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人生风景异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ery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游记乃登山临水而发观感角度而言,苏轼的《前赤壁赋》与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以下称“苏柳二文”)都属山水游记。将两文放在一起比较解读,可以看出不同的山水风景和不同的抒情方式所内隐的不同的人生参悟。
  一、山水文章风景异
  山水游记的叙写主体一般应是山川风景,但恰在这一点上,苏柳二文却显差异。
  我们先看苏轼《前赤壁赋》中的风景。通篇观之,读者貌似会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位哲人阐述人生道理。文中人(苏子与客),文中物(舟、酒、箫),文中景(浩渺长江、皎洁明月),中国古代文人能够抒怀吟诵的一切道具(风景)都呈现了出来,为的是让后世读者在观赏风景时能感受到作者的那份旷达与超然。我们若将文中风景剥离出来,不禁发现整篇文赋写景处,仅集中于文章开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除此之外,几乎都是作者在明理抒怀,因而,我们能感觉到苏轼赋中写景,并不是为了展示赤壁自然山水,或者说并非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将山川风景作为触发情志的媒介,或议论说理的工具。譬如明月大江,不过是“吹箫客”与苏子触发悲喜之情的工具;文章巧妙借助于江水的奔流无尽、明月的周期盈虚,也是为阐释天地变亦不变的道理。
  再看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游记开篇写自己贬居永州后漫游山水时,发现并宴游西山。在写西山风景时,柳宗元以敏锐的观察力,驱遣生花妙笔,连用形容和譬喻,从不同角度描绘眼中的西山风景。先写西山纵势:“岈然”写山谷的空阔,“洼然”写溪谷的低下;“若垤若穴”写其状如蚁穴,形似窟窿。再写西山横势:“尺寸千里”侧写山脉连绵横亘,“攒蹙累积”直言高山峦聚密集,“莫得遁隐”说其精微幽深。而后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进一步写高峻。最后以“四望如一”收结有力。
  品读这篇游记,窃以为柳宗元对西山风景的描写,可称得上是“形容尽致”,在他的笔下,西山的高峻形胜,可视可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作“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曾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此论甚确。当然,作者也有自我感受的抒发,但就整篇游记而言并不占主要地位,文章只是在描写完西山风景之后,才道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的感叹。
  苏柳二文,两相比较,如果说柳宗元要使他的“西山宴游记”成为西山风景的镜子,那苏轼则是使他的“赤壁赋”成为他自己的镜子。苏轼《前赤壁赋》将景物视为一种抒怀媒介或工具,文中对风景的描写几乎淡化,相反作者却大大强化自我感受的抒发,给读者的感觉是,整篇文赋呈现出略景存情,甚或舍景存情的特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却恰恰相反。在其笔下,西山既有正面落墨,也有侧面烘托;既有仰观远景,也有俯察近物;既有全景鸟瞰,也有特写镜头。这种通过洞察刻画而出的西山,已然不是一种冷漠的存在,而是柳宗元心中的风景。
  二、比赋抒怀方式异
  从景物描写的特色而言,柳苏二人都注重景物描写的客观真实性,但二者不同的是,柳宗元的“西山”用比兴去呈现,苏轼的“赤壁”则用赋去表现。
  在西山宴游前,柳宗元先是自述:“居是州,恒惴栗。”为何惴栗?而此间所谓游山玩水:“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以僇人身份谪居永州之境况,同时也能看出作者力求以游览和醉梦来解脱苦闷之心情。然而当其写到登西山,“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则表现出作者披荆斩棘,与命运抗争的生命律动。上得西山,顿然感觉“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由此显示自己不与奸佞小人为伍、超然物外的心态,同时也是对自己特立独行人格的欣慰,最后作者“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从苦闷中有所解脱。
  我们说,柳宗元游的是西山,悟出的是自己。在他的笔下,西山俨然成了“僇人”的象征物,西山的特点就是人的特点,山被遗忘即人被遗忘,山与人成为一种对应的互赏共感的同类。我们能感觉到,柳宗元探访西山之旅正是其精神痛苦解脱之旅,品味山之被忽视也就是在咀嚼自己被贬谪;或者说,西山宴游之过程即是柳宗元游心之过程,也是其精神超脱之过程。
  苏轼的抒怀方式与柳氏的比兴手法不同。也许是“乌台诗案”的后怕所及,《前赤壁赋》通篇不着时政一字,但抒情达意却尽得风流。文章开始苏轼以闲淡之笔状写闲适之情,借自然之“江水、明月、清风”等风景,继承并发展了“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赋的传统手法。“客”托古说今,睹物思人;“主”借江月说理,而主客对话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反映,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最终“客”被“主”说服,认识归为统一,体现了苏轼精神由苦闷到解脱的过程。
  在《前赤壁赋》中,“江水、明月、清风”等风景并不是精细刻画的对象,而是苏轼用来表现主体意识、自我感受的载体,对于苏轼来说,看风景的过程既是审美的过程、超脱的过程,更是生活的过程。他是在常态的生活中品味山水风景之美。在苏轼笔下,赤壁风景是平淡无奇的,清风明月,何处没有?作者的兴趣似乎并不在于山水之奇之幽之丽,不在于对江风明月本身的精雕细琢,也不在于江水明月与人的同生共感,而在于江水明月的直接触发性,它能触动作者寻求解脱痛苦的心情,成为渴望平和闲适境界的一种媒介,在苏轼的眼中,江水明月与人的心境是互适相协的。
  三、苏柳人生参悟异
  就上文所述,人们不禁要问,苏轼、柳宗元同为写山水胜景的大家,从其人生经历来看,二人同为贬谪逐臣,而这两篇游记又都是其贬谪时所作,却为何呈现出不同特色?我们说,或许贬谪环境会改变人的心理,但其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情感体验,使得作家对眼前风景的参悟有所不同。
  就柳宗元而言,谪居永州后的他不断在寻求排解苦难,遗憾的是他并不能融于山水,而是将眼前环境视为陷阱,在游西山之前,他游遍永州山水,却是“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他谪居乏味的生活以及苦闷忧惧的内心。在此之前,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因革新失败贬谪永州,不久王叔文等人被杀,柳宗元内心更加忧惧不安,为了排忧遣愁,于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但这种漫无目的、不知所往的游玩,并不能排解其内心的苦闷、心灵的孤寂,直至其偶遇西山,恍然如他乡遇故知,于是便有了“宴游西山”之旅,便有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之感。能否因此断言,柳宗元已悟得西山而释然呢?乍读其文,似乎有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感,但仔细品来,尤其是将篇首叙写联系起来,不难发现所谓“宴游”的背后,仍是一片忧愤情怀;所谓“与万化冥合”的深处,愁苦依旧难以释怀。因为,只有在现实中屡遭挫折,情无可诉,志无可表,才无可用,甚至命无可保,才会被迫寄情山水,求个暂时的忘却,其实为一种自嘲加自慰,无奈且忧愤。
  而几百年后的苏轼对待贬谪的态度则不一样。虽然苏轼在一些诗文中也有言及黄州贬地“僻陋多雨”“穷陋”等,但远不及其对黄州山水的欣赏。苏轼在《与言上人》书中说:“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易议优劣也。”此语虽包含几分无奈,但绝对发于内心,我们在其《前赤壁赋》中,就能真切感受到苏轼与赤壁风景的互适相协。赤壁无奇观异景,但无限风光尽在心中,身旁的江水、耳畔的清风、眼中的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当然,苏轼取之所当取,舍之所当舍,在取舍之间,他“游”于其中,“乐”于其中,且能“悟”在其中,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基于对世事人生深刻体认后的感悟,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苏轼正是用性格中的调和与旷达造就了超然物外的永恒不尽的精神,在屡屡贬谪之后,依然如常,因而在他的这篇赤壁游记中,我们才能体会到他那种旷然天真的心境。无疑,这般心境,这样的参悟,要比柳宗元西山“宴游”深刻得多。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从言语层面感受谜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  生:喜欢!(异口同声)  师:我这里有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出示)  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生:可能是辣椒吧!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辣椒有绿的,也有红的。  师:对,它开始是绿的,长到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了红色!  生:辣椒的样子有点像口袋。  师:辣椒外实里空,的确像个口袋!  生:辣椒有辣味,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逾十年,改革初期课程与教学备受关注,时至今日教师问题则日显突出,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研究教师教学专长的学者一致认为,领域知识直接制约着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它具有学科性和情境性两个基本特征,并认为专家教师除了掌握内容知识和普通教学法外,还应该掌握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内容和学科教学法知识。[1]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原本就是教师专业及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学科教学知识
习作背景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班,为尽快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的教学工作,我要求學生每人给我写一封信,写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内容可以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对老师的要求、建议等。阅读来信时,一封题为《被幸福遗弃的人》触动了我,我很想了解这些孩子生活背后的故事,于是我就围绕“幸福与否”对学生生活展开不公开的调查,然后定下了这次“你幸福吗”为主题的作文课。    习作目标    1 引导学生由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校一门重要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专业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经过近年来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朝着有效教育的方向发展,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由邓心强撰写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一书,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多维思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用。作者依托高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指导学生把心里想说的真心话写出来,做一个真性情的人,这是对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写真话、做真人”,一是要让学生能够表达;二是要让学生善于表达。新课标还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语文教学中,我们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1.会读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  3.掌握ai、ei、ui标调的方法。    情感领域目标  1.初步知道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教学准备    花环一个,写有单韵母的6个彩球,苹果树贴图,写有音节
把游记当作抒情散文来教,是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这种做法,是无视游记特征的表现。还有一种现象,虽然把游记当作游记来教,但是仅停留于游记的要素以及作品的信息上,教不出游記的真味,这是无视语文教学特殊性的表现。以上两种现象,是游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面以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从辨体、定性、选点、变形四个步骤说明游记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  一、辨体  游记属于散文的范
乐府,是秦汉两代政府机构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还可以供统治者观察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乐府扎根于民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永鑫先生所著的《汉乐府研究》是《古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部研究汉乐府的专著,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
这天,我执教口语交际课《春天的发现》。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有描写春天的名诗、对联;有关于春天的童话故事;有春天景色的精美图片等等。我满心期待在课堂上和学生同奏一曲“春天交响曲”。  上课不久,同学们的话匣子刚刚打开,让我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生了。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可不可以说春天不好的地方?”这一问把我给问住了,教室里也戛然无声。是啊,多少年来,我们都习惯了为春天唱赞歌,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国学家钱基博先生(1887—1957)在中学国文教学研究界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名家,他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执教国文达四十余年,发表了大量文章,涉及语文教育诸多问题;又有编写教材的经验。周作人为夏仁虎《枝巢四述》和《旧京琐记》作的序里谈道:“名山事业未足为奇,唯能以法施人,念及童蒙,委曲敷说,斯乃胜业,值得赞叹耳。”[1]  一、钱基博的教育活动和国文教学著述  钱基博行状近几年介绍得较多,此处稍略。他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