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心理理论,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反转,结合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得出社会心理在一次舆论过程中有以下作用:首先,社会心理起到了舆论反转的奠基作用。由于社会心理的暗示与虚假投射等特点,第一次产生的舆论往往就偏离了真相,是情绪的集合,为之后的舆论反转起到了奠基作用。其次,社会心理加剧了舆论转向的速度。法兰克福学派反思资本主义对个人的入侵和媒介技术导致的“单向度的人”。基于此种担忧,提出了做理性公众,促进理性公众舆论的希冀。
关键词 舆论反转;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心理理论;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39-02
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即社会是一个整体,是最早的传播学概念之一①。社会学家西皮奥·西盖勒1891年出版的论著《群体犯罪》从个体心理学衍生出“集体心理学”,他提出了“暗示的力量”来解释为什么会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勒庞也在他的《乌合之众》里分析了群众行为。弗洛伊德则不认同“暗示的专制”认为是个体让自己受到他人暗示的影响,主动放弃了他的独特性(singularity),因为他感到有必要和他人融洽相处。那么暗示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心理?与此类似的社会心理到底对社会以及社会舆论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将展开论述。
1 理论视角
1.1 社会心理的定义
所谓社会心理(Social psyche)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对社会事件所做的一种互有影响、互有制约的心理反应”②。艾略特·阿伦森则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③,也有说法从社会行为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涉及我们如何认识其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和别人如何对我们做出反应”④。也有日本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对现象的考察,“社会心理学是关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现象,用一定的客观的共同方法去探讨,完全实证地归纳出在这类现象中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性、法则性和一般性的科学”⑤。
1.2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心理理论
上述内容都表明,社会心理学注重研究个人心理、社会心理以及二者的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心理理论在注重了以上三点的同时,还蕴涵了心理学的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社会学的社会互动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控制理论。它采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角对战时与战后社会中人的本体地位与人的困境进行思考。他们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人的各种束缚,使人变得更加自由的同时,也使得人感到更加孤独、不安与无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大多人没有真正的自我同一感,因为自我意识成为了顺从意识。
2 社会心理与舆论反转
2.1 新媒体环境中的舆论反转
张相涛在《基于传播学角度看舆论反转的构成因素》一文中,将“舆论反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忽略客观事实、丢失中立立场、片面报道;第二阶段也是外在动力:消极回应、淡化事实、未能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事件的及时还原、媒介的迅速跟进是舆论反转的最终结果也是第三阶段”。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反转事件层出不穷,如2015年成都女司机被爆打事件、2014年湘潭产妇羊水栓塞事件、厦大校长被炮轰“食堂耍特权”事件等。舆论发酵一般产生于事件爆料之后,而舆论反转往往产生于真相披露之后。由于新媒体的匿名性、实时性等特点,人人都可以爆料,往往导致事实爆料与真相有所偏差。
2.2 结合“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
分析
2018年9月,中国游客遭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一家三口被扔坟场的事件在网上火了起来。
事件回顾:
阶段一:当地时间9月2日凌晨1点左右,入住。来自中国的游客曾先生,带着父母一家三口,来到首都斯德哥尔摩,准备入住提前预定的酒店却发现早到了一天。阶段二:当地时间9月2日凌晨1点到2点左右,酒店大堂休息。根据曾先生自己的描述,酒店前台在此刻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好的:“允许暂时坐在大堂,员工还主动调低了大堂的背景音乐音量”。阶段三:当地时间9月2日凌晨1点到2点之间,曾先生带回一中国女留学生,产生初步
冲突。
事件引发的舆论即舆论反转:
根据微博上的相关的报道,由此引发的两次舆论反转了三次。这里面社会心理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在第一次舆论发酵的时候,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通过精神分析理论细致分析了反犹主义的发生机制提出的“虚假投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使得舆论极化。这个阶段的舆论不顾事实,情绪为上。在第二次舆论反转,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提到的“心理逃避”,只要出现一个意见领袖的不同意见,舆论便迅速转向。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群众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性格盔甲”,也就是“威权主义性格”,外在的威权主义内在使得人们从内心服从。
3 结论
根据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心理理论,结合新媒体平台上事实爆料到真相披露过程的特点,分析瑞典游客事件,可以得出社会心理在舆论过程中起到了奠基作用。在一个完整的舆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次舆论反转。首先,社会心理起到了舆论反转的奠基作用。为什么说社会心理起到了奠基作用?因为社会心理的暗示与虚假投射等特点,第一次产生的舆论往往就偏离了真相,是情绪的集合,为之后的舆论反转起到了奠基作用。其次,社会心理加剧了舆论转向的速度。在跟进报道中,一旦某媒体或者某意见领袖发出来不同的声音,根據社会心理中的威权主义服从的理论,人们的内心立刻会因为逃避自由,放弃自我思考,立刻服从这个不同的声音,从而加速了舆论反转的速度。 4 引发的思考:公众的理性和公众舆论的
理性
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对当代工业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始终围绕着社会与人性的对立和冲突。法国学者Virilio认为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存续感(sense of duration),人们彼此之间不再通过身体的移动参与社会生活,而是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的滑动(Virilio,1990)。技术成为新的统治形式,技术理性把语言和思想简化为单向度,物品被等同于功能,本体等同于现象,本质被等同于存
在⑥。福柯所描述的“圆形监狱”被传播学者用来研究媒介的控制。一些媒介在控制中起到了“组织机器”的作用,通过组织空间、控制时间,持续监视个体,以确保某种行为方式的绝对在生产(Etienne Allemand,1980),例如使用微博的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监视,管制也不仅仅再通过规训,而是通过制造对微博的迷恋。法兰克福学派看到了过度的传播以及其导致的社会心理意义上的意义的断裂、现实感的遗失和幻想的盛行。“个体越依赖网络就越得不到情感的充实,从而也就越想通过网络来接触欢乐场,去寻求满足,最终只会陷入更大的空虚”⑦。
在资本的控制下,我们不由自主地成为了没有自己的思考的“单向度的人”。为什么大家如此容易跟着舆论走?为什么如今舆论常常转向?因为我们裹挟在社会心理中,丧失了自己的判断。产生情绪之前,要有清楚真相的意识。公众的理性不等同于公众舆论的理性,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看起来总是安全的。但是我们要乐观,足够数量的理性的公众,有可能带来理性的公众舆论。
注释
①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孙五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17。
②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7。
③[美]艾略特·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入门,郑日昌,张珠江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13。
④[美]J.L.弗里德曼,D·O·西尔斯,J·M·卡尔史密斯,社会心理学,高地,高佳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5。
⑤[日]古烟和孝著,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開大学出版社,1986:2。
⑥马尔库塞,1964,单向度的人。
⑦范和生,李三辉,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心理重构,2014,第4期,183-185。
参考文献
[1]杜丽燕,尚新建.弗洛姆论逃避自由:心理学视角[J].求是学刊.2012(1):37-41.
[2]张相涛.基于传播学的角度看舆论反转的构成因素[J].传媒与版权,2015(7):16-17.
关键词 舆论反转;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心理理论;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39-02
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即社会是一个整体,是最早的传播学概念之一①。社会学家西皮奥·西盖勒1891年出版的论著《群体犯罪》从个体心理学衍生出“集体心理学”,他提出了“暗示的力量”来解释为什么会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勒庞也在他的《乌合之众》里分析了群众行为。弗洛伊德则不认同“暗示的专制”认为是个体让自己受到他人暗示的影响,主动放弃了他的独特性(singularity),因为他感到有必要和他人融洽相处。那么暗示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心理?与此类似的社会心理到底对社会以及社会舆论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将展开论述。
1 理论视角
1.1 社会心理的定义
所谓社会心理(Social psyche)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对社会事件所做的一种互有影响、互有制约的心理反应”②。艾略特·阿伦森则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③,也有说法从社会行为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涉及我们如何认识其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和别人如何对我们做出反应”④。也有日本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对现象的考察,“社会心理学是关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现象,用一定的客观的共同方法去探讨,完全实证地归纳出在这类现象中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性、法则性和一般性的科学”⑤。
1.2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心理理论
上述内容都表明,社会心理学注重研究个人心理、社会心理以及二者的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心理理论在注重了以上三点的同时,还蕴涵了心理学的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社会学的社会互动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控制理论。它采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角对战时与战后社会中人的本体地位与人的困境进行思考。他们发现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人的各种束缚,使人变得更加自由的同时,也使得人感到更加孤独、不安与无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大多人没有真正的自我同一感,因为自我意识成为了顺从意识。
2 社会心理与舆论反转
2.1 新媒体环境中的舆论反转
张相涛在《基于传播学角度看舆论反转的构成因素》一文中,将“舆论反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忽略客观事实、丢失中立立场、片面报道;第二阶段也是外在动力:消极回应、淡化事实、未能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事件的及时还原、媒介的迅速跟进是舆论反转的最终结果也是第三阶段”。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反转事件层出不穷,如2015年成都女司机被爆打事件、2014年湘潭产妇羊水栓塞事件、厦大校长被炮轰“食堂耍特权”事件等。舆论发酵一般产生于事件爆料之后,而舆论反转往往产生于真相披露之后。由于新媒体的匿名性、实时性等特点,人人都可以爆料,往往导致事实爆料与真相有所偏差。
2.2 结合“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
分析
2018年9月,中国游客遭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一家三口被扔坟场的事件在网上火了起来。
事件回顾:
阶段一:当地时间9月2日凌晨1点左右,入住。来自中国的游客曾先生,带着父母一家三口,来到首都斯德哥尔摩,准备入住提前预定的酒店却发现早到了一天。阶段二:当地时间9月2日凌晨1点到2点左右,酒店大堂休息。根据曾先生自己的描述,酒店前台在此刻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好的:“允许暂时坐在大堂,员工还主动调低了大堂的背景音乐音量”。阶段三:当地时间9月2日凌晨1点到2点之间,曾先生带回一中国女留学生,产生初步
冲突。
事件引发的舆论即舆论反转:
根据微博上的相关的报道,由此引发的两次舆论反转了三次。这里面社会心理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在第一次舆论发酵的时候,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通过精神分析理论细致分析了反犹主义的发生机制提出的“虚假投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使得舆论极化。这个阶段的舆论不顾事实,情绪为上。在第二次舆论反转,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提到的“心理逃避”,只要出现一个意见领袖的不同意见,舆论便迅速转向。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群众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性格盔甲”,也就是“威权主义性格”,外在的威权主义内在使得人们从内心服从。
3 结论
根据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心理理论,结合新媒体平台上事实爆料到真相披露过程的特点,分析瑞典游客事件,可以得出社会心理在舆论过程中起到了奠基作用。在一个完整的舆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次舆论反转。首先,社会心理起到了舆论反转的奠基作用。为什么说社会心理起到了奠基作用?因为社会心理的暗示与虚假投射等特点,第一次产生的舆论往往就偏离了真相,是情绪的集合,为之后的舆论反转起到了奠基作用。其次,社会心理加剧了舆论转向的速度。在跟进报道中,一旦某媒体或者某意见领袖发出来不同的声音,根據社会心理中的威权主义服从的理论,人们的内心立刻会因为逃避自由,放弃自我思考,立刻服从这个不同的声音,从而加速了舆论反转的速度。 4 引发的思考:公众的理性和公众舆论的
理性
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对当代工业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始终围绕着社会与人性的对立和冲突。法国学者Virilio认为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存续感(sense of duration),人们彼此之间不再通过身体的移动参与社会生活,而是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的滑动(Virilio,1990)。技术成为新的统治形式,技术理性把语言和思想简化为单向度,物品被等同于功能,本体等同于现象,本质被等同于存
在⑥。福柯所描述的“圆形监狱”被传播学者用来研究媒介的控制。一些媒介在控制中起到了“组织机器”的作用,通过组织空间、控制时间,持续监视个体,以确保某种行为方式的绝对在生产(Etienne Allemand,1980),例如使用微博的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监视,管制也不仅仅再通过规训,而是通过制造对微博的迷恋。法兰克福学派看到了过度的传播以及其导致的社会心理意义上的意义的断裂、现实感的遗失和幻想的盛行。“个体越依赖网络就越得不到情感的充实,从而也就越想通过网络来接触欢乐场,去寻求满足,最终只会陷入更大的空虚”⑦。
在资本的控制下,我们不由自主地成为了没有自己的思考的“单向度的人”。为什么大家如此容易跟着舆论走?为什么如今舆论常常转向?因为我们裹挟在社会心理中,丧失了自己的判断。产生情绪之前,要有清楚真相的意识。公众的理性不等同于公众舆论的理性,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看起来总是安全的。但是我们要乐观,足够数量的理性的公众,有可能带来理性的公众舆论。
注释
①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孙五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17。
②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7。
③[美]艾略特·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入门,郑日昌,张珠江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13。
④[美]J.L.弗里德曼,D·O·西尔斯,J·M·卡尔史密斯,社会心理学,高地,高佳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5。
⑤[日]古烟和孝著,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開大学出版社,1986:2。
⑥马尔库塞,1964,单向度的人。
⑦范和生,李三辉,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心理重构,2014,第4期,183-185。
参考文献
[1]杜丽燕,尚新建.弗洛姆论逃避自由:心理学视角[J].求是学刊.2012(1):37-41.
[2]张相涛.基于传播学的角度看舆论反转的构成因素[J].传媒与版权,2015(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