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对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经济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宏观调控面临艰难抉择。面对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开局,完成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从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角度看,2013年经济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加快改革开放。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去年初开始,经济工作就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增速从上年四季度的7.8%下滑至一季度的7.7%、二季度的7.5%。三四月份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运输量微弱增长甚至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出现了多年少见的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新一届国务院把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的第一件大事,既当作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又作为宏观调控的“当头炮”,为的是向市场要活力、向企业要动力,释放改革红利。这方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重新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进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此外,“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推广到全国。利率市场化、铁路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领域改革积极推动。这种深处着力的结果是,企业登记数量大幅增加,企业负担减轻,民营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同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实行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二是稳定宏观政策。把确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作为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通过稳定政策目标和取向,稳定了市场预期。去年五六月份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二季度经济增速降到7.5%,已经到了跌出发展预期目标的边缘。出口增速急速下滑,财政收入增长十分微弱,金融市场上又出现了所谓“钱荒”,国内关于增赤字、松银根的呼声很高,国际上“唱衰中国”的论调盛行,资金一时也出现外流趋向。对此,宏观调控站稳脚跟、保持定力,采取了不扩大赤字,不放松银根,同时合理管理流动性、保证市场基本需求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这与年初提出的发展预期目标是一致的。一方面,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宏观政策就保持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如果经济运行越出“下限”,就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这给市场吃了“定心丸”。稳定政策,绝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稳中有为。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3年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压减了5%,腾出的资金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减免小微企业税收。
三是促进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推出了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明确指出,只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就紧紧抓住转方式这条主线不放松,坚持长短结合、远近兼顾、精准发力、调整结构。所采取的措施,如棚户区改造、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基础设施和中西部铁路建设等,都不是简单地上项目、增投资,而是既稳增长,也调结构。同时,从供给和需求共同发力、相互促进的角度采取措施,既扩大了内需,也优化了供给。如推动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发展,培育信息网络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支持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成长,加快光伏产品国内推广应用等。这些政策对今后几年的发展都有效。
四是健全民生保障等机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仅体现在稳增长、调结构方面,而且体现在惠民生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花钱,更要建机制,注重花钱买机制,尽可能办事不养人。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集中毕业就业难问题,建立了兜底性的就业促进计划。推行大病保险机制,推进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建设,出台了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意见。同时,探索抗灾救灾应急工作新机制新办法,发挥地方靠前指挥与统筹协调的优势和作用,有序有力科学应对四川芦山特大地震、甘肃岷县嶂县地震、南北方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和H7N9禽流感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一些大的结构关系出现积极变化。去年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升至63.6%,服务业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高技术工业增速高于全部工业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多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扩大与质的提升同步,转方式、调结构迈出了新步伐。
2014年经济形势和发展思路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虽保持温和复苏,但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格局加快调整,国际竞争影响加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和转向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不可忽视。从国内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过度依赖投资难以为继,出口低成本优势相对减弱,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经济增长从高速进入中高速,是我国发展阶段性变化中的正常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
第一,寻求速度、就业、物价等主要预期目标的优化平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进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都需要一定的速度。同时,今年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要看到,稳增长根本是为了保就业,稳增长、保就业还要与控通胀相平衡。这就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率,把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城市调查失业率稳定在合理水平,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2013年经济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宏观调控面临艰难抉择。面对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开局,完成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从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角度看,2013年经济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加快改革开放。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去年初开始,经济工作就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增速从上年四季度的7.8%下滑至一季度的7.7%、二季度的7.5%。三四月份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运输量微弱增长甚至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出现了多年少见的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新一届国务院把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的第一件大事,既当作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又作为宏观调控的“当头炮”,为的是向市场要活力、向企业要动力,释放改革红利。这方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重新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进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此外,“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推广到全国。利率市场化、铁路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领域改革积极推动。这种深处着力的结果是,企业登记数量大幅增加,企业负担减轻,民营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同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实行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二是稳定宏观政策。把确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作为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通过稳定政策目标和取向,稳定了市场预期。去年五六月份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二季度经济增速降到7.5%,已经到了跌出发展预期目标的边缘。出口增速急速下滑,财政收入增长十分微弱,金融市场上又出现了所谓“钱荒”,国内关于增赤字、松银根的呼声很高,国际上“唱衰中国”的论调盛行,资金一时也出现外流趋向。对此,宏观调控站稳脚跟、保持定力,采取了不扩大赤字,不放松银根,同时合理管理流动性、保证市场基本需求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这与年初提出的发展预期目标是一致的。一方面,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宏观政策就保持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如果经济运行越出“下限”,就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这给市场吃了“定心丸”。稳定政策,绝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稳中有为。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3年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压减了5%,腾出的资金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减免小微企业税收。
三是促进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推出了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明确指出,只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就紧紧抓住转方式这条主线不放松,坚持长短结合、远近兼顾、精准发力、调整结构。所采取的措施,如棚户区改造、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基础设施和中西部铁路建设等,都不是简单地上项目、增投资,而是既稳增长,也调结构。同时,从供给和需求共同发力、相互促进的角度采取措施,既扩大了内需,也优化了供给。如推动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发展,培育信息网络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支持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成长,加快光伏产品国内推广应用等。这些政策对今后几年的发展都有效。
四是健全民生保障等机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仅体现在稳增长、调结构方面,而且体现在惠民生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花钱,更要建机制,注重花钱买机制,尽可能办事不养人。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集中毕业就业难问题,建立了兜底性的就业促进计划。推行大病保险机制,推进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建设,出台了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意见。同时,探索抗灾救灾应急工作新机制新办法,发挥地方靠前指挥与统筹协调的优势和作用,有序有力科学应对四川芦山特大地震、甘肃岷县嶂县地震、南北方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和H7N9禽流感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一些大的结构关系出现积极变化。去年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升至63.6%,服务业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高技术工业增速高于全部工业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多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扩大与质的提升同步,转方式、调结构迈出了新步伐。
2014年经济形势和发展思路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虽保持温和复苏,但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格局加快调整,国际竞争影响加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和转向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不可忽视。从国内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过度依赖投资难以为继,出口低成本优势相对减弱,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经济增长从高速进入中高速,是我国发展阶段性变化中的正常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
第一,寻求速度、就业、物价等主要预期目标的优化平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进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都需要一定的速度。同时,今年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要看到,稳增长根本是为了保就业,稳增长、保就业还要与控通胀相平衡。这就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率,把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城市调查失业率稳定在合理水平,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