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talez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高中语文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也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途径。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思考与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生态课堂的涵义出发,提出了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策略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方面有积极的影响与意义,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生态课堂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它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发展,以构建出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与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如何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思考与探究的重要课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要更好地构建语文生态课堂,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气氛与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由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营造良好的氛围。情境教学法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创设出有效的情境,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比较快地代入教学情境,为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提供基础与条件。语文教师需仔细研读教材文本,围绕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在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的认知,符合他们的学情,这样创设的情境才能和谐有效,让学生更好地代入。一般来说,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多种,如现在应用很广泛的多媒体课件法,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利用音乐来渲染,或教师泛读来激发学生情感,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方法,以更好地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例如,在开展《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在构建生态课堂时,可以尝试给学生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毛泽东的诗词片段,如“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让学生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学生们都兴致勃勃,课堂气氛热烈,也能为构建生态课堂提供有效前提。
  二、 以提问设疑,促进学生有效思考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对学生进行提问,但并未提前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有些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回答的动力,即便回答了也起不到探究的作用。作为教师,为更好地构建语文生态课堂,需要重视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提前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来设计问题,问题需要紧扣文本,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与启迪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动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深入理解与认识文本。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应当具备分层教学的意识,每个学生的语文接受能力与语文学习水平有差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也最好面向全体学生,对问题进行分层设计,这样可以让不同语文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问题去思考,这对于构建语文生态课堂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开展《六国论》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如“齐、燕、赵这三个国家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呢?”“作者在最后一段对六国的灭亡进行了评价,是为了阐述作者的什么政治主张呢?”,通过提问,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本,也能对文本有更深的认识,能更好地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三、 开展小组协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小组协作活动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由此在构建语文生态课堂上也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方面已较为成熟,相互的讨论与协作可以让他们对文本有更深刻开阔的认识,也可以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前,也需要设计好小组协作的任务,这是开展小组活动的重点,教师也需要仔细研读文本内容,精心设计任务与问题,任务要适合多人讨论合作,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启迪性与探究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一般来说,在分组时,每个小组的人数也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6人以内,同时给每个成员分配明确的分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小组成员能投入到小组合作中,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出现。小组协作活动完成后,语文教师需要对每个小组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以让学生对自己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开展《想北平》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基于文本创设一些小组任务,如“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好,不要再说了;要落泪了’,结合当时作者写作的背景,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来构建良好的语文生态课堂。
  四、 从生活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由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当从生活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这也是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具备生活化教学的意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要素,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开展角色表演,让学生走入文本世界,将文本与学生连接起来,能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文本内容,对文本有更深刻的体悟。语文教师平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多观察与记录生活,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感悟,或对社会事件的看法等写下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也是大有裨益的。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语文辩论赛、语文主题活动等,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间的互动与沟通,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构建生态化的语文教学课堂。
  例如,在开展《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时,考虑到文本本身是戏剧作品,但与学生生活相隔较远,为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文本的魅力,语文教师可以尝试采用角色表演法,在学生对文本写作背景有所了解,精读文本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进行模拟表演。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查找资料,排练角色,在此过程中,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的感悟与认识。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由学生与教师一起做出评价,学生们对这样的教学方式都比较感兴趣,也愿意参与进来,由此可以构建良好的语文生态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
  总的来说,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作为一种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成效,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思考与探究的重要课题。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以提问设疑,促进学生有效思考,同时开展小组协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與教学策略,来更好地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菁烨.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构建:丰富对话体验 焕发课堂活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7):56.
  [2]王定军.高中语文阅读“生态课堂”教学探讨[J].读书文摘,2019(9):94.
  [3]龚欢一.高中语文“问题链导学”生态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2019(2):15.
  [4]孟子琦.渗透生态理念 打造高效课堂:谈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构建[J].中学语文,2018(33):90-91.
  [5]谢耀伟.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金玉红,江苏省高邮市,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语文是母语语言学科,语文教学历来让人觉得难度并不高,但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其与表象有着极大的差别,语文学科对于人语言素养的开发与启发,对于人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处于启蒙期,在这一阶段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成长。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本文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
摘 要: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课标下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综合教学的课程,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初中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既锻炼了初中生运用语文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发展,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将书面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
摘 要:为了适应初中生的发展差异,为初中生创建量身定制的语文教学,分层模式是近年初中对中国教育改革所提出并被接受的观点。分层教学法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差异,这使得它成为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所以说,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该要积极地使用这种方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分层模式;初中;语言教学;科学应用  初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不仅巩固了小学知识,而且还对高中知识的初级学习起到了连接作用。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下,教育方式也进行了不断创新,提出一些新兴教学方式,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并逐渐被应用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创新与挑战。微课可以在完成语文教学基本内容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与本节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微课中能给学生展示小视频,通过视觉听觉双重感觉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微课让原本单一、枯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发生很大的转变,近几年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来作为基本理念。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教育为宗旨和根本,深入落实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在学生学习中,语文不可否认是学习的重点,在小学阶段中,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基于各科知识之上。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