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中情感运用的思考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coco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上好课的前提——备情感课,备心灵之音
  备课无非就是吃透教材,整合教材知识,优化课堂结构流程,考虑学生能否接受,如何接受,备教学现场可能发生的未知变量。这些内容和方法对一节课来说固然是很重要的,而我要补充的是教师还要备好课堂“情绪情感”。学生都是有情绪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情绪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情感是人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它对人的学习动机信号起到增强放大作用。学生通过情绪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能够发动其自身的能量,使精神、心理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作为老师,在课堂上首先要能调动学生自身的能量使其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这就需要提前备好课堂情感。备课时细心分析课堂内容和课堂类型,然后选择对应类型的情绪情感来铺垫,选择相吻合的课堂氛围来感染学生。究竟如何来备课堂情绪情感呢?以英语为例,我们学习8A unit 5 zhalong-a special place 。学习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话题,包括湿地的重要性,湿地的人为减少,人类为保护湿地而采取的行动和付出的牺牲。备课时老师就要考虑在课堂整体氛围上创设湿地在减少,鸟儿失去家园,地球母亲有了淡淡哀伤的情感氛围。在一次省级评优课上,一位参赛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就采用了《丹顶鹤的故事》这首歌为课前氛围,课中以相同的轻音乐强化学生情感,引领学生了解湿地、保护湿地、努力学习,努力改善人类共同的家园。这是课堂情绪情感运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当然要用的好、用的巧就要提前备好情绪情感课,预期学生达到的心理状态,情感效果。
  二、备好课只是前提,课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依赖过程怎么样操作。
  1.预备铃期间——传递情感
  预备铃响后,学生有的在找书,有的在整理桌面,有的还在讲话,甚至有的急匆匆刚坐下。看到这种情况不可急于强压,老师可以利用这两分钟的机会根据课堂类型来完善情绪情感氛围。老师可用眼睛环视学生,目光从每一位学生眼中走过。老师面部的表情和与学生眼神信息的交换就准确传递了老师最佳的上课状态和已经酝酿的课堂情感。这时候目光接触到的学生也就相应调整了自己的身心状态来应对上课。课前两分钟就是稳定整体状态,酝酿情感,就是让所有的学生登上这趟知识和情感的列车。只有每个人都上了车,才能启动前进,才能加速奔跑。如果有的学生连车都没有登上去,更谈不上引领他前进和加速了。那些未上车的学生还可能会因无人关注,而人在课堂心不在学习,产生“学生课堂生命的缺席”,更有可能破坏课堂,影响别人。
  2.课堂“语音”要优化。言为心声,须声声入耳,声触心灵
  课堂正式开始以后,根据备课设计,老师有理有情、有声有色地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思考、训练、合作等等活动。这段时间是学生学习精力最集中、内容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课堂黄金期。在这段时间里,老师通过语音语调,形象动作等来调节学生,维持稳定的情绪情感氛围,高效展开课堂活动。老师要注意表达清晰,指令明确,尤其是语音的优美。基础心理学表明,音色不美、声音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听觉感受性降低,都会造成听觉疲劳,注意力下降。吼课,叫课或喊课,看起来激情有了,但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好。维持课堂的正常运行也许会有老师疾言厉色的要求,对学生心理起到威慑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也在变化。他们渴望被尊重理解,也需要感情,他们更易在情感上向老师靠近。和颜悦色、春风润雨班的语音语调潜入学生心灵,更能起到持久和明显的功效。
  3.课堂用语“以人为本”情真意切
  在维持课堂运行上,老师的课堂用语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认为说话人人都会,是一件挺简单的事。其实不然,就如“人人都会画画,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杰出的作品”一样。课堂语言转换的技巧,提问的角度和方法,对学生的及时得体评价等的确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好的转换语言能使思路正常发展,好的提问能更好的引领学生新的探索,好的评价用语也如同奔驰骏马背上的一鞭子,加速学生前进。当学生有进步,有突破有提高时,老师要及时衷心的表扬;当学生有失误时,要深入了解,给予指导,充满期待或给于切实有效的帮助。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教育实践也表明:老师对学生真诚的鼓励和期望,的确能换来学生在学习上较好的表现,歧视羞辱性语言和态度将掩盖学生其他优秀品质而迫使学生向着人为的不良标签发生偏移,从而真的产生“笨蛋”、“差生”。所以,我们在课堂评价时,多说成全人的话,激励奋进充满期望的话,少说令人沮丧的话,慎用批评语言,禁止歧视羞辱语言。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4.课堂会“听”,以听到的声音感触心灵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听也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老师“听”能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学生积极表现的背后就是积极的参与和努力探索;“听”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因感到被尊重而充满了自信和学习的热情。听学生表达可知道教学上的不足和环节上的失误。学生说不出,说不对,说不准时,均是我们采取新的教学策略的依据,大胆及时进行“二度设计”,用智慧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听学生说,才能平等互动、思想交换、观点碰撞、才能创造有思想有生命的课堂。课堂上听,可以用眼睛听,眼睛里时刻有学生,眼神交流,信息交换就是听;其次用耳朵听,听题目分析,观点表达可知道课堂的价值和生命;听声音高低轻重急缓可知道学习的状态和热情;听班级共同之声可知道老师对全体同学的引领和指导。听就是用心感受学生的思想和灵魂。
  5.课堂突发事件。热情之声,融化学生坚冰
  老师每天上课,绝大多同学都能积极配合。但学生会有打盹、走神、去厕所, 争吵、师生冲突等发生。面对突发事件,老师第一反应必须是冷静,第二反应是负起责任,最大限度降低影响,伤害,保护学生权益。一般性走神,打盹等等老师及时通过眼神,走过身边,轻拍肩膀等善意提醒就是了。在提醒时也可能会遇到反驳,语言强硬等抗阻行为。老师不要计较,课后细谈,弄清原委。面对抗阻老师不可发火。老师在学生面前发火只会助长学生的不良心理,个别学生更加自我得意,肆无忌惮了。老师要端正认识,耐心梳理,正确引导,不可因个人情绪夸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万一失控发火,要在课后及时调整心情,改变看法,宽容学生,接纳自己,采用多种方法换个好心情。切不可带着“真讨厌”“气死了”等情绪上课。“爱学生是一切教育的真谛”这句话真是要好好体会,课课应用。老师要努力带着最稳定最快乐的心情,最蓬勃的热情,最高涨的激情走进学生世界。
其他文献
1986年,我国正式恢复了拳击运动,各地掀起了“拳击热”。经过20年努力,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颇具潜力的青年拳击手,近年在世界级拳击赛中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如轻量级拳击手邹市明就在上一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一枚铜牌,并曾在世界拳击锦标赛中获得亚军,令世界拳击界刮目相看。许多群众以为这是我国新开展的一个项目,其实不然,早在大半个世纪前,我国就已有了拳击运动,而且达到一定水平。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