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32名青年学生的颈椎生理曲度、颈椎全长及枕颈背曲度等数据,为量身组合枕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拍摄32例20岁左右青年学生志愿者的颈椎中立位片,运用软件以Borden氏法测C值,从枕骨隆凸至C7棘突测量颈椎全长。并以枕背充分靠墙,三角直尺测量枕颈背曲度和颈部宽度。
结果:C值最大值为20.87mm,最小值为7.87mm,平均14.41±3.50mm。枕骨隆凸至C7棘突:最大值15.63cm,最小值11.56cm,平均13. 53±1.16cm。枕颈背曲度最大值6.6cm,最小值3cm,平均4.14±0.87cm。颈部宽度平均10.1±1.1cm。
结论:颈椎生理曲度等数据的测量,为量身组合枕设计和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颈椎生理曲度X线测量量身组合枕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07-02
“颈部康复枕”的研究已有大量专利,尤其是保护颈椎、使之避免悬空,维护正常生理曲度的设计思路,近年受到关注。如,设计头部与颈部高度不一的枕头(桂岭枕)[1];以40cm×24cm的长方形双层气囊扁袋,覆于高密度海绵制半椭圆形牵引枕[2];前高15cm和后高7cm的后仰牵引枕[3]等,临床均收到了一定的颈部康复作用。但因缺乏对生理曲度和枕颈背曲度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忽略颈长研究,在设计数据上仍存在一些缺陷,使其临床应用效果不稳定。为此,本课题组于2002年12月,拍摄32例20岁左右青年学生(正常志愿者)的颈椎标准中立位DR片,并测量上述相关参数;并于2007年12月进行25例跟踪调查,为颈曲量身组合枕的改进设计提供研究数据。
1材料和方法
1.1观察对象。32例青年学生志愿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平均20岁左右,最小18岁,最大22岁。32例当时经过临床检查,均无颈椎病及肩周炎等疾病。
1.2DR片拍摄。拍摄颈椎数字X线片(Digital Radiography,DR),中立位、过伸、过屈及正位片。摄片姿势:受检者两足分开侧立,双肩自然下垂。中立位要求双眼平视,下颌角与C2前缘间隙不大于1cm,又不能重叠;屈伸位要求屈伸充分,但不加外力。中心线对准第4颈椎(甲状软骨上缘3cm处),投照距离1.8m。拍片操作由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专人负责,双休日定时统一拍摄。
1.3数据测量。
(1)颈椎生理曲度按临床最常用的Borden氏测量法[4]測C值,即自枢椎齿突后上缘到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为A线,沿颈椎各椎体后缘画一连线为B线,在A、B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C线,此即为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图1)。弧度前突为正值,后突为负值。
(2)颈椎全长,取齿状突顶端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连线。以上数据均由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运用coreldraw软件测量。
(3)枕颈背曲度和颈部宽度:仿照Borden氏测量法测B值。被测量者足跟并拢直立,枕外隆突、背部及足跟均自然靠墙面。沿枕颈背弧度画一弧线A1,沿墙面与A1相切画A2,A1与A2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B线(即后颈部最凹点至墙面的垂直距离),三角直尺测量枕颈背曲度B值(图2)。颈部宽度采用两套三角直尺平行测量。
2结果
本组32名青年学生中,C值最大值20.87mm,最小值7.87mm,平均14.41±3.50mm。C值大于17mm8例,占25%;小于7mm0例。枕骨隆凸至C7棘突:最大值15.63cm,最小值11.56cm,平均13.53±1.16cm。
枕颈背曲度B值最大值6.6cm,最小值3cm,平均4.14±0.87cm。颈部宽度最大值12.8cm,最小值8.8cm,平均10.1±1.1cm。
32例中,27例接受跟踪调查:2002年时关于平常有无颈椎不适的调查,颈部无不适19例,偶有不适8例;2007年再次调查时,颈部无不适10例,偶有不适12例,经常不适5例。C值大于17mm的8例中,2002年颈部无不适8例,2007年颈部无不适6例,偶有不适2例。
3讨论
3.1国人颈椎生理曲度Borden氏法C值约为(12±5)mm,大于17mm为生理曲度增大,小于7mm为生理曲度变直[4];1000例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测量,C值最大值为25mm,最小值为-6mm[5]。本研究32名青年学生中,C值最大值为20.87mm,最小值为7.87mm,平均14.41±3.50mm(1.44±0.35cm),与文献相仿。C值小于7mm0例,表明本组青年学生尚未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现象,可能与年龄较轻,平时坐卧姿势良好有关。C值大于17mm 8例,占25%,但经5年来跟踪调查,此8例两次调查颈椎不适出现率均很低(除两例大于20mm者),是否提示适当颈椎生理曲度增大对颈部保健有利,有待进一步研究。
3.2枕颈背曲度B值指枕外隆突、背部及足跟均自然靠墙面时,后颈部最凹点至墙面的垂直距离。本组最大值6.6cm,最小值3cm,平均4.14±0.87cm。此值约为颈椎生理曲度的3倍左右,除颈椎生理曲度外,还与枕骨曲度、胸椎生理曲度等数值同时相关。枕颈背曲度B值,也是仰面卧床时颈项部瞬间悬空的实际空间最大高度。
3.3研究者曾于2001年设计附带可调式颈部气枕垫的一种保健枕,有效保护了颈部使之避免悬空,临床上收到了一定的防治颈椎病效果。但因当时忽略了枕颈背曲度和颈长等数据研究,颈部气垫的设计高度和宽度尚停留经验阶段,影响了其进一步深入的应用。通过本组数据的观察,初步认为颈部气枕垫最高弧度应以枕颈背曲度B值为参照,平均约为4.14±0.87cm,并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设计大、中、小多种型号(“量身裁枕”组合)。颈生理曲度变直者可适当增加高度以利于部分矫正(适当增大)曲度。对于颈生理曲度增大者,除大于20mm尚待进一步观察外,一般不需降低颈部气枕垫高度。颈部气枕垫前后宽度,应与颈长相适应,平均约为13.53±1.16cm;左右宽度则应不小于颈部宽度(平均约为10.1±1.1cm)。颈部气枕垫前后宽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其对颈部悬空的紧贴保护功能,左右宽度太小会导致颈部两侧受压。上述数据为量身组合枕[6]设计和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庆华,朱维亮.桂岭枕的设制和临床应用[J].颈腰痛杂志,2007,28(3)253-254
[2]余丹丹,陈日齐,张爱平,等.气垫枕恢复颈椎曲度有限元分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3)
[3]秦素,邹萍,苏姿兵.自制自体牵引药枕治疗颈椎病165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288
[4]王成林,王政民,龚小龙,等.颈椎生理曲度的X线测量[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1,25(2):99-101
[5]柳树太,赵维嘉,徐迎阳,等.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的X线测量.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22(4):230-231
[6]蒋松鹤.量身组合枕.ZL 2011 2 0480977.X
方法:拍摄32例20岁左右青年学生志愿者的颈椎中立位片,运用软件以Borden氏法测C值,从枕骨隆凸至C7棘突测量颈椎全长。并以枕背充分靠墙,三角直尺测量枕颈背曲度和颈部宽度。
结果:C值最大值为20.87mm,最小值为7.87mm,平均14.41±3.50mm。枕骨隆凸至C7棘突:最大值15.63cm,最小值11.56cm,平均13. 53±1.16cm。枕颈背曲度最大值6.6cm,最小值3cm,平均4.14±0.87cm。颈部宽度平均10.1±1.1cm。
结论:颈椎生理曲度等数据的测量,为量身组合枕设计和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颈椎生理曲度X线测量量身组合枕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07-02
“颈部康复枕”的研究已有大量专利,尤其是保护颈椎、使之避免悬空,维护正常生理曲度的设计思路,近年受到关注。如,设计头部与颈部高度不一的枕头(桂岭枕)[1];以40cm×24cm的长方形双层气囊扁袋,覆于高密度海绵制半椭圆形牵引枕[2];前高15cm和后高7cm的后仰牵引枕[3]等,临床均收到了一定的颈部康复作用。但因缺乏对生理曲度和枕颈背曲度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忽略颈长研究,在设计数据上仍存在一些缺陷,使其临床应用效果不稳定。为此,本课题组于2002年12月,拍摄32例20岁左右青年学生(正常志愿者)的颈椎标准中立位DR片,并测量上述相关参数;并于2007年12月进行25例跟踪调查,为颈曲量身组合枕的改进设计提供研究数据。
1材料和方法
1.1观察对象。32例青年学生志愿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平均20岁左右,最小18岁,最大22岁。32例当时经过临床检查,均无颈椎病及肩周炎等疾病。
1.2DR片拍摄。拍摄颈椎数字X线片(Digital Radiography,DR),中立位、过伸、过屈及正位片。摄片姿势:受检者两足分开侧立,双肩自然下垂。中立位要求双眼平视,下颌角与C2前缘间隙不大于1cm,又不能重叠;屈伸位要求屈伸充分,但不加外力。中心线对准第4颈椎(甲状软骨上缘3cm处),投照距离1.8m。拍片操作由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专人负责,双休日定时统一拍摄。
1.3数据测量。
(1)颈椎生理曲度按临床最常用的Borden氏测量法[4]測C值,即自枢椎齿突后上缘到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为A线,沿颈椎各椎体后缘画一连线为B线,在A、B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C线,此即为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图1)。弧度前突为正值,后突为负值。
(2)颈椎全长,取齿状突顶端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连线。以上数据均由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运用coreldraw软件测量。
(3)枕颈背曲度和颈部宽度:仿照Borden氏测量法测B值。被测量者足跟并拢直立,枕外隆突、背部及足跟均自然靠墙面。沿枕颈背弧度画一弧线A1,沿墙面与A1相切画A2,A1与A2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B线(即后颈部最凹点至墙面的垂直距离),三角直尺测量枕颈背曲度B值(图2)。颈部宽度采用两套三角直尺平行测量。
2结果
本组32名青年学生中,C值最大值20.87mm,最小值7.87mm,平均14.41±3.50mm。C值大于17mm8例,占25%;小于7mm0例。枕骨隆凸至C7棘突:最大值15.63cm,最小值11.56cm,平均13.53±1.16cm。
枕颈背曲度B值最大值6.6cm,最小值3cm,平均4.14±0.87cm。颈部宽度最大值12.8cm,最小值8.8cm,平均10.1±1.1cm。
32例中,27例接受跟踪调查:2002年时关于平常有无颈椎不适的调查,颈部无不适19例,偶有不适8例;2007年再次调查时,颈部无不适10例,偶有不适12例,经常不适5例。C值大于17mm的8例中,2002年颈部无不适8例,2007年颈部无不适6例,偶有不适2例。
3讨论
3.1国人颈椎生理曲度Borden氏法C值约为(12±5)mm,大于17mm为生理曲度增大,小于7mm为生理曲度变直[4];1000例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测量,C值最大值为25mm,最小值为-6mm[5]。本研究32名青年学生中,C值最大值为20.87mm,最小值为7.87mm,平均14.41±3.50mm(1.44±0.35cm),与文献相仿。C值小于7mm0例,表明本组青年学生尚未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现象,可能与年龄较轻,平时坐卧姿势良好有关。C值大于17mm 8例,占25%,但经5年来跟踪调查,此8例两次调查颈椎不适出现率均很低(除两例大于20mm者),是否提示适当颈椎生理曲度增大对颈部保健有利,有待进一步研究。
3.2枕颈背曲度B值指枕外隆突、背部及足跟均自然靠墙面时,后颈部最凹点至墙面的垂直距离。本组最大值6.6cm,最小值3cm,平均4.14±0.87cm。此值约为颈椎生理曲度的3倍左右,除颈椎生理曲度外,还与枕骨曲度、胸椎生理曲度等数值同时相关。枕颈背曲度B值,也是仰面卧床时颈项部瞬间悬空的实际空间最大高度。
3.3研究者曾于2001年设计附带可调式颈部气枕垫的一种保健枕,有效保护了颈部使之避免悬空,临床上收到了一定的防治颈椎病效果。但因当时忽略了枕颈背曲度和颈长等数据研究,颈部气垫的设计高度和宽度尚停留经验阶段,影响了其进一步深入的应用。通过本组数据的观察,初步认为颈部气枕垫最高弧度应以枕颈背曲度B值为参照,平均约为4.14±0.87cm,并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设计大、中、小多种型号(“量身裁枕”组合)。颈生理曲度变直者可适当增加高度以利于部分矫正(适当增大)曲度。对于颈生理曲度增大者,除大于20mm尚待进一步观察外,一般不需降低颈部气枕垫高度。颈部气枕垫前后宽度,应与颈长相适应,平均约为13.53±1.16cm;左右宽度则应不小于颈部宽度(平均约为10.1±1.1cm)。颈部气枕垫前后宽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其对颈部悬空的紧贴保护功能,左右宽度太小会导致颈部两侧受压。上述数据为量身组合枕[6]设计和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庆华,朱维亮.桂岭枕的设制和临床应用[J].颈腰痛杂志,2007,28(3)253-254
[2]余丹丹,陈日齐,张爱平,等.气垫枕恢复颈椎曲度有限元分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3)
[3]秦素,邹萍,苏姿兵.自制自体牵引药枕治疗颈椎病165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288
[4]王成林,王政民,龚小龙,等.颈椎生理曲度的X线测量[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1,25(2):99-101
[5]柳树太,赵维嘉,徐迎阳,等.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的X线测量.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22(4):230-231
[6]蒋松鹤.量身组合枕.ZL 2011 2 048097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