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HINT1基因多态性及其在肌肉组织中表达差异的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HINT1基因在猪肌肉生长分子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试验选取30、90和180日龄的藏猪和大约克猪(各8头)作为试验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INT1基因在背最长肌、腿肌组织中mRNA的差异表达,采用Sanger测序法对藏猪(48头)和大约克猪(45头)HINT1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上游3000 bp区域左右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在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藏猪(TP)和大约克猪(YY)HINT1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随着日龄的增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背最长肌组织中,30日龄藏猪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90日龄藏猪和大约克猪表达差异不显著(P=0.284),180日龄藏猪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5);在腿肌组织中,30日龄和90日龄的藏猪HINT1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180日龄藏猪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5);在起始密码子上游3000 bp区域左右筛选到5个SNPs位点:A-2230G、C-2209T、A-2174G、T-2083C和A-2082G,且两猪种间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品种内基因频率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结论]推测HINT1基因的表达与骨骼肌组织的生长发育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善猪肉质品质及调控猪肌肉组织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对植保无人机的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现状及其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新办法、新建议,并分析了植保无人机在从事农业生产中的发展前景。
为研究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磷素平衡状况和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投入产出法,设置3个处理:水稻单作(RM)、稻虾共作投食(RC feed 1)、稻虾共作不投食(RC feed 0),分析了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磷素平衡状况、利用效率、环境风险以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农田磷平衡均表现为盈余,RC feed 0处理农田磷盈余低于RM和RC feed 1处理;与RM和RC feed 1处理相比较,RC feed 0处理水稻茎叶磷素吸收量显著增加(P<0.05),磷素利用率较
由于传统振动筛筛分的分析方法不能分析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筛面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元法的大豆联合收获机振动筛筛分过程仿真方法。借助二维离散元法为研究手段,再利用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振动筛筛分动力学模型,并编写了振动筛运动仿真的相关计算程序。通过仿真验证,可以得到筛分作业时,大豆颗粒筛分的关键运动参数,能够观察到大豆颗粒层形成、筛分和透筛的各个状态,实现了对整个筛分作业过程进行模拟,弥补了连续介质力学方法研究振动筛筛分过程的不足。
1发动机没劲,起动困难(1)活塞被积炭胶结卡在环槽内,活塞环被胶结失去弹性、丧失密封作用,造成气缸漏气。(2)活塞环磨损过大,长期使用后活塞环开口间隙及边间隙增大,密封性能下降,造成气缸漏气。(3)气缸壁和活塞裙部磨损严重,破坏了原有配合间隙造成漏气,由于漏气使气缸内缩无力,起动困难,发动机功率下降,由于燃烧不完全排气管冒黑烟,机油窜入燃烧室,排气管冒蓝烟,更多的气体进入曲轴箱内,通气口排出的气体增多,气缸间隙和活塞边间隙的增大引起活塞环与环槽、活塞与缸壁的敲击,排除方法是用气缸压力表检查气缸压力,拆卸检
对于数控铣床加工废料的原因,目前国内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无法实现数控铣床的优化。根据需要结合数控铣床的实际工作,对数控铣床加工产生废品的具体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现象。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高,新技术、设备不断地涌现,有效提高了我国工业化、机械化的程度,促进了零件加工技术的提高,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辅助作用。就零件加工而言,其精度直接影响着零件的使用,所以其精度标准、错误容差率都比较严格,一旦精度不够,零件只能进行报废,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影响企业未来的持续性发展。从机械加工工艺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探讨了机械加工工艺提升零件加工精度的策略。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同时也能够在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的同时,实现对周围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国的机械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计算机技术可以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目的]明确福建顺昌无患子叶斑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福建省顺昌县受害无患子人工林基地采集的病样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无患子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在此基础上探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发病部位分离出9种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SW-9为无患子叶斑病病原菌.结合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将该菌鉴定为Xylaria arbuscula(矮乔木炭角菌).SW-9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6~7;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
[目的]探寻套作大豆恢复性生长阶段中下部叶片供源对大豆结瘤及地上部生长的调控作用,为实现套作大豆增产增效提供参考及实践依据.[方法]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条件下,以单作大豆(CK)落叶时间作参考,在套作大豆始花期(R1)、始荚期(R3)、始粒期(R5)对植株中下部进行剪叶,总剪叶比例为全株的10%(A1)、30%(A2)、50%(A3)以及不剪叶处理(A0).研究中下部叶片数量的改变对根瘤生长发育及地上器官的影响.[结果]①与单作大豆相比,套作不剪叶(A0)处理下,根瘤的数量与干重显著增加105.9%和10
[目的]为了解清水(自来水)、不同浓度NaOH和GA3溶液浸种组合,以及GA3溶液于不同温度和时间浸种组合对柚木种实及种子吸水和生活力的影响,丰富柚木种实处理的资料,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清水-自来水浸种时间),以及L8(27)(不同浓度NaOH和GA3溶液浸种)和L9(34)正交(不同浓度GA3溶液于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浸种)设计开展柚木种实浸种和种子生活力测定的试验.[结果]清水浸种2 h的种实吸水率达38.5%,之后吸水率极显著加速,18 h后缓慢吸水,至2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