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4412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模和数量上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的,在高职教育中发展通识教育迫切而意义深远。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要求通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的调整及大类招生等措施来落实通识教育。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一、培养什么样的人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专业技能训练,人才素质结构单一,科学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作为合格公民的素质比较低,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都不强,缺乏后劲和发展潜力。这是过于专业化教育的必然结果。过分专业化的教育使得学生被不可避免地束缚在某一狭窄的知识或技术领域内,形成片面的思维定势和单一化的情趣发展,造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片面化。这样培养的人被称为“单向度的人”,其本质即作为人的发展的片面性。
  实际上,专业教育并不排斥,也不应当排斥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本是互溶互通的关系。学校要实现实现从单纯的专业教育逐步转变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应当实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品格和智慧,提高其心智,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学校各专业的内涵为目标,为学生更为理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选择个人发展方向奠定良好基础的通识教育。
  二、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帕卡德(A.S.Park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我国的李曼丽女士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三、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培养他们具备可以不断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打破专业壁垒,力求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也就是说,通识教育的核心落实在课程上,因此,通识教育首先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数量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质量上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结构上从零散开设到构成整体,最终形成有机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真正起到有利于扩大学生多学科知识面、拓展学生多学科综合视野、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方式、增强学生文理兼容的综合素质的目标。同时学校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通识教育方式来营造校园文化,提高通识教育水平及学生学习喜好。如专家讲座、社会实践、学术沙龙、院校合作开展通识教育,开展校际互选等。
  1、指导自由选择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学校既要保障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的自由,又应积极指导学生的自由选择。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目前已成为世界高校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势,这是使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的保证。选修课的设置使高校的教学工作灵活多样。对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学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当然也扩大了知识面。对学校来说,可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特长,尽快地把科技和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还有利于打破专业的限制,为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或转换专业提供便利。
  在增加选课自由度的同时,学校还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从各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经验而言,如果完全实行自由选修制,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容易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选修通识课程时的主要考虑点为:兴趣、老师因素、轻松与否、时间安排以及实用取向。在学生的心目中,“通识课程是用来缓解主修的繁重课业的压力,它当然不能是另一门重课,也不能是一门可能被考的课,否则就是自找麻烦了。除了让学生放松之外,通识课程还须肩负另一任务,那便是平衡主修科目的低分,使学期总平均分数有所提升。”这种状况实质偏离了通识教育的初衷,因此,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是必要的。
  2、综合性原则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一个特点是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及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正在加强。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而学生也应是“完整的人”,即使仅为增强学生今后的适应性,大学的课程设置也要突出综合性。综合性原则指大学应向学生提供多学科的知识和多方面素养的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体现综合性。我国高校应改变过去专业界线森严,各专业、各课程之间互相割裂、自成体系的局面。增强综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应渗透交融,使文科学生了解一定的科学史知识和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的神奇;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训练,感受人文的熏陶,追寻人生的意义。第二,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统筹考虑和安排各门学科的课程,注意年级之间、课程之间的衔接。第三,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开设跨学科课程。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高校课程设置应以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为本位,体现综合性。在课程中既重知识逻辑结构又重知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既重知识纵向更新又重知识之间的融合和应用,既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层次性原则
  专业教育应遵守由基础到专深的循序渐进规律,通识教育也有层次性,教育应由浅入深,将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人们对专业教育的层次性已较认同,但对通识教育的层次还缺乏清晰的了解。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有三个层次:其一,补缺、纠偏,摆脱狭隘与浅薄。我国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了青少年知识结构的明显缺陷。进入大学后,划分过细过窄的学科、专业,加上功利色彩过于强烈的学习态度,愈加强化了大学生知识掌握的缺陷。因此,大学通识教育第一层次的使命就是要治疗当前教育所造成的“营养不良”和文理失衡。其二,整合、贯通,由知识的统摄渐臻智慧的领悟。此层次的通识教育应当在掌握较多知识的基础上,实行科际的整合,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实现对话、相通和交融。大学通识教育必须防止“杂、散、乱”的倾向,不能仅仅‘填鸭式’地灌输各种知识,必须注重心智的训练,培养学生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其三,超越功利、超越“小我”,弘扬新的人文精神。由追求整合的知识到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由智慧的领悟到价值澄清和人格养成,这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三境界”,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通识教育的三层次是紧密联系,逐渐提升的,它与专业教育也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处理好通识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之间以及通识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理清各类课程逻辑、历史、认识的顺序,构建层次分明、有序完整的课程网络系统,以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离开了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唯有经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才能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设置都需做适合自己特点和实际情况的研究,不可能所有专业都按照一个模式来组合人文、自然及社会课程。学校、专业、学生三方面的个性特点,均是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认真研究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课程设计须顾及学生的需要、志趣、才能、爱好等个性特点,最好的方法便是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让学生有专业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活动选择权和教师选择权,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个性才能自由生长。
  参考文献:
  [1]邢运凯.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角度[J].保山学院学报,2010(1).
  [2]刘向红.对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陈燕霞,刘志文.试论通识教育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J].世界教育信息,2010 (2).
  [4]魏大璋.高职通识教育的思考和抉择[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刘方涛.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J].职业时空,2010(1).
其他文献
亲爱的同学们:rn前段时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此,我向全校同学发出开展“光盘行动”的倡议.“光盘行动”不
期刊
傍晚,我在乡间小路上漫步.rn小路两边整齐地排列着一棵棵笔直的大杨树,它们像威武的士兵守护着黄澄澄的稻田.一阵阵清凉的风缓缓吹来,田野上掀起一波又一波金色的波浪.
期刊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至今已举办了11年,参与度持续升温,本次比赛共有全国5290所职业院校组织了校级比赛,21.9万名教师参与,参赛作品和参赛教师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