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爱的“四型”家长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y_li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比较。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是孩子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
  世间有一种幸福叫陪伴孩子成长,这是一段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我庆幸在女儿的成長道路上,给予了她全部的爱,陪着她放飞梦想,去发现更大的世界,去感受她的花样童年。我庆幸我用文字记录下了她成长的点滴,叠加起来近一米高的《宝宝成长日记》,不仅为她留下了成长的记忆,更让她看到了妈妈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她感受到来自家人深深的爱。这份爱,让她面对挫折更加自信;面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做一个充满爱的智慧型家长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家长认为玩玩具、做游戏是小孩子的事情,与小学生无关,更与父母无关。但在我看来,游戏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引导孩子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游戏中大有文章。当年,女儿即将升入小学,与大多数家长不同的是,我们没有把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的各类培训班,而是继续让她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享受学前时光。
  我们在家里设计了很多益智有趣的小游戏,印象最深的是“寻找宝藏”。我们选取孩子最喜欢的玩具作为宝藏,让她自己设计寻宝图,每一个机关都与下一个线索相连。作为父母,我们则是配合她完成各种机关,在这其中会融入组词、造句、儿歌、舞蹈、数学等元素。寻宝过程中,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每一次寻宝成功,都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刻。
  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们主动示弱,让孩子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在家里充当小老师,孩子模仿老师上课、出试卷、批阅试卷,每一次当老师,孩子都有很大的成就感。如今,已上四年级的女儿,时不时还会检验我的英文发音和对古诗词的理解。此时,我不再示弱,而是变成孩子的对手,积累知识于无形,同时让她又感受到良性竞争的快乐……
  与家人一次次的游戏,培养了女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了适合她自己的学习方法。女儿不仅各科成绩全优,而且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曾在“21世纪·VIPKID杯”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天津赛区一等奖,在全国“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中获天津赛区特等奖。
  做一个充满爱的放任型家长
  我一直认为,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在孩子学前阶段和小学低年级时,我会拿出近乎全部的休闲时间,陪她游戏,伴她学习,密切关注她的举动,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并用心引导,加以培养。我们夫妻俩会跟孩子一起设计“时间计划表”,规划近期要完成的事情,每完成一项,都让她在计划表上标记。我们会给她做一本阅读存折,记录她每天阅读的时间并存入她自己的账户。渐渐地,阅读已成为她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不需要家长督促,一切都是源自于她内心对阅读的热爱。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家长要适当给孩子留白,给孩子成长发挥的空间。在孩子艺术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从不替她做任何决定。假期里,会带她去看画展、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在一次次的出行中,她选取了自己的爱好:绘画、舞蹈、古筝、长笛、时装设计……在艺术的海洋中,她汲取着营养,收获着快乐。多次在全国少儿美术杯年度艺术展评中获儿童画一等奖、舞蹈最具表现力奖等。在学校,我们鼓励她多方拓展,但从不插手干涉,她经过层层选拔入选校健美操队,多次在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和天津市啦啦操比赛中获花球、技巧项目一等奖;她入选学校水袖舞队,剧目《梨花颂》参加天津市红桥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庆典。
  做一个充满爱的粉丝型家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比较。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是孩子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
  作为家长,我们做得最多的可能就是给女儿恰到好处的赞美和认可。女儿喜欢时装设计,看着她设计的第一张草图,我鼓励她将来设计出最漂亮的衣服,把我们打扮成时尚达人,这让她兴奋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女儿参加天津觉悟社的志愿者讲解活动,面对生疏难懂又内容颇多的讲解词,孩子克服困难完美完成。我觉得,给孩子一个热情洋溢的拥抱,把发自肺腑的赞美送给孩子,就是最大的支持。
  孩子代表学校与来自北京、山东的二十余所学校的学生一起参加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及第二届海洋知识竞赛,最后过关斩将拿到集体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的好成绩,我们毫不掩饰地对孩子表达佩服之情。作为孩子的铁杆粉丝,我们为孩子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每一点进步而自豪。
  做一个充满爱的感恩型家长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不可能赢得大家的喜欢。教会孩子心存感恩尤为重要。中国有句古语:“潜移默化,自然拟之。”我们始终坚信身教大于言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以身作则,为孩子作表率,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父母。此外,我还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观看国家重大活动电视直播等形式,培养孩子的爱国意识,陶冶修身齐家爱国的情怀。
  生而有涯学而无涯,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分享孩子的成功和挫折,给予孩子理性的指导。我们要用微笑和激励照亮孩子的生命历程,陪着孩子不断成长。
  (责编 宋行军)
其他文献
周六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忙着给小越做她喜欢吃的蛋挞,小越却不停地往厕所跑,一小时上了五六次。我觉得可能是肠胃炎,便给她吃了胃肠安。可是到了晚上,小越刚学习了一会儿,又嚷嚷着说头晕,我估摸着可能是天气太热,有点儿中暑,赶紧催她喝下藿香正气水,让她早点儿休息。  谁知第二天,小越睡到中午才起床,还说昨晚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而且感到很心慌。我要带小越去医院看急诊,马上要下楼了,小越却说她没事了……眼看
期刊
前不久,一位教授对笔者感慨地说:“现在的家长,只知道设计孩子的事业,不知道考虑他们一生的幸福。”听闻此言,笔者震惊。亲爱的家长,您有何感想?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您的所作所为是否被言中了?  强加的兴趣  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寄托着父母的梦想。智力投资,是父母“设计”子女的重要举措。这种做法本无可非议,但由于家长不理性的心理驱使,出现了与初衷相悖的现象。  我接触过一些家长,发现他们不管自己子
期刊
父母的奋斗、上进程度和认知水平,才是一个孩子“成龙”的起点。  “望子成龙”是我最早学到的一个成语。自从我6岁那年,这个词就一直萦绕耳畔,不管是专家讲座、学校教育还是周遭的邻居,甚至是孩子们之间的谈话,总能带上一个“望子成龙”。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个话题的热度可谓是有增无减,教育机构打出广告——“望子成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学校老师口口声声称,“你们要争气,不要辜负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各
期刊
13岁的小强读初一,每个周五无论多晚也要把老师留的作业写完。周六上午补数学,下午补英语;周日上午学作文,下午拼命地完成补习班的作业。懂事的他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但他感觉实在太累了,每个周六清晨还在睡眼蒙眬时,就被拎出被窝,在不停的催促声中扒拉几口饭,冲出家门。  前段时间,小强因为压力大,一到周末情绪会有些低落,可无论怎样,周末必须得补习培优。小强父母觉得别人孩子都在补课,宁可省吃俭用也不能
期刊
曾经,我也像很多人一样,忙着追求、忙着奢求;曾经,我也像很多家长一样,希望孩子有出息、成龙凤。后来,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次参加朋友的生日宴,朋友得意洋洋地让她7岁的女儿背英文。只见那个去年还很开朗活泼的孩子,像机器人般机械地念出一大串英文,大意是“我爱我的家,我家的成员和他们的职业”,诸如此类。看着女孩空洞的眼神,听着没有感情的声音,我感到毛骨悚然。为了进一步展示教育成果,朋友拿出手机,
期刊
只要家长善于挖掘发现,科学引导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够成才。  先天有素质 后天靠教育  今年三月份,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奖获奖名单,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材生鬲融榜上有名。  鬲融当年从唐山一中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进入“清华姚期智院士班”,曾经荣获“17科满分大神”的称号。   鬲融生长在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小时候,高材生爸爸给他买来科普读物,母亲则陪伴阅读并且注
期刊
当下,人们已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来抚育培养自己的子女。如果说升学、择业等优胜劣汰的严酷现实是早期智力开发的原动力,那么“少而精”的感情与智力投资则提高了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期望值。其中,“六岁儿童的脑量已达到成脑量的90%”的研究结果,则无疑坚定了父母们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信心。于是,“第二课堂”空前火爆,琴棋书画等诸多领域挤满了幼小的身躯。  学习在儿童 功夫看父母  “第二课堂”的竞争,与其说是孩
期刊
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或教育机构就是对孩子成长负责,这样做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孩子也是需要精心培养才能成才的,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幸福。  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  很多家长自诩非常爱孩子,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们生怕孩子走弯路,于是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然而,家长和孩子始终是隔代人,家长的很多观念永远无法代替孩子的想法。  家长一直在自说自话地
期刊
心情好时,我对儿子态度也好,即便他做错了或开小差,我都是慈祥的母亲。一旦我心情不好,兒子也会跟着遭殃。  辅导刚上学的儿子做作业,着实让人恼火。儿子反应不慢,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一做作业,脑子就像被九头牛拽住一样,走不动也转不了,任凭如何跟他讲解,他也不明白。我稍微离开一会儿,他便多动起来,玩笔、折纸,动个不停。气得我总是吼他,有时控制不住自己,还要动手教训。   一天,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搞得心情
期刊
“我是10岁小孩子,今年已读四年级。平时上课我不怕,最怕双休要补习。上午学弹琴,下午学英语。周日跆拳道,外带练毛笔。”江西读者裴平寄来了孩子写给她的一首打油诗。   教育减负,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事实上,随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学校减负已初见成效,课堂作业越来越薄,书包越来越轻,体育、美术等文体科目基本得到保证。然而,一边是课本变薄、提早放学,一边却是负担从校内转向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