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
1773年,英国政府给予英属东印度公司鸦片专卖权。1793年,又给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特权。自1800年起,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在19世纪最初的二十年中,英国每年平均从印度向中国输入鸦片4000余箱(每箱50~60公斤),到了三十年代大量增加。1839年,从东印度公司输入的鸦片已经激增到35,500箱,占当时英国输入货物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
从中国掠夺的白银源源不断地外流,使中国清政府财政陷入窘境。上到大批政府文武官员下至普通士兵百姓都在吸食鸦片,当时的大清帝国几乎到了“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语)的境地。许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立即禁止这种罪恶的鸦片贸易势在必行。
1839年1月,清朝饮差大臣林则徐奉旨赶广禁烟,并于6月3日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缴获的鸦片110多万公斤,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的禁烟壮举让英国政府大为震惊。1840年6月,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船坚炮利,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爆发。英军在广东沿海遭到了以林则徐为首的抗英将领迎头痛击,见广东戒备森严,就沿海北犯,直达天津白河口,对京城造成直接威胁。大清政府惊恐万状,立即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琦善向英军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惩治林则徐。不久,英军撤退。道光皇帝果然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流放新疆。并改派琦善为饮差大臣,赶广东同英军谈判。
屈辱媾和成了道光唯一选择
由于林则徐等人被革职,广东沿海防务懈怠,回师广东的英军屡屡得手,先后攻陷了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等地。到1841年初,英军侵占了广东和香港,攻占了中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下游许多重要城市。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7月英军占领镇江后。8月4日上午11时15分,在英国全权公使享利·璞鼎查和海军少将威廉·巴尔克的率领下,载有72门大炮的“康华丽”号顺长江到达南京城外,随后一支由80余艘战舰、4500余名士兵组成的英军也赶到,陆军由燕子矶登陆,经观音门直插城北迈皋桥。大批军舰集结到南京下关江面,停泊在仪凤门外的草鞋峡一带,从水陆两面包围南京,准备架炮攻城,并索要赎城费300万元。此时的南京兵临城下,战争一触即发,城内城外一片恐慌。在此大兵压境之时,道光皇帝命令两江总督牛鉴就近告知杭州的耆英、伊里布为议和大臣,速去南京和英军谈判。
在这场战争中,道光皇帝一直是首鼠两端,一会儿主战,一会儿又主和,态度非常暖昧。是年7月下旬宗室大臣耆英和前协办大学士伊里布作为饮差大臣,前往江苏办理与英军和谈事务。8月4日,耆英、伊里布刚到无锡,就接到牛鉴的告急文书。他二人即派幕僚张喜先去南京,同英方接触,以便缓解南京城下之危,自己则在原地恭候皇上旨意。几天后,伊里布、耆英先后奉旨到达南京,与英方和谈。
当时双方会谈的内容是围绕着英方起草的《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或《白门条约》)草案讨价还价。谈判开始时,英方提出的条约草案中有割让香港、赔款30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条款。
从8月8日开始,中方代表张喜等人于8月10日、11日、12日,4次登上英国军舰,与英方代表马科姆等商谈条约的具体条款。
张喜提出赔款数目太大,要求减少,不同意开放通商口岸,只允许英国人到广州通商。英方代表马科姆等人则依仗武力上的优势有恃无恐,一面对中方施加压力,声言如不同意英方的条件,就开炮攻城,一面在赔款的问题上稍作让步,表示可以协商,不过得先交赎城费。但在通商口岸的问题上却坚持不让。并威胁说,如果不同意,就北上攻打天津、北京。
强者玩一场没有规则的游戏
南京素有“江南火炉”之称,8月的天气异常炎热。从8月12日开始,英方代表走下军舰,乘小艇上岸,来到树荫繁茂、幽静阴凉的静海寺。也许是由于环境的改善,英方代表心情舒畅,在后来的会谈中,英方代表竟作出一些让步。他们同意将3000万赔款减去900万。当时由于张喜等人不敢擅自作主,要随时将英方提出的条件上奏道光帝,又要等道光帝的批复下来后,再与英军谈判。因此,英方对张喜等人不能及时答复自己的条件极为恼火,指责清政府议和是缓兵之计,几次以中断谈判相威胁。
从8月20日开始,中英第二轮会谈开始。这一天,中方代表耆英、伊里布和牛鉴等人登上英军旗舰“康华丽”号,第一次与英国公使璞鼎查会面。这是双方全权代表的第一次会面,也是中英双方进入高级会谈的开始。这一次会面,双方并没有讨论实质性问题,只是一般礼节性的拜访。
不过,这次会面时,璞鼎查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让耆英、伊里布和牛鉴等中方代表参观了他豪华的旗舰,并“检阅”了他大英帝国威武的舰队。其目的当然是炫耀武力,为在以后的谈判中迫使中方代表就范埋下伏笔。此时,张喜与马科姆等人的会谈还在进行。双方主要是在条约的一些技术问题上进行磋商,并对条约中通商口岸一款继续讨价还价。
8月24日的会谈,是整个会谈过程中关键的一次。这一天,中方全权大臣耆英接到道光帝的批复,对《南京条约》的草案基本认可,但指出不能把福州作为通商口岸,要耆英与英军交涉。当天,璞鼎查带着他的海军和陆军司令等人来到了静海寺。表面上是“回拜”耆英等中方代表,实际上是来下最后的通牒。耆英设宴招待了璞鼎查等人,并提出了在通商口岸中减少福州的要求。璞鼎查一听,立刻站起来蛮横地拒绝了,声称所有的条款不能再修改,英国政府已经没有这种耐心了。面对这种不公平而没有规则的“游戏”,中方代表只有表示沉默。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所有的条款,就是在这次会谈中被最后敲定。
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英国侵略军的旗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上午8时,耆英和牛鉴等人登上了“康华丽”号(伊里布因年老多病,稍后赶到),参加《南京条约》最后的签字仪式。英国侵略者为了庆祝他们的“胜利”,给“康华丽”号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所有的英军水兵一律换上礼服,站在甲板上向中国人示威。在富丽堂皇的船舱里,中英双方举行了《南京条约》的最后签字仪式。
1773年,英国政府给予英属东印度公司鸦片专卖权。1793年,又给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特权。自1800年起,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在19世纪最初的二十年中,英国每年平均从印度向中国输入鸦片4000余箱(每箱50~60公斤),到了三十年代大量增加。1839年,从东印度公司输入的鸦片已经激增到35,500箱,占当时英国输入货物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
从中国掠夺的白银源源不断地外流,使中国清政府财政陷入窘境。上到大批政府文武官员下至普通士兵百姓都在吸食鸦片,当时的大清帝国几乎到了“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语)的境地。许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立即禁止这种罪恶的鸦片贸易势在必行。
1839年1月,清朝饮差大臣林则徐奉旨赶广禁烟,并于6月3日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缴获的鸦片110多万公斤,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的禁烟壮举让英国政府大为震惊。1840年6月,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船坚炮利,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爆发。英军在广东沿海遭到了以林则徐为首的抗英将领迎头痛击,见广东戒备森严,就沿海北犯,直达天津白河口,对京城造成直接威胁。大清政府惊恐万状,立即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琦善向英军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惩治林则徐。不久,英军撤退。道光皇帝果然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流放新疆。并改派琦善为饮差大臣,赶广东同英军谈判。
屈辱媾和成了道光唯一选择
由于林则徐等人被革职,广东沿海防务懈怠,回师广东的英军屡屡得手,先后攻陷了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等地。到1841年初,英军侵占了广东和香港,攻占了中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下游许多重要城市。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7月英军占领镇江后。8月4日上午11时15分,在英国全权公使享利·璞鼎查和海军少将威廉·巴尔克的率领下,载有72门大炮的“康华丽”号顺长江到达南京城外,随后一支由80余艘战舰、4500余名士兵组成的英军也赶到,陆军由燕子矶登陆,经观音门直插城北迈皋桥。大批军舰集结到南京下关江面,停泊在仪凤门外的草鞋峡一带,从水陆两面包围南京,准备架炮攻城,并索要赎城费300万元。此时的南京兵临城下,战争一触即发,城内城外一片恐慌。在此大兵压境之时,道光皇帝命令两江总督牛鉴就近告知杭州的耆英、伊里布为议和大臣,速去南京和英军谈判。
在这场战争中,道光皇帝一直是首鼠两端,一会儿主战,一会儿又主和,态度非常暖昧。是年7月下旬宗室大臣耆英和前协办大学士伊里布作为饮差大臣,前往江苏办理与英军和谈事务。8月4日,耆英、伊里布刚到无锡,就接到牛鉴的告急文书。他二人即派幕僚张喜先去南京,同英方接触,以便缓解南京城下之危,自己则在原地恭候皇上旨意。几天后,伊里布、耆英先后奉旨到达南京,与英方和谈。
当时双方会谈的内容是围绕着英方起草的《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或《白门条约》)草案讨价还价。谈判开始时,英方提出的条约草案中有割让香港、赔款30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条款。
从8月8日开始,中方代表张喜等人于8月10日、11日、12日,4次登上英国军舰,与英方代表马科姆等商谈条约的具体条款。
张喜提出赔款数目太大,要求减少,不同意开放通商口岸,只允许英国人到广州通商。英方代表马科姆等人则依仗武力上的优势有恃无恐,一面对中方施加压力,声言如不同意英方的条件,就开炮攻城,一面在赔款的问题上稍作让步,表示可以协商,不过得先交赎城费。但在通商口岸的问题上却坚持不让。并威胁说,如果不同意,就北上攻打天津、北京。
强者玩一场没有规则的游戏
南京素有“江南火炉”之称,8月的天气异常炎热。从8月12日开始,英方代表走下军舰,乘小艇上岸,来到树荫繁茂、幽静阴凉的静海寺。也许是由于环境的改善,英方代表心情舒畅,在后来的会谈中,英方代表竟作出一些让步。他们同意将3000万赔款减去900万。当时由于张喜等人不敢擅自作主,要随时将英方提出的条件上奏道光帝,又要等道光帝的批复下来后,再与英军谈判。因此,英方对张喜等人不能及时答复自己的条件极为恼火,指责清政府议和是缓兵之计,几次以中断谈判相威胁。
从8月20日开始,中英第二轮会谈开始。这一天,中方代表耆英、伊里布和牛鉴等人登上英军旗舰“康华丽”号,第一次与英国公使璞鼎查会面。这是双方全权代表的第一次会面,也是中英双方进入高级会谈的开始。这一次会面,双方并没有讨论实质性问题,只是一般礼节性的拜访。
不过,这次会面时,璞鼎查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让耆英、伊里布和牛鉴等中方代表参观了他豪华的旗舰,并“检阅”了他大英帝国威武的舰队。其目的当然是炫耀武力,为在以后的谈判中迫使中方代表就范埋下伏笔。此时,张喜与马科姆等人的会谈还在进行。双方主要是在条约的一些技术问题上进行磋商,并对条约中通商口岸一款继续讨价还价。
8月24日的会谈,是整个会谈过程中关键的一次。这一天,中方全权大臣耆英接到道光帝的批复,对《南京条约》的草案基本认可,但指出不能把福州作为通商口岸,要耆英与英军交涉。当天,璞鼎查带着他的海军和陆军司令等人来到了静海寺。表面上是“回拜”耆英等中方代表,实际上是来下最后的通牒。耆英设宴招待了璞鼎查等人,并提出了在通商口岸中减少福州的要求。璞鼎查一听,立刻站起来蛮横地拒绝了,声称所有的条款不能再修改,英国政府已经没有这种耐心了。面对这种不公平而没有规则的“游戏”,中方代表只有表示沉默。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所有的条款,就是在这次会谈中被最后敲定。
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英国侵略军的旗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上午8时,耆英和牛鉴等人登上了“康华丽”号(伊里布因年老多病,稍后赶到),参加《南京条约》最后的签字仪式。英国侵略者为了庆祝他们的“胜利”,给“康华丽”号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所有的英军水兵一律换上礼服,站在甲板上向中国人示威。在富丽堂皇的船舱里,中英双方举行了《南京条约》的最后签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