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四要素探析

来源 :教材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艺术在于能激发感染学生,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喜欢你的教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艺术是教师情感、语言、基本功、启发性等四方面教学艺术要素在教学活动上的综合反映,蕴涵在教师专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意和智慧等综合性的成长上。
  一、真挚的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源泉
  1.教师真挚的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源泉
  教师教学的情感是指向学生的正面的、积极的心理倾向的反映,包括教育道德感、责任感、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情感和保护其个性成长、避免其受到伤害的同情心以及教师乐观、豁达、公正、自信、活泼的个性品质情感态度。
  情感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的推动力量,也是教学艺术感染力的源泉。教学活动是知情统一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与情感共同发展的过程,离不开情感的推动力量。知源于情,情感对行为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渗透于教学活动的教学行为中,承载于有声的语言和神态、表情、手势等无声的教学语言中。教师充满着真挚情感的教学,呈现出情理交融的教学艺术境界,消除了学生紧张、焦虑、厌学情绪,产生了求知的愉悦的情绪体验和幸福感,学生的思维之花就会盛开,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凝聚着真挚情感的教学,对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情感,对迁移驾驭学生的情绪,对学生的发展,有持久的影响力。
  2.教学艺术是情感传递的艺术
  教学艺术首先是情感传递的艺术,情感是教学艺术的血液,贯通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渗透于教学语言表达中,蕴涵在教学方法运用中。教学情感充沛,会使教学关系融洽,教学活动顺畅,教学语言滋润,教学方法柔和,对教学有亲和、增力、感染、激发和促进作用。教师的情感需要与语言、技能、方法等教学艺术要素的和谐渗透。教学情感传递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以情激情。教师寓教于情,情感充沛,站在学生面前满面春风,教学中始终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以真情感染、打动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火花,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教学积极情感倾注越浓,消除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障碍,越能促使师生和谐共振,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自信力。
  二是以教激情。教师在备课中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将教材中的情感价值因素渗透在教学情景中,在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探索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深入体验科学真理的情感因素,树立积极情感态度,使情感得到升华。教师恰到好处创设一种真切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产生共鸣,就会引发起学生兴趣,唤起内在的学习力量。
  三是互动激情。在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过程中,教与学的角色不断转换,通过提问、质疑、对话、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等多种途径方式,建立起浓烈的教育情绪场,就会促使师生、生生间的知与情的和谐互动互促。在师生情知互动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学习智慧得以增长,智力与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从而使教学焕发出艺术光彩。
  3.教师的真挚情感来自对教育的爱
  教师的真挚情感来自对教育的爱,并与教师的情意成长有着直接关系。教学艺术和水平正表现在教师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对教学逐步形成了一种坚定执著的信念,形成了一种持久地对教学的喜爱和对教育的理想追求,做到真心、真实和真诚,就会始终充满激情与魅力地活跃在教学岗位上,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莫大的福祉。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断增强情感和热忱,营造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始终热情洋溢地追求教学不断的创新,以使教学艺术之泉洋洋流淌,从而促进学生知与情的和谐发展。
  二、优美的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关键
  1.教学艺术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优美的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黏和剂,是教学艺术的载体。教学语言是师生间知识和情感交流的桥梁纽带,优秀教师的语言,会像甘露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田,把知识、智慧和力量一道带进去,使学生感受美和体会美,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优美的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感染力的润滑剂。当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导入、设疑、启发、提问、讲解、评价、对话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引起了学生的兴致,使学生感受到了追求真善美的幸福时,才显现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优秀的教师靠语言的魅力,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启迪学生的心智,给学生以温馨和鼓舞,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教师语言平淡乏味,与学生情感、心理不相融,会阻碍师生的情感交流,产生心理障碍,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科学美、文雅美、形象美、节奏美与和谐美等方面。
  2.优美的教学语言能启迪学生的心智
  优美的教学语言包括科学美和文雅美。科学美的语言首先要求教学知识内容和语言表达要具有真知性。科学美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要符合客观真理,不是繁杂荒芜的,经过认真加工,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具有真知性。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是“精神食粮”,而不是“糟糠”,既能“充饥”,又“解渴”,给学生以启迪与感悟,使学生增才智、长见识。科学美的语言讲究规范,表达清晰,似泉水清澈见底,给学生以清新明朗的感受。
  文雅美的教学语言,给学生以尊重、信任、宽容、鞭策和祝愿。教师的言表是教师心灵变化的“晴雨表”,尊重而信任的语言能激励学生奋进,促使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一句发自内心的祝愿,一次期待性的语言鼓励,或许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燃起心中向上的火花,给以鼓舞的力量。教师语言粗俗,讽刺、挖苦学生,不但失去师表形象,还会使学生受到心灵伤害,失去学习自信心。
  3.形象、生动、富有节奏美的教学语言能提高学习效率
  形象、生动美的语言才具有吸引力。教师把情感和知识融入教学语言中,善于运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巧妙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话语和手势体态语,使抽象概念具体形象化,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深奥为通俗,就会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受效果。从而增加学生大脑中的刺激强度,形成表象,展开联想,产生强烈的教学效果。   富有节奏美的教学语言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语言在规范的基础上,要讲究语音、语调、语气和语速变化有致,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教师语音甜美,音色甜润,语气平缓铿锵,美妙如音乐,会使学生神经系统张弛有致,轻松飘逸,记忆和思维活动随之进行,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语言优美适听,讲解表达清晰流畅,设疑激疑妙趣横生,论事明理入情入境,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在专业化的成长中不断加强语言文化修养,精心锤炼教学语言,是提高教学品位、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基础
  教学基本功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等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要求教师专业知识功底深厚,教学技能熟练,教学组织实施得当,这是教学艺术产生的基础。当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与情感、语言等教学艺术要素达到了和谐统一,适合了学生学习并真正过硬时,就呈现出了教学基本功的艺术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艺术也是教学组织实施的艺术。
  1.教学知识功底是基本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知识功底主要指对课程的深刻理解认识,对教材的驾驭熟练把握,对学科知识内容的清澈挖掘,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熟悉掌握,对教学情境的洞悉明了,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这是使课堂教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前提。教师课堂教学出现了知识性错误或教学知识出现了纰漏,使课堂教学失去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审美艺术性。
  2.教学组织实施技能是主要的教学基本功
  体现教师教学技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是教师主要的教学基本功。教师教学组织实施技能表现,是情感传递与语言表达的反映,是教学方法运用的体现,既有它的规范性和专业技术性,又有它的创造性和审美性,同样具有艺术性。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预谋和策划,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方法设计、教学指导设计等。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学问题设计有梯度性,就能引学入胜。教学组织实施新颖,突显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互动性,就有利于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师生和谐共振。教学方法灵活巧妙,就有利于激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教学主张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但课堂教学总是需要“讲”的,即“精讲点拨”。教师精讲灵活对路,能点拨到“点子”上,会使学生听得轻松愉快,学习领悟深刻,这是教学艺术感染力所产生的效应。
  3.读写绘制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
  读写绘制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读的基本功主要反映在文科教学方面。如,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读出情感韵味来,读出文章妙处来,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写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写字和写文章。教师规范的书写,工整而美的板书设计和刚劲优美的字体,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根深才能叶茂,教语文的教师下笔成文,指导作文感受真切,才能吸引学生喜欢作文。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灵活,教学课件制作简明并富有美感,绘图制表规范娴熟,实验操作演示熟练,才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美感。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体现,是教学艺术产生的基础。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要在教师专业知识拓展和专业技能成长中不断学习,反复历练,水到渠成。
  四、知所启发是教学艺术的灵魂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和现代教学价值的取向。实现这一教学价值取向,教师既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又要具有知所启发的教学艺术水平。
  1.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需要知所启发的教学艺术
  教学策略方法的灵活运用,一方面属于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智慧范畴,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艺术本领。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方法,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呈现出主动思维的活跃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出了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教学方式主要有积极主动性和被动接受式两种教学方式。被动接受式教学是以灌输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独享了课堂上的话语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很难说具有教学艺术感染力。积极主动性教学方式是以启发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就表现出了一定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知所启发的教学艺术,知所启发是教学艺术的灵魂。
  2.善于启发是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的根本在于启发、激励、唤醒和鼓舞。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以独创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愉悦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去,产生了共鸣和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学艺术感染力的集中表现。启发艺术主要表现为善于设问、激疑、点拨、诱导、激励和鼓舞,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视学生为能动的主体,抓住学生思维的最佳良机,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开通思路,引导学生学习。
  善于启发是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富有独创性的传授方法绝不是滔滔灌注,而主要表现在启发指导和较活的知识方面。滔滔灌注和死记硬背能使学生得到一些知识,但得不到快乐和智慧。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最佳教学效果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启发指导。教师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培养起学生的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探求的愉悦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真理,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是高超的教学艺术。
  3.知所启发,因势利导
  瑞士教育家亚美路指出:“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知所启发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了解学情,因材施教。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志向和学习最近发展区,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二是要因势利导,激活思维。教学从实际出发,抓住教学的“关节点”,捕捉良机,质疑问难,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做到适时、适合、适度。三是贵在引导领悟。教师善于抓住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感受、思考、领悟。教师知所启发,因势利导,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这是启发教学艺术魅力之所在。
  启发艺术是教学艺苑中的牡丹。它是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智慧在教师教学上的综合反映,是教师运用的综合性的启发方法与教学语言和情感等艺术要素和谐统一。
  教学艺术在于它的综合性与和谐性。教学艺术是教师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与知所启发等艺术要素交融在一起的晶莹体,是教学艺术要素与学生学习要素最佳结合的结晶。教学艺术水平提高与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情意、思想和智慧的成长密切相关,需要用热忱和智慧去追求和创造。
  (作者单位: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
  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旅游扶贫已经被证明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通过旅游精准扶贫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因此加快旅游业发展对于农民脱贫致富意义重大。文化旅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市场所能为大学生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少,就业压力越来越多。因而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鼓励大学生创业从而带动创新,政府、企业、高校均为支
[摘要]随着我国在公布了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之后,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问题也再次被推向舆论焦点。新的医疗改革方案中着重提出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方面,其核心便是如何加强绩效管理,使得公立医院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生存和发展。一直以来,内部绩效管理都是一家医院全面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之所在,它直接体现了公立医院人、财、物的综合管理现状,因此加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对于其来说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发展较快,互联网的介入加快了企业全球化进程。在企业经济管理现状中发现诸多问题,企业经济管理观念落后、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经济组织结
文章通过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分析,能够更好地满足绿色建筑的发展,从而不断增强绿色节能建筑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节能建筑的快速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