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呼吸系统
人是竹笛演奏的主体,全面认识竹笛在演奏过程中的呼吸,首先必须研究人的呼吸系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原理、体会日常生活中人的呼吸与演奏时的呼吸是演奏者在演奏中运用科学呼吸理论的基础。通过对呼吸系统各功能、作用的认识,把这些所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心理感觉,从而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和演奏时呼吸的区别,这对学习和掌握呼吸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运动
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它依靠肺组织的弹性纤维扩张与回缩而吸入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的其余部分是气体进入的通道,叫呼吸道。鼻腔是呼吸道的开始部分。咽喉是空气入肺和食物入胃的共同通道。气管是肺与体外大气连通的唯一通道,气管的上端通过口、鼻腔而开向体外,其下端分成支气管,小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的壁内都有环状软骨环做支架,能够保持气体通道的开放畅通,小支气管分支为更小的管,最小的支气管为盲管,盲端膨大,形成许多泡状物,像一串葡萄似的,叫肺泡,肺泡壁只有一层细胞,它的周围有许多毛细血管包围着,气体交换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肺的換气是由吸气和呼气两种动作来完成的。呼吸动作非常重要,因为肺本身不能自动地扩张和收缩,必须依靠胸腔的扩大和缩小来完成。胸腔扩大时肺也随之扩大,胸腔缩小时肺也随之缩小。吸气时,肋间肌收缩,使肋骨和胸骨上举,膈肌收缩,使其位置下降,从而使胸腔扩大,肺也随之扩张,空气就从体外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里。呼吸时,肋间肌和膈肌又恢复原位,肺随着胸腔缩小而被压缩,肺内的气体就被排出体外。由于肋间肌、膈肌一收一舒,使肺一张一缩,就产生了呼吸运动。
(二)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与演奏时呼吸的区别
日常生活的呼吸与演奏时呼吸的区别:1、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呼吸的两个阶段(呼气和吸气)在时间上大致相符,而演奏过程中就没有这种两阶段的均等性。因为吸气时间短而呼气时间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吹的时间长;2、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下意识的,相隔一定均等的时间,在演奏过程中,呼吸的两个阶段是要根据演奏者的意愿,归根到底是要根据乐句的结构,强迫地进行着;3、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人们不使用最大的呼吸容量或肺活量,因为对于人们平稳的呼吸来说容量为500毫升的呼吸空气就足够了。演奏要求助于强行呼吸,必须是肺的呼吸变化达到很大的程度,实际上要使用整个肺活量;4、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我们主要是通过鼻子来呼吸,而演奏进行的呼吸基本是用口,并得到鼻子的帮助。
二、竹笛演奏中三种呼吸方法之比较
分辨呼吸方法的正确与错误是演奏者在演奏中运用科学呼吸理论的前提。呼吸运用的方法,决定着竹笛演奏的水平和效果。呼吸运用不当,不仅难以正确地表现乐曲的节奏、音色、声调,不利于演奏,而且吹一会儿演奏者就会感觉累,还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演奏时间长了,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相反,呼吸方法得当,不仅能使演奏效果更加出色,还能使演奏者的肺活量增加,从而扩大血液和气体的变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同时,横膈膜的运动也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这样有益于演奏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分析竹笛演奏中的呼吸方法,分辨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劣,从而认识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分:(一)胸式呼吸法:又称纯自然呼吸法;(二)腹式呼吸法:又称横膈膜式呼吸法。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的掌握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演奏者演奏中运用科学呼吸理论的关键。
(一)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的掌握
1、在呼吸时,首先要注意保持全身肌肉的松弛,一般情况下可用鼻子吸气,如果气的需用过急过多时(如抢气),则可用口鼻共同呼吸;2、吸气时,胸部(肺)、腰部周围的肌肉和胸肋骨逐渐向外膨胀,横膈膜有控制的下沉,使胸部也渐渐扩大,然后,小腹(丹田)部往里微收,并继续吸气,使腰部周围全部扩张,胸部全面扩大;3、呼气时,根据乐曲的强弱、快慢和感情的需要,用小腹和横膈膜的控制逐渐呼出,同时腰部周围的肌肉和胸肋骨也渐渐向内收缩;急吸急呼时,可把气向上提。这时,横膈膜和小腹更要加强运动和控制。
要强调的是:在演奏和呼吸的过程中,演奏者要保持全身肌肉的平衡,对气息要始终保持控制,决不能像日常生活中纯自然呼吸那样全吸全呼。当呼出一口气时,在这口气还未呼完之际(约留五分之一左右,这时小腹、横膈膜还处在控制之中),即应吸入第二口气。一定要使胸部的活动与横膈膜和腹部的运动始终保持连贯。
(二)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体会练习
1、深吸练习法:在未吸气之前,先将肺叶中的现有存气,缓缓地呼出,呼干净这时先不要急于马上就吸气,应略控制闭气片刻。这时全身要放松,做好吸气的充分准备,然后开始吸气。这时的吸气方法和气的储存部位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出来,而这时的方法和部位常常就是正确的;2、闻味练习法:我们时常闻着一种花香总是以喜悦的表情,自然的吸着气,享受着扑鼻而来的香味,这时的动作就近似竹笛演奏的正确吸气法(胸腹式呼吸法),大家可以去体会。但不同之处是,闻花只是鼻吸而不用嘴,大家去体会它的方法和部位,再加上嘴吸就对了;3、腹肌训练法:腹肌的灵活运用和有力的控制作用,对竹笛演奏的呼吸也很重要。要达到此目的,就要对腹肌加强练习。练习的方法可以选择跑步、仰卧起坐等,每天坚持锻炼,久而久之就会有很明显的效果;4、呼吸时也要多琢磨体会,气吸到肺、胸、肋之后就像一个气球,这时要呼出去,就必须有所控制的均匀的往外呼出,不能像球划了个大口子,气一下子散没了。气息压挤的轻与重、急与缓要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四、竹笛演奏中呼吸方法的一般规律与技巧运用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固然重要,但掌握方法的最终目的要求我们了解竹笛演奏中呼吸方法的一般规律,使我们在演奏中能够熟练自如的掌握与合理运用。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通过长期的练习努力使自己的演奏达到:急(强)奏时急(强)而不高,急(强)而不刺,急(强)而不散;缓(弱)奏时缓(弱)而不低,缓(弱)而不断,缓(弱)而不虚的演奏最高境界。
人是竹笛演奏的主体,全面认识竹笛在演奏过程中的呼吸,首先必须研究人的呼吸系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原理、体会日常生活中人的呼吸与演奏时的呼吸是演奏者在演奏中运用科学呼吸理论的基础。通过对呼吸系统各功能、作用的认识,把这些所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心理感觉,从而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和演奏时呼吸的区别,这对学习和掌握呼吸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运动
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它依靠肺组织的弹性纤维扩张与回缩而吸入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的其余部分是气体进入的通道,叫呼吸道。鼻腔是呼吸道的开始部分。咽喉是空气入肺和食物入胃的共同通道。气管是肺与体外大气连通的唯一通道,气管的上端通过口、鼻腔而开向体外,其下端分成支气管,小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的壁内都有环状软骨环做支架,能够保持气体通道的开放畅通,小支气管分支为更小的管,最小的支气管为盲管,盲端膨大,形成许多泡状物,像一串葡萄似的,叫肺泡,肺泡壁只有一层细胞,它的周围有许多毛细血管包围着,气体交换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肺的換气是由吸气和呼气两种动作来完成的。呼吸动作非常重要,因为肺本身不能自动地扩张和收缩,必须依靠胸腔的扩大和缩小来完成。胸腔扩大时肺也随之扩大,胸腔缩小时肺也随之缩小。吸气时,肋间肌收缩,使肋骨和胸骨上举,膈肌收缩,使其位置下降,从而使胸腔扩大,肺也随之扩张,空气就从体外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里。呼吸时,肋间肌和膈肌又恢复原位,肺随着胸腔缩小而被压缩,肺内的气体就被排出体外。由于肋间肌、膈肌一收一舒,使肺一张一缩,就产生了呼吸运动。
(二)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与演奏时呼吸的区别
日常生活的呼吸与演奏时呼吸的区别:1、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呼吸的两个阶段(呼气和吸气)在时间上大致相符,而演奏过程中就没有这种两阶段的均等性。因为吸气时间短而呼气时间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吹的时间长;2、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下意识的,相隔一定均等的时间,在演奏过程中,呼吸的两个阶段是要根据演奏者的意愿,归根到底是要根据乐句的结构,强迫地进行着;3、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人们不使用最大的呼吸容量或肺活量,因为对于人们平稳的呼吸来说容量为500毫升的呼吸空气就足够了。演奏要求助于强行呼吸,必须是肺的呼吸变化达到很大的程度,实际上要使用整个肺活量;4、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我们主要是通过鼻子来呼吸,而演奏进行的呼吸基本是用口,并得到鼻子的帮助。
二、竹笛演奏中三种呼吸方法之比较
分辨呼吸方法的正确与错误是演奏者在演奏中运用科学呼吸理论的前提。呼吸运用的方法,决定着竹笛演奏的水平和效果。呼吸运用不当,不仅难以正确地表现乐曲的节奏、音色、声调,不利于演奏,而且吹一会儿演奏者就会感觉累,还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演奏时间长了,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相反,呼吸方法得当,不仅能使演奏效果更加出色,还能使演奏者的肺活量增加,从而扩大血液和气体的变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同时,横膈膜的运动也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这样有益于演奏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分析竹笛演奏中的呼吸方法,分辨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劣,从而认识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分:(一)胸式呼吸法:又称纯自然呼吸法;(二)腹式呼吸法:又称横膈膜式呼吸法。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的掌握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演奏者演奏中运用科学呼吸理论的关键。
(一)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的掌握
1、在呼吸时,首先要注意保持全身肌肉的松弛,一般情况下可用鼻子吸气,如果气的需用过急过多时(如抢气),则可用口鼻共同呼吸;2、吸气时,胸部(肺)、腰部周围的肌肉和胸肋骨逐渐向外膨胀,横膈膜有控制的下沉,使胸部也渐渐扩大,然后,小腹(丹田)部往里微收,并继续吸气,使腰部周围全部扩张,胸部全面扩大;3、呼气时,根据乐曲的强弱、快慢和感情的需要,用小腹和横膈膜的控制逐渐呼出,同时腰部周围的肌肉和胸肋骨也渐渐向内收缩;急吸急呼时,可把气向上提。这时,横膈膜和小腹更要加强运动和控制。
要强调的是:在演奏和呼吸的过程中,演奏者要保持全身肌肉的平衡,对气息要始终保持控制,决不能像日常生活中纯自然呼吸那样全吸全呼。当呼出一口气时,在这口气还未呼完之际(约留五分之一左右,这时小腹、横膈膜还处在控制之中),即应吸入第二口气。一定要使胸部的活动与横膈膜和腹部的运动始终保持连贯。
(二)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体会练习
1、深吸练习法:在未吸气之前,先将肺叶中的现有存气,缓缓地呼出,呼干净这时先不要急于马上就吸气,应略控制闭气片刻。这时全身要放松,做好吸气的充分准备,然后开始吸气。这时的吸气方法和气的储存部位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出来,而这时的方法和部位常常就是正确的;2、闻味练习法:我们时常闻着一种花香总是以喜悦的表情,自然的吸着气,享受着扑鼻而来的香味,这时的动作就近似竹笛演奏的正确吸气法(胸腹式呼吸法),大家可以去体会。但不同之处是,闻花只是鼻吸而不用嘴,大家去体会它的方法和部位,再加上嘴吸就对了;3、腹肌训练法:腹肌的灵活运用和有力的控制作用,对竹笛演奏的呼吸也很重要。要达到此目的,就要对腹肌加强练习。练习的方法可以选择跑步、仰卧起坐等,每天坚持锻炼,久而久之就会有很明显的效果;4、呼吸时也要多琢磨体会,气吸到肺、胸、肋之后就像一个气球,这时要呼出去,就必须有所控制的均匀的往外呼出,不能像球划了个大口子,气一下子散没了。气息压挤的轻与重、急与缓要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四、竹笛演奏中呼吸方法的一般规律与技巧运用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固然重要,但掌握方法的最终目的要求我们了解竹笛演奏中呼吸方法的一般规律,使我们在演奏中能够熟练自如的掌握与合理运用。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通过长期的练习努力使自己的演奏达到:急(强)奏时急(强)而不高,急(强)而不刺,急(强)而不散;缓(弱)奏时缓(弱)而不低,缓(弱)而不断,缓(弱)而不虚的演奏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