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带来了媒介生态变迁,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媒介发展的趋势。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变”与“不变”的选择。光明日报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既在时代发展中变化,顺应潮流,更新传播思维和方式;也在大环境的变化中保持初心,坚守新闻工作者抱负和专业主义,在吸引更多受众的同时确保内容的优质和特色。唯变不变,变而不忘本,这是光明日报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应对之道,同样,可供其他传统媒体借鉴。
关键词 新的媒介环境;光明日报;变;不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113-03
按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见解,“媒介就是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信息时代背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媒介融合(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已经成为了当今传播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新旧媒体的融合、广电媒体和互联网相互整合等,已经初见成效,结出了媒介融合的果实。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媒体想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巩固主体地位,自身必然要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时代变化;同时,在适应新时代的同时,也不能迷失其中,失去原有的初心和优势。
1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
“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光明日报客户端在2018年的新年献词中如是说道。在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中,光明日报也一直本着“唯变不变”的理念,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变化的大势,在变化中拥有立身之地。
1.1 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
当今世界,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也对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媒体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受众意识和融合意识,才能掌握传播的主动权,巩固传统地位和价值。
1)树立受众意识。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传播技术的限制和新闻信息稀缺性的影响,媒体拥有话语主导权和固定的用户,而用户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新闻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和传播,海量信息成为常态。用户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判断有选择地接受媒体的信息,相比以往而言,受众对新闻信息更加“挑剔”,如果媒体依旧不改变传统思维,不把受众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就会大量流失用户,其地位也会逐渐降低。
因此,只有改变过去媒体只进行单项传播,让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做法,尊重受众的选择和兴趣,精准把握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特点,建立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赢得公信力、赢得受众的喜爱。光明日报在其新媒体平台和客户端上,提供了读者查询互动的体验功能,就是充分考虑受众需求的体现,从而增强用户黏度。
2)树立融合意识。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传播媒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传播形态,其受众和生存空间也都相对独立。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媒体融合成为传播领域发展的大方向,因此树立融合意识也是传统媒体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
媒介融合,其目的并不限于使原有媒体规模扩大、搭建新的传播平台、使新闻内容数字化等,更在于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增强内容的核心競争力,从而扩大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媒体应树立融合意识,将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和新媒体在传播渠道和终端方面的优势有效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从而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
光明日报以“一报一端一网两微”(《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光明日报微博和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集中优质资源,初步形成了多载体、多层次的传播格局,且明确提出了“打造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的融合发展新定位,①已经树立起了融合意识,朝着打造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的新型中央主流媒体方向前进。
1.2 传统传播方式的转变
1)建立机制,深度合作,创新模式。微信公众号、H5、短视频、大直播……层出不穷的新型传播方式深刻影响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光明日报也紧紧把握了时代命脉,于2017年与腾讯公司合作,双方共建“腾讯光明民营企业党建活动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合作机制与方式②,发挥双方优势以推动业务更好的发展。光明日报希望通过党建促业务,通过腾讯公司的大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支撑,带动光明日报优质内容的传播,拓宽其发展的视野。
2018年高考季,光明日报也紧跟热点和潮流,运用大直播和短视频的新型传播方式,走进高校,以服务高考学生为目的,制作了总时长超过80小时的直播。而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也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单场直播粉丝超过300万。光明日报的大直播,不是像抖音、快手一样以娱乐和场景取胜,而是以新闻信息、服务为支撑,为受众提供优质的、符合光明日报定位和特色的内容。
2)将大数据引入传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数据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不可忽视的一点。将大数据引入传播,是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大数据探索,能够集结智慧资源,提升原创内容的品质。传统媒体进行大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发掘,体现了以数据分析和深度解读为原创优质内容的一种转型。
在光明日报,大数据也被广泛运用到了传播的过程中。
首先,光明日报与专业的数据公司合作,获取优质的数据源,而这些数据源要符合关明日报的特色和定位,侧重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如光明日报和腾讯公司、京东集团“文化大数据实验室”合作开发“城市阅读指数”产品,发布“阅读指数与城市气质”大数据报告③,是运用大数据反应读者阅读和城市文化特色的创新尝试,以数据的价值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其次,对数据源进行深度开发。光明日报已建立“光明日报智库”,联系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权威专家,以数据展开项目研究。一方面,通过数据的研究为中央提供决策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利用数据的分析为各地的发展和各级政府以及一些学术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最后,大数据也服务于光明日报自身的媒体融合。“数据就是黄金”,光明日报既要把数据做成产品,也想以数据来带动自身融媒体的战略转型。建立记者的数据研发团队,把数据的语言和专家的语言变成新闻语言,体现在各个平台:在大报上有深度分析和大数据图标的呈现;在新媒体、客户端上,通过图片或专业分析呈现数据榜单,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查询互动的体验。
在高考季,除了大直播和短视频外,光明日报还向参与直播的高校发出倡议,建立“高校招生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光明高招数据共享平台”,汇集高校招生信息,为报考的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开放高校—学生互动平台,让考生与高校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互动;邀请高校名师和专家,为考生出谋划策,提供最精准的报考服务等。
1.3 传统新闻媒体人的转变
在新媒体生态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应该从单一坚守中思变,向复合型媒体人转变,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重塑自身,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
早在发展融媒体中心初期,光明日报便完成了社内人员的媒体融合,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做出调整和改变。光明网、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官方微博等平台共享记者,既让网络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纸媒的特点有所了解,使网络媒体传播的新闻仍具有纸媒新闻的长处,也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将信息传播过程加以完善,使信息能更高效地传播。
而在光明日报融媒体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光明日报的记者们更是为适应变化的趋势“全副武装”。学习Java编程、练习视频剪辑技术、挖掘分析大数据……记者们被要求掌握越来越多的技术,而不再只依靠“笔杆子”写新闻、传播新闻。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新时代,传统媒体人除了利用传统的文字报道新闻外,还需要从“好看好玩”的角度,以新的技术、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报道让更多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
2 初心不变,以人为本
唯变不变,万变不离初心,不离以人为本。
2.1 保持初心,牢记新闻工作者使命
如我们怀揣一颗对新闻热忱之心选择传播学专业一样,新闻人、媒体人步入传播这个领域时,也都充满理想和追求。然而在日复一日、有时难免会有些枯燥的文字工作中,一些新闻工作者选择了放弃或踏入了利益的漩涡。而在这个光怪陆离、发展速度极快的新社会,在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新闻工作者,更应该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不为外界利益和诱惑所干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使命。正如光明日报客户端总编辑冯蕾所说,做新闻,不变的是初心,是对新闻的追求和理想。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唯有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基层,不忘“本”,才能做好新闻工作。
2.2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巩固传统价值
在“后真相时代”,真相逐渐被忽视,这很大程度缘于媒介公信力和权威的丧失。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大量兴起,逐渐掌握了话语权。若机构媒体受其影响,新闻报道流于表面,呈现浅显化的趋势,其专业权威就会渐渐让位于自媒体和普通受众。因此,诸如光明日报这样的机构媒体应该提供真实、全面、及时的消息,报道客观公正,没有偏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这些举措在真相越来越“廉价”的今天,有助于呼唤读者对机构媒体权威的认知,从而巩固自身的传统价值和公信力。光明日报至今依旧保持着严格的投稿、审稿制度,确保为读者提供的每一篇稿件都是有深度的、专业的、有价值的。
2.3 坚持以服务大众为本,注重信息反馈
人民的记者为人民、写人民,互联网思维名言也提到“得粉丝者得天下”。不管媒体发展、融合成了什么形态,都不可能脱离受众而存在、发展。因此,在媒介融合时,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也应该注意不同群体对不同类型信息的需求,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新闻信息。以人为本是办报的普遍原则,但每一份报纸都有自己的特有受众,如工人日报的受众主要是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者,而光明日报的受众主要是知识分子。光明日报应关注当代知识分子的需求,以便提供更符合读者阅读兴趣的内容。同时也应及时关注他们的反馈,只有重视了受众反馈并对其加以分析,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更具吸引力的内容,不断改进读者的阅读体验,赢得其认可。如前文所说,光明日报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互动,且一直在聆听读者的声音,为打造人民更喜爱的媒体做好准备。
在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既要适应潮流,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和传播方式,也应坚守初心、使命和新闻专业主义,不忘以人为本。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变中不忘本,方能使传统媒体既能跟上新时代的脚步,创新传播新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也能巩固传统价值,将报道做深做好,为受众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
注释
①media.people.com.cn/n1/2016/1217/c40606-28956562.html。
②http://wemedia.ifeng.com/29021912/wemedia.shtml。
③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8-04/25/nw.D110000zhdsb_20180425_1-06.htm。
参考文献
[1]韩刚.《光明日报》媒体融合现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李波.全媒体融合下,传统新闻媒体人应在坚守中思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3-4.
[3]陆先高.三个维度推进融媒體产品建设——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实践[J].新闻战线,2015(21):5-7.
[4]邱振邦.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变与不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4,5(18):5-6.
[5]石非凡.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运作新模式——以《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6(9):163.
关键词 新的媒介环境;光明日报;变;不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113-03
按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见解,“媒介就是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信息时代背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媒介融合(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已经成为了当今传播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新旧媒体的融合、广电媒体和互联网相互整合等,已经初见成效,结出了媒介融合的果实。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媒体想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巩固主体地位,自身必然要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时代变化;同时,在适应新时代的同时,也不能迷失其中,失去原有的初心和优势。
1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
“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光明日报客户端在2018年的新年献词中如是说道。在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中,光明日报也一直本着“唯变不变”的理念,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变化的大势,在变化中拥有立身之地。
1.1 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
当今世界,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也对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媒体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受众意识和融合意识,才能掌握传播的主动权,巩固传统地位和价值。
1)树立受众意识。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传播技术的限制和新闻信息稀缺性的影响,媒体拥有话语主导权和固定的用户,而用户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新闻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和传播,海量信息成为常态。用户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判断有选择地接受媒体的信息,相比以往而言,受众对新闻信息更加“挑剔”,如果媒体依旧不改变传统思维,不把受众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就会大量流失用户,其地位也会逐渐降低。
因此,只有改变过去媒体只进行单项传播,让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做法,尊重受众的选择和兴趣,精准把握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特点,建立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赢得公信力、赢得受众的喜爱。光明日报在其新媒体平台和客户端上,提供了读者查询互动的体验功能,就是充分考虑受众需求的体现,从而增强用户黏度。
2)树立融合意识。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传播媒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传播形态,其受众和生存空间也都相对独立。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媒体融合成为传播领域发展的大方向,因此树立融合意识也是传统媒体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
媒介融合,其目的并不限于使原有媒体规模扩大、搭建新的传播平台、使新闻内容数字化等,更在于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增强内容的核心競争力,从而扩大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媒体应树立融合意识,将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和新媒体在传播渠道和终端方面的优势有效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从而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
光明日报以“一报一端一网两微”(《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光明日报微博和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集中优质资源,初步形成了多载体、多层次的传播格局,且明确提出了“打造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的融合发展新定位,①已经树立起了融合意识,朝着打造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的新型中央主流媒体方向前进。
1.2 传统传播方式的转变
1)建立机制,深度合作,创新模式。微信公众号、H5、短视频、大直播……层出不穷的新型传播方式深刻影响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光明日报也紧紧把握了时代命脉,于2017年与腾讯公司合作,双方共建“腾讯光明民营企业党建活动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合作机制与方式②,发挥双方优势以推动业务更好的发展。光明日报希望通过党建促业务,通过腾讯公司的大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支撑,带动光明日报优质内容的传播,拓宽其发展的视野。
2018年高考季,光明日报也紧跟热点和潮流,运用大直播和短视频的新型传播方式,走进高校,以服务高考学生为目的,制作了总时长超过80小时的直播。而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也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单场直播粉丝超过300万。光明日报的大直播,不是像抖音、快手一样以娱乐和场景取胜,而是以新闻信息、服务为支撑,为受众提供优质的、符合光明日报定位和特色的内容。
2)将大数据引入传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数据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不可忽视的一点。将大数据引入传播,是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大数据探索,能够集结智慧资源,提升原创内容的品质。传统媒体进行大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发掘,体现了以数据分析和深度解读为原创优质内容的一种转型。
在光明日报,大数据也被广泛运用到了传播的过程中。
首先,光明日报与专业的数据公司合作,获取优质的数据源,而这些数据源要符合关明日报的特色和定位,侧重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如光明日报和腾讯公司、京东集团“文化大数据实验室”合作开发“城市阅读指数”产品,发布“阅读指数与城市气质”大数据报告③,是运用大数据反应读者阅读和城市文化特色的创新尝试,以数据的价值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其次,对数据源进行深度开发。光明日报已建立“光明日报智库”,联系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权威专家,以数据展开项目研究。一方面,通过数据的研究为中央提供决策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利用数据的分析为各地的发展和各级政府以及一些学术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最后,大数据也服务于光明日报自身的媒体融合。“数据就是黄金”,光明日报既要把数据做成产品,也想以数据来带动自身融媒体的战略转型。建立记者的数据研发团队,把数据的语言和专家的语言变成新闻语言,体现在各个平台:在大报上有深度分析和大数据图标的呈现;在新媒体、客户端上,通过图片或专业分析呈现数据榜单,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查询互动的体验。
在高考季,除了大直播和短视频外,光明日报还向参与直播的高校发出倡议,建立“高校招生信息服务联盟”,构建“光明高招数据共享平台”,汇集高校招生信息,为报考的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开放高校—学生互动平台,让考生与高校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互动;邀请高校名师和专家,为考生出谋划策,提供最精准的报考服务等。
1.3 传统新闻媒体人的转变
在新媒体生态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应该从单一坚守中思变,向复合型媒体人转变,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重塑自身,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
早在发展融媒体中心初期,光明日报便完成了社内人员的媒体融合,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做出调整和改变。光明网、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官方微博等平台共享记者,既让网络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纸媒的特点有所了解,使网络媒体传播的新闻仍具有纸媒新闻的长处,也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将信息传播过程加以完善,使信息能更高效地传播。
而在光明日报融媒体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光明日报的记者们更是为适应变化的趋势“全副武装”。学习Java编程、练习视频剪辑技术、挖掘分析大数据……记者们被要求掌握越来越多的技术,而不再只依靠“笔杆子”写新闻、传播新闻。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新时代,传统媒体人除了利用传统的文字报道新闻外,还需要从“好看好玩”的角度,以新的技术、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报道让更多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
2 初心不变,以人为本
唯变不变,万变不离初心,不离以人为本。
2.1 保持初心,牢记新闻工作者使命
如我们怀揣一颗对新闻热忱之心选择传播学专业一样,新闻人、媒体人步入传播这个领域时,也都充满理想和追求。然而在日复一日、有时难免会有些枯燥的文字工作中,一些新闻工作者选择了放弃或踏入了利益的漩涡。而在这个光怪陆离、发展速度极快的新社会,在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新闻工作者,更应该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不为外界利益和诱惑所干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使命。正如光明日报客户端总编辑冯蕾所说,做新闻,不变的是初心,是对新闻的追求和理想。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唯有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基层,不忘“本”,才能做好新闻工作。
2.2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巩固传统价值
在“后真相时代”,真相逐渐被忽视,这很大程度缘于媒介公信力和权威的丧失。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大量兴起,逐渐掌握了话语权。若机构媒体受其影响,新闻报道流于表面,呈现浅显化的趋势,其专业权威就会渐渐让位于自媒体和普通受众。因此,诸如光明日报这样的机构媒体应该提供真实、全面、及时的消息,报道客观公正,没有偏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这些举措在真相越来越“廉价”的今天,有助于呼唤读者对机构媒体权威的认知,从而巩固自身的传统价值和公信力。光明日报至今依旧保持着严格的投稿、审稿制度,确保为读者提供的每一篇稿件都是有深度的、专业的、有价值的。
2.3 坚持以服务大众为本,注重信息反馈
人民的记者为人民、写人民,互联网思维名言也提到“得粉丝者得天下”。不管媒体发展、融合成了什么形态,都不可能脱离受众而存在、发展。因此,在媒介融合时,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也应该注意不同群体对不同类型信息的需求,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新闻信息。以人为本是办报的普遍原则,但每一份报纸都有自己的特有受众,如工人日报的受众主要是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者,而光明日报的受众主要是知识分子。光明日报应关注当代知识分子的需求,以便提供更符合读者阅读兴趣的内容。同时也应及时关注他们的反馈,只有重视了受众反馈并对其加以分析,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更具吸引力的内容,不断改进读者的阅读体验,赢得其认可。如前文所说,光明日报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互动,且一直在聆听读者的声音,为打造人民更喜爱的媒体做好准备。
在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既要适应潮流,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和传播方式,也应坚守初心、使命和新闻专业主义,不忘以人为本。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变中不忘本,方能使传统媒体既能跟上新时代的脚步,创新传播新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也能巩固传统价值,将报道做深做好,为受众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
注释
①media.people.com.cn/n1/2016/1217/c40606-28956562.html。
②http://wemedia.ifeng.com/29021912/wemedia.shtml。
③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8-04/25/nw.D110000zhdsb_20180425_1-06.htm。
参考文献
[1]韩刚.《光明日报》媒体融合现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李波.全媒体融合下,传统新闻媒体人应在坚守中思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3-4.
[3]陆先高.三个维度推进融媒體产品建设——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实践[J].新闻战线,2015(21):5-7.
[4]邱振邦.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变与不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4,5(18):5-6.
[5]石非凡.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运作新模式——以《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6(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