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光伏电的幕后英雄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1元时代”将成为光伏上网大规模启动的新纪元,而这一变化的幕后推手是中央企业
  
   2009年中国(洛阳)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国内13家业界巨擘在共同签署的《洛阳宣言》中,提出了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1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目标。随着今年9月14日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结果出炉,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实现。招标结果显示,中标电价介于0.7288元/千瓦时~0.9907元/千瓦时,全部低于1元/千瓦时。
   按理说,1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正是当初业界的目标,本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短短一年多时间,光伏电价由4元/千瓦时骤降至1元内,这样的降速,让业界争议四起。此次招标的13个项目中,每个项目的最低价都是由国企报出。其中,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称“中电投”) 狂揽7个项目,成为此次招标中的最大赢家。
  
  一降再降,成本成谜
   “这么低的价格,根本没法玩。”多家参与投标的企业对《国企》记者说。近两个月来,光伏组件价格平均上涨15%左右,业内多预期中标电价在1.1元/千瓦时上下。但结果与预期相距甚远。
   作为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今年的招标工作于6月下旬启动,覆盖西部六个省区共13个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总计280兆瓦,特许经营期25年。40余家企业共计提交了135份标书,其中五大发电央企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成为这次投标的主角,且均祭出最低报价这一利器,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中电投所属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中电投新疆能源三家公司共报出了13个项目中的7个最低价,最终笑傲江湖:在总装机容量280兆瓦的13个光伏电站项目中,中电投中标了7个项目,合计装机容量150兆瓦。
   集体“跳楼价”也把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此前下发的招标须知中,甚至还用黑色加粗字体特别提醒竞标企业——如招标人认为所有投标电价均明显偏高,有权拒绝所有投标。最后的结果,却是令人意外的低价。8月16日,开标结束后,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梁志鹏表示:“我们希望光伏电价通过招标能够逐年或逐次下降,但这次价格下降幅度比较大,应该说超乎我们的预料。”
   按照招标文件规定,若上网电价与技术方案报告、财务评价报告一致,报价最低者即为中标人。但在4天后的8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召集20余家重点企业召开内部会议,多家太阳能企业直指“这是一笔亏钱的买卖”,并细数低价竞争将会给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国企》记者了解到,会议结束后,国家能源局曾向竞标企业透露出“有意对中标结果作内部调整”的讯息。
   所谓的调整倒也并无先例。2009年国家发改委对首个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敦煌10兆瓦太阳能并网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下称敦煌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报出0.69元/千瓦时的惊人低价。中央权衡再三,最后确定了1.09/千瓦时的次低标为中标价。
   今年业界不少人也在期待能复制这一做法,甚至有人推测最终会采取平均价中标。投标结果推迟半月未出,更加深了这种猜测。但9月14日招标结果一出,备受争议的13个最低报价最终均如愿以偿。
   实际上,对于光伏电价究竟该多少成本,国内一直是众说纷纭。去年11月,国家相关部门认为,应在4元/千瓦时左右。开标之前又认为,应该在2元/千瓦时以下。之后业内普遍认为,国内成本价应在1.5元/千瓦时左右,如果过低的招标价格,会遏制行业的发展。毕竟产业的规模化不可能单靠几家企业来完成。
  
   “超低价”是怎样炼成的?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国企》记者表示,发改委的本意是,通过在不同地区进行特许权招标,意在通过竞争确定电价。既压迫上游企业降低原材料价格,又通过市场竞争发现理性上网电价,以此来制定光伏行业标杆电价,拉动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按照目前的竞价计算,此轮招标涉及的部分项目预计要17~18年才能实现盈利,而这些项目的特许经营期也只不过是25年。
   此次央企的低价完胜,再度引起了业界对于光伏发电成本核算的好奇。
   直至今日,去年敦煌光伏电站“0.69元/千瓦时报价事件”仍对光伏行业影响深远,行业内部、发改委能源局、全国人大等在随后都在调研“0.69元/千瓦时”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有此前鉴,此次招标主管部门特意要求企业报价必须有理由、有根据,须报出相关运营成本等。
   据称,国家发改委曾在某次会议上要求屡出低价的中电投解释如何在较低电价水平下确保盈利,中电投给出的关键答案之一,就是全部使用自有资金, 不用任何银行贷款。这一点增大中标项目的盈利可能性。另外,8%的收益率是光伏行业的普遍标准,但中电投将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由8%调低至5%。同时,任何管理和电力接入费用不计。
   中电投此番报出低廉的价格,一来得益于捆绑企业能提供相对低廉的组件;二来自身产业链相对完整,能够和组件企业相配合以降低成本;三来管理上会产生协同效应,例如青海的水电厂可支撑炼硅等。0.7288元/千瓦时的低价由此得来。
   《国企》记者获悉,明年7月~8月,中电投将组建完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包括炼硅、铸锭、切片等,预计多晶硅电池板生产线产能达到1000兆瓦,届时组件成本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低价投标,也是缘于如此预期。“大家在赌未来两年市场,预判光伏组件价格将逐步下滑。”
   作为中国第五大发电央企,中电投在资产规模、装机容量和光伏电站资源储备上均落后于其他四家央企。该公司在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上超低价大举出击,意在扭转劣势,争抢未来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主导权,不过其代价是中标项目面临着严峻的盈利挑战。
   “央企压价的‘杀手锏’就是亏得起。”有人曾这样表示。一方面,太阳能电站一般要等到建成的第十六七年才能盈利,央企较民企更具财力与耐力。另一方面,光伏占央企产品的比重较低,目前的地板价即便亏损也可由其他产品弥补,民企则不行。
  
   为啥要做“亏钱的买卖”
   既然这是笔亏本的买卖,为何如此多的央企急吼吼地一拥而上?事实上,有信息显示,央企已将组件供应商的利润压至最低,许多企业提供的多晶硅价格仅为9元/瓦,早已消耗掉两年后光伏大规模推广的价格下降预期。不少民企称,未来两年内,组件价格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还在高位行走。央企的低报价旨在抢占发展先机,积累行业资源。
   国投电力总经理王维东对此认为,光伏发电的特点是规模小,利润低,国有企业做光伏发电,除了要做产业链外,就是出于自身“配额”的驱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光伏在央企中所占份额很小,即使亏本一两亿元也能在其他产业板块中弥补回来。而节能减排的政治任务,是众多央企扑向这笔亏本买卖的一个内在“动力”。
   据相关人士透露,五大发电集团均背负清洁能源指标,甚至要想获得新的火电项目,必须有再生能源指标相配套。这使得五家央企不惜血本竞标。
   然而中电投相关人士否认了“为了低碳节能指标而发展新能源”的说法。这位人士还特意强调:“总的原则是不能亏损,不能赔本赚吆喝,这是严格把握的。”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指出,目前有的光伏企业的确可以做到发电成本在1元/千瓦时以下,但还需要合理的利润和管理费用才能得出最终的招标结果,“作为新兴产业,光伏目前还处在需要政府鼓励发展的‘婴儿’阶段,还未到成熟期,暂时不能像彩电一样依靠价格战和微利就能够生存”。
  
  “1元时代”或成新纪元
   目前,世界各国的新能源下游产业都处于政府导向阶段,而且由于成本高企等因素,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策将是整个产业的主导因素。以西班牙为例,2008年,该国光伏装机容量高达2511兆瓦,但当政府宣布削减财政补贴后,2009年的实际装机容量立刻萎缩至不到200兆瓦,足见政策威力。
   而在中国,财政补贴亦是政府考虑的重要议题。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但是,如果压力过重,政府也无力承受。“光电贵,意味政府要多贴钱。如果现在不压价,等到装机容量上来,这么多财政补贴,政府怎么办?”
   其实,从本次竞标要求来看,主管部门设下的高门槛扼杀了大多数民企参与的可能性。依据规定,竞标公司需为每个标的缴纳500万元保证金,抵押时长14 个月,而且公司必须具备10%的项目资本金,并在公司融资方案中保证30%的自有资金。由此估算,竞标公司申报一个项目至少需自有资金1.33亿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早在竞标之前,能源主管部门就曾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放出风声,嫌光电价格太贵,即便降到1元/千瓦时还是太贵,七八毛才合适。而对于坊间政府授意央企低价拿标的传闻,孟宪淦表示:“现阶段,光伏发电是政策主导的事业,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政府让央企作投资者,以便更好地由自己主导,这一点并不应该被过多指责。”“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多地指责央企。”
   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则认为:“其实国企审核也是很严格的。从以往与我们合作的国企看,也不是像外界认为的那样拿国家的钱不当钱。”沙晓林表示,关键问题还在于能否让光伏上网电价做到足够低,让平价上网时代尽快到来。
   抛开商业竞争合理性的问题不说,本次招标将光伏发电带入1元时代,对光伏发电的大规模普及显然是个利好。据了解,此前多数光伏项目不能普及,主要原因是成本偏高,国家财政补贴又非常有限。但光伏发电进一步降至1元以下,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或许,“1元时代”将成为光伏上网大规模启动的新纪元。
其他文献
央企上缴红利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国民得到实惠,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所以,上缴比例须在国企投资和公众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合理平衡。    财政部最近公布了一组数据:2010年1-10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6263.4亿元,比2009年全年利润还要多2871亿元。与此同时,从19到24到30,最近三年,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中央企业在世界财富500榜的名单中实现了完美的三连跳。  不过,高速发展的国企
期刊
从“嫦娥奔月”到“精卫填海”,中国人向来不缺乏神奇的想象。“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十一五”期间,凭借着科技创新,一个个奇幻瑰丽的想象正变为现实。而中央企业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从北京奥运会的安保措施到上海世博会的通信畅通;从和谐号实现“陆上飞行”到三峡工程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中央企业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在通信、电力、航天、交通运输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各个领域,提供强有力的
期刊
下一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稳健、高效的集团化财务管理体系为工作目标,以做实账本、改进绩效、提升质量、管控风险为基本任务,以夯实基础管理、管控重大事项、防范财务风险、推动管理创新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财务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围绕下一阶段财务监督工作总体思路,
期刊
在重新思考21世纪企业的问题上应该有所创新。作为一个企业家,你不得不思考21世纪我们怎么干,怎么才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有四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现代企业在21世纪必须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加快,而且是各国进入同步发展时期,因此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表现出三个特征:一、变化更加频繁;二、周期性更强;三、波动性更剧烈。因此,只有能够对环境提前做出预
期刊
本轮央企重组总体上仍属国资委主导的行政式重组,这种方式虽有效率高的优点但同样存在成本大的弊端,因此央企在重组中要有明确的导向和战略目标,避免出现负效应  央企重组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原定年内将央企减少到80~100家,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到底会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进行,以及最终的重组格局和效果究竟如何?都值得关注。  这一轮的国资重组,基本上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开始就一直在推动,从最初的196家央
期刊
限电、减产、涨价、报复性增长、过剩,钢铁行业是否会进入这样的发展轨迹?    一场秋雨降,酷暑转秋凉,但钢铁销售商范鸣烦躁的心情没有任何好转。  两个月前,记者见到范鸣时,正是2010年钢铁量价两低之时。这场钢铁业盛夏寒流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而如今,钢铁价格已反转向上,势头凶猛,但这未给范鸣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本以为钢铁价格普涨,我们能跟着沾一点光,谁知道销售量没有好转,销售价格也未有效
期刊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陈津恩访谈  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国节能进一步推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党的十七大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在全党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日前,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央企业进一步推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以下
期刊
继《国企》杂志首次以中央企业为主角组织评选“2009年中央企业十大新闻”并获得各界诸多好评后,本刊再度推出“2010年中央企业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全景回眸中央企业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20lO年,中国大地风云变幻,大事频仍。既有百年一遇的西南特大旱灾和玉树7.1级地震,也有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更有各地楼市的疯狂上涨与中央的严厉调控,以及年未一季的通胀攀高与物价维稳等等。201
期刊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带领企业做中国一流的节能、环保公司,打造中国环保的旗舰企业,带领集团不断发展,走得更远    “中国节能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组织,更离不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节能”)党委书记陈津恩深有感触。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是中国节能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评价。无论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抓关键、找定位、护权益、强班子,迅速扭转困局,新绘发展蓝图的中国
期刊
有理由相信,只要方向对路,政策得当,循序渐进地改革开放,估计只需一代人的时间,朝鲜在经济上也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朝鲜于9月28日召开劳动党代表大会,国际社会对此颇为关注。有媒体称,朝鲜劳动党上一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还是在1966年,时隔44年才召开的重大会议,自是“非比寻常”。有媒体认为,朝鲜很可能会借此次大会,推出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过去一些年来,朝鲜一直面临着严峻的经济问题,也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