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主要阐述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以趣味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读演结合,读唱结合,古为今用,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初中生文言文阅读教学兴趣培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所选的古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古诗文对促进学生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距离较远,学生学习的障碍也大,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再加之文言文学习效果不是外显的,缺少在生活中实践运用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大打折扣。为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此,我浅谈一下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所采取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用情境氛围引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时代相距甚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成了阻拦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道障碍。如何帮助学生跨越这道障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选用与课文有关的素材给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情境氛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诗文及作者有关的故事、音像资料等都可以作为创设情境氛围的素材。如教学《岳飞》一文时,我播放歌曲《满江红》导入新课,音乐可以穿越时空,将学生带入岳飞生活的那段历史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感受岳飞的“至忠至孝”和治军有方,让学生选看影视剧的相关片段,给学生选讲岳飞的一些故事,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读演结合,在表演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获得意想不到亲近感,原本让学生感到古板、生疏的文言文变得鲜活、亲切了。如在教学《公输》一文时,我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在人物动作、语言的把握上都很用心,同学们互议互评,参与的热情很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三、读唱结合,让音乐元素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可以根据古诗文的内容和所抒发的情感对古诗文进行配乐诵读,让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诵读,这样更容易记住文言诗文的内容,感受古诗文文质的优美。尤其是教师利用一些广为传唱的古典诗词让学生学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兴趣。例如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课堂上播放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让学生去学唱、去听读,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全词的内容,同时,在曲子的旋律中,学生对全词传达出的意境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另外像歌曲《明月几时有》、《枫桥夜泊》等都可以在文言诗文教学中派上用场。语文课堂上有了音乐的元素,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会更浓。
  四、注重古为今用,让功利性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拉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文言文内容的距离,做到古为今用,用一定的功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辩论话题。例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出“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这样的辩论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或是进行作文。通过这样持续而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从课本中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加强。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言文中归纳出很多成语,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加以运用。“学有所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五、改革课堂教学,让成就感调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勇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积极参与释疑。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成就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与妻书》一文时,考虑到该文篇幅较长,文字相对浅显,但对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教师讲解过多或放任自流,学生都会失去兴趣,于是我鼓励学生把自学中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与同学共同探讨,有些问题在学习“共同体”内就能得到解决,有些问题在学习小组内可以得到解决。经过这两道环节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放到班上师生共同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获得的成就感也更多,成就感带来的学习兴趣也更持久。
  总之,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我们值得探究的课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浓厚了,课堂生动了,教学效果良好了,优秀传统文化也就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得到了传承并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一、关于景观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景观应该从五个层次来理解。  (1)第一层含义:景观是美,是理想。  人们把他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在西方,景观的画的含义最早来源于荷兰的风景画,后来又传到英国。  它是描绘景色的,是当一个人站在远处看景色时的那种感受,然后把这种感受画下来,所以画永远不是实景,画是加上了人的审美态度之后再表现出来的。景观的概念最早的来源是画,一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独立分析独立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所谓分析,就是“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方法。客观事物是复杂矛盾的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本来是相互联结的。为了认识该事物,就必须把各个部分暂时地分解开来,分别地加以认识,从多方面和多种现象中发现构成该事物的基础和本质的东西。  【关键词】高中历史 分析能力 综合
【摘 要】进入21世纪,印度对本国整体实力进行了评估,实施了灵活的外交战略,以实现其追求大国的目标。正是在这种外交战略的指导下,印度的外交成果越来越多,大大改善了印度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印度 外交 策略 印中 新局面  在世界国际复杂格局面前,几乎处处都能见到印度外交战略活动的身影。印度已经成为众多外交场合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将就此分析印度的外交战略和印中关系的走向。  一、印度的外交策略  
【摘 要】推行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大批具有相当竞争力面向21世纪人才的需要。彻底打破高分低能的奇怪现象,历史和现实已经充分证明高分低能是难以适应社会的残酷竞争。推行素质教育就是在培养人才的知识系统的同时,强化其动力系统,使之能够在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引导下,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生 评价原则 
【摘 要】学生通过对企业的了解,从而认同、适应并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这种职业素养被称为企业文化素养。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以及创业的能力。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把就业思想引进班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本文探讨了中职生文化素养的构成,进行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培养的意义及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 企业文化素养 构成 培养  把企业文化引进职业学校的校园,使学生养成良好
【摘 要】针对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性,浅谈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进程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定位和改革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终身教育 学习型社会 成人高等教育 定位 发展  党的十六大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要实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定量负荷跑台运动前后体表温度的变化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41名学生的食指温度在定量跑台运动运动前后的变化,找出体温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体表温度逐渐降低,运动停止后体温逐渐升高。在运动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暖,以保持机体温度和温度调节的平衡。  【关键词】定量 跑台运动 体表温度  1体表温度的变化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