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玩,其中一个带上了儿子。一路上,那孩子几乎一句话都没有和旁人说,一脸不高兴,朋友也顾不上搭理大家,基本以儿子为中心。我很奇怪,孩子既然不乐意,又何必带上?朋友解释,小孩一人在家,与其放任看电视玩游戏,不如带着出来看看风景。可孩子已经是一个初中生了,难道不可以有一点自己的安排么?另一个朋友悄悄告诉我,那孩子是个“妈宝”,从小到大,生活和学习,都被妈妈安排妥当。课外就是上兴趣班,也不和同龄人去玩。
这让我想起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许多小动物一生下来就被赶着出门接受生存训练了。许多动物都懂的道理,人类咋就不明白?
童年时光,在自在的欢乐中体验
也许,是因为太明白了,才弄错了方向。
想起那一次邂逅。下班回家,在楼梯上遇到邻居带着小孙女。小女孩很活泼,以前她常很兴奋地叽叽喳喳地告诉我又去学英语了,又去跳舞了,又去找小伙伴了。我快乐地问候小女孩最近又在学啥呢,她没吭声。外公叹了一口气,让小女孩先回家,停在楼道里和我唠了两句。原来,孩子上小学了,孩子妈妈把孩子管得很紧,每天亲自监督学习,周末还带着孩子奔跑于各个培训班,大人小孩都不得空。说完这些,邻居又跟了一句:等孩子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我一下子哑然,才一年级,距离高考的路可不算近!
好像所有的人都认为,分数和才艺就等同于生存能力,每个孩子课外都在报班。前天偶遇一退休老人很自豪地告诉我,我们给小孩的可是最好的教育,四个月大时就送去早教了。早教也疯狂!
小孩要当小猫小狗养着。在物质相对丰裕的现在,这话是不是意味着适度放养,让孩子留存一点自然的野性呢?一起打排球的同事云就很洒脱。她孩子读一年级,爱人在外地工作,她很爱运动,而运动时间一般在下班前后。咋办?云每天先接孩子放学,然后带孩子直奔运动场,用事先准备好的点心让孩子填下肚子,便各玩各的,之后再一起回家做饭。有人问她这样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她说没事,父母不能事事围绕孩子转,孩子也得学会适应大人的生活,得学会自己寻找乐趣。每次她会给孩子一些运动器械,让她在一边练习。小女孩在一边练得不亦乐乎,有时候闷了,就大声喊妈妈,这时,打排球的我们会一起打趣,让她坐到高高的裁判席上当裁判,为哪边加分忙得一头劲。当这些都腻味了,她开始自创玩法,有一次,她把不知道哪个角落里藏着的几张塑料凳子找出来,绑在一起,用绳子拉着绕赛场跑,一圈又一圈,唱着自己懂的歌,满头大汗。
童年,不就该这样吗?在自在的欢乐中体验各种滋味,充满想象力,留下各种记忆。童年,是未来生活的源头。
学到技法,却可能失去想象力
台湾作家蒋勋说过,未来的世界,最有竞争力的东西是美,是审美能力。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许多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解题能力、学习能力,以为那样才足够对付繁复的生活。其实不是。学习能力可以在成长中慢慢增强,学习本就是一辈子的事,而与情商有关的一些能力却更多得益于童年生活,它是对心灵的一种润泽,是一个缓慢的很难急于求成的过程,它不像识记性知识,可以灌输,可以强化。
看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万物皆奇迹》,是五十岁的卡森和四岁的外甥罗杰一起发现自然的笔记。作者蕾切尔·卡森是一位卓越的博物学家,她说,“许多时候,我并没有提到如何辨认鸟类、昆虫、岩石、星星,当然命名这些事物的确会激发我们的兴趣,但那是另一码事,任何父母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观察说出名字,或者买一本物美价廉的手册来解决。我认为辨认事物的游戏到底有什么价值取决于游戏的方式,若就是为了辨认而辨认,价值并不大。”
这段文字很耐人寻味。也许,我们太看重结果了,我们围绕在孩子身边,送孩子去各类兴趣班,为孩子完成一幅画、写出一篇格式化的文章、弹出一首曲子而欣喜无比,但这也许只是表象,孩子学到了技法,却可能失去了想象力和灵感。
相反,即使不能看到什么成果,但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有所想象,有所创造,有所發现,有所触动,都会不自觉地在心田种下桃李春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这春风会让他的人生变得丰盈,甚至会一生都葆有某种力量——
不管生活是多么烦忧,他们都能找到内心的满足和生命的惊喜。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这让我想起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许多小动物一生下来就被赶着出门接受生存训练了。许多动物都懂的道理,人类咋就不明白?
童年时光,在自在的欢乐中体验
也许,是因为太明白了,才弄错了方向。
想起那一次邂逅。下班回家,在楼梯上遇到邻居带着小孙女。小女孩很活泼,以前她常很兴奋地叽叽喳喳地告诉我又去学英语了,又去跳舞了,又去找小伙伴了。我快乐地问候小女孩最近又在学啥呢,她没吭声。外公叹了一口气,让小女孩先回家,停在楼道里和我唠了两句。原来,孩子上小学了,孩子妈妈把孩子管得很紧,每天亲自监督学习,周末还带着孩子奔跑于各个培训班,大人小孩都不得空。说完这些,邻居又跟了一句:等孩子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我一下子哑然,才一年级,距离高考的路可不算近!
好像所有的人都认为,分数和才艺就等同于生存能力,每个孩子课外都在报班。前天偶遇一退休老人很自豪地告诉我,我们给小孩的可是最好的教育,四个月大时就送去早教了。早教也疯狂!
小孩要当小猫小狗养着。在物质相对丰裕的现在,这话是不是意味着适度放养,让孩子留存一点自然的野性呢?一起打排球的同事云就很洒脱。她孩子读一年级,爱人在外地工作,她很爱运动,而运动时间一般在下班前后。咋办?云每天先接孩子放学,然后带孩子直奔运动场,用事先准备好的点心让孩子填下肚子,便各玩各的,之后再一起回家做饭。有人问她这样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她说没事,父母不能事事围绕孩子转,孩子也得学会适应大人的生活,得学会自己寻找乐趣。每次她会给孩子一些运动器械,让她在一边练习。小女孩在一边练得不亦乐乎,有时候闷了,就大声喊妈妈,这时,打排球的我们会一起打趣,让她坐到高高的裁判席上当裁判,为哪边加分忙得一头劲。当这些都腻味了,她开始自创玩法,有一次,她把不知道哪个角落里藏着的几张塑料凳子找出来,绑在一起,用绳子拉着绕赛场跑,一圈又一圈,唱着自己懂的歌,满头大汗。
童年,不就该这样吗?在自在的欢乐中体验各种滋味,充满想象力,留下各种记忆。童年,是未来生活的源头。
学到技法,却可能失去想象力
台湾作家蒋勋说过,未来的世界,最有竞争力的东西是美,是审美能力。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许多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解题能力、学习能力,以为那样才足够对付繁复的生活。其实不是。学习能力可以在成长中慢慢增强,学习本就是一辈子的事,而与情商有关的一些能力却更多得益于童年生活,它是对心灵的一种润泽,是一个缓慢的很难急于求成的过程,它不像识记性知识,可以灌输,可以强化。
看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万物皆奇迹》,是五十岁的卡森和四岁的外甥罗杰一起发现自然的笔记。作者蕾切尔·卡森是一位卓越的博物学家,她说,“许多时候,我并没有提到如何辨认鸟类、昆虫、岩石、星星,当然命名这些事物的确会激发我们的兴趣,但那是另一码事,任何父母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观察说出名字,或者买一本物美价廉的手册来解决。我认为辨认事物的游戏到底有什么价值取决于游戏的方式,若就是为了辨认而辨认,价值并不大。”
这段文字很耐人寻味。也许,我们太看重结果了,我们围绕在孩子身边,送孩子去各类兴趣班,为孩子完成一幅画、写出一篇格式化的文章、弹出一首曲子而欣喜无比,但这也许只是表象,孩子学到了技法,却可能失去了想象力和灵感。
相反,即使不能看到什么成果,但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有所想象,有所创造,有所發现,有所触动,都会不自觉地在心田种下桃李春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这春风会让他的人生变得丰盈,甚至会一生都葆有某种力量——
不管生活是多么烦忧,他们都能找到内心的满足和生命的惊喜。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