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煤气防护是作为一个冶金行业安全管理的首要基石。历年来,煤气事故在冶金行业重大伤亡事故占据首位,因而,提出和改善煤气防护的不足,完善煤气防护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以炼铁高炉为例,分析炼铁高炉工艺中的三种煤气,及高炉各个区域和设备易出现的煤气地点,揭示现阶段高炉煤气防护的不足,浅谈实施何种措施对煤气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
关键词: 冶金;煤气防护;炼铁高炉
1 引言
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易中毒并具有腐蚀性的气体,它具有不安全隐患多发性的特性[1]。在煤气的生产、输送等各个环节的设备、管道和阀门中,若因密封不严或操作不当,煤气极有可能发生泄漏。从冶金行业人员事故发生的原因统计,煤气事故占据较高的比例。因此,在煤气区域施工时,预先的安全防护是极其有必要的。
以某炼铁厂为例,该炼铁厂高炉采用并罐无料钟炉顶、薄壁炉衬等成熟的工艺。在该工艺里,煤气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若根据作业地点的煤气含量进行划分,可以将所有的煤气区域分为三类。另外,在煤气区域进行动火作业施工时,动火类别也可以分为三类。
所以,做好煤气防护,必须掌握基础知识,学会使用防护器具、了解作业区域危险源和处理应急煤气事故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人员安全才能得到保障,设备问题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2高炉炼铁煤气系统与煤气作业环境
2.1 高爐炼铁煤气系统
就高炉炼铁整个煤气流程而言,煤气由炉膛原料经高温化学反应产生,通过上升管、下降管,引入到重力除尘器进行粗除尘,然后经过洗涤塔和文氏管精除尘,最后再通过煤气管道进行加工和利用。另外,热风炉作为一个独立的煤气作业区域,热风炉在产生热风的过程中,需要引入高热值的转炉煤气,提高其加热温度[2]。因此,煤气在高炉炼铁工艺里主要体现在高炉本体和热风炉两个区域内。笔者对与炼铁高炉煤气区域进行简单划分如下:一类煤气区域包括处理炉顶均压均放阀、炉顶人孔、料罐人孔和料罐、炉喉人孔、疏通上升管、溜槽齿轮箱和更换探尺、炉身冷却壁更换水管打包等、风口平台、渣铁口出铁区域、重力除尘器人孔以及热风炉周围和抽堵煤气管道盲板等;二类煤气区域包括炉顶清灰、加注甘油、维修过程运送工机具等煤气含量最低的维修作业区域;三类煤气区域包括槽下、值班室等煤气含量轻微的区域。
2.2煤气作业环境
煤气中毒的机制在于煤气含有CO,在人体吸入CO后,CO迅速地与血红素相结合。从而阻碍氧与血红素的结合,造成人体细胞组织缺氧,使人逐渐昏迷。特别是指挥人活动的大脑皮层细胞灵敏最大,只需八秒钟得不到氧气就会使人失去活动能力和失去知觉。人员作业时,首先需要辨识作业区域的危险源,考虑隐蔽区域的煤气因素。由于煤气具有流体的基本特征,如果煤气区域是密闭的,没有通风,这样的工作环境最危险。以高炉料罐为例,每次休风前,都要对罐体进行煤气置换,这样当人员进入罐内施工时,才能不被突入而来煤气熏倒。施工环境的煤气含量是人员施工时间的主要标准,在作业开始前、作业中、作业后都要对作业环境进行不间断的浓度测量。当在煤气区域施工时或者动火时,安全员必须监管到位。以高炉炉体炉基漏煤气为例,人员要进行电焊作业,有时未能进行通风、安全员监管不力或者不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不佩戴煤气报警器,这些不具备安全防护条件的行为都将为血的事故负责。
3高炉炼铁煤气防护举措
高炉炼铁在我国已经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也都相当成熟和全面。关于煤气的施工程序和防护措施在每一个厂区都不会忽视。笔者以某炼铁厂为例,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该炼铁厂所采取的的煤气防护的不足和改进。
3.1安全科的设立
安全科的设立,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责任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职工生产安全。安全科安全员需要及时汇总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下发整改单,监督和督促落实整改。对于煤气作业,安全员一方面要给出施工意见和书面安全措施并在现场监督,教育职工煤气场所工作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要对煤气进行检测和记录,动火作业时配备灭火器。
3.2煤气特种作业证、禁火区域动火申请许可证的实行
煤气特种作业操作证是针对煤气知识、煤气安全作业事项及煤气区域相应操作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予以发放准许在煤气区域作业的操作证。在厂区煤气环境区域进行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持煤气作业操作证上岗。严格执行煤气操作证上岗制度,可以消除人员盲目操作的隐患,减少煤气对人员的伤害。
禁火区域动火申请许可证是炼铁厂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煤气区域动火施工时,必须执行票据制度。该票据由作业长、安全科、技术员、作业人员等多方签字,动火结束后进行签收,并将票据收存。
3.3佩戴煤气报警器、煤气防护面具及落实联保互保的措施
煤气作业过程中,人员必须佩戴煤气报警器,时刻能清楚的了解煤气浓度,当煤气浓度过高时,人员必须撤离现场。在煤气浓度较高并且煤气浓度不能得到减轻时,人员施工时必须佩戴煤气防护面具。在施工前,必须确保煤气防护面具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两人以上,落实好联保互保。
3.4药品配备和煤气事故应急抢救
药品配备在厂区作业时备至现场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人员出现轻微中毒情况或其他轻微事故,能够快速、直接、有效的对伤员进行处理。事故应急抢救队伍的建立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抢救人员为珍爱生命的道路作出安全保障。
3.5煤气安全知识培训、事故学习和演练
对作业人员进行长期的煤气知识培训,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作业人员相关知识淡薄导致的。所以加强员工的知识技能是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基础。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班前班后会、周安全例会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学习,并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使员工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员工进行煤气作业演练,使每一位员工进行参与,这样做可以直接的增强员工防范煤气的积极性和能力。
4煤气防护存在不足和改进
笔者将上面多条举措以图形的形式对煤气环境作业过程中措施的实施进行归纳,并说明煤气防护存在的不足。如下图1所示:
图1 煤气作业措施归纳
由上面可知,该炼铁厂存在的不足是没有一个统管煤气作业的安全站。建立这样的一个安全站并不需要配备多少人力,只需要从安全科里抽调安全员进行值班,对煤气区域进行巡视,当员工进行煤气作业时,该值班安全员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对施工作业进行指导和监督。即建立起由安全员值班的煤气防护站,并将煤气作业时需要的工机具存放在防护站里面。其目的是,安全员可以更快的开展工作,办理票据也可以节约时间。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安全员并没有监督到位,导致人员在煤气区域没有佩戴煤气报警器或者私自拆掉煤气呼吸器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有效的将煤气防护知识深深的烙印在员工的脑海中,如何提高安全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是关键之处。开展多元的培训方式,从做中学奖,循循善诱,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遵守操作规程,安全生产。
5 结论
人人常说:安全第一。可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人的因素还是物的因素,在施工开始前还是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防护时极其有必要的。在炼铁高炉区域里,煤气作为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必须防护到位,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琦,蔡九菊,吴复忠,庞兴露,葛红.高炉煤气在冶金工业的应用研究[J].工业炉,2007,(01):9-12.
[2]刘德军,郝博,王再义,徐大勇.转炉煤气用于热风炉的研究[J].鞍钢技术,2010,(02):12-16.
关键词: 冶金;煤气防护;炼铁高炉
1 引言
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易中毒并具有腐蚀性的气体,它具有不安全隐患多发性的特性[1]。在煤气的生产、输送等各个环节的设备、管道和阀门中,若因密封不严或操作不当,煤气极有可能发生泄漏。从冶金行业人员事故发生的原因统计,煤气事故占据较高的比例。因此,在煤气区域施工时,预先的安全防护是极其有必要的。
以某炼铁厂为例,该炼铁厂高炉采用并罐无料钟炉顶、薄壁炉衬等成熟的工艺。在该工艺里,煤气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若根据作业地点的煤气含量进行划分,可以将所有的煤气区域分为三类。另外,在煤气区域进行动火作业施工时,动火类别也可以分为三类。
所以,做好煤气防护,必须掌握基础知识,学会使用防护器具、了解作业区域危险源和处理应急煤气事故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人员安全才能得到保障,设备问题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2高炉炼铁煤气系统与煤气作业环境
2.1 高爐炼铁煤气系统
就高炉炼铁整个煤气流程而言,煤气由炉膛原料经高温化学反应产生,通过上升管、下降管,引入到重力除尘器进行粗除尘,然后经过洗涤塔和文氏管精除尘,最后再通过煤气管道进行加工和利用。另外,热风炉作为一个独立的煤气作业区域,热风炉在产生热风的过程中,需要引入高热值的转炉煤气,提高其加热温度[2]。因此,煤气在高炉炼铁工艺里主要体现在高炉本体和热风炉两个区域内。笔者对与炼铁高炉煤气区域进行简单划分如下:一类煤气区域包括处理炉顶均压均放阀、炉顶人孔、料罐人孔和料罐、炉喉人孔、疏通上升管、溜槽齿轮箱和更换探尺、炉身冷却壁更换水管打包等、风口平台、渣铁口出铁区域、重力除尘器人孔以及热风炉周围和抽堵煤气管道盲板等;二类煤气区域包括炉顶清灰、加注甘油、维修过程运送工机具等煤气含量最低的维修作业区域;三类煤气区域包括槽下、值班室等煤气含量轻微的区域。
2.2煤气作业环境
煤气中毒的机制在于煤气含有CO,在人体吸入CO后,CO迅速地与血红素相结合。从而阻碍氧与血红素的结合,造成人体细胞组织缺氧,使人逐渐昏迷。特别是指挥人活动的大脑皮层细胞灵敏最大,只需八秒钟得不到氧气就会使人失去活动能力和失去知觉。人员作业时,首先需要辨识作业区域的危险源,考虑隐蔽区域的煤气因素。由于煤气具有流体的基本特征,如果煤气区域是密闭的,没有通风,这样的工作环境最危险。以高炉料罐为例,每次休风前,都要对罐体进行煤气置换,这样当人员进入罐内施工时,才能不被突入而来煤气熏倒。施工环境的煤气含量是人员施工时间的主要标准,在作业开始前、作业中、作业后都要对作业环境进行不间断的浓度测量。当在煤气区域施工时或者动火时,安全员必须监管到位。以高炉炉体炉基漏煤气为例,人员要进行电焊作业,有时未能进行通风、安全员监管不力或者不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不佩戴煤气报警器,这些不具备安全防护条件的行为都将为血的事故负责。
3高炉炼铁煤气防护举措
高炉炼铁在我国已经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也都相当成熟和全面。关于煤气的施工程序和防护措施在每一个厂区都不会忽视。笔者以某炼铁厂为例,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该炼铁厂所采取的的煤气防护的不足和改进。
3.1安全科的设立
安全科的设立,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责任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职工生产安全。安全科安全员需要及时汇总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下发整改单,监督和督促落实整改。对于煤气作业,安全员一方面要给出施工意见和书面安全措施并在现场监督,教育职工煤气场所工作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要对煤气进行检测和记录,动火作业时配备灭火器。
3.2煤气特种作业证、禁火区域动火申请许可证的实行
煤气特种作业操作证是针对煤气知识、煤气安全作业事项及煤气区域相应操作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予以发放准许在煤气区域作业的操作证。在厂区煤气环境区域进行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持煤气作业操作证上岗。严格执行煤气操作证上岗制度,可以消除人员盲目操作的隐患,减少煤气对人员的伤害。
禁火区域动火申请许可证是炼铁厂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煤气区域动火施工时,必须执行票据制度。该票据由作业长、安全科、技术员、作业人员等多方签字,动火结束后进行签收,并将票据收存。
3.3佩戴煤气报警器、煤气防护面具及落实联保互保的措施
煤气作业过程中,人员必须佩戴煤气报警器,时刻能清楚的了解煤气浓度,当煤气浓度过高时,人员必须撤离现场。在煤气浓度较高并且煤气浓度不能得到减轻时,人员施工时必须佩戴煤气防护面具。在施工前,必须确保煤气防护面具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两人以上,落实好联保互保。
3.4药品配备和煤气事故应急抢救
药品配备在厂区作业时备至现场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人员出现轻微中毒情况或其他轻微事故,能够快速、直接、有效的对伤员进行处理。事故应急抢救队伍的建立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抢救人员为珍爱生命的道路作出安全保障。
3.5煤气安全知识培训、事故学习和演练
对作业人员进行长期的煤气知识培训,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作业人员相关知识淡薄导致的。所以加强员工的知识技能是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基础。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班前班后会、周安全例会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学习,并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使员工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员工进行煤气作业演练,使每一位员工进行参与,这样做可以直接的增强员工防范煤气的积极性和能力。
4煤气防护存在不足和改进
笔者将上面多条举措以图形的形式对煤气环境作业过程中措施的实施进行归纳,并说明煤气防护存在的不足。如下图1所示:
图1 煤气作业措施归纳
由上面可知,该炼铁厂存在的不足是没有一个统管煤气作业的安全站。建立这样的一个安全站并不需要配备多少人力,只需要从安全科里抽调安全员进行值班,对煤气区域进行巡视,当员工进行煤气作业时,该值班安全员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对施工作业进行指导和监督。即建立起由安全员值班的煤气防护站,并将煤气作业时需要的工机具存放在防护站里面。其目的是,安全员可以更快的开展工作,办理票据也可以节约时间。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安全员并没有监督到位,导致人员在煤气区域没有佩戴煤气报警器或者私自拆掉煤气呼吸器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有效的将煤气防护知识深深的烙印在员工的脑海中,如何提高安全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是关键之处。开展多元的培训方式,从做中学奖,循循善诱,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遵守操作规程,安全生产。
5 结论
人人常说:安全第一。可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人的因素还是物的因素,在施工开始前还是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防护时极其有必要的。在炼铁高炉区域里,煤气作为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必须防护到位,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琦,蔡九菊,吴复忠,庞兴露,葛红.高炉煤气在冶金工业的应用研究[J].工业炉,2007,(01):9-12.
[2]刘德军,郝博,王再义,徐大勇.转炉煤气用于热风炉的研究[J].鞍钢技术,2010,(0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