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刘盼(1984-),女,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兰州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广东 广州/510520)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深入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找出相应的对策,来推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025-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实训课时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质量监控不够完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着探索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对策。
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断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这一定位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单靠高校一种资源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必须与企业、行业结合起来,利用学校与企业、行业两种资源,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在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因此,我国高职院校也要在借鉴国外高职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适应企业发展,加强对企业需求的认识,积极与对口企业建立联系,注重对口企业的战略转变的认识,抓住机遇,准确定位,并邀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给予指导性意见,及时调整课程,最终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对口的专业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二、 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重新修订教学计划
课程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高职院校首先要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学院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有用性”和“可行性”原则,并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对各专业所属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岗位进行充分调研。此外,在制定好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后,要多听取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的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修订和论证。
(二)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因此更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从业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要将注重实践教学的意识转化到实际行动上来,加大实践环节、实践设备和实践师资的投入,从而为提升学生技能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技能优化教学模式。基于当前高职教育的特点,一是要运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是要充分运用演示教学法;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再次要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提升学生技能扩宽培训渠道。实践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考核方式
深化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革原有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评价学生只关注学生期末成绩的做法。这种考核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也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对学生的整体性评价,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期末搞突击应付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时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双证”制度,积极与行业、企业沟通,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衔接,突出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时就能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资格水平。
三、 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学院要加强校企合作。学院要经常到对口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及企业的用工需求。根据调研情况来调整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此外,教学计划的修改又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老师,而要邀请学科专家、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以及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来调整和修改。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邀请学术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在学院定期举办讲座,给全校师生介绍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学院还可以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为学生授课,一方面可以解决实训教师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为学院提供技术支持。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时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将真实的工厂环境带入课堂教学,可以向企业借部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来完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还原工厂环境,让学生迅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学院还要依靠自身科研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改装仪器设备、签订任务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实现学院和企业的双赢。
·职教方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对策研究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要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否则就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
高职院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首先必须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学院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和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做后盾,才可能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其次,需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上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一是从相关行业或企业直接聘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充实学院的师资队伍;二是拿出专项资金分批送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并大力鼓励支持他们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如系统分析师、项目管理师、职业指导师等;三是在工资待遇上给予双师型教师补贴,在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德国、新加坡等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将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实训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一)有目的地建设校内实训室
学院的实训室建设要根据学院的实力及学院的专业进行。模拟真实的现场加工场景,使实训室与真实的现场环境保持一致,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实训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也才能解决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校企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与真实的现场加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单靠学院的力量很难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因此需要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以便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为对口企业直接输送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只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改进其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荆光辉,邢亮,欧阳斐.从社会需求的视角探寻独立学院办学的科学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4).
[2]谢旭光.多元化办学模式下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卢宏业,王茹春,尚尔辉,戴莉.高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5).
[4]韩志刚,张良军.高等职业教育考核模式多样化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5]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
[6]张铁岩,吴兴伟主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025-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实训课时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质量监控不够完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着探索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对策。
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断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这一定位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单靠高校一种资源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必须与企业、行业结合起来,利用学校与企业、行业两种资源,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在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因此,我国高职院校也要在借鉴国外高职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适应企业发展,加强对企业需求的认识,积极与对口企业建立联系,注重对口企业的战略转变的认识,抓住机遇,准确定位,并邀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给予指导性意见,及时调整课程,最终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对口的专业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二、 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重新修订教学计划
课程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高职院校首先要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学院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有用性”和“可行性”原则,并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对各专业所属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岗位进行充分调研。此外,在制定好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后,要多听取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的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修订和论证。
(二)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因此更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从业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要将注重实践教学的意识转化到实际行动上来,加大实践环节、实践设备和实践师资的投入,从而为提升学生技能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技能优化教学模式。基于当前高职教育的特点,一是要运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是要充分运用演示教学法;三是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再次要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提升学生技能扩宽培训渠道。实践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考核方式
深化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革原有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评价学生只关注学生期末成绩的做法。这种考核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也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对学生的整体性评价,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期末搞突击应付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时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双证”制度,积极与行业、企业沟通,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衔接,突出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时就能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资格水平。
三、 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学院要加强校企合作。学院要经常到对口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及企业的用工需求。根据调研情况来调整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此外,教学计划的修改又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老师,而要邀请学科专家、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以及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来调整和修改。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邀请学术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在学院定期举办讲座,给全校师生介绍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学院还可以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为学生授课,一方面可以解决实训教师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为学院提供技术支持。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时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将真实的工厂环境带入课堂教学,可以向企业借部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来完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还原工厂环境,让学生迅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学院还要依靠自身科研优势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改装仪器设备、签订任务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实现学院和企业的双赢。
·职教方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对策研究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要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否则就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
高职院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首先必须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学院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和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做后盾,才可能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其次,需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上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一是从相关行业或企业直接聘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充实学院的师资队伍;二是拿出专项资金分批送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并大力鼓励支持他们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如系统分析师、项目管理师、职业指导师等;三是在工资待遇上给予双师型教师补贴,在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德国、新加坡等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将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实训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一)有目的地建设校内实训室
学院的实训室建设要根据学院的实力及学院的专业进行。模拟真实的现场加工场景,使实训室与真实的现场环境保持一致,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实训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也才能解决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校企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与真实的现场加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单靠学院的力量很难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因此需要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以便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下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为对口企业直接输送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只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改进其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荆光辉,邢亮,欧阳斐.从社会需求的视角探寻独立学院办学的科学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4).
[2]谢旭光.多元化办学模式下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卢宏业,王茹春,尚尔辉,戴莉.高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5).
[4]韩志刚,张良军.高等职业教育考核模式多样化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5]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
[6]张铁岩,吴兴伟主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