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房地产再融资政策调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暂停三年多的房地产企业融资将有条件放开。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房企融资开闸是让房地产企业融资回归市场化,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一度对房地产企业关闭了融资大门,银行等正常融资渠道都被堵死。
但实际上,亟需资金的房地产企业融资却从未停止过,很多无法获取正常融资而又存在资金需求的企业转而投向影子银行。
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何志成发现:各家商业银行上半年基本没给房地产企业贷款,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到位率却名列前茅。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7225亿元,同比增长了32.1%,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还高了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了26.4个百分点。这中间,大量资金来自影子银行。
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民间融资等渠道获取资金,极大地助推了社会融资成本,增加了融资风险,不仅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影响了社会金融秩序。有条件放开房地产企业融资,让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公平地享有正常融资渠道,是从行政化管制向市场化的管理转变,体现了市场化改革应有的题中之义。
当然,融资开闸之后,监管层应当把好审批关,对存在国家调控政策中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不予批准,并对市场从严监管,把有问题的企业挡在门外,让真正有需要的优质企业从中受益。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严格防控房地产融资风险。让房地产企业融资正常化,打开融资正门,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正是完成我国金融发展构想的重要一步,将有助于规范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行为,让其融资更加透明,降低融资风险,也有利于建立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再融资开闸未必推涨房价
近日新华社撰文称,房地产融资政策调整已成定局,开闸或始自上市公司。
从绿地集团欲借壳金丰控股登陆A股这一消息爆出之后,房地产融资开闸的传闻一个接着一个。数个小房企7月初先后停牌被视为“铁证”,证监会先后两次官方回应,称对于违规房企再融资的大门依然关闭,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口径放开”的一种表现。而新华社的撰文,更被业内赋予了“官方表态”的意味,使得这一消息的可靠性急剧提升。
消息纷纷扰扰,真假难辨,地产股跟着上蹿下跳。在这些短期动态的后面,房地产调控究竟将走向何方?老百姓最关心的房价,又将走向何方?
在此前的三年时间内,房地产商基本处于“土地拿得不多,也难拿到钱”的阶段,土地拍卖多次被取消,A股市场的再融资也基本停顿,开发商只能屡屡转向境外或民间融资。而政府从今年年初开始加大土地供应,现在又出现重启国内融资的苗头,思路已出现变化。
对于这种转变,最直接带来的影响,无疑将还房地产企业一个粮草丰沛的大环境,但是,从长期看,国内房企的融资平台可以从海外市场转入内地,对于国内的投资者不失为一个利好,而长期来看,有钱有地意味着房地产行业产出量的提升,供应量加大,或许反而能换取房价有一个更加平稳的发展——尤其在供需关系紧张的一、二线城市。
当然,融资成本下降更加利于“囤货”,因此对房企园地这一方面,可要更加加强监管才行。
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一度对房地产企业关闭了融资大门,银行等正常融资渠道都被堵死。
但实际上,亟需资金的房地产企业融资却从未停止过,很多无法获取正常融资而又存在资金需求的企业转而投向影子银行。
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何志成发现:各家商业银行上半年基本没给房地产企业贷款,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到位率却名列前茅。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7225亿元,同比增长了32.1%,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还高了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了26.4个百分点。这中间,大量资金来自影子银行。
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民间融资等渠道获取资金,极大地助推了社会融资成本,增加了融资风险,不仅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影响了社会金融秩序。有条件放开房地产企业融资,让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公平地享有正常融资渠道,是从行政化管制向市场化的管理转变,体现了市场化改革应有的题中之义。
当然,融资开闸之后,监管层应当把好审批关,对存在国家调控政策中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不予批准,并对市场从严监管,把有问题的企业挡在门外,让真正有需要的优质企业从中受益。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严格防控房地产融资风险。让房地产企业融资正常化,打开融资正门,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正是完成我国金融发展构想的重要一步,将有助于规范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行为,让其融资更加透明,降低融资风险,也有利于建立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再融资开闸未必推涨房价
近日新华社撰文称,房地产融资政策调整已成定局,开闸或始自上市公司。
从绿地集团欲借壳金丰控股登陆A股这一消息爆出之后,房地产融资开闸的传闻一个接着一个。数个小房企7月初先后停牌被视为“铁证”,证监会先后两次官方回应,称对于违规房企再融资的大门依然关闭,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口径放开”的一种表现。而新华社的撰文,更被业内赋予了“官方表态”的意味,使得这一消息的可靠性急剧提升。
消息纷纷扰扰,真假难辨,地产股跟着上蹿下跳。在这些短期动态的后面,房地产调控究竟将走向何方?老百姓最关心的房价,又将走向何方?
在此前的三年时间内,房地产商基本处于“土地拿得不多,也难拿到钱”的阶段,土地拍卖多次被取消,A股市场的再融资也基本停顿,开发商只能屡屡转向境外或民间融资。而政府从今年年初开始加大土地供应,现在又出现重启国内融资的苗头,思路已出现变化。
对于这种转变,最直接带来的影响,无疑将还房地产企业一个粮草丰沛的大环境,但是,从长期看,国内房企的融资平台可以从海外市场转入内地,对于国内的投资者不失为一个利好,而长期来看,有钱有地意味着房地产行业产出量的提升,供应量加大,或许反而能换取房价有一个更加平稳的发展——尤其在供需关系紧张的一、二线城市。
当然,融资成本下降更加利于“囤货”,因此对房企园地这一方面,可要更加加强监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