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不论漂泊到哪里,总有回望故乡的时候。
故乡,老家。老家有老屋。
我的老家在高高的松毛岭下。那座老屋,我生于斯长于斯。
实际上,我降生时并不在老屋里,是在父亲出门教书的住处,那是一座庵堂。怀着身孕的母亲去乡里参加一个会,夜宿父亲的学校,当晚生下了我。两三天后,母亲抱我转回老家。父母给我起了个乳名“移民”,以作纪念。
老屋是父母盖的。那时正“土改”,父母亲从小自然村“葫芦窠”爷爷奶奶那里的大家庭分出来到大村里,贴着全族人的祖祠,盖了一排木质“横屋”。中间一小厅,右手连着三间,一间住人,一间灶房,一间堆柴火及杂物;左边两间是祖祠的厢房,归我们家使用。中间是天井,天井那头,紧挨着另一户人家。
我之后,家里陆续添了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小妹出生后,父母或许担心温饱,或许忧烦劳碌,将她送人喂奶抚养。其养父母家是地道农民,家境比我们困窘许多。我少年时去看过几次小妹,她家的景况,使我内心疼痛,想父母亲真是狠心,却不敢表达怨气。
日子一年一年过去,我与弟妹渐次长大。20世纪60年代,父母在横屋旁边,与二叔一道费心劳神合建了一幢两层的小楼。楼的外侧是夯土泥墙,里头是杉柱杉板,房间虽少且小,在当时的乡间算是气派的住房了。睡在小楼的二楼,心头是美滋滋的。有一个同年小伙伴家中人多,常年晚间到我家搭铺,我们挤睡一床,打闹游戏,乐趣也多。
那排横屋依然是过日子的主要场所,煮饭、吃饭、洗浴……父亲“三年困难时期”辞了教师公职,回家当乡村信贷员,家里也就多了人客。地板常年潮湿,鸡鸭放养,粪便满地。扫地的事主要归我,每日里让我皱眉,却又无可回避。还得烧火、喂猪、砻谷、舂米、挑水等等,除了上学,就帮着母亲在这老屋里转来转去。最无奈的是烧芦箕柴火或砻谷子,一弄大半天,没办法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很自觉做的是挑水,有一段时间,在井台上常常可以遇上从城里随父母下乡来的一个小女子。她大我一岁,扎着羊角辫,常穿白衣裳,文文静静的。在井台碰上了,找个由头,与她说上一两句话,或者就心跳跳地瞄她几眼。
终于走出村子,上学,工作。然,老屋是断不了线的怀想,不时回转来。娶妻成家时,已在县城上班,但婚礼回老家举行,婚房就设在小厅旁边那间屋。父母原先住这里,他们让出来了。父亲为我请了乡间的好木匠,打了一铺新床,一个衣柜。父亲隆重对待我的婚事,四处筹钱,在隔壁祖祠厅堂里,连着几天宴请宾客,弦歌唢呐,搅动了一个村子。村里一位颇有文才、远近知名的乡村书家,为我的婚礼送上了一副煞费心思的贺联,黏贴在祖祠正厅左右顶梁的长柱上。联文嵌入了我与父亲的名字(父亲名生浩)。联曰“生花妙笔征得淑女成佳妇,浩气长存辉煌才子振家声”。对仗虽不工,书法却是了得,遒劲厚重,不输外边一些牛皮哄哄的“大家”。这副联语,令我汗颜,诚惶诚恐,对这位长辈文士连连拱手:鼓励了鼓励了,大谢大谢!来来来,多敬您几碗老酒!
过了二十多年,儿子也成家了,虽然在市里和县里摆过酒席,还是回老家请了一场。但与當年我成家时相比,排场小了许多。父母已经作古,没能见上孙儿的婚典。
父亲是在县城过世的,骨灰盒在村口乘上小轿子,一群亲友依规循矩默默行走,缓缓将他迎回老屋,而后找墓穴入土。母亲晚好些年去世,危急时刻,请了救护车把她从城里送回老家,安置她躺入祖祠大厅边的那间厢房。母亲在那里住过许多年。等我们几个子女到齐围拢在床边,只听她喉头“咕噜”一声轻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晃,我也是爷爷辈的人了。弟弟在县城供职,也早就离开老家,买房生子。当初,我们兄弟俩都在城里扎下来后,父母亲亦离开老屋,随我们住进县城。老屋空了,便请住在“葫芦窠”的满叔入住,让他代为看管至今。
半个多世纪,风霜雨雪,人老了,屋子也老了,黑黝黝的,斑斑驳驳,透着沧桑,所幸木头尚未朽腐,构架依然端正。旁边那座后建的小楼,外墙塌了一大角,岌岌危哉。
而今,乡间建房成风,村村遍布亮闪闪的楼屋。于是,村里的父老问我们兄弟,你们几时拆屋盖楼呀?
拆,还是不拆?这是让我们兄弟纠结多年的一件事。弟弟是农艺师,一辈子与山水田地打交道,他企望在“葫芦窠”那个山坳里做一个小农庄,退休后持续他的本行。前几年他在那里盖了一座小院。我自个退休后大部分时间仍住在市里,县城尚有一座经二十来年终于成型的三层楼房。每年两次的扫墓以及春节回老家转转,完事了我就回住仅相距三十来公里的县城。曾想,即便拆了老家的旧屋建起新房,一年能回去住几趟?时下乡村里大家日子好过多了,建新屋竞赛似的比谁的高,比谁的大,结果,家里人口大多常年在外打工,许多的屋子空置着养老鼠、招蚊虫。
诚然,有本事像村里的许多人拆旧建新,是有脸面的事体,表明我们在外边混得不错, 挣钱多多。可是,我这文绉书生,最不擅长的就是经济之道,正所谓“我不理财,财不理我”。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如何去晒风光,摆排场?难不成为了面子,举债盖楼?乡间早有俗语:风光好做,冷债难还。况且,老屋虽老,每次回去,总觉得那般亲切熟稔。一根根屋柱,一块块壁板,从孩童至成人,摩挲过千百回。每间屋子,容涵了幼年时、少儿时、成人时多少的调皮天真,多少的辛酸甜辣,多少的喜乐忧烦?凝视着它们,眼前就晃动着过去了的一个个岁月,幽幽地感伤,却又嗅到了绵长的温馨。倘若有一天,老屋被夷平了,这一切就随着风烟消逝了。那么,如何找寻老屋过往的那些时光声影?即便有新起的楼屋,于我的内心能有几分慰藉、几分安然?那时,老家在记忆中将渐渐洇成一片苍白。
匪夷所思,现今的我,竟怵于回老家,怯于踏上那片相熟相知的乡土。听亲友一回回询问何时除旧布新,心头涌出的是难言的滋味。
老家,真有一天会成为回不去的老家?
故乡,老家。老家有老屋。
我的老家在高高的松毛岭下。那座老屋,我生于斯长于斯。
实际上,我降生时并不在老屋里,是在父亲出门教书的住处,那是一座庵堂。怀着身孕的母亲去乡里参加一个会,夜宿父亲的学校,当晚生下了我。两三天后,母亲抱我转回老家。父母给我起了个乳名“移民”,以作纪念。
老屋是父母盖的。那时正“土改”,父母亲从小自然村“葫芦窠”爷爷奶奶那里的大家庭分出来到大村里,贴着全族人的祖祠,盖了一排木质“横屋”。中间一小厅,右手连着三间,一间住人,一间灶房,一间堆柴火及杂物;左边两间是祖祠的厢房,归我们家使用。中间是天井,天井那头,紧挨着另一户人家。
我之后,家里陆续添了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小妹出生后,父母或许担心温饱,或许忧烦劳碌,将她送人喂奶抚养。其养父母家是地道农民,家境比我们困窘许多。我少年时去看过几次小妹,她家的景况,使我内心疼痛,想父母亲真是狠心,却不敢表达怨气。
日子一年一年过去,我与弟妹渐次长大。20世纪60年代,父母在横屋旁边,与二叔一道费心劳神合建了一幢两层的小楼。楼的外侧是夯土泥墙,里头是杉柱杉板,房间虽少且小,在当时的乡间算是气派的住房了。睡在小楼的二楼,心头是美滋滋的。有一个同年小伙伴家中人多,常年晚间到我家搭铺,我们挤睡一床,打闹游戏,乐趣也多。
那排横屋依然是过日子的主要场所,煮饭、吃饭、洗浴……父亲“三年困难时期”辞了教师公职,回家当乡村信贷员,家里也就多了人客。地板常年潮湿,鸡鸭放养,粪便满地。扫地的事主要归我,每日里让我皱眉,却又无可回避。还得烧火、喂猪、砻谷、舂米、挑水等等,除了上学,就帮着母亲在这老屋里转来转去。最无奈的是烧芦箕柴火或砻谷子,一弄大半天,没办法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很自觉做的是挑水,有一段时间,在井台上常常可以遇上从城里随父母下乡来的一个小女子。她大我一岁,扎着羊角辫,常穿白衣裳,文文静静的。在井台碰上了,找个由头,与她说上一两句话,或者就心跳跳地瞄她几眼。
终于走出村子,上学,工作。然,老屋是断不了线的怀想,不时回转来。娶妻成家时,已在县城上班,但婚礼回老家举行,婚房就设在小厅旁边那间屋。父母原先住这里,他们让出来了。父亲为我请了乡间的好木匠,打了一铺新床,一个衣柜。父亲隆重对待我的婚事,四处筹钱,在隔壁祖祠厅堂里,连着几天宴请宾客,弦歌唢呐,搅动了一个村子。村里一位颇有文才、远近知名的乡村书家,为我的婚礼送上了一副煞费心思的贺联,黏贴在祖祠正厅左右顶梁的长柱上。联文嵌入了我与父亲的名字(父亲名生浩)。联曰“生花妙笔征得淑女成佳妇,浩气长存辉煌才子振家声”。对仗虽不工,书法却是了得,遒劲厚重,不输外边一些牛皮哄哄的“大家”。这副联语,令我汗颜,诚惶诚恐,对这位长辈文士连连拱手:鼓励了鼓励了,大谢大谢!来来来,多敬您几碗老酒!
过了二十多年,儿子也成家了,虽然在市里和县里摆过酒席,还是回老家请了一场。但与當年我成家时相比,排场小了许多。父母已经作古,没能见上孙儿的婚典。
父亲是在县城过世的,骨灰盒在村口乘上小轿子,一群亲友依规循矩默默行走,缓缓将他迎回老屋,而后找墓穴入土。母亲晚好些年去世,危急时刻,请了救护车把她从城里送回老家,安置她躺入祖祠大厅边的那间厢房。母亲在那里住过许多年。等我们几个子女到齐围拢在床边,只听她喉头“咕噜”一声轻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晃,我也是爷爷辈的人了。弟弟在县城供职,也早就离开老家,买房生子。当初,我们兄弟俩都在城里扎下来后,父母亲亦离开老屋,随我们住进县城。老屋空了,便请住在“葫芦窠”的满叔入住,让他代为看管至今。
半个多世纪,风霜雨雪,人老了,屋子也老了,黑黝黝的,斑斑驳驳,透着沧桑,所幸木头尚未朽腐,构架依然端正。旁边那座后建的小楼,外墙塌了一大角,岌岌危哉。
而今,乡间建房成风,村村遍布亮闪闪的楼屋。于是,村里的父老问我们兄弟,你们几时拆屋盖楼呀?
拆,还是不拆?这是让我们兄弟纠结多年的一件事。弟弟是农艺师,一辈子与山水田地打交道,他企望在“葫芦窠”那个山坳里做一个小农庄,退休后持续他的本行。前几年他在那里盖了一座小院。我自个退休后大部分时间仍住在市里,县城尚有一座经二十来年终于成型的三层楼房。每年两次的扫墓以及春节回老家转转,完事了我就回住仅相距三十来公里的县城。曾想,即便拆了老家的旧屋建起新房,一年能回去住几趟?时下乡村里大家日子好过多了,建新屋竞赛似的比谁的高,比谁的大,结果,家里人口大多常年在外打工,许多的屋子空置着养老鼠、招蚊虫。
诚然,有本事像村里的许多人拆旧建新,是有脸面的事体,表明我们在外边混得不错, 挣钱多多。可是,我这文绉书生,最不擅长的就是经济之道,正所谓“我不理财,财不理我”。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如何去晒风光,摆排场?难不成为了面子,举债盖楼?乡间早有俗语:风光好做,冷债难还。况且,老屋虽老,每次回去,总觉得那般亲切熟稔。一根根屋柱,一块块壁板,从孩童至成人,摩挲过千百回。每间屋子,容涵了幼年时、少儿时、成人时多少的调皮天真,多少的辛酸甜辣,多少的喜乐忧烦?凝视着它们,眼前就晃动着过去了的一个个岁月,幽幽地感伤,却又嗅到了绵长的温馨。倘若有一天,老屋被夷平了,这一切就随着风烟消逝了。那么,如何找寻老屋过往的那些时光声影?即便有新起的楼屋,于我的内心能有几分慰藉、几分安然?那时,老家在记忆中将渐渐洇成一片苍白。
匪夷所思,现今的我,竟怵于回老家,怯于踏上那片相熟相知的乡土。听亲友一回回询问何时除旧布新,心头涌出的是难言的滋味。
老家,真有一天会成为回不去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