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疟疾患者血液指标检验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k0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非洲疟疾患者血液指标进行检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入住非洲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医院接受检查的非洲疟疾患者50例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RBC、WBC 、Hb、RDW 、PLT和TCH血液指标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BC、HB和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CH显著高于健康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可以作为疟疾检验的独立考察因素。结论:非洲疟疾患者RBC、WBC 、Hb、RDW 、PLT和TCH指标的变化对疟疾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PLT减少症可以作为疟疾确诊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疟疾;血液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
  疟疾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蛋形疟原虫四种,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其中恶性疟原虫和蛋形疟原虫在非洲常见,恶性疟疾最严重;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疾病。疟疾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疗法,治疗费用较高,尤其对于非洲家庭,是严重的医疗负担[1]。因此,非洲是世界上疟疾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在发病初期疟疾患者表现为发冷、发热、出汗以及寒战、隔天发作一次,类似感冒,容易与血吸虫、丝虫病、黑热病、阿米巴脓肿、钩端螺旋体、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混淆,须引起注意。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指标是必检项目之一,据报道一些血液指标对疟疾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次研究,我们对非洲疟疾患者的血液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05月-2014年08月期间入住马拉博医院接受检查的非洲疟疾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66岁,平均(29.5±8.7)岁,做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50例,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家庭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抽取患者静脉血,保证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将血液置于抗凝管,与25℃下静置30 min备用。采集血液的RBC、WBC 、Hb、RDW 、PLT和TCH指标进行测定,具体指标的检验方法和指标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采用迈瑞--32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利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对总胆固醇指标进行测定。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RBC、WBC 、Hb、RDW 、PLT和TCH指标进行观察,并与参考值比较。以RBC、Hb、PLT和TCH为自变量,是否患疟疾作为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常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RBC、HB和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CH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研究对象常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本次研究,我们把是否患疟疾作为变量,否为0,是为1,以RBC、Hb、PLT和TCH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求解,具体结果见表2。我们认为PLT可以作为疟疾检验的独立考察因素。
  表2健康人与疟疾患者血液指标Logistic分析
  3讨论
  疟疾是非洲地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在发病初期疟疾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极易被医务人员忽略,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目前,疟疾诊断的最佳方法是在血片以及骨髓片中寻找疟原虫进行确诊。然而,非洲疟疾患者发病初期无显著的寒战和高热,只出现单一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轻度的腹泻。医务人员极易忽略或者造成误诊,耽误病情的治疗并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
  据报道,一些血液指标与疟疾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魏文甫等人对疟疾患者血液中的RBC、WBC和Hb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疟疾患者血液中上述指标显著降低,提示这些指标可以用于疟疾的早期诊断[3]。本次研究,我们对患者的RBC、WBC 、Hb、RDW 、PLT和TCH血液指标进行测定,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RBC、HB和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CH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PLT可以作为疟疾确诊的指标之一。RBC和Hb指标的降低说明患者有一定的贫血趋势,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疟原虫对于红细胞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患者出现了血小板数量下降,与魏文甫等报道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疟原虫是血小板的增殖能力下降,导致数量的急剧降低。
  总之,临床工作中,如果患者血常规检验指标中出现RBC、Hb和PLT降低以及TCH升高,要考虑换疟疾的可能,及时进行疟原虫查找,做到及时准确诊断疟疾。
  参考文献:
  [1]周瑞敏,刘颖,钱丹等.2012年河南省疟疾标本的实验室检测分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2);177-179.
  [2]朱韩武,李灯华,朱维明等.湖南省郴州市2003-2012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效果研究.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2);139-141.
  [3]魏文甫.非洲疟疾患者血液指标检验分析.河北医学,2010,16(12);1523-152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和社区护理需求,探究护理干预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区380名老年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应用自制问卷对老年群体的社区护理需求、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本组研究的调查显示,380名老年人71.8%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疾病,患单种疾病者165名,两种及以上疾病者108名。患病率较高的前五名为高血压(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母亲不同分娩年龄分组与早产儿比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获取巨大研究样本,按母亲分娩年龄分组研究早产儿比率状况。结果:2005年深圳8141例不同胎龄初生儿体格发育及其母亲实况调查数据显示:早产儿总平均比率为8.4%;≤18岁生育者早产儿比率最高,为18.2%;20岁~23岁生育者,其早产儿比率从14.2%逐渐下降到8.9%;24岁~31岁生育者,早产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慢阻肺患者的CAT评分与MMR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62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CAT评分、MMRC评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探索和讨论。结果: 以GOLD评分为标准,不同病情分级状态下慢阻肺患者的FEV1%、CAT评分、MMRC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各级病情的各
期刊
地佐辛与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药相比有以下区别:(1)镇痛效价较小;(2)对呼吸抑制轻;(3)不产生欣快感;(4)无依赖性。  氯胺酮镇痛强,呼吸影响轻。本研究比较地佐辛或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评价地佐辛用于短小手术的实用性,为其在门诊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4年择期行无痛人流患者60例,ASAⅠ级,年龄20-30岁,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术前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系统心理护理对膀胱癌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室近两年收治的36例膀胱癌患者,采用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结果:36例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系统性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膀胱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一定的价值,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疗效,为巧克力囊肿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人数40例。研究组在巧克力囊肿剥除前向其卵巢中注入垂体后叶素6U,参照组行常规术式剥离创面电凝或缝合。术后两组患者均使用达菲林预防复发3-6月。术后均进行为期三年的回访。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手
期刊
摘 要:目的 :评估管腔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4例食管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应用管腔内支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WBC变化,吻合口瘘愈合情况,以及死亡情况,支架脱位情况。结果: 14例患者中12例吻合口瘘愈合良好,2例组织坏严重,接受再手术治疗。治疗前后患者WBC下降明显(P<0.05),其中12例吻合口瘘闭合良好的患者WBC均已下降到正常水平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移植术联合呲美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白癜风治疗的患者5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表皮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呲美莫司软膏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泌尿系统病原菌的相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本院泌尿外科中86例泌尿系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集全部患者的尿样,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同时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86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株1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6株(77.37%),革兰阳性菌31株(22.63%);革兰阴性菌对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头孢拉定、青霉素、氨苄西林以及
期刊
摘 要:目的:对西药药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其应用合理性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实施管理后的1200张西药药剂处方,另外选取同期实施管理前的1200张西药药剂处方,对其管理前后的西药用药合理性对比。结果:和管理前相比,管理后西药药剂处方临床应用合理性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有效管理,对于西药药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性以及提高临床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