双重构建。最后对现存的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著重探讨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变革;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影响  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变革也随之
期刊
摘要:新中式风格中的装饰元素是传统中式风格在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对元素进行的简约化处理。自古以来,人们对花鸟的热爱从未减少,除了常见的花鸟画之外,还常运用在室内各种家居用品的装饰上。  关键词:花鸟;装饰元素;新中式  一、新中式风格中花鸟类装饰图形的特点  新中式风格是中国近几年才兴起的新装饰风格。新中式风格是在传统中式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现代元素。这种装饰风格将现代风格和传统中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