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老师认为议论文偏重理性分析,思想深邃,以理为主,无美可言,其实议论文亦有许多美,如逻辑美、情感美、语言美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呈现给学生,利用恰当的时机加以点拨和指导,并加以渲染和激发,使学生在这三个环节中潜移默化中感悟美、体验美、理解美,使学生不仅学到语文知识,而且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洗涤,精神境界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理想。
一.呈现美
彭立勋说:“在美感体验中,人们一见到对象的美,立刻便能被吸引而欣赏它。”这句话对于美育很有启发。教材中每篇议论文都有其审美的因素,这些因素总是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美感。如贾谊的《过秦论》中写秦由兴到盛的阶段,作者肆意重复,不仅无丝毫累赘之感,反而使语势强烈奔放,音节错落有致,意境博大幽深,撩人思绪,使读者从这“重而不复”的语言中体会到了的形式美。苏洵的《六国论》一开头就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全文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层层展开论述,不但从“割地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方面进行论述,而且还从“六国怎样做才不至灭亡”“北宋统治者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等方面展开议论,文章层层深入,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说理透彻——体现了论证过程的逻辑美。所以,教师得先把这些美挖掘出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
二.渲染美
张颂在《朗读学》中说:“优秀的文字作品通过朗读对情操的陶冶,对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的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更能增添人们前进的勇气和希望。”可见,在朗读环节中,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是很重要的。教师范读中,清晰的话语、自如的声音、抑扬的感情等,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和乐趣以及无限的审美享受。所以,教师要随着文中感情的起伏,运用高低、轻重、快慢、停转的语音语调的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与情感韵味的美。朗读中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问题是朗读技巧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让他们读出文章的美来。
要想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先要有感情,只有教师的感情真切诚挚,才能感动学生,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作者的感情是师生“感情共鸣”的纽带,所以教师除了“先有情”外,还要“披文以入情”,把作者的感情化为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
三.激发美
议论文中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无疑就是鲜明的形象、独到的见解等。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感人的力量去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现、人生观、幸福观,进而产生美的行动。
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其极重要的地位。要激发学生的审美理想,首先得从人物形象入手,如在讲到《谈骨气》中文天祥拒绝降元被杀的故事时,教师可从文天祥这个民族英雄切入,展开演讲式的分析,激发学生:“世间之人,谁不想过幸福的日子,谁不珍惜自己美好的生命。可是文天祥为了民族、为了祖国,毅然选择了牺牲。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宁死不屈、视死如歸的大无畏精神,看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从古至今,像这样的英雄人物举不胜举,如屈原、岳飞、史可法等,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灵魂,无时无刻不在激起我们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信心。通过激发,学生一定会被人物形象的心灵美、崇高美所感染,心中燃起爱国之火花,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感受。
可以说,议论文处处皆有美,只要教师运用美学知识去处理、落实教材,向呈示美、渲染美、激发美,学生就会采撷到一颗颗美的珠矶,就会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去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精神。
石艳昌,教师,现居贵州锦屏。
一.呈现美
彭立勋说:“在美感体验中,人们一见到对象的美,立刻便能被吸引而欣赏它。”这句话对于美育很有启发。教材中每篇议论文都有其审美的因素,这些因素总是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美感。如贾谊的《过秦论》中写秦由兴到盛的阶段,作者肆意重复,不仅无丝毫累赘之感,反而使语势强烈奔放,音节错落有致,意境博大幽深,撩人思绪,使读者从这“重而不复”的语言中体会到了的形式美。苏洵的《六国论》一开头就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全文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层层展开论述,不但从“割地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方面进行论述,而且还从“六国怎样做才不至灭亡”“北宋统治者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等方面展开议论,文章层层深入,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说理透彻——体现了论证过程的逻辑美。所以,教师得先把这些美挖掘出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
二.渲染美
张颂在《朗读学》中说:“优秀的文字作品通过朗读对情操的陶冶,对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的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更能增添人们前进的勇气和希望。”可见,在朗读环节中,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是很重要的。教师范读中,清晰的话语、自如的声音、抑扬的感情等,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和乐趣以及无限的审美享受。所以,教师要随着文中感情的起伏,运用高低、轻重、快慢、停转的语音语调的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与情感韵味的美。朗读中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问题是朗读技巧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让他们读出文章的美来。
要想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先要有感情,只有教师的感情真切诚挚,才能感动学生,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作者的感情是师生“感情共鸣”的纽带,所以教师除了“先有情”外,还要“披文以入情”,把作者的感情化为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
三.激发美
议论文中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无疑就是鲜明的形象、独到的见解等。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感人的力量去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现、人生观、幸福观,进而产生美的行动。
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其极重要的地位。要激发学生的审美理想,首先得从人物形象入手,如在讲到《谈骨气》中文天祥拒绝降元被杀的故事时,教师可从文天祥这个民族英雄切入,展开演讲式的分析,激发学生:“世间之人,谁不想过幸福的日子,谁不珍惜自己美好的生命。可是文天祥为了民族、为了祖国,毅然选择了牺牲。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宁死不屈、视死如歸的大无畏精神,看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从古至今,像这样的英雄人物举不胜举,如屈原、岳飞、史可法等,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灵魂,无时无刻不在激起我们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信心。通过激发,学生一定会被人物形象的心灵美、崇高美所感染,心中燃起爱国之火花,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感受。
可以说,议论文处处皆有美,只要教师运用美学知识去处理、落实教材,向呈示美、渲染美、激发美,学生就会采撷到一颗颗美的珠矶,就会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去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精神。
石艳昌,教师,现居贵州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