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并说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的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家已研究出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大声及时复述策略值得借鉴。我把它和低年级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非常有益。
一、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敢于说
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平等、融洽的氛围,让学生不紧张,没有怕说错的心理负担,将学习活动视为主动参与的过程。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特强,他们极其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培养学生“说”的动力应从保护学生的这种自尊心开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时予以鼓励。如“说得好”“不要急,慢慢说”等,并要求全体学生注意听,对每个学生发言都应予以充分肯定,激励学生喜欢“说”,有信心“说”。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给不同的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而不应只是几个学优生展示的课堂。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可以让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给予表扬,特别是当其主动举手时,要给他机会回答,并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课堂活动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二、让学生的语言规范化,使他们会说
数学语言是由自然语言、专门术语和各种符号组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特点。因此,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怎么使用数学语言、怎么回答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完整有序地回答问题。
三、构建轻松有趣的课堂,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技术,无不需要历练。”从实践论的观点看,学生数学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表达实践,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尝试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积累、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说三点”:
1、说实践操作。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教学用具操作过程等,指导学生仔细观演示过程,并让学生口述,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例如当学生做“8+7”这道进位加法式题时,我让每个学生先拿出8根小棒放在左边,再拿出7根小棒放在右边,问:“怎样算呢?”有的学生边摆边说:“我从7根小棒里拿出2根小棒和左边的8凑成10,10加右边的5根就是15根。”有的同学则说:“我是把7先凑成10,然后再用10加5等于15。”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2、说思维过程。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说思维过程,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严密、清晰和知识内化。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口述解题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学校乒乓球队一共有17名队员,其中男生有10人,女生有几人?训练学生用语言有序地说出分析推理过程,一先说题意:“已知学校乒乓球队一共有17名队员,其中男生有10人”,问题是“女生有几人?”二分析题意:要求女生有几人?,要从总人数里去掉男生的人数,就是从17里去掉10,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是:17-10=( )。然后让同桌交流各自的分析过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了计算方法,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的程度。
3、说题意。加强语言的准备性和连贯性训练,给学生直观凭借让学生有足够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形成理性认识,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出示下图:☆☆
○○○○
□□□□□
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让学生准确地答出:谁和谁比?
谁多谁少?多(少)几个?
通过让学生叙述题意,既利于促进学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又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对应用题的教学十分有利。前苏联心理学家里培林把“有声的语言”看作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叙述题意,有助于学生注意集中于任务的重要特征和关键点上,有助于知识的编码和贮存。通过叙述,学生明确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且通过抽象语言来表述形象的图意,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俗话说“字无百日功,言需千日熟”。从低年级起我们就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緊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敢于说
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平等、融洽的氛围,让学生不紧张,没有怕说错的心理负担,将学习活动视为主动参与的过程。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特强,他们极其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培养学生“说”的动力应从保护学生的这种自尊心开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时予以鼓励。如“说得好”“不要急,慢慢说”等,并要求全体学生注意听,对每个学生发言都应予以充分肯定,激励学生喜欢“说”,有信心“说”。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给不同的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而不应只是几个学优生展示的课堂。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可以让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给予表扬,特别是当其主动举手时,要给他机会回答,并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课堂活动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二、让学生的语言规范化,使他们会说
数学语言是由自然语言、专门术语和各种符号组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特点。因此,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怎么使用数学语言、怎么回答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完整有序地回答问题。
三、构建轻松有趣的课堂,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技术,无不需要历练。”从实践论的观点看,学生数学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表达实践,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尝试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积累、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说三点”:
1、说实践操作。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教学用具操作过程等,指导学生仔细观演示过程,并让学生口述,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例如当学生做“8+7”这道进位加法式题时,我让每个学生先拿出8根小棒放在左边,再拿出7根小棒放在右边,问:“怎样算呢?”有的学生边摆边说:“我从7根小棒里拿出2根小棒和左边的8凑成10,10加右边的5根就是15根。”有的同学则说:“我是把7先凑成10,然后再用10加5等于15。”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2、说思维过程。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说思维过程,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严密、清晰和知识内化。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口述解题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学校乒乓球队一共有17名队员,其中男生有10人,女生有几人?训练学生用语言有序地说出分析推理过程,一先说题意:“已知学校乒乓球队一共有17名队员,其中男生有10人”,问题是“女生有几人?”二分析题意:要求女生有几人?,要从总人数里去掉男生的人数,就是从17里去掉10,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是:17-10=( )。然后让同桌交流各自的分析过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了计算方法,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的程度。
3、说题意。加强语言的准备性和连贯性训练,给学生直观凭借让学生有足够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形成理性认识,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出示下图:☆☆
○○○○
□□□□□
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让学生准确地答出:谁和谁比?
谁多谁少?多(少)几个?
通过让学生叙述题意,既利于促进学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又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对应用题的教学十分有利。前苏联心理学家里培林把“有声的语言”看作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叙述题意,有助于学生注意集中于任务的重要特征和关键点上,有助于知识的编码和贮存。通过叙述,学生明确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且通过抽象语言来表述形象的图意,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俗话说“字无百日功,言需千日熟”。从低年级起我们就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緊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