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加强高中时政教育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gxg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政教育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保持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稳定性和思想政治教学的的科学性,历年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高考时政性特点的加强,都需要在高中加强课内外时政教育,这是实现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需要。
  关键词:时政教育;新课改;以学生为本
  
  政治学科是中学德育的基本环节,时政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内容的组成部分,不可能孤立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不可能孤立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它依赖于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与思想政课堂的有机融合。由于政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时政教育内容特有的灵活性,决定了时事教育不仅在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进行,还应拓展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时政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政治教师应按照 “以学生为本”理念,把时政材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在课内外扎实有效加强时政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一、高中政治教学开展时政教育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新课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时政热点中,培养学生用学科知识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学科素养和能力。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做到心中时刻有学生,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上升到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由于高中生往往受知识、思维方法的局限,时事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时事强调的是“事”,教材强调的是“理”,时政教育具有时效性、灵活性,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题在书外,里在书内”,在进行时政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适当插入一些时事政治,把时政材料与书本原理结合起来,让鲜活的事实说话,使枯燥的理论深入浅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①
  3.时政材料与教授学习方法相结合
  进行时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注意教授学习方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寓意深刻的话:理想的教师其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更大的责任在于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地探求和获得知识的能力,教师不但要“授人以渔”而且更应“教人以渔。”②在进行时政教育时,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科学进行学法指导,及时精点细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学生思维得到良好的训练,获得自主学习时政的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与时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有的放矢地把时政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将时政教育贯穿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二者建立起一种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不仅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
  1.利用时政新闻导入新课。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象一本著作的“序言”。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能够起到渗透主题,交代背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教学情境,产生学习动力,增加师生情感互动的作用,为课堂教学顺利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用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导入,创建问题情境进入新课的学习,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③
  2.利用时政材料突破重点难点。思想政治教材理论性很强,具有抽象性和滞后性,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政治教学中重点难点解决的关键,在于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适时适度以重要时事政治为背景,善于联系政治课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揭示教材知识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再运用教材中的观点来解释材料中问题,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突破难点。
  3.利用时政内容进行课堂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有必要将时事新闻融入到教材中,精心指点解题技巧。近些年高考试题体现出开放性、综合性,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大部分内容涉及重大时事。教师要在课堂作业训练时,要把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坚持与重大时事热点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设计多类题训练,要求学生从理论上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迁移知识,通过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找到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结合点,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内容和时政材料,再把二者有机融合起来,使政治课堂能够与时俱进,彰显代特色。还要注意加强学法指导,教授学生由浅入深的进入教学情境,准确理解时政信息、建立与教材知识的联系、找到切入点并运用相关的原理分析概况材料,最后通过练习提高技巧、回归课本、实现整体提升,探究时政教育、教材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佳结合方式。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外活动中时政教育的开展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大力开展课外时政教育活动,这种在课本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对课堂练习的巩固和扩展,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政治素质。
  1.建立时政学习兴趣小组
  大多学生对时事政治学习兴趣较浓,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调动学习时政的积极性,启发其他同学的兴趣,形成一种集体氛围,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时事政治兴趣小组,选出学生代表,以小组为桥梁,开展各种形式的时政活动,每周利用业余时间看新闻联播和《经济半小时》、读重要报刊和时事评论、观看纪录片和重要的答记者问、发放《半月谈》、《新闻热线》等教育材料,还可以去教育基地去参观和进行社会热点调查。④小组成员通过活动对时政热点相互讨论、发表评论,教师给予引导,及时总结学习成果,反馈学习时事的动态和要求,最后以问卷调查、小论文的形式展示成果。通过兴趣小组的相互学习,使学生从一定的高度把握时政,拉近政治课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添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心。
  2.开展时政知识竞赛
  为了调动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学生对时政的学习情况,应经常配合学校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时事知识竞赛活动,其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如采取闭卷笔答式、口头提问式、电子抢答式,若题目难度过大可以采取自由开卷式,以便让学生自由发挥,先选拨出在各年级选出五名得分最高选手,代表年级参加校级竞赛,根据成绩评出不同奖项,并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参赛成绩可以计入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这样精彩的竞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能使学生在比赛氛围中主动掌握更多时事知识,恰好适合高中生积极活跃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习时事政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
  3.举办时政专题讲座
  随着获取时事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对一些复杂的时事热点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很想从教师这里了解相关的知识。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以时政热点为依托,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要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捕捉热点资料,对一些重要的新闻按照发生时间、性质和内容进行整理归类,紧密地结合学生当时所学的模块知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听取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对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举措的理解情况,有计划地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深入剖析,集中为学生做全面的讲解。在课外活动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时政教育,引导学生领会精神实质,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就2010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等开展专题讲座。
  总之,在课内外加大时政教育的力度,使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真正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思想觉悟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达到高中生知识、能力、人格的三者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贯彻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注释:
  ①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政治试题分析.中学政治与其他各科教与学[J],2010,(11):5.
  ②卢少军.中学德育课程与教材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19.
  ③刘灿.时事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N],2005,(01):180-181.
  ④夏国华,万崇宁.中学时事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江西教育[J],2003,(07):20.
其他文献
“浭阳红”是丰润区林业局培育的耐贮运中熟桃新品种,改善了中熟桃品种结构,解决了生产中中熟桃易烂、商品寿命短、经济效益低、不能远销的技术难题。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林木良种审定,2008年获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浭阳红”桃7月底或8月初果实成熟,7月中旬开始着色,10天着全色,着色早,可早采。远途运输7月20日可以陆续采收,采前落果极轻,采收期可持续30天至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古日母字在临沂方言中的今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分析,并且对临沂方言日母字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共时与历时的探索。指出研究中古日母在临沂方言中的多样性今读,不仅能够了解中古日母在临沂方言中的今读特征,对探索中古日母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日母;临沂方言;今读    中古日母在临沂方言中的今读情况比较复杂。临沂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就整个官话方
期刊
“牛妈妈枣”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的一个地方品系。原产于丰润区王官营镇下水路村,具有50多年的栽培历史。2003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以及唐山市林业局的果树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品尝鉴定,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对鲜果进行了果实性状分析测定,并与其它鲜食品种进行了对比。专家一致认为:“该地方品系成熟期早、形状独特、品质优良、丰产性强。”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鲜食类型。200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写作与教学的现状,介绍了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并用实例说明了支架式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通过研究表明,支架式教学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写作教学;高中英语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也给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语言教学的首要目
期刊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俄罗斯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介绍了俄罗斯装备管理改革具体措施,阐述了俄罗斯成功经验予我军装备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俄军;装备管理;改革;装备管理体系    从俄军装备管理较快进步的经验可知,只要坚定不移的扶持科技创新,使高新技术装备能够迅速装备部队,我军的战斗力定会加速增长,不负国家赋予我军的历史使命。  一、俄军装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俄军装备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措
期刊
外军十分重视民用运力的动员和征用,美军从60年代初期开始就把国防运输目标建立在世界级的、全球能力的联合运输系统上,该系统除具有反应快、效率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外,还特别强调与商业界和民运企业保持伙伴关系,以确保战备持续能力和生存质量。  一、外军战时民用运力动员征用的情况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民用运力为战争的持续保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80年代的英阿马岛战争,英军征用商船共71艘,占特混舰队
期刊
摘 要:结合纳西族留传的关于玉龙雪山的故事传说来探析玉龙雪山的审美意象。玉龙雪山在纳西人的审美视野下是一座圣山,象征纳西族灵魂深处的信仰;他又是一座情山,象征纳西人至情至性的生活理想;同时玉龙雪山所象征的如梦如幻的“玉龙第三国”可以超越民族成为人类灵魂诗意栖居之所。  关键词:玉龙雪山;审美美意象;圣山;情山;诗意栖居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坝子北端。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全山13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教师占统治地位的专断文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对话,缺少交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本文从对话型教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建构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话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  关键词:对话;课堂教学;文化;建构    一、对话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要研究对话型课堂教学文化,首先要对文化和课堂教学文化的概念进行鉴定。“文化”一词,在汉语中,“文”的本义指的是
期刊
(接《学术理论与探索》2010年第11期人文与社会科学栏目“和理学”)  和理学中关于物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自然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和的关系,是一个因天之序的关系,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关系。  物与物的和,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和谐问题,而是一个很高深的交流和相处的过程。就好比一座森林,如果不是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它们怎么能和谐友爱、唇齿相依的共同生存在一起。你看,有的树长,有的树短;有的树大,有的树小;
期刊
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可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性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自主的个体意识,也表现为“自我”的积极参与,以及自我意识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