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七十年代谈到的学生全面发展,到九十年代推行的素质教育,到现在倡导的创新思维教育,其宗旨都是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时,应尊重个体,突出个性,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而“问题”式教学正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应试教育在这里仍大有市场,它带来的弊端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中国人的家长在孩子放学后有一句千篇一律的问话“作业完成了没有?”而犹太人则问:“你今天提问题了吗?”从这里可见一斑。“问题式”教学是创造性教学的开始。我今天主要就“问题式”教学中课堂上的“问题”设置原则,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适中性原则
“问题”提出必须难度适中,“问题”设置的难度控制是“问题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因素,难度过大,很多同学回答不上,这是很不可取的。这样问题提出只能是启而不发,最后导致课堂上出现僵局,更谈不上大家能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气氛一片灰蒙,只得老师唱独角戏;问题太易,学生不用思考,只是动口不动脑,思维得不到训练,气氛虽好,恐怕只是哗众取宠,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简谐运动”一课,在同学们观察完“弹簧振子运动”的演示实验后,我们可以提出“简谐运动有何特点?”这一问题对同学来说具有适中性,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上一两点,但又不能很全面准确地说出问题的答案,并且为后面的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埋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性、发散性。使得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二、主干性原则
这就是要求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纵览全局,注意突出主干知识,突出重难点。一堂课可以有几个知识点,而每个知识点根据不同深度可以发散成几个问题,这样以来一堂课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全部提出来是不现实的,时间不允许,学生也没有时间思考,老师也来不及分析归纳,因此只能选一些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一般一堂课只能设置三、四个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了重难点和总体轮廓,以便课后挖掘加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就是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轻松,认为本节课主要内容已经掌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渐进性原则
这也是“问题”设置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以便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序”,也就是给予“问题”以台阶或铺垫,这也是怎样突破难点的关键,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起点要低,让学生有一种通过台阶,去攀高峰、过险谷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波的图像”一节的教学中,内容很少,但是很多同学不易理解,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习了什么,“波的图像”到底什么意义说不清楚,若能循序渐进地设置好一系列问题,那么就能把难点进行分解,很好地掌握本节的内容。在本节中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
(1)怎样建立坐标系?
(2)波的图像的意义?
(3)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区别?
(4)怎样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像?
这样四个问题是一环扣一环,衔接的很好,每一问题都是下一个问题的铺垫,是下一个问题解决的必备条件,少一问题都会使知识的跨度过大,难以理解。对于知识点少的课节,我们可以直接采用问题来衔接铺垫,对于不能用问题来衔接的课节,我们应先通过一些小问题的提出,慢慢引出大问题的答案,从而降低了难度。在“回旋加速器”一节中,可以提出“我们如何获得高速粒子流?”这样问题,学生肯定想到利用电场加速,要想获得高能量的粒子,必须提高电压,然而电压能无限止提高吗?让学生想到多次加速,这样就可以提出利用交流电压多次直线加速,但设备必须做得很长(几千米—几十千米)那么能不能在一小范围内把粒子速度加到很大吗?利用磁场偏转,多次加速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怎样使交变电压周期与回旋周期同步?从这一小问题引起本节其他内容,有种曲径通幽的境界,能起到深入浅出、以点带面效果,同时增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四、开放性和发散性原则
这是“问题式”教学的精髓,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一般来说,使用开放性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更能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设置的问题,看起来很容易回答,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和积极去思维,又因为问题具有开放性、发散性,问题的答案或解释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思路的水平得出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使之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在讲“电场线”一节中,关于带电粒子运动径迹与电场线关系的问题上,若提出问题:“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运动径迹吗?”这样比较恰当.相比之下,"什么条件下带电粒子的运动径迹与电场线重合?"这一问题就不如前面提法更具有发散性,后者看起来比前者更具体,但实质上它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有些学生根本不去思考,也不便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维发散,问题讲起来就不连贯,气氛自然就不活跃,学生理解书体只是断章取义,而不能深刻持久。总之开放性、发散性原则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易答”又“不易答”的双重性。
一、适中性原则
“问题”提出必须难度适中,“问题”设置的难度控制是“问题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因素,难度过大,很多同学回答不上,这是很不可取的。这样问题提出只能是启而不发,最后导致课堂上出现僵局,更谈不上大家能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气氛一片灰蒙,只得老师唱独角戏;问题太易,学生不用思考,只是动口不动脑,思维得不到训练,气氛虽好,恐怕只是哗众取宠,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简谐运动”一课,在同学们观察完“弹簧振子运动”的演示实验后,我们可以提出“简谐运动有何特点?”这一问题对同学来说具有适中性,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上一两点,但又不能很全面准确地说出问题的答案,并且为后面的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埋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性、发散性。使得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二、主干性原则
这就是要求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纵览全局,注意突出主干知识,突出重难点。一堂课可以有几个知识点,而每个知识点根据不同深度可以发散成几个问题,这样以来一堂课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全部提出来是不现实的,时间不允许,学生也没有时间思考,老师也来不及分析归纳,因此只能选一些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一般一堂课只能设置三、四个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了重难点和总体轮廓,以便课后挖掘加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就是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轻松,认为本节课主要内容已经掌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渐进性原则
这也是“问题”设置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以便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序”,也就是给予“问题”以台阶或铺垫,这也是怎样突破难点的关键,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起点要低,让学生有一种通过台阶,去攀高峰、过险谷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波的图像”一节的教学中,内容很少,但是很多同学不易理解,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习了什么,“波的图像”到底什么意义说不清楚,若能循序渐进地设置好一系列问题,那么就能把难点进行分解,很好地掌握本节的内容。在本节中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
(1)怎样建立坐标系?
(2)波的图像的意义?
(3)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区别?
(4)怎样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像?
这样四个问题是一环扣一环,衔接的很好,每一问题都是下一个问题的铺垫,是下一个问题解决的必备条件,少一问题都会使知识的跨度过大,难以理解。对于知识点少的课节,我们可以直接采用问题来衔接铺垫,对于不能用问题来衔接的课节,我们应先通过一些小问题的提出,慢慢引出大问题的答案,从而降低了难度。在“回旋加速器”一节中,可以提出“我们如何获得高速粒子流?”这样问题,学生肯定想到利用电场加速,要想获得高能量的粒子,必须提高电压,然而电压能无限止提高吗?让学生想到多次加速,这样就可以提出利用交流电压多次直线加速,但设备必须做得很长(几千米—几十千米)那么能不能在一小范围内把粒子速度加到很大吗?利用磁场偏转,多次加速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怎样使交变电压周期与回旋周期同步?从这一小问题引起本节其他内容,有种曲径通幽的境界,能起到深入浅出、以点带面效果,同时增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四、开放性和发散性原则
这是“问题式”教学的精髓,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一般来说,使用开放性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更能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设置的问题,看起来很容易回答,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和积极去思维,又因为问题具有开放性、发散性,问题的答案或解释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思路的水平得出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使之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在讲“电场线”一节中,关于带电粒子运动径迹与电场线关系的问题上,若提出问题:“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运动径迹吗?”这样比较恰当.相比之下,"什么条件下带电粒子的运动径迹与电场线重合?"这一问题就不如前面提法更具有发散性,后者看起来比前者更具体,但实质上它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有些学生根本不去思考,也不便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维发散,问题讲起来就不连贯,气氛自然就不活跃,学生理解书体只是断章取义,而不能深刻持久。总之开放性、发散性原则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易答”又“不易答”的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