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接触的知识相对较少,经常会在写作文时出现词语匮乏现象。但是,正如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知识经验较少更不易导致思维僵化,这就避免了思维定势,小学作文教学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化思维进行培养。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个性化 创造力 想象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班)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要求分别作了明确阐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而学生的作文个性化现状令人担忧,这里举一个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例子:一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提问道:月亮像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像小船,只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像豆角。如果所有的学生开到一个事物所联想的方向是相同的,那写出的作文,即使不是千人一面,也基本上逃不出一些经典范文的传统模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思想观念一定要转变,教师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进行个性化教育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思维活动。从大处看,一个人的创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的生活体验和能力,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可以说作品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个体差异的存在,决定了每一个精神产品的各不相同。从教育的观点看,尊重作文的本质意义,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意志,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是问题的实质。在当今的社会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仅是作文教学的需要,更是整个教育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那么,如何进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1.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在大量识字后,应广泛阅读适合于儿童接受的文学性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了解个性化的语言,这对于作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学生懂得教科书不是高不可及的,它来源于生活,是人写出来的。学习教科书是为了打基础,而创造性地掌握语言工具,还得靠自己的悟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
2.多写想象作文,展开想象的翅膀。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写想象作文,能使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小学生接触的想象作文一般有三种:一是童话式想象作文,二是科幻作文,三是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
二、培养创造能力
从大的方面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需要。从作文自身的角度看,创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写作中,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那么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是培养创新意识,也可以称作创新精神。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学生爱写还是厌写,爱问还是不问,对新异事物敏感还是麻木,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曾经作过一个调查:对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60对同卵双生子进行智力分析,发现他们的智力特征30%相同,70%不同。可见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智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
2.是培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三、重视作后修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那么,如何进行作文修改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学生自改。即学生作文稿拟好以后,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一是感受情感强弱、停顿长短,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二是感受语句是否含混别扭,查语句是否明白通顺;三是感受语言的表达是否与内容贴切,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杂乱,前后意思是否重复,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相互换读,商议修改。教师一要根据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明确修改要点;二要明确修改程序,可以自己选择伙伴,你读我听,对照作文要求相互讨论,交流协商,然后动笔修改。如果二人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途径解决。
3.选准范例,集体修改。教师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范例修改中,学生往往众说纷法,要引导其各抒己见,要在意见基本统一时决定怎么改,不要走过场,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
总之,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能真正地贯彻课改中关于写作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把学生写作從人为的笼子中解放出来。主张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与幻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真正的实现“我手写我心”,也真正实现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接触的知识相对较少,经常会在写作文时出现词语匮乏现象。但是,正如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知识经验较少更不易导致思维僵化,这就避免了思维定势,小学作文教学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化思维进行培养。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个性化 创造力 想象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班)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要求分别作了明确阐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而学生的作文个性化现状令人担忧,这里举一个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例子:一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提问道:月亮像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像小船,只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像豆角。如果所有的学生开到一个事物所联想的方向是相同的,那写出的作文,即使不是千人一面,也基本上逃不出一些经典范文的传统模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思想观念一定要转变,教师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进行个性化教育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思维活动。从大处看,一个人的创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的生活体验和能力,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可以说作品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个体差异的存在,决定了每一个精神产品的各不相同。从教育的观点看,尊重作文的本质意义,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意志,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是问题的实质。在当今的社会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仅是作文教学的需要,更是整个教育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那么,如何进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1.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在大量识字后,应广泛阅读适合于儿童接受的文学性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了解个性化的语言,这对于作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学生懂得教科书不是高不可及的,它来源于生活,是人写出来的。学习教科书是为了打基础,而创造性地掌握语言工具,还得靠自己的悟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
2.多写想象作文,展开想象的翅膀。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写想象作文,能使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小学生接触的想象作文一般有三种:一是童话式想象作文,二是科幻作文,三是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
二、培养创造能力
从大的方面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需要。从作文自身的角度看,创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写作中,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那么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是培养创新意识,也可以称作创新精神。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学生爱写还是厌写,爱问还是不问,对新异事物敏感还是麻木,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曾经作过一个调查:对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60对同卵双生子进行智力分析,发现他们的智力特征30%相同,70%不同。可见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智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
2.是培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三、重视作后修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那么,如何进行作文修改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学生自改。即学生作文稿拟好以后,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一是感受情感强弱、停顿长短,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二是感受语句是否含混别扭,查语句是否明白通顺;三是感受语言的表达是否与内容贴切,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杂乱,前后意思是否重复,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相互换读,商议修改。教师一要根据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明确修改要点;二要明确修改程序,可以自己选择伙伴,你读我听,对照作文要求相互讨论,交流协商,然后动笔修改。如果二人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途径解决。
3.选准范例,集体修改。教师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范例修改中,学生往往众说纷法,要引导其各抒己见,要在意见基本统一时决定怎么改,不要走过场,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
总之,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能真正地贯彻课改中关于写作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把学生写作從人为的笼子中解放出来。主张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与幻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真正的实现“我手写我心”,也真正实现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