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习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的习得。不同民族的语言,蕴含着不同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生活理念、价值观等。主要讲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习得过程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及相关表现形式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认同;冲突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逐步成为各个学校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高中阶段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正式学习起了英语。随着学段的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深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做到能在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将我国的文化和文明成果传播出去。作为教师,更是有必要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升自我文化底蕴,做到双向文化输入。
一、文化认同
1.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个体对某种文化的认可度。比如: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受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都会在各自身上留下一些传统文化的烙印,并会深深地为自己是这个民族、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这就是一种认同,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不是大张旗鼓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认知。有时,我们会发现作为个体的自己,与同处于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许多人一样,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度和认同度。这种国家性的、民族性的认同感,会让我们在身处异地,特别是身处异国时,感觉尤为深刻。
2.英语习得和文化认同
英语习得过程,从表面上来看是学生在学习一门外国语言,实质上来讲,这种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与外国文化进行接触、了解并逐步融入的过程。这种英语知识蕴含的文化,是通过英语词汇、句子、短文对学生进行渗透的,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加深对这种文化的理解、吸收。一些学生通过课外与一些英语国家人们的接触,或是通过媒体或是影视名著等,对英语国家及其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好感,这些也会促使他们关注一些相关文化,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感。
二、文化冲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多的是倾向于口语交际。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目标大多比较注重英语的书面表达和理解,这种教学目标与语言的自然习得具有一定的冲突性。这也体现了学习者内心的文化与价值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
1.文化冲突形成的原因
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在言语交流过程中,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应该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更会因中西方国家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不同形成一定的文化冲突。比如中国人比较传统、守旧,而西方人却开放,喜欢冒险;中国人说话含蓄,西方人却喜欢有什么说什么。作为高中生,我们想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对英语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1)家长和教师都常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使得很多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上常常不擅长也不愿意“表现”自己。这使得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等待式的学习状态中,确切地说,就是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参与和竞争意识,并认为这是一种谦虚的美德。
(2)“敏于事而慎于言。”许多学生因长期受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课堂上讲话时,表现得谨小慎微,一是本身比较胆小,二 是害怕出错,更怕出错后被同学嘲笑。这本身也是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在作怪。这种过于“谨慎”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幅度。
(3)中国学生从小就被要求上课要遵守纪律,专心听讲,记好笔记。课堂上认真听讲,尊重老师是每个中国学生应有的美德。传统文化固化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大部分的中国学生认为即使与老师观点不同或对老师教授的内容存有疑虑,也不应该在课堂上和老师辩论,应保持沉默,以示对师长的尊敬。
3.应对策略
(1)增进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引导学生全面接触英语文化。英语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英汉文化的差异性。英语教学的学时是有限的,因此不能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广泛涉猎英语文化知识和信息,开阔自身文化视野,从而提高文化交际能力。
(2)转变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英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看作是英语教学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把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视频、投影及互联网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英语习得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对于少数民族高中生英语习得成效的影响研究——以临潭二中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320。
编辑 李琴芳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认同;冲突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逐步成为各个学校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高中阶段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正式学习起了英语。随着学段的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深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做到能在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将我国的文化和文明成果传播出去。作为教师,更是有必要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升自我文化底蕴,做到双向文化输入。
一、文化认同
1.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个体对某种文化的认可度。比如: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受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都会在各自身上留下一些传统文化的烙印,并会深深地为自己是这个民族、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这就是一种认同,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不是大张旗鼓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认知。有时,我们会发现作为个体的自己,与同处于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许多人一样,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度和认同度。这种国家性的、民族性的认同感,会让我们在身处异地,特别是身处异国时,感觉尤为深刻。
2.英语习得和文化认同
英语习得过程,从表面上来看是学生在学习一门外国语言,实质上来讲,这种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与外国文化进行接触、了解并逐步融入的过程。这种英语知识蕴含的文化,是通过英语词汇、句子、短文对学生进行渗透的,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加深对这种文化的理解、吸收。一些学生通过课外与一些英语国家人们的接触,或是通过媒体或是影视名著等,对英语国家及其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好感,这些也会促使他们关注一些相关文化,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感。
二、文化冲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多的是倾向于口语交际。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目标大多比较注重英语的书面表达和理解,这种教学目标与语言的自然习得具有一定的冲突性。这也体现了学习者内心的文化与价值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
1.文化冲突形成的原因
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在言语交流过程中,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应该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更会因中西方国家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不同形成一定的文化冲突。比如中国人比较传统、守旧,而西方人却开放,喜欢冒险;中国人说话含蓄,西方人却喜欢有什么说什么。作为高中生,我们想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对英语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1)家长和教师都常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使得很多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上常常不擅长也不愿意“表现”自己。这使得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等待式的学习状态中,确切地说,就是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参与和竞争意识,并认为这是一种谦虚的美德。
(2)“敏于事而慎于言。”许多学生因长期受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课堂上讲话时,表现得谨小慎微,一是本身比较胆小,二 是害怕出错,更怕出错后被同学嘲笑。这本身也是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在作怪。这种过于“谨慎”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幅度。
(3)中国学生从小就被要求上课要遵守纪律,专心听讲,记好笔记。课堂上认真听讲,尊重老师是每个中国学生应有的美德。传统文化固化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大部分的中国学生认为即使与老师观点不同或对老师教授的内容存有疑虑,也不应该在课堂上和老师辩论,应保持沉默,以示对师长的尊敬。
3.应对策略
(1)增进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引导学生全面接触英语文化。英语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英汉文化的差异性。英语教学的学时是有限的,因此不能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广泛涉猎英语文化知识和信息,开阔自身文化视野,从而提高文化交际能力。
(2)转变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英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看作是英语教学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把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视频、投影及互联网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英语习得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对于少数民族高中生英语习得成效的影响研究——以临潭二中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320。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