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之大成至善至美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 让儿童“在场”的小组探究学习,聚焦儿童真实的生活困惑,让儿童自己“发现”探究问题,激活其已有的真实生活经验,展开有效的对话思辨,从而浸入生活“现场”,探究解决生活“问题”;并借助课后延伸体验探究,引领儿童回到日常生活“现场”,在道德践行中实现道德自主建构。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探究;在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7
摘 要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需要在确定学校德育目标,建构一体化的德育课程结构基础上,设计课程实施的知行合一路径,使德育认知功能课程与德育实践功能课程相匹配,发挥两种课程功能的合力作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 键 词 德育课程一体化;知行合一;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4  目前德育存在的问题不少,其中之一就是德育课程结
【德育生活片段分析】  近期,响应文明城市建设,垃圾分类成为城市生活的新时尚,小区、街道、校园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日常校园生活,老师们每天都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垃圾分类,并形成了相应的评价细则。学生出现分类错误的现象,会在班级管理考核中扣分。其中,三年级小邹同学出错次数过多,引起了班主任的关注。班主任对他进行了多次专门教育。一天,小邹看到教师办公室的垃圾分类有错误,于是在同学中大肆宣扬:“老师
摘 要 深圳市龙华区“积极德育”立足人本立场,贯彻“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实践化推进,全人格培养”核心理念,发挥区域和学校积极性,激活教师与学生主体性,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建立健全新时代区域德育工作体系,推动区域德育工作整体提升,助推全体学生道德生命的真实生长,为新时代区域德育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关 键 词 积极德育;区域德育;道德实践主体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摘 要 根植学校文化底蕴,提炼“乐道·培真·广文·美华”之课程理念,以此为引领,绘制“新四维”课程图谱;引领师生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从课程教学转向生命成长,实现课程实施路径的转型,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新格局。  关 键 词 德育课程一体化;学校文化;新四维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
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对于人类而言,劳动不仅是工作,更是生活本身。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都信奉着“工作美丽”“劳动光荣”的信条,并在生产和生活中维护之,力行之。可以不夸张地说,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人们都把劳动视为光荣的使命和责任。  与此对应,劳动教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品行塑造和习惯养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劳动
截至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共有法治副校长2095名,覆盖中小学、职业院校1643所——作为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办公室单位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牵头单位,团北京市委日前公布了最新数据。他们法律专业知识强、审判经验丰富,成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机制的纽带。来自北京市法院系统的法治副校长注重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效融合,不仅在教育内容上从传统预防青少年犯罪,
吉标在《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4期《走向协同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时代呼唤》一文中指出,作为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和教学优化的有效策略,协同教学对促进当前我国中小学整体改革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协同教学有助于增进团队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 ”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开始由专家单向提供知识的阶段转向合作交流与共享发展的阶段。协同教学以团体的方式开展教学,其教学小组成员构成
很幸运地,在新学期伊始即读到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文集《如果我当教师》,真的要感念有心的编者杨斌老师。叶圣陶先生著作等身,但生前并未有教育专著存世。而杨斌老师却在 “文学家、出版家叶圣陶”之外,独具慧眼地“还原”与“发现”了“被遮蔽”的“教育家叶圣陶”。这样的发现,虽不能说是石破天惊,却也是有情可喜。  开学第一天,当我站在讲台前跟“小朋友”谈心的时候,从教二十年的我,生平第一次知道了“小朋友”这三个字
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据报道,目前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是丹麦,其国民富裕、清廉,工作不再是为了生存,为了奋斗,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快乐,为了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中山,这个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有一群德育人,也在为着自己倾心的工作,奉献着活力和创造,感受着“有为”的幸福。  从2007年,“中山德育模式”在广东推广至今,三年多时间过去,他们从“中山现象”肇始,营造人人都来关怀德育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