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现状调研,从学科馆员的素质、管理方务模式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了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现状起步晚、起点人才缺乏、总体建设落后的结论,并结合国内情况对发展完善科馆员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比较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学科馆员(Liaison Librarian,Subject Liaison)也称专业馆员(Professional rarian)或具有专业背景的参考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是指掌握一门或几门专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能为相应学科提供高层次的文献服务的图书馆员。学制度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先推出这一服务,称之为“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随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网络馆员免费导读”服务(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 Guide)。在国内,1998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学科馆员制度,随之许多大学跟进。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书馆已意识到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现代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都纷纷开试)行这一制度。
一、学科馆员的基本职责
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学学科馆员的职责,我们发现学科馆员服务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主要下几个方面,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一)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熟悉该学科的文献资源分布。
(二)参与对口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推动对口院系与图书馆合作订购资源。
(三)开办相关图书馆讲座,解答深度课题咨询,逐步提高对口院系师生的信息素养。
(四)深入院系,征求读者意见及信息需求;与图书馆顾问密切合作。
(五)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包括学科服务网页、资源使用指南等。
(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以提高文献资源利用效率,使读者更图书馆建设。
(七)试用、评价、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比较
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起步晚、人才缺乏、总体建设落后,与国外相比仍有许。
(一)人员素质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由专业馆员担任,美国的图书馆有着严格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馆员通常要求具有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可的大学授予的图书馆学硕士或同类学们通晓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图书馆学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熟悉图书馆各种服务项目,熟悉网络、数据库资源分布及其检索知识。作为具备了专业学科知书情报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科馆员在为院系提供信息服务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识,能与对口院系师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学术交流,并利用所具备的图书情报知识口院系师生提供专业性的快速、精确、高效的信息服务。
中国图书馆馆员由于还没有资格认证制度,入行门槛不高,进入图书馆的人员素质良莠不学图书馆的馆员大多只有专科或本科学历,其专业多为图书情报学,一般不具备其学科背景;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又往往对图书情报知识了解甚少;同时具有业学位和图书情报学学位的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学科馆员的选取就受到了很大的只能从前两类人才中挑选其中素质较高的人员,而他们自身专业素质的缺陷会大大科馆员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二)管理模式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由专业馆员(Professional Librarian)、支持职员(Support aff)、学生助理(Student Assistant)三部分构成,学科馆员当然由专业馆员担任。学科馆员制度发展了20多年,形成了非常完备的学科馆员制度,美国的大学图书馆设有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与学校师生之间已经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学术纽带关系。美的学科馆员的设置以二级学科为服务对象,对学校里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覆盖,所学科数多达数十甚至百余个,学科馆员的人数也较多,通常有数十人。图书馆对学有着很好的支持、培训和管理制度,有专门的学科馆员管理机构,图书馆的各部门馆员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强调学科馆员的终身学习,通过旁听院系核心课程、业数据库的使用培训等继续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科馆员的专业背景知识和综合能力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人数较多,其服务对象以二级学科为单位,特别是一些一流性大学,学科馆员的人数多达数十人,保证了每个学科都有相应的学科馆员,甚至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已经负责到人(如哈佛大学法学院图书馆)指定每个学科几个教授服务,为他们随时提供图书馆的各种情报服务),使学科馆员真正能为所学科或教授开展针对性强、更细致、专业的信息服务。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对于学科馆员主要采用了分散式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员分散在图书馆现有的参考咨询部、采编部、流通部或阅览部等各个部门中,同时重领导管理体制,业务由横向工作组跨部门管理、人员由所在部门实行行政管理。部门设置界限突出,无论在信息资源还是人员上的相互独立性都很强,条块分割明乏横向联系与配合。学科馆员大都分散在高校图书馆各业务部门的岗位上,大都没真正意义上的学科馆员制度与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由于学科馆员分散在各个部势必会使其产生对本部门业务工作和学科馆员专职工作的混淆,从而不能专心于学的服务。从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来看,该制度强调学科馆员与多部门的协调合作,然模式使得本应相互依托的学科馆员与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应用平台间各自独立,无法识团队协调工作,好的工作经验也无法在学科馆员间及时共享,从而给学科馆员工展带了诸多不便。。因此,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对学科馆员制度的深入推行形成了急需建立起突出专业性和服务综合性的全新管理模式。
(三)工作方式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其自身素质很高,又同时具备图书情报学专业背景和其他专业因而是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专职服务人员,由于学科馆员的工作待遇和工资收入较其人员较高,因此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高,责任很强,专职的学科馆员对所负责的所有工作能按时高质量地独立完成。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由于其自身专业的缺陷,不能独立地完成学科馆员的工作,因分高校为弥补学科馆员自身缺陷,采取聘请院系对口专业教授来协助学科馆员工作“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在对口院系聘请1-2名图情教授来协助学科馆作。图情教授一般为对口学院的教授、主管教学和图书资料工作的负责人、资料室人等,他们熟悉本学科的相关情况和发展动态,能弥补学科馆员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助学科馆员顺利开展工作。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方式与国外比,国内高校以兼职为主,而国外大都是专职部内部分高校采取“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基上可与国外复合素质的学科当,因为,国内高校的学科馆员利用其专业知识背景和熟练的检索巧帮助院系师生传递和管理信息;图情教授责向学科馆员提供各院系的重点研究方向、科研题、新及信息需求,两者协同服务,形成符和国情、校情的特色学科馆员服务体系。
例如,我们学院图书馆从2006年开始设立学科馆员的职位,但是分工并不明确,除了自己工作外,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院系或教师的科研活动,比如为某个课题提支持或文献资源服务。但是一方面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另一方面由于只是单纯的提而没有一定的回报,所以学科馆员积极性不高。到目前为止只是做一些流于层面的并没有显示出学科馆员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影响了整个制度的推广和发展。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目前中国许多行业都已经实行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而图书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适当条件下,希望能逐步推进中国图书馆格认证制度的实施,使图书馆从业人员能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水平。
(二)积极吸收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
对愿意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交叉学科人才,应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给予支持,在教育体制上相应调整,招收一定比例的非图情专业学生攻读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学位,或者开情报双学士学位教育,以满足各校为各学科配备学科馆员的需要。
(三)建立学科馆员的培训机制
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图书馆在岗工作人员的培养,完善其知识结构,可能是一条更加行的措施。让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员进修学习图书情报方面的课程,让具有图书情的人员学习某一专业的知识和课程,使他们能更好地承担起学科馆员的任务。
(四)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1、对全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摸底考核。通过考核,选拔出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其进行重点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同时,还要建立一或专业的培养对象梯队,以保持学科服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2、明确规定学科馆员、义务和责任。这个规定要结合各馆的实际,使学科馆员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际工作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工作量的确定也不宜太精确,重点在于调动学科馆员性和创造性。在研究级大学的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的要求要给予适度的弹性,逐步好的机制,包括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工作机制;3、划分大学科的工作范围。在此,圈定学科馆员的重点及次重点服务对象,并确定工作目标,下达工作任务书;4、个阶段的考核内容和范围。可适时开展读者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收集读者的意认真分析读者的文献需求类型与形式。同时,可将服务课题作为考核和激励的依据及时总结分析学科服务中的经验和问题。作为实施者,学科馆员在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后,应尽快进入角色。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本学科的藏书和布局。其次,要迅和掌握院系的科研现状。对学术带头人、知名教师及博士点的科研课题等,学科馆详细了解。再次,要主攻一两个课题,积极主动提供相关信息服务。这样,就可以累经验、提高服务水平。
虽然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在我国高校才刚刚起步,但的作用和成效已经为广大师生有目共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高校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化、专业化,有利于多角度、全方位者提供高价值、时效性和针对性强的信息服务,有效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作为研究机构的主体地位以及提升其在学校中的地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我国应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力度,不仅要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力等实质条件,还要考虑当前信息时代的环境因素和要求,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在具的实践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科馆员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琼.中美大学学科馆员的初步比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04).
[2]徐佩芳.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J].现代情报,2007,(12).
[3]刘燕妮.我国学科馆员制度与国外之比较[J].现代情报,2004,(12).
[4]陈永平.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的定位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9,(07).
关键词: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比较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学科馆员(Liaison Librarian,Subject Liaison)也称专业馆员(Professional rarian)或具有专业背景的参考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是指掌握一门或几门专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能为相应学科提供高层次的文献服务的图书馆员。学制度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先推出这一服务,称之为“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随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网络馆员免费导读”服务(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 Guide)。在国内,1998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学科馆员制度,随之许多大学跟进。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书馆已意识到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现代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都纷纷开试)行这一制度。
一、学科馆员的基本职责
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学学科馆员的职责,我们发现学科馆员服务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主要下几个方面,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一)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熟悉该学科的文献资源分布。
(二)参与对口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推动对口院系与图书馆合作订购资源。
(三)开办相关图书馆讲座,解答深度课题咨询,逐步提高对口院系师生的信息素养。
(四)深入院系,征求读者意见及信息需求;与图书馆顾问密切合作。
(五)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包括学科服务网页、资源使用指南等。
(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以提高文献资源利用效率,使读者更图书馆建设。
(七)试用、评价、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比较
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起步晚、人才缺乏、总体建设落后,与国外相比仍有许。
(一)人员素质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由专业馆员担任,美国的图书馆有着严格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馆员通常要求具有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可的大学授予的图书馆学硕士或同类学们通晓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图书馆学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熟悉图书馆各种服务项目,熟悉网络、数据库资源分布及其检索知识。作为具备了专业学科知书情报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科馆员在为院系提供信息服务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识,能与对口院系师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学术交流,并利用所具备的图书情报知识口院系师生提供专业性的快速、精确、高效的信息服务。
中国图书馆馆员由于还没有资格认证制度,入行门槛不高,进入图书馆的人员素质良莠不学图书馆的馆员大多只有专科或本科学历,其专业多为图书情报学,一般不具备其学科背景;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又往往对图书情报知识了解甚少;同时具有业学位和图书情报学学位的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学科馆员的选取就受到了很大的只能从前两类人才中挑选其中素质较高的人员,而他们自身专业素质的缺陷会大大科馆员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二)管理模式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由专业馆员(Professional Librarian)、支持职员(Support aff)、学生助理(Student Assistant)三部分构成,学科馆员当然由专业馆员担任。学科馆员制度发展了20多年,形成了非常完备的学科馆员制度,美国的大学图书馆设有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与学校师生之间已经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学术纽带关系。美的学科馆员的设置以二级学科为服务对象,对学校里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覆盖,所学科数多达数十甚至百余个,学科馆员的人数也较多,通常有数十人。图书馆对学有着很好的支持、培训和管理制度,有专门的学科馆员管理机构,图书馆的各部门馆员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强调学科馆员的终身学习,通过旁听院系核心课程、业数据库的使用培训等继续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科馆员的专业背景知识和综合能力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人数较多,其服务对象以二级学科为单位,特别是一些一流性大学,学科馆员的人数多达数十人,保证了每个学科都有相应的学科馆员,甚至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已经负责到人(如哈佛大学法学院图书馆)指定每个学科几个教授服务,为他们随时提供图书馆的各种情报服务),使学科馆员真正能为所学科或教授开展针对性强、更细致、专业的信息服务。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对于学科馆员主要采用了分散式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员分散在图书馆现有的参考咨询部、采编部、流通部或阅览部等各个部门中,同时重领导管理体制,业务由横向工作组跨部门管理、人员由所在部门实行行政管理。部门设置界限突出,无论在信息资源还是人员上的相互独立性都很强,条块分割明乏横向联系与配合。学科馆员大都分散在高校图书馆各业务部门的岗位上,大都没真正意义上的学科馆员制度与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由于学科馆员分散在各个部势必会使其产生对本部门业务工作和学科馆员专职工作的混淆,从而不能专心于学的服务。从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来看,该制度强调学科馆员与多部门的协调合作,然模式使得本应相互依托的学科馆员与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应用平台间各自独立,无法识团队协调工作,好的工作经验也无法在学科馆员间及时共享,从而给学科馆员工展带了诸多不便。。因此,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对学科馆员制度的深入推行形成了急需建立起突出专业性和服务综合性的全新管理模式。
(三)工作方式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其自身素质很高,又同时具备图书情报学专业背景和其他专业因而是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专职服务人员,由于学科馆员的工作待遇和工资收入较其人员较高,因此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高,责任很强,专职的学科馆员对所负责的所有工作能按时高质量地独立完成。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由于其自身专业的缺陷,不能独立地完成学科馆员的工作,因分高校为弥补学科馆员自身缺陷,采取聘请院系对口专业教授来协助学科馆员工作“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在对口院系聘请1-2名图情教授来协助学科馆作。图情教授一般为对口学院的教授、主管教学和图书资料工作的负责人、资料室人等,他们熟悉本学科的相关情况和发展动态,能弥补学科馆员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助学科馆员顺利开展工作。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方式与国外比,国内高校以兼职为主,而国外大都是专职部内部分高校采取“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基上可与国外复合素质的学科当,因为,国内高校的学科馆员利用其专业知识背景和熟练的检索巧帮助院系师生传递和管理信息;图情教授责向学科馆员提供各院系的重点研究方向、科研题、新及信息需求,两者协同服务,形成符和国情、校情的特色学科馆员服务体系。
例如,我们学院图书馆从2006年开始设立学科馆员的职位,但是分工并不明确,除了自己工作外,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院系或教师的科研活动,比如为某个课题提支持或文献资源服务。但是一方面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另一方面由于只是单纯的提而没有一定的回报,所以学科馆员积极性不高。到目前为止只是做一些流于层面的并没有显示出学科馆员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影响了整个制度的推广和发展。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目前中国许多行业都已经实行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而图书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适当条件下,希望能逐步推进中国图书馆格认证制度的实施,使图书馆从业人员能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水平。
(二)积极吸收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
对愿意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交叉学科人才,应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给予支持,在教育体制上相应调整,招收一定比例的非图情专业学生攻读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学位,或者开情报双学士学位教育,以满足各校为各学科配备学科馆员的需要。
(三)建立学科馆员的培训机制
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图书馆在岗工作人员的培养,完善其知识结构,可能是一条更加行的措施。让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员进修学习图书情报方面的课程,让具有图书情的人员学习某一专业的知识和课程,使他们能更好地承担起学科馆员的任务。
(四)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1、对全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摸底考核。通过考核,选拔出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其进行重点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同时,还要建立一或专业的培养对象梯队,以保持学科服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2、明确规定学科馆员、义务和责任。这个规定要结合各馆的实际,使学科馆员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际工作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工作量的确定也不宜太精确,重点在于调动学科馆员性和创造性。在研究级大学的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的要求要给予适度的弹性,逐步好的机制,包括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工作机制;3、划分大学科的工作范围。在此,圈定学科馆员的重点及次重点服务对象,并确定工作目标,下达工作任务书;4、个阶段的考核内容和范围。可适时开展读者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收集读者的意认真分析读者的文献需求类型与形式。同时,可将服务课题作为考核和激励的依据及时总结分析学科服务中的经验和问题。作为实施者,学科馆员在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后,应尽快进入角色。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本学科的藏书和布局。其次,要迅和掌握院系的科研现状。对学术带头人、知名教师及博士点的科研课题等,学科馆详细了解。再次,要主攻一两个课题,积极主动提供相关信息服务。这样,就可以累经验、提高服务水平。
虽然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在我国高校才刚刚起步,但的作用和成效已经为广大师生有目共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高校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化、专业化,有利于多角度、全方位者提供高价值、时效性和针对性强的信息服务,有效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作为研究机构的主体地位以及提升其在学校中的地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我国应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力度,不仅要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力等实质条件,还要考虑当前信息时代的环境因素和要求,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在具的实践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科馆员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琼.中美大学学科馆员的初步比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04).
[2]徐佩芳.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J].现代情报,2007,(12).
[3]刘燕妮.我国学科馆员制度与国外之比较[J].现代情报,2004,(12).
[4]陈永平.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的定位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