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部分高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主要表现在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高职院校育人质量的“瓶颈”和“短板”。消除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党建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教师的心理调适和人文关怀。
【机 构】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基金项目】
:
2018年湖北省教科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激励和赋权增能理论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8GA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部分高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主要表现在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高职院校育人质量的“瓶颈”和“短板”。消除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党建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教师的心理调适和人文关怀。
其他文献
文本间的相互转化与吸收为深化和拓展文本意义提供了有效途径,互文性理论也为翻译文本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从互文视角考察理雅各对中国典籍中“德”的译解,可见他通过参阅中国历代注疏、连通对话西方文本,形成了其对中华“德”文化思想的独到认识,并在多个层面形成互文、自成体系的译解,成为深入解读儒家道德思想并促成其与基督教思想交流的重要依据,也反映了他联系、对话、发展的翻译观。
“融媒体”和“微传播”给运河文化传播带来新机遇.扬州运河文化传播可借鉴融媒体融合理念,借助“微传播”的速捷优势,以政府、学校、社会和民众个人为四大传播主体,以微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自我表达乃至自我认同的必要手段或工具,其中蕴含的隐私期待也在不断强化。在隐私期待理论下,少数法治国家警察搜查犯罪嫌疑人手机需符合“令状原则”,同时也存在犯罪嫌疑人同意、紧急情况、逮捕附带搜查等情形下“无证搜查”的例外。在比较分析的视角下,我国刑事侦查活动中手机搜查相关规范存在无需特别授权、搜查程序不规范、缺乏监督与救济等问题,需从多方面进行规范。手机搜查应当以令状原则为前提,以特殊情况为例外,坚持比例原则,明确各种例外情形下无证手机搜查的法律界限,加强监督、救济,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是推动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制度保障.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在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实践了“学生-学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应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的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以此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进程。当前,我国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为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城镇化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来自农村部门的劳动者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要特别重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以及包容性发展中的城乡关系的调适,更好地将改革红利分配给每个参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劳动者。据此,应从推进人口城镇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诉讼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必然趋势。智慧法院成为信息化时代司法现代化的代名词,新冠疫情的发生更加凸显智慧法院建设的必要性与优越性。在建设智慧法院和实行立案登记制的司法改革进程中,网上立案逐渐发展完善起来,成为智慧法院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对网上立案的实际操作,了解“互联网+司法”的发展概况以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便利;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网上立案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提出优化建议,期冀网上立案更加完善,方便、服务于当事人,真正做到司法为民。
辽代状元中能找到释褐职任记载的尚不足1/5,仅就这些资料来看,辽代状元的初始职任大抵定格模仿宋初,而不随宋朝的更改而更改。状元不守选,榜下直接由中央政府授职,一般以州郡幕职释褐。其寄禄职为校书郎,散官官阶为将仕郎。这似乎是惯例,但没有严格制度化,经常出现临时波动,有时波动还较大,颇有随意性、情绪化的倾向。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神秘奇特的动物,这些动物形象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以“龙”“蛇”“牛”“鱼”四类动物形象为例,《山海经》中大量的动物形象可归属为不同的形象类型,这些动物形象具有奇异性特点,具有医用价值、预示价值、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探析《山海经》中的动物形象,能让人感受古人浪漫丰富的想象,还能了解古人寄寓在异兽形象之中的社会生活风貌及文化心理。
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思政功能更加强化、教学信息化要求更高、教学素材更为丰富、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务实的特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克服线下教学弊端和纯在线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开发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混合式教学能力,完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
时间是伴随人类进化发展的哲学范畴,对于时间的体悟一直是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永恒命题。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李白尤为注重借时间的感性书写来抒发对于生命的沉思慨叹,这与其时代背景、个性经历与精神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李白诗歌中的时间意识具体表现为时间对比、时间回溯与时间变形,在流逝的时间长河中,他反复探寻着个体的存在价值,表现出超脱的历史观和潇洒旷达的精神。