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均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初步取得成效。但是,一些现实性问题的存在始终阻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如教学仪器准备不足、教学环境不完善等,这种情况下很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由此来看,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小实验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物理教学效果。为此,笔者从多角度针对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 运用
物理小实验是指取材简单、易于操作,用时较短的实验,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不会重视这些实验,实际上这种小实验在新课程教学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类实验取材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成功率往往较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小实验的重要作用,积极引领学生设计和操作物理小实验。
1. 用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所在,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物理课堂上做一些小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液体沸腾”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演示了“用纸做成锅,烧开水”的小实验,很多学生的生活经验都告诉了他们“纸是包不住火的”,当学生亲眼看到了纸做成的锅可以烧开水时,不仅“锅”没有被烧坏,同时还看到“锅”中的水沸腾了!学生们随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倍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
2. 用小实验导入物理新课
都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课堂导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教师都非常注重新课导入环节,一些教师将小实验融入到新课导入中,利用小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惯性”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将手机放在讲台上的一张纸条上,然后拉动这个纸条,将手机拖到了桌边,学生们对手机的“安全”充满了担心,这时突然抽动这个纸条,而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结结局却是手机安然无恙。然后笔者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手机没有摔下来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吧。再如,在“摩擦力”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在这堂课开始时,笔者给学生做了用一根筷子提起放满米的杯子的小实验,这种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该节课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3. 用小实验巩固已学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关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概念与原理,同时学生还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一些小实验掌握更多物理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不断掌握物理知识、提升技能与能力。例如,笔者准备集满烟雾的矿泉水瓶,用激光器将激光射入瓶中,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明白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背后的道理,汽车灯光笔直射出的原理也因此被揭开。通过这样的小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他们深刻领悟光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再如,在“音色”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引领学生们一同参与到“猜一猜”的游戏之中,选择几个学生在台下说话、发声,台上的学生闭上眼睛猜一猜说话的人是谁,台下的学生可以说方言,也可以捏着鼻子说话等等,学生们传出阵阵笑声,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学生们从生活走进物理知识的海洋中,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識。
4. 用课后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
这里所说的课后小实验,是指学生结束课堂学习后,利用一些比较简单的仪器,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与要求,完成某现象的观察或实验任务。小实验具有灵活、简便、易于接受等特点,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而存在。课后小实验一般是没有现成仪器与设备的,最好可以从生活中选择可以代替仪器或设备的物品,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记录其中观察到的现象,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能力。小实验背后往往隐含着一定的原理,通过小实验的观察与实验,学生可以轻松掌握这些物理原理,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比方说,要求学生利用一个鸡蛋制作一些小实验,通过动脑思考后,学生们可以利用一枚鸡蛋来验证热胀冷缩的原理,还可以证明惯性现象,体现分子热运动原理等等,在以上小实验的设计与制作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小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提升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和利用现有实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物理小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姚碧鸿.突破实验有效改进——深度学习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10):28-30.
[2] 李忠成.自制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J].教育现代化,2018,5(41):371-372.
[3] 李茜.注重信息加工 提高学习效果——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感悟[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8):96.
[4] 罗起庄.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93-194.
【关键词】 小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 运用
物理小实验是指取材简单、易于操作,用时较短的实验,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不会重视这些实验,实际上这种小实验在新课程教学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类实验取材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成功率往往较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小实验的重要作用,积极引领学生设计和操作物理小实验。
1. 用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所在,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物理课堂上做一些小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液体沸腾”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演示了“用纸做成锅,烧开水”的小实验,很多学生的生活经验都告诉了他们“纸是包不住火的”,当学生亲眼看到了纸做成的锅可以烧开水时,不仅“锅”没有被烧坏,同时还看到“锅”中的水沸腾了!学生们随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倍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
2. 用小实验导入物理新课
都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课堂导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教师都非常注重新课导入环节,一些教师将小实验融入到新课导入中,利用小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惯性”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将手机放在讲台上的一张纸条上,然后拉动这个纸条,将手机拖到了桌边,学生们对手机的“安全”充满了担心,这时突然抽动这个纸条,而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结结局却是手机安然无恙。然后笔者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手机没有摔下来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吧。再如,在“摩擦力”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在这堂课开始时,笔者给学生做了用一根筷子提起放满米的杯子的小实验,这种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该节课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3. 用小实验巩固已学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关注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概念与原理,同时学生还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一些小实验掌握更多物理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不断掌握物理知识、提升技能与能力。例如,笔者准备集满烟雾的矿泉水瓶,用激光器将激光射入瓶中,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明白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背后的道理,汽车灯光笔直射出的原理也因此被揭开。通过这样的小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他们深刻领悟光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再如,在“音色”相关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引领学生们一同参与到“猜一猜”的游戏之中,选择几个学生在台下说话、发声,台上的学生闭上眼睛猜一猜说话的人是谁,台下的学生可以说方言,也可以捏着鼻子说话等等,学生们传出阵阵笑声,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学生们从生活走进物理知识的海洋中,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識。
4. 用课后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
这里所说的课后小实验,是指学生结束课堂学习后,利用一些比较简单的仪器,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与要求,完成某现象的观察或实验任务。小实验具有灵活、简便、易于接受等特点,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而存在。课后小实验一般是没有现成仪器与设备的,最好可以从生活中选择可以代替仪器或设备的物品,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记录其中观察到的现象,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能力。小实验背后往往隐含着一定的原理,通过小实验的观察与实验,学生可以轻松掌握这些物理原理,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比方说,要求学生利用一个鸡蛋制作一些小实验,通过动脑思考后,学生们可以利用一枚鸡蛋来验证热胀冷缩的原理,还可以证明惯性现象,体现分子热运动原理等等,在以上小实验的设计与制作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小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提升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和利用现有实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物理小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姚碧鸿.突破实验有效改进——深度学习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10):28-30.
[2] 李忠成.自制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J].教育现代化,2018,5(41):371-372.
[3] 李茜.注重信息加工 提高学习效果——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感悟[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8):96.
[4] 罗起庄.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