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家现在是祖孙三代“刘三姐”我女儿、外孙女都参与演出。今年我们还代表广西去新加坡演出4岁的外孙女一出场,下面掌声就起来了,外孙女的嗓音基础和舞台感觉都不错她稚嫩的“刘三姐”形象,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问世。电影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尽管初出茅庐,但其清新脱俗的形象、活灵活现的表演一下子击中了人们的心,二者契合度如此之高,以至十人们认为,“刘三姐”就是黄婉秋,黄婉秋即是“刘三姐”。
当年拍片苦乐往事多
回想起电影《刘三姐》的拍摄过程,黄婉秋似乎觉得一切历历在目。电影开拍的1960年,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质短缺、条件艰苦。黄婉秋至今记得,当时剧组演员们每个月有20元的补助,“我当时在单位的工资也是这么多,就把工资省下来留给父母,自己靠补助生活。”黄婉秋记得,电影拍完后,不少工作人员回长春时买了大大的塑料瓶,装满漓江水带回去给亲戚朋友看。
1961年电影上映后引发轰动效应。《刘三姐》以独特的歌舞艺术与民间传说相结合,再加上彩色胶片带来的惊艳效果,观众和评论界都给予高度赞誉,获得了1962年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美术奖。
“电影《刘三姐》公映后,获得很多荣誉,我也获得了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提名奖。从那时起,我收到不计其数从世界各地寄来的信件,既有六七岁的小朋友,也有百岁老人,让我感到很温暖。”电影《刘三姐》在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引起观看旋风。在香港,《刘三姐》的放映甚至引发万人空巷的观看风潮。马来西亚将其评为“世界十佳影片”之一。“上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到东南亚、欧洲等地演出,主要表演‘刘三姐’经典唱段,他们最喜欢听这些地道的民歌、山歌。那次我们到新加坡表演,演出场面很火爆,来了很多观众。”黄婉秋说,演出结束后她和先生走出剧场,发现外面黑压压一大群人站在门口,看到他们出来了,就冲上来要签名。第二天又有很多人等着要签名。“当时我和影迷都很激动,大家流了不少眼泪。”
黄婉秋说,在马来西亚演出时,有人做了蛋糕带给她,有人听说她的腰有伤,就煮了药送过来。“影迷的这些真挚情感,能不让人感动吗?有一个百岁老人,为了跟我合影在机场等了五六个小时。天气那么热,他却坚持守在那里。每次想到这些场景,我都激动得要落泪。”《刘三姐》拍摄完成后,黄婉秋从长春返回桂林。“临走时,苏里导演送给我一本相册作为纪念,还给了20块钱,在北京转车时,我用这些钱买了几本书。”
“刘三姐”后继有人了
回到桂林,黄婉秋被重新分配到桂林市彩调剧团继续演出舞台剧。就这样,她一头扎进舞台剧新角色中,先后主演了《白毛女》《迎春花》《农奴戟》《收租院》《江姐》《洪湖赤卫队》《杨开慧》《不准出生的人》,这些剧目既有歌剧,又有桂剧。因为忙,黄婉秋几乎吃住在团里。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我逐渐把传承‘刘三姐’文化作为工作重心。”为让“刘三姐”文化薪火相传,1999年黄婉秋主动辞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职务,参与投资建设了一座“刘三姐景观园”,用于展示“刘三姐”文化及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只要在桂林,黄婉秋几乎每天到景观园表演,有时还携全家上阵,共同为观众献歌。后来,黄婉秋和团队叉将场地搬到桂林文物剧场艺术馆,这是抗战时期夏衍、田汉等文化名人曾经演出的剧场,黄婉秋在那里继续演绎“刘三姐”的传奇。
近年来,黄婉秋更是倾注大量心血发现培养“刘三姐”接班人。“我们家现在是祖孙三代‘刘三姐’,我女儿、外孙女都参与演出。今年我们还代表广西去新加坡演出,4岁的外孙女一出场,下面掌声就起来了,外孙女的嗓音基础和舞台感觉都不错,她稚嫩的‘刘三姐’形象,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为何把女儿和外孙女培养成“刘三姐”接班人呢?“文化要传承,得有人,我以前培养了几十个舞台演员,也挖掘了好几个‘刘三姐’接班人的苗子,但结果不是很理想,有的演员并不用心,学了一点之后就走掉了,有的吃不了苦。后来我认定,还是自己人牢靠点,起码不会轻易撂挑子。大约2001年的时候,我做通了女儿的思想工作,让她辞掉电视台工作做‘刘三姐’接班人。现在,我的两个外孙女也加入进来,‘刘三姐’后继有人了。”
讓“刘三姐”永葆青春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产品需求也日趋多元化。近年来“刘三姐”相关文艺作品不断问世,从电影《刘三姐》,到张艺谋等人推出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及最近由专业演艺公司在桂林打造的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等作品不断推出,让“刘三姐”热长盛不衰。但与此同时,“刘三姐”相关文艺作品也面临着如何吸引年轻一代观众的问题。黄婉秋认为,这既有时代因素,也涉及文艺创作方面。《刘三姐》问世的年代,戏曲正是社会主流文艺形式,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戏曲类文艺作品则相对小众化。“现在的90后,以及00后,他们对‘刘三姐’文化的接受情况如何?我认为代沟确实存在。年轻一代的成长更加国际化,从小就接触现代化东西,总体来说,喜欢节奏快的文艺作品。可戏曲属于慢文化,因为它的创作、表演、节奏相对较慢。”黄婉秋说,传统文艺作品如果内容缺乏新意,脱离了时代主题,当然很难吸引到年轻一代的观众。所以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出了问题。‘刘三姐’文化具有跨越时代的文化内涵,关键看如何发掘,我认为空间非常大,比如山歌文化、故事情节等方面,都有再创作的价值。要多创作朗朗上口的民歌,关于‘刘三姐’的民歌都很通俗,因此才受到大众欢迎,今后的创作要立足广西,立足民族特色,多创作这类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广西各地都在摸索弘扬“刘三姐”文化的好办法。“最近广西南宁市编排了一个舞剧‘刘三姐’,请我当顾问。有人说‘刘三姐’是歌仙,怎么能变成舞仙呢?我回答,怎么不可以,也算一种尝试嘛,让观众感受一下不同风格。现在,桂林市也计划把‘刘三姐’题材编成歌剧,无论效果如何,但只要勇于尝试,就有可能找到一条出路。”在黄婉秋心里,参演电影《刘三姐》是她一辈子的财富。“学戏的时候,老师们常常讲,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拍电影时,我每天耳濡目染大家的敬业精神,他们的形象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帮助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黄婉秋经常和剧团下乡慰问演出,有时候背着设备徒步走10多里路去演出,表演的时候腿都在发抖。多年来,她和同事们几乎跑遍了广西所有偏远山区。农村地区条件差,人们打着火把为剧团照明。“为人民歌唱,这是‘刘三姐’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一生坚持的艺术追求。”
“‘文革’中我曾受到过迫害,吃了不少苦头。但我从来没有放弃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我就开始申请入党,经过16年时间,才终于成为一名党员。当年入党,是爸爸给我的建议,他说思想上要追求进步,就要向党靠拢,但是直到他去世我都还没有成为党员,所以组织批准我成为预备党员那一天,因为太激动,眼泪止不住地流。今后,我会继续把传承‘刘三姐’文化作为使命,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邢大军据《新华每日电讯》整理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问世。电影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尽管初出茅庐,但其清新脱俗的形象、活灵活现的表演一下子击中了人们的心,二者契合度如此之高,以至十人们认为,“刘三姐”就是黄婉秋,黄婉秋即是“刘三姐”。
当年拍片苦乐往事多
回想起电影《刘三姐》的拍摄过程,黄婉秋似乎觉得一切历历在目。电影开拍的1960年,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质短缺、条件艰苦。黄婉秋至今记得,当时剧组演员们每个月有20元的补助,“我当时在单位的工资也是这么多,就把工资省下来留给父母,自己靠补助生活。”黄婉秋记得,电影拍完后,不少工作人员回长春时买了大大的塑料瓶,装满漓江水带回去给亲戚朋友看。
1961年电影上映后引发轰动效应。《刘三姐》以独特的歌舞艺术与民间传说相结合,再加上彩色胶片带来的惊艳效果,观众和评论界都给予高度赞誉,获得了1962年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美术奖。
“电影《刘三姐》公映后,获得很多荣誉,我也获得了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提名奖。从那时起,我收到不计其数从世界各地寄来的信件,既有六七岁的小朋友,也有百岁老人,让我感到很温暖。”电影《刘三姐》在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引起观看旋风。在香港,《刘三姐》的放映甚至引发万人空巷的观看风潮。马来西亚将其评为“世界十佳影片”之一。“上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到东南亚、欧洲等地演出,主要表演‘刘三姐’经典唱段,他们最喜欢听这些地道的民歌、山歌。那次我们到新加坡表演,演出场面很火爆,来了很多观众。”黄婉秋说,演出结束后她和先生走出剧场,发现外面黑压压一大群人站在门口,看到他们出来了,就冲上来要签名。第二天又有很多人等着要签名。“当时我和影迷都很激动,大家流了不少眼泪。”
黄婉秋说,在马来西亚演出时,有人做了蛋糕带给她,有人听说她的腰有伤,就煮了药送过来。“影迷的这些真挚情感,能不让人感动吗?有一个百岁老人,为了跟我合影在机场等了五六个小时。天气那么热,他却坚持守在那里。每次想到这些场景,我都激动得要落泪。”《刘三姐》拍摄完成后,黄婉秋从长春返回桂林。“临走时,苏里导演送给我一本相册作为纪念,还给了20块钱,在北京转车时,我用这些钱买了几本书。”
“刘三姐”后继有人了
回到桂林,黄婉秋被重新分配到桂林市彩调剧团继续演出舞台剧。就这样,她一头扎进舞台剧新角色中,先后主演了《白毛女》《迎春花》《农奴戟》《收租院》《江姐》《洪湖赤卫队》《杨开慧》《不准出生的人》,这些剧目既有歌剧,又有桂剧。因为忙,黄婉秋几乎吃住在团里。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我逐渐把传承‘刘三姐’文化作为工作重心。”为让“刘三姐”文化薪火相传,1999年黄婉秋主动辞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职务,参与投资建设了一座“刘三姐景观园”,用于展示“刘三姐”文化及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只要在桂林,黄婉秋几乎每天到景观园表演,有时还携全家上阵,共同为观众献歌。后来,黄婉秋和团队叉将场地搬到桂林文物剧场艺术馆,这是抗战时期夏衍、田汉等文化名人曾经演出的剧场,黄婉秋在那里继续演绎“刘三姐”的传奇。
近年来,黄婉秋更是倾注大量心血发现培养“刘三姐”接班人。“我们家现在是祖孙三代‘刘三姐’,我女儿、外孙女都参与演出。今年我们还代表广西去新加坡演出,4岁的外孙女一出场,下面掌声就起来了,外孙女的嗓音基础和舞台感觉都不错,她稚嫩的‘刘三姐’形象,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为何把女儿和外孙女培养成“刘三姐”接班人呢?“文化要传承,得有人,我以前培养了几十个舞台演员,也挖掘了好几个‘刘三姐’接班人的苗子,但结果不是很理想,有的演员并不用心,学了一点之后就走掉了,有的吃不了苦。后来我认定,还是自己人牢靠点,起码不会轻易撂挑子。大约2001年的时候,我做通了女儿的思想工作,让她辞掉电视台工作做‘刘三姐’接班人。现在,我的两个外孙女也加入进来,‘刘三姐’后继有人了。”
讓“刘三姐”永葆青春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产品需求也日趋多元化。近年来“刘三姐”相关文艺作品不断问世,从电影《刘三姐》,到张艺谋等人推出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及最近由专业演艺公司在桂林打造的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等作品不断推出,让“刘三姐”热长盛不衰。但与此同时,“刘三姐”相关文艺作品也面临着如何吸引年轻一代观众的问题。黄婉秋认为,这既有时代因素,也涉及文艺创作方面。《刘三姐》问世的年代,戏曲正是社会主流文艺形式,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戏曲类文艺作品则相对小众化。“现在的90后,以及00后,他们对‘刘三姐’文化的接受情况如何?我认为代沟确实存在。年轻一代的成长更加国际化,从小就接触现代化东西,总体来说,喜欢节奏快的文艺作品。可戏曲属于慢文化,因为它的创作、表演、节奏相对较慢。”黄婉秋说,传统文艺作品如果内容缺乏新意,脱离了时代主题,当然很难吸引到年轻一代的观众。所以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出了问题。‘刘三姐’文化具有跨越时代的文化内涵,关键看如何发掘,我认为空间非常大,比如山歌文化、故事情节等方面,都有再创作的价值。要多创作朗朗上口的民歌,关于‘刘三姐’的民歌都很通俗,因此才受到大众欢迎,今后的创作要立足广西,立足民族特色,多创作这类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广西各地都在摸索弘扬“刘三姐”文化的好办法。“最近广西南宁市编排了一个舞剧‘刘三姐’,请我当顾问。有人说‘刘三姐’是歌仙,怎么能变成舞仙呢?我回答,怎么不可以,也算一种尝试嘛,让观众感受一下不同风格。现在,桂林市也计划把‘刘三姐’题材编成歌剧,无论效果如何,但只要勇于尝试,就有可能找到一条出路。”在黄婉秋心里,参演电影《刘三姐》是她一辈子的财富。“学戏的时候,老师们常常讲,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拍电影时,我每天耳濡目染大家的敬业精神,他们的形象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帮助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黄婉秋经常和剧团下乡慰问演出,有时候背着设备徒步走10多里路去演出,表演的时候腿都在发抖。多年来,她和同事们几乎跑遍了广西所有偏远山区。农村地区条件差,人们打着火把为剧团照明。“为人民歌唱,这是‘刘三姐’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一生坚持的艺术追求。”
“‘文革’中我曾受到过迫害,吃了不少苦头。但我从来没有放弃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我就开始申请入党,经过16年时间,才终于成为一名党员。当年入党,是爸爸给我的建议,他说思想上要追求进步,就要向党靠拢,但是直到他去世我都还没有成为党员,所以组织批准我成为预备党员那一天,因为太激动,眼泪止不住地流。今后,我会继续把传承‘刘三姐’文化作为使命,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邢大军据《新华每日电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